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下凡塵》612 第二次大敗而逃
李世民等人聽完就大驚失色,可想想石仲魁是真正的神仙,自然和人間那些修行者,看待錢財時的態度肯定不同。

再說,他都在地府裡藏著四百庫房,足足四億兩的銀子,哪裡會看得上人間那些地租、孝敬。

李世民安耐著心裡的期待,和藹的問道,「那賢婿的意思是?」

石仲魁自然不會反對西行,而且他還大肆畫餅。

想著試一試,光是促成人皇下定決心,派人西行取經,是否就能得到西遊大劫的功德降臨。

「陛下是人皇,天下百姓都是您的子民,但凡能助人族繁盛之舉,都應該去做。

不僅能穩固李唐江山,待陛下壽盡魂歸地府時,地府還會為陛下論功,天庭也必然會有賞賜。

就是人教教主,也會看在陛下有功於人族的份上,開恩降下封賞。

那時,陛下憑藉教主看重,或許還能有幸,成為古往今來,少數幾個能去三皇修鍊之處聽道的帝王。

那才是帝王成就長生的唯一辦法。」

說完,石仲魁又解釋當皇帝的,為何不能修仙。

李世民聽完狂喜,六個皇子同樣滿懷憧憬,雙眼炯炯有神的盯著石仲魁不放。

只是一想到皇位只有一個,五個皇子不免下意識的看了看太子李承乾。

太子瞬間感覺後背發涼,目光一掃過去,立馬看到有些桀驁不馴的李泰,眼神冰冷的李佑、李愔。

還有目光閃爍的李恪和嚇的低頭不敢看自己的李治。

李承乾下意識的排除了李治的威脅。

不是他意識不到李治同樣有威脅,實在是前面幾個弟弟的威脅程度更大。

而且自家親爹自己就不是以長子身份,順理成章繼承大寶,而是靠著兵變才做上皇位。

有了這個明晃晃的例子在,最不在乎李承乾太子威嚴的,當然是和李世民一樣是老二的李泰。

光是這個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就已經讓李承乾寢食難安了。

還有一個和親爹相似的三弟李恪虎視眈眈,光是想想,就能明白李承坤的壓力有多大。

要不是長孫皇后還活著,兄弟幾人早就打的頭破血流了。

而且也是因為長孫皇后這個唯一能勸解,影響李世民的皇后還活著,李世民這兩年多以來,一直都在極力壓製兒子們的爭鬥。

可今日有有些不同了。

若是換成沒見石仲魁之前,李世民絕對會開口教訓幾句,免得皇子相爭的激烈程度再次提升一個等級。

但有了石仲魁把李治帶在身邊,一起走進大明宮的事,李世民心裡忽然覺得,爭一爭,鬥一鬥也不是不行。

前面幾個年齡大的皇子相爭,若是真有人能獨佔鰲頭,那就不用多想,就立最出色的那個。

而且自己還有二十年可活,早早確定誰繼承皇位,保不齊什麼時候又是一場宣武門之變。

若是前面這些皇兒都不行,不還是有李治當備胎嘛?

二十年後,雉奴也才三十一歲,正是年富力強時,而且二十年的培養,經驗和眼光也不會差。

所以李世民就當沒看見六個兒子的表情。

但他卻忘了,僅僅只是這態度,足以說明他這個當爹的,對待太子李承乾的看法,已經和之前不一樣了。

李泰等人就算一時間沒看出來,等回去找王府的屬官和靠攏的官員一說,必然有人能意識到這點。

那時太子的處境,絕對會更加艱難。

不對,或許李世民已經意識到這點,但他是皇帝,還是一個明確還有二十年壽命的皇帝。

換成任何人,也不願意看到太子的勢力變強,進而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事關皇權,父子親情又算的了什麼?

除非像明武宗朱厚照一樣,親爹就他一個兒子,而且親爹的身體一向不怎麼好,才能肆意妄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最後連大臣們都只能任由他胡鬧,實在是沒第二個選擇。

李世民無視皇子們的心思,笑著對石仲魁說道,「既然賢婿不反對,那朕明日便命人張貼皇榜,招原因西行取經的人選。」

這話一出,石仲魁瞬間感覺到,天空中徑直降下一大團的紫色功德。

三兩下就增加了足足五萬。

別看比起空間農場裡的百萬功德,五萬顯得不多。

但當年石仲魁還在紅樓世界裡時,僅僅只是孝敬幾點,十幾點功德給武曲星君、文昌帝君幾人時,這幾位神仙們對他的態度那叫一個和善、可親。

就算上了天庭,佔據了禦馬監後,一罈子功德仙酒中,也就五點功德而已。

送百罈子給老子和元始天尊兩位聖人,就是聖人都對這禮物很是滿意。

當然,聖人不在乎這點功德,更看重的還是石仲魁的孝心。

可對天庭上的仙神們來說,功德仙酒就是好寶貝。

楊戩、哪吒、雷震子,還有不少交好的神仙,更是月月不落,每次都想約一起去石仲魁家中赴宴。

可見這功德確實很難獲得。

石仲魁暗道,難怪如來佛祖用西遊大劫來拉攏人,會有那麼多大老願意配合。

就是太上老君和太乙真人都會配合佛家,在西行取經路上,安置門人、坐騎,搶奪功德。

金角、銀角下凡,可是南海菩薩求了幾次才答應的。

只是金角、銀角太蠢,一手好牌居然打爛了。

可就是這樣,孫猴子在平頂山一戰中連哭過三次,還壓的七竅噴血,差點在這裡嗝屁。

把能使的本領都使完了,終於歷經萬難,才勝利的渡過了這一關。

得了好處後,石仲魁對於搶奪九九八十一難的事,就更加積極了。

見李世民想張榜招人去取經,忙勸解道,「陛下,這西行取經必然得經歷千難萬難,若非意志堅定,一心為大唐求取佛法者,定然求不到真經。」

李世民皺眉問道,「取經路途遙遙,一路上也必然有妖魔攔路,朕倒是明白其中困難,可賢婿為何說,『求不到真經』這種話?」

「陛下,這西天如來佛祖派菩薩東行,可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想讓佛法東傳。這取經人若是玄門弟子,或是尋常百姓和官員,陛下認為佛祖可願傳下佛經?」

/101//.html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