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下凡塵》230 都是精明人
,帶著農場下凡塵

忠順王見石仲魁態度堅決,自然願意白得1500斤的八寶酒。

而且若是這些八寶酒送去南邊時,要是能賣出比20萬銀子更高的價錢,等於自己被人救了後,還倒賺一筆,心情瞬間好的不得了。

石仲魁當然也沒虧,想在京城買到萬畝連片,又成熟的農莊可沒那麼容易。

土地又是古代最穩定、最保值的財富。

糧食又是必需品,除了當主食外,釀酒、米糕、飴糖和其他副食品的主料,根本不愁賣不掉。

所以古人不管是官員,還是普通人,有了錢第一買房、第二買地。

而銀子放在家裡只能吃灰,換成農田每年還能有不小的收入。

日後光這些良田就足以維持家族的傳承。

戴權和夏守忠同樣高興。

石仲魁在京城置辦了這麼一大片的土地後,自然會全力阻止今年春天必然南下的草原部落,間接的等於保護了大家在京城的財富。

戴權和夏守忠甚至覺得以他的本事,草原部落別說打進長城了,不被石仲魁反殺,帶兵攻入草原都算好的了。

忠順王心裡一高興,等不急的喊來家僕,命他回家讓王府長史帶著地契過來,當場就換走1500斤的八寶酒。

石仲魁想了想也沒阻止,只要不是白送,皇帝都沒權管這事。

再說自己是用酒去換,而不是直接拿出15萬、20萬兩銀子,性質就不同了。

外界再嫉妒,也只會嫉妒自己能釀造出八寶酒,而不是傳謠言說自己和宗室親王有見不得人的勾結。

甚至明眼人看出1500斤的八寶酒,賣到江南或者西北,絕對超過20萬兩銀子。

這就不是自己佔忠順王便宜,而是高價置辦家產,打算在京城世代定居下來了。

內宅裡。

寶釵和迎春被鶯兒和琥珀叫起床,得知自家相公為家裡置辦了萬畝良田,頓時激動的難以自已。

這就和現代社會,買下一整棟樓收租,是個女人都會高興瘋了。

忙把香菱、珍珠等人喊了進來,幫自己姐妹梳妝。

以往需要半個時辰的梳妝,僅僅只是半炷香就整理好了。

寶釵和迎春各自拿著自己的那把庫房鑰匙,帶著人急匆匆就去了後宅和中院之間的庫房。

看到管家於順已經帶著人在庫房外等著,寶釵忙問道,「老爺還在陪王爺和兩位公公嗎?」

於順忙點頭。

聽到置辦田莊的事情後,他們這下家僕同樣高興的不得了。

這萬畝田莊自然是交給他們這些家僕打理,不說從中貪汙撈錢,僅僅是管著至少兩三百戶,差不多一千左右的人口,於順就覺得自己總算出頭了。

否則僅僅管著大宅前院和三十幾個家僕,哪裡體現的出他這個大管家的本事。

今後自己成家了,子弟也能依靠在田莊上謀生。

而石仲魁從繕國公府找來的二十個親兵就更高興了。

不用想就知道主家必然給每個親兵劃撥50畝農地耕種。

而且地租肯定比正常五成比例低一成、甚至立功之後低兩成都是常事。

若是主家花錢、出糧食雇傭勞力,把那萬畝田莊改造成稻魚共養的水田。

50畝地一年耕種下來,自家交完租子,就能留下至少七八十石,近萬斤的稻米和兩三千斤的稻花魚。

到時候不僅隨隨便便就能娶到媳婦,就算生三五個孩子都能輕輕鬆鬆養活。

十幾、二十年後,自家的兒子又稱為主家的親兵,又能分到50畝良田耕種,那自己一輩子不僅完美,更對得起祖宗。

光三五個兒子、十幾個孫子的功勞,到了下面見祖宗時,說話的底氣都大了。

所以說,石仲魁僅僅只是為自己換來傳家的農田,便讓自家從上到下都凝聚起來。

甚至連鶯兒、琥珀、香菱和珍珠現在都敢想著為石仲魁生幾個兒子。

不說和兩位夫人的子嗣爭奪這萬畝農莊,今後老爺要是再置辦其他零散的農田,自己的孩子就有機會分到這些農田了。

