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下凡塵》136 哪有那麼多非黑既白
帶著農場下凡塵正文卷136哪有那麼多非黑既白剛才反駁石仲魁的書令,當然沒那麼容易自殺。

但那個被嚇的癱在地上的人,猶豫幾秒後,雙眼中反而浮起一絲決然。

一句到他們倆為止,也就是說石仲魁不會繼續查下去,足以保證自己家人不會受影響。

再有後面一句,那些不知情的士子、讀書人,只會嘆息自己的做法不對,而不是咒罵他們是蛀蟲。

「謝大人。」

但這人剛想伸脖子撞向還在微微顫抖的利劍,一道寒芒閃過。

直接被劍鞘,撞的往後仰倒,翻滾了兩圈才趴在地上呼痛起來。

眾人正再次被石仲魁這一手,唬的一愣一愣,又心裏滿是疑惑時。

就聽石仲魁冷笑道,「書令方立順向本官檢舉同僚官正宏貪汙糧餉,違抗欽命。被查實後官正宏畏罪自殺。

而且過往諸多罪行,都是他一人做下,你等可認可?」

剛才想自殺的就叫方立順,而那個還直愣愣跪著的就是官正宏。

而且那把精鋼長劍,一開始就插在他面前。

眾人這才明白過來,欽差大人一開始就想殺官正宏來立威。

對石仲魁來說,殺一個還是殺兩個其實都一樣,無非是像曹操一樣,借人頭來震懾不法,穩定軍心而已。

所以在方立順、官正宏之間選一個,當然選連家人都不顧的官正宏去死了。

留下方立順不僅可以證明官正宏確實貪汙糧餉,又畏罪自殺,還能利用方立順顧家的弱點。

今後這個營地的清理和挖魚渠工作,肯定會完成的非常好,還不用擔心糧餉分配和稻田養魚維護的事。

等秋收後,評他一個優等,升他一級、半級的,自己在工部也算有了個被捏住把柄的親信。

甚至未來花點錢,找些關係,調他為工部的給事中,自己也算有了個言官親信。

最重要的是,方立順活著,他背後合夥貪汙糧餉的人,就不會視自己為死敵。

好處如此多,石仲魁當然殺一個、保一個了。

十幾個都頭、巡檢雖然沒法像石仲魁一樣想的那麼遠,但之前定的是以次充好,擾亂軍心之罪。

現在定的是貪汙糧餉、違抗欽命。

雖然都是死罪,但前一條頂多一死了之。

違抗欽命則是禍及三代的重罪。

說官正宏想一死了之,保全家人,絕對符合常理。

也免了外界說他剛上任,就殺人。

而且面對敢以死謝罪的方立順,這些底層武官不僅起了同情心理,還對石仲魁露出崇敬和畏懼的目光。

會畏懼很簡單,除了石仲魁非要殺人外,還因為這些都頭、巡檢就沒幾個是乾乾淨淨的。

石仲魁甚至都不用查,就知道這些人平日裏,必然欺壓手下的兵丁,吃兵丁的空餉。

剛才他又說了,過往諸多罪行,都是官正宏一人做下。

此刻這些都頭、巡檢們,甚至方立順,那是恨不得官正宏立馬去死。

官正宏正想大喊、大叫,就有幾個都頭、巡檢衝上前。

捂嘴的捂嘴,扣住手臂的扣著手臂,把死死官正宏壓在地上。

「簽字畫押。」

