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下凡塵》440 這也太陰損了
帶著農場下凡塵正文卷439選炮灰老君不用擔心石仲魁會像燃燈道人、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懼留孫、文殊廣法天尊一樣叛教後。

不再藏著掖著的對石仲魁說道,「好了,閑話不提,你若是要了那六品功德金蓮。

以那群和尚的德行,一定會暗中搞鬼,那金蓮必然在你的神魂裡,和青蓮爭奪主導權。

即便你有辦法讓兩個蓮台共存,耗費的靈氣足夠讓你停滯在真仙期。

而且隨著蓮台的成長,說不定就會把你吸成人乾。」

說完,老君笑呵呵的看著臉色大變的石仲魁,暗道就是得嚇唬、嚇唬你這胡作非為的猴兒。

別以為老道不知道,你這猢猻沒一口回絕太白金星,其實已經起了貪念。

好在老君也從石仲魁剛才那些話裡,猜到他是打算先要了寶貝,之後會不會反悔,先看看自己這個師伯祖如何說。

不過石仲魁雖然腹黑和無恥,但老君也知道這不一定是壞事。

否則人人都是正人君子,如何玩的過當年動不動就來東方打秋風的準提道人。

那句『道友請留步』,可不僅僅是申公豹的口頭禪。

申公豹頂多只是忽悠人和西周作對和送死,準提則是連人帶東方的寶貝,全搜颳去西方。

——

石仲魁聽完老君的話,心裡暗恨西方教。

誰想自己死,那他也別想好過。

不過,心裡怒氣勃發片刻後,忽然又反應了過來。

西方教算計自己沒錯,但他們應該不是真想直接弄死自己。

反而大概率應該是在自己神魂中有兩個先天蓮台大量吸收靈氣,入不敷出時,正好跳出來拉自己入西方教。

光是那八寶功德池,應該足以維持兩個蓮台的成長。

只是想成長到九品,應該沒可能。

而且功德金蓮既然是西方教培育出來的,他們肯定有辦法幫助自己徹底煉化六品功德金蓮。

那時兩個蓮台自然會安分起來的被自己隨意控制。

石仲魁暗道一聲可惜,但讓他叛教去西方,那才叫得不償失。

眼珠子一轉問道,「師伯祖,弟子上次和您說的西行取經之事,您心裡有了負責去取經的人選嗎?」

老君皺眉點點頭,「老道打算從上洞八仙中選三人下凡,你覺得如何?」

石仲魁想都不想就搖頭,「不行,不行,八位師叔乃是人教二代弟子,沒必要為了點功勞就捨棄上洞仙人身份去摻和這事,實在太劃不來了。」

老君沒好氣的看了石仲魁一眼,暗道不是誰都像你一樣,殺幾個妖魔就能得功德。

天地間大致上還是非常穩定的,以至於想為門派出力,賺點功勞的機會都不多。

孫猴子大鬧天宮,還得天庭、玄門和佛門配合著演戲,才給了天庭眾將機會撈功勞。

想到這,老君又想起石仲魁把孫悟空擋在通明殿外的事。…

當時老君還有些生氣,但此時越看石仲魁越順眼時,又覺得這小子比其他弟子和徒孫要聰明太多了。

不僅搶了那場大戲的很大一部分功勞,還讓如來差點沒機會出手。

算是在三界極少數大佬面前大大丟了次臉,這也難怪西方教會接二連三的算計他。

可還是那句話,對手越不爽,自己就越要維護。

有了這念頭,老君笑著道,「那不如把人選交給你去挑選?」

石仲魁第一念頭自然是拒絕,自己在意的人只有妻妾和弟子。

蛋生不適合下凡參與這事,免得一不留神,真被西方教借著取經人的身份,耍手段度化蛋生。

賈蘭看起來不錯,但他畢竟只是個13歲的半大孩子。

心智不成熟,根本玩不過西方教,就連石仲魁自己都是仗著師門,才敢再三撩撥西方教那些和尚。

老君一看石仲魁的表情,就猜到他的心思,笑著道,「別忘了前些日子泰山封禪時,接連下凡的玄門弟子中,還有不少人沒回天庭。」

石仲魁瞬間明白老君這是拿這些人當炮灰。

不過仔細想想,又覺得換成自己也會這麼做。

四大天師名義上是老君的弟子,但他們既不是親傳,自主性也不低。

天師們的徒子徒孫可算不上老君的徒子徒孫,既然捨不得人教弟子冒險,又不想便宜了別人。

當然就從玄門偏支中挑人了。

成了,功勞也是玄門的。

沒成的話,死了也不心疼。

甚至心黑一點的話,還能借著四天師弟子身死的事,促使玄門偏支和西方教結怨。

同時這些偏支也會更加積極的靠攏人教和闡教。

石仲魁嘿嘿一笑,「弟子這就下凡看看誰能擔負此重任。」

老君見石仲魁的笑容中帶著些姦猾意思,知道他猜到自己的心思。

滿意的點頭道,「去吧,人選任你選,而且功成之後,老道必然有重賞。」

石仲魁也不問是什麼賞賜,甚至他根本沒想過帶取經人上兜率宮,向老君求賞。

老君的好處自己拿了,自己再換成其他賞賜發下去,保管沒人敢跑到兜率宮向老君求證。

就算真有人膽子那麼大,石仲魁相信老君即便生氣,也會為自己遮掩。

道理很簡單,石仲魁的重要性肯定比取經的弟子高多了。

再說,真算功勞的話,想出提前取經的計劃,並且負責主導這計劃的石仲魁,肯定是功勞最大的。

向老君拱手告辭,石仲魁這次沒走南天門。

先回了禦馬監,讓張、許兩位太尉,去找太白金星說自己沒空上門赴宴。

然後用時空寶珠回了紅樓世界,再一個閃身來到地仙界的洛陽城裡,當年吸引劉秀而買下的宅子裡。

考察人選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成的,但石仲魁也不急。

甚至從功勞全佔的角度來算,從朝堂內選幾個官員去西行取經,遠比從玄門弟子中挑選更合適。

而且這些貪戀人間富貴的弟子,真不一定就是心志堅定之輩。

可以預見的是,提前西行取經的路上,危險重重不說,西方教絕對會想盡辦法度化取經人。

與其玄門弟子被佛門度化,不如一開始就選信佛的官員西行。

等取經歸來後,再把他們拉入玄門,不僅玄門臉上有光,也不算違背了老君的意思。

當然,若是有其他辦法更好,石仲魁也不介意再改改計劃。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