中院、翰墨軒裡。

石仲魁陪著忠順王、戴權、夏守忠喝茶閑聊沒多久,就見於順和鶯兒從後門走了進來。

先是對忠順王三人行禮,鶯兒這才走到石仲魁身後,在他耳邊小聲道,「老爺,夫人那邊已經讓人從庫房裡抬出了30個50斤裝的八寶酒酒罈。

只是換走這1500斤八寶酒後,家裡的用來做母酒的藥酒只剩下兩罈子一百斤了。」

石仲魁嗯一聲點點頭,「稍後我會去庫房放一千斤藥酒,你告訴兩位夫人,用來調配的烈酒只能比以前的好。

而且兌換的比例從之前的1比10,改為1比9。」

鶯兒頓時不樂意了,之前1比10能出一萬一千斤,這多出來的一千斤就是十萬兩銀子。

可石仲魁的話,別說鶯兒了,就是寶釵和迎春也不會反駁。

好在一想到一萬斤八寶酒全買出去,就是百萬兩銀子,鶯兒的呼吸都粗重起來。

看石仲魁的目光那叫一個含情脈脈,恨不得立馬撲進他懷裡、耳鬢廝磨一番。

「是老爺,奴奴這就去稟告夫人。」

石仲魁側頭看了眼自稱『奴奴』的鶯兒,頓時看出她眼睛裡的愛意和躁動。

不由暗笑一聲,這女人不虧屬巨龍的,聽到家裡要賺大錢了就思春起來。

若是讓她們知道,自己之前和城隍直接換了上萬斤藥酒。

扣除已經用掉、賣掉和準備拿出來的一千斤,還有八千多斤,也不知道寶釵等人會不會嚇傻了。

對著鶯兒眨眨眼,這才揮手讓她去後院。

鶯兒咬著嘴唇,屈膝行禮,最後還是沒忍住拋了個媚眼才離開。

看的第一次見識到鶯兒這種表情的石仲魁心裡都癢癢起來。

好在鶯兒一直背對著其他人,要不然,等她回過神,肯定會好幾天都不好意思見石仲魁。

不過石仲魁剛才眼裡閃過的慾望,哪裡逃得過戴權和夏守忠的眼睛。

這兩個大太監服侍新老皇帝一輩子,眼力那是一等一的厲害。

更別說皇宮裡,和鶯兒剛才一樣的妃子、貴人、宮女真不要太多。

看的多了,戴權和夏守忠一眼就從鶯兒的背影、走路時緊緊貼在一起的雙腿看出問題。

戴權笑哈哈道,「六元公,真名士也。」

石仲魁一愣,隨即反應了過來。

這尼瑪的是在說自己耍流氓啊。

名士風流才是佳話,古人眼裡只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才配紅袖添香。

其他人,一句『不好好讀書,盡想著亂七八糟事情』的話,就能把相同的舉動說成下流。

但石仲魁又不好說破戴權是在笑話自己。

人家誇自己是『名士』,自己把話挑明,沒面子的只會是自己。

只能無奈的笑了笑。

戴權和夏守忠頓時笑了起來。

忠順王此時才反應了過來,不由在心裡想著,看來這位天下聞名的六元公,也不是毫無瑕疵的聖人。

而這,反倒讓忠順王覺得輕鬆不少,既然大家都有寡人有疾的毛病,面對石仲魁時,就不會那麼拘謹了。

等了一炷香左右,王府的長史這才帶著人急匆匆的進了翰墨軒。

對著石仲魁、戴權和夏守忠行禮後,這位長史小聲在忠順王耳邊問道,「王爺,通州那個農莊是您花了七八年才建立起來的,真要賣給六元公?」

「你懂什麼」,忠順王立馬不滿起來,從長史手裡接過裝著地契的盒子。

起身笑眯眯的送到石仲魁面前,「伯謙,地契再此。」

王府長史不由瞳孔一縮。

自家王爺居然如此禮待六元公,不對,這哪裡是禮待,根本就是諂媚。

隨後便猜到這裡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對石仲魁的態度立馬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雖說王府長史是朝廷任命的五品官,擔負著監視各王爺的職責,但效果如何,還得看這位王爺是誰,聖眷如何。