寫好一份公文後,石仲魁盯著在場的都頭、巡檢,還有崔和忠。

很快,就連方立順都抖動著手,在公文上簽字畫押了。

十幾個都頭和巡檢連違抗的膽子都沒有,而繡衣衛百戶崔和忠在十幾道目光注視下,也不得不頭皮發麻的簽字畫押。

一旦簽字畫押,等於承認全真實,還但負著連帶責任。

而且石仲魁根本不怕有人反悔,因為他會逼著這群人親自動手,勒死官正宏。

再說,公文上寫明了,自己知道這事時,官正宏還沒死。

正打算把他關押在祠堂裡,等待工部等部門接手。

之後官正宏自殺,頂多就是個看管不力。

石仲魁吹乾墨跡,接過崔和忠撿回來的劍鞘、利劍。

收劍歸鞘後,盯著都頭、巡檢們說道,「本官不是禦史,也不是一軍主將,所以不願管你等過往的齷齪。

但要是誰在稻田之事上敷衍了事,甚至欺瞞、壞本官的欽命差事,那就別怪本官送你等去地府走一著了。」

有人一聽心裏就嘀咕,可看著石仲魁一把打掉官正宏的官帽,再隨手一扯,就把他身上的官袍扯了下來,仍在地上。

「官正宏,你該慶幸自己是個舉人。」

這些都頭、巡檢這才反應了過來。

自己等人可不是讀書人出身的文官。

而文臣殺武將,是真可以用軍法直接殺了的。

眾人看著石仲魁帶著人直接離開。

立馬有人喊道,「大人,這姓官的、、。」

「住口」,方立順用顫抖的語氣說道,「我等看管不利,以至這姓官的居然自縊了。」

官正宏頓時掙扎的更加激烈起來。

可惜方立順可不會再給他機會,撿起地上的袍帶,就往祠堂的橫樑上扔。

隨後低聲吼道,「爾等還在等什麼,非要本官一個個點名,然後向欽差大人檢舉嘛?」

八九個沒動的都頭、巡檢一聽,哪裏還顧得了那麼多。

一個個全都圍了過來,抓手、抱腿,用絲巾堵住他的口鼻。

兩個巡檢還很有經驗的指揮大家如何做。

等官正宏快要被悶死,神志不清,卻還有一點呼吸後。

把官正宏舉起來,抱起來掛在祠堂的橫樑上。

這下即便是仵作來了,也別想查出問題。

走出祠堂,石仲魁看著遠處的天空,好一會才嘆息一聲道。

「殺幾個貪官容易,可這天下的事,沒了這些底層文武、胥吏,什麼事都做不成。

可嘆、亦可悲。」

崔和忠卻毫不在意的說道,「大人,小的家世代任職繡衣衛,祖輩和小的自己見過的貪官汙吏數不勝數,您是管不過來的。

而且我等小官小吏一輩子難有陞官的機會,心裏惦記的,也就只剩下銀子了。

反倒是您這種做實事的官,於國於民是有功的。

再說您又不貪汙,那就是清官。

我等小官、小吏和百姓,期盼的就是您這種好官主政一方。」

石仲魁哈哈一笑,自己確實犯不著貪汙。

但家財萬貫,好像和清官又搭不上關係。

至於枉法,人又不是自己殺的。

官正宏死不死,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甚至這傢夥死後,也別想去閻王爺那裏告自己。

