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長寧國之卷:第20節 神葯(2)
「是,多謝總兵老爺恩賞!」阿蘭說完一個響頭磕到地上。

「你去罷!」

這名被阿蘭稱做總兵的男子名叫黃祺林。黃祺林其人在大明默默無名,但是在北婆羅洲卻是個大名鼎鼎的風雲人物,黃家也是本地最有權勢的華人家族。

按照黃家自稱的歷史,他們的祖先黃森屏是雲南騰衝衛總兵,洪武年間受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出使婆羅洲,最後落腳在此的。當然大圖書館的研究資料認為,他們應該是元末的西南地區的難民,為了躲避戰亂,南下出海的。和朱元璋沒什麼沒關係,黃森屏也不是什麼大明總兵--這個官職在明初還不存在。

黃森屏的移民團體很大,除了他的家族之外可能還有許多同鄉故舊,有數千人之多。他們從雲南南下,經過緬甸,渡海前往婆羅洲--也就是舊時空的加裡曼丹島。

他們在東加裡曼丹的一條大河河口登陸時,精疲力竭而發生了船難,有的人折斷了手臂。當地的土著就把此河為「基那巴唐岸河(Kinabatangan)」,即「中國人斷手」之意。黃森屏抵達這裡之後,整合了斷手河流域的華人力量,建立起獨立的小政權。

位於斷手河偏北的地區是國力衰微的渤泥國。這個渤泥國的歷史非常悠久,在隋代的史書上就有入貢的記載。此時其南受印尼素丹國室裡佛室的控制,經常被要求向其進貢的,東常受菲律賓南部蘇祿素丹國的侵擾。國勢危如累卵。

新即位的渤泥國素丹馬合謨沙(SultanMuhammadShah)看到華人先進的農業生產能力和強大武裝力量後,決定向黃森屏求援。為了締結盟約,馬合漠沙先是把女兒嫁給了黃森屏,贈予黃森屏「Maharajalela」(麻那惹加那乃,相當於歐洲的「副王」)稱號,爾後馬合謨沙又讓自己弟弟艾哈邁德娶了黃森屏的妹妹黃元麗,贈給她「中國人斷手河公主」的稱號,兩個政權因統治者之間的聯姻而結成了緊密的同盟,這次結盟最終把渤泥國從滅亡的深淵拉了回來。華人也逐漸從斷手河流域擴展到加裡曼丹島北部。

1402年,蘇丹馬合謨沙去世,兒子阿布杜·馬吉德·哈桑(ABDULMAJIDHASAN)繼位,由黃森屏和馬合謨沙的哥哥特曼貢親王(PengiranTemenggong)監國攝政。1406年阿布杜·馬吉德·哈桑去世後有兩年大空位期。在這兩年期間,發生了一系列政治鬥爭,最後傾向於黃森屏的艾哈邁德(Ahmad)壓倒特曼貢親王繼位,成為渤泥史上的第二世蘇丹。1408年,黃森屏率使團朝貢。在《明史》中留下了記載。

黃家在婆羅洲已經度過了二百多年,承襲了十二代,家世依舊顯赫。南渡而來的福建移民源源不斷的拓展開發著婆羅洲。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魔鬼卻始終盤繞在他們的頭頂--瘧疾,可怕的瘧疾。四年前的一場大災疫掃平了長寧神山腳下的五個華人村寨,剛來婆羅洲沒幾年幾千福建移民幾乎全軍覆滅。直到現今那一帶地方也沒能恢復元氣,而作為北渤泥華人地區的實際統治者黃家,防治瘧疾一直都是頭等大事。

這些年來,黃家一直在試圖找到治療和預防的措施。各式各樣的偏方也用過不少,歐