像忠順王這種,長史基本上就是他的大管家。

而且必要的時候,他這個長史也是用來背鍋的人。

所以忠順王府的長史此時不僅滿臉笑容,見石仲魁撇了自己一眼,腰也不自覺的彎下不少。

石仲魁這才接過木盒,當著眾人的面清點起來。

隨後滿意的把盒子連地契一起交給了於順。

「拿去後院交給兩位夫人保管。明日去順天府備案的同時,讓順天府開出兩張地契。這一萬畝良田一分為二,兩位夫人一人一半。」

說完,石仲魁指著王府長史道,「尊兄,稍後還請你跟著我這管家,去接手1500斤八寶酒。

明日再請你辛苦一趟,去順天府報備這事。」

王府長史忙拱手行禮,口稱『不敢』。

雖說自己也是進士出身,但天下間的讀書人,見了石仲魁這個六元魁首,從心裡上就矮一頭。

而且人家又是翰林院侍讀學士,品級上確實和自己這個王府長史一樣都是正五品。

但石仲魁入閣已經是必然,兼任六部尚書也順理成章。

而自己這輩子已經到頭了。

別看王府長史是正五品的朝廷命官,又有藩王這棵大樹可依靠,按理說應該有許多士子打破頭都願意當的官。

可事實上卻反過來。

除非忠順王謀反,自己這個長史有撥亂反正的大功,否則這輩子就只能當忠順王府的大管家,半點升遷的希望都看不到。

更倒霉的是,根據「若王有過,則詰長史」的規定,王爺犯事,長史第一個倒霉。

也就是說,瞞著不報,大家相安無事。

而且長史還沒任何執法權,只能規勸。

久而久之,傻子才上報皇帝,各家王府的長史自然成了親王們的狗腿子。

甚至有人寧願去郡王府當個教授,也不願意去只有親王府才配備的左右長史。

所以面對連自家王爺都獻媚的石仲魁,忠順王府的長史那叫一個恭敬。

處理完農莊的事,忠順王自覺和石仲魁有了交情,立馬把話題引到符咒上面。

甚至一開口就五百兩銀子一張。

換成以前,面對明說要十張的忠順王,石仲魁當然會賣給他。

但一則他的心態確實變了,二則石仲魁那有限的金融知識也讓他明白,銀子全撈進自己家,絕不是什麼好事。

而除了金銀外,代表財富的東西可不少。

笑著對忠順王道,「王爺,下官的愛好不多,不如向王爺借幾幅名家字帖,或者是古琴、笛子的樂譜,如何?」

忠順王一聽就肉疼起來,在他看來,反正自己賣了八寶酒後,銀子有的是。

自然更稀罕自己收藏的名家字畫了。

但他也從石仲魁之前不用錢買,隻用酒換農莊的態度看出,石仲魁忌諱和人談錢。

說他清高也行,說他虛偽也沒問題。

但錢這玩意雖然好,很多時候又代表著麻煩。

互相換字帖、文玩,禦史都不會管。

甚至他們自己也在這麼做。

忠順王最後只能答應石仲魁的要求,隨後戴權、夏守忠忙站出來說,自己家中也藏了些字畫,就是不知道真假。

想請石仲魁幫忙看看。

請人看,自然是要還的。

可送來真品,什麼時候還就不好說了。

而且石仲魁說是臨摹,還一張畫師畫的,甚至自己改變筆記親自臨摹的摹本回去,大家心照不宣,生意就做成了。

這套路在現代社會,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但在古代,那就是只有極少數人才懂的秘密。

畢竟,就連翰林們都有人縮衣節食,哪裡有餘錢收藏名家字畫,自然沒機會接觸到這種事。

再說,這種事根本拿不到鐵證,皇帝都不願意管。

甚至,他自己每年收到下面官員送的貢品中,古玩字畫絕不會少。

自己就是最大獲利者,當然更不願意打破這種規則了。

生意談成了,石仲魁親自在正堂裡,畫了十幾張符咒。

忠順王、戴權、夏守忠見他畫的時候,符紙上不斷有金光閃過。

而且之前還只是普通紙張的符紙,在咒文畫好後拿上手,卻如絲綢一樣有韌勁,立馬不再懷疑這符咒的真假。

忠順王拿著十張破邪和金剛符,有些心癢癢,又有些羨慕的看著隨手放在桌案上的山川景秀扇。

笑著對石仲魁問道,「伯謙,不如放個小鬼出來,讓本王試上一試?」

「這有何不可。」

石仲魁笑著對景秀扇點了點,那扇子懸浮起來自動打開。

就見兩個鬼差押著個兩百年修為的厲鬼,飛出扇子。

7017k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