自己這個欽差昨天就申明了軍法,名義上,有足夠權利處死他。

主理屯田事務又為了更多百姓能吃飽飯,包黑子來了也得算了。

真要治自己的罪,那得用現代法律體系來判。

至於崔和忠說自己『管不過來』的話。

這道理石仲魁當然明白,說白了古代朝政清明,得自上而下。

和中堂為什麼能貪汙2億白銀,還不是皇帝的過錯。

大周太上皇和皇帝相爭,朝局和民間能有現在的局勢,已經很難得了。

站在祠堂外十幾分鐘,通幽神通牧師著勾魂陰司差役,押著官正宏的魂魄離開,石仲魁這才離開了這個村子。

隔天,等他再次巡視時,不僅宛平城這邊的屯田司大大小小官吏,視他如洪水猛獸。

大興城那邊也一下子規矩了很多。

可即便如此,大興土地彙報時,還是說大興那邊有人用舊糧,換官糧。

殺不盡的混帳。

石仲魁大罵起來。

這一萬石糧食本來就是陳糧,可想而知替換這批糧食的舊糧,肯定更差。

但冷靜下來,石仲魁很快猜到,做這事的人,要不背後有人。

要不,自己就是勛貴或者朝廷重臣親屬。

從大興土地嘴裏得知情況後,一份信被於順親自送去交給於洪高。

做做樣子的同時,也想聽聽於洪高的意見。

果然,於洪高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進士了。

回信總結起來就一個意思,『只要不耽誤工程進度,那下面的人就算實心做事了』。

而且剛出了一個從八品書令畏罪自殺,要是再抓個更大的魚。

這等於搶了禦史、言官、刑部、吏部等部門和官員的活。

這在官場是犯大忌諱的。

甚至還不如找機會,點一點大興這邊那群盯著官糧的勢力,保管這群傢夥會幫忙把官正宏的案子定死。

早點結案,也免得生出事端來。

道理石仲魁懂,所以他把信燒了。

而且也用不著那群換官糧的勢力幫忙,自己有辦法把官正宏的案子定死。

對站立在一旁,腦袋都低的不敢看自己的薛蝌說道,「去把薛金平、閻桂祥和兩個七品屯田主事叫到欽差官署。」

之前自己就讓薛金平四人去準備碎銀子。

四人來了後,直接跪地見禮。

石仲魁一看就知道這幾個傢夥這次算是真被嚇到了。

而且看著滿頭大汗的閻桂祥,就知道這傢夥是一路快馬趕過來的。

5萬兩50兩一個的銀錠,很快換來54000兩碎銀子。

這比例高出了一千多兩,也就是說閻桂祥幾人這次沒敢從中撈好處。

石仲魁嘴角一笑,「做的不錯,爾等回去定要看緊工程,三日後有功則賞,有過則罰,明白?」

閻桂祥四人忙拱手,「是,大人。」

心裏卻想著,請功就算了,而且上官說有賞,一般也就是說說而已。

你要是真認真了,那才是傻子。

送走這幾人,碎銀子很快變成54000兩銀錠。

三天一晃而過,工程驗收也很簡單,宛平城這邊有柳魚兒,大興那邊有大興土地。

沒人能這事上欺瞞自己。

也沒人敢在這時候在工程上作假,甚至偷工減料的都沒有。

花了兩天時間,把宛平和大興屯田司的稻田跑了邊。

剩下的就是插秧和放魚苗了。

這次石仲魁沒繼續用高壓策略,而是又許諾豐產的話,為大家請功。

這話效果不大,閻桂祥幾人還想著這話都聽了幾遍了。

但這群人此刻那是時時刻刻都盼著,石仲魁辦完欽差的差事,然後滾蛋。

所以,還真沒幾個人敷衍了事。

三天時間很快過去,插秧、放魚苗的事都很順利。

石仲魁也藉著期盼豐收為名義,先去大興土地廟,主持了豐收祭。

樂的大興土地的神像都顫抖了幾下。

而且此刻的石仲魁親自主持,是有足夠資格向朝廷建言,為土地表功的。

也算是完成了當初對大興土地的承諾。

禮部也沒在這事上刁難他,雖然頒發的表功文有些敷衍,卻實實在在給大興土地升了一個品級。

在凡人看來,這只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卻一下子就讓大興土地,比京畿周邊5個縣城的土地都高了一級。

隨後石仲魁去宛平土地廟時,這位土地公對他,那是叫一個望眼欲穿。

態度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

可他再如何期待,也不敢直接出現在石仲魁面前。

只能等著石仲魁的召喚。

這下兩邊都有土地盯著,又有柳魚兒來回跑,照顧著稻田裏的魚苗。

等石仲魁跑去城隍廟,又有陰司兵丁,日夜看守。

不過說是看守,其實只是當眼線而已。

搞定這些事情後,石仲魁這才把心思放在那群換糧食,佔自己便宜的官員頭上。

老實說,這些人其實也沒得多少好處。

畢竟整個工程總共也才用了5千石糧食,換成銀子差不多4千兩左右。

而且這批糧分成兩半,大興那邊還設了十五個村子分發糧食。

頂多也就換走了一千兩銀子的糧食。

可即便如此少,有人還是不願意放過。

既然你如此貪婪,就別怪自己找你們換點銀子和糧食用。

而且隨後的開荒、疏通河道,必然還需要更多的糧食。

加上當初向皇帝保證借5萬,還4萬,這才拿到了不少權利。

這多出來的銀子總不能自己出吧?

真那麼做,不僅傻,自己的最終結果肯定也不會好。

公私不分可是大忌。

所以石仲魁把大興都司閻桂祥叫來,只是暗示一番,就把他嚇的直接跪在地上。

隨後閻桂祥帶著四千兩的銀錠回大興後,沒用多少手段,就從接手被換走糧食的順泰糧行買來8千石糧食。

而且這次石仲魁學聰明了,沒讓閻桂祥買8文一斤的正常大米,而是壓價用5文一斤買陳米。

手裏一下子就多了8千石糧食,加上之前剩下的5千石,等於做成了事,手裏的糧食還從1萬石,變成1萬三千石。

7017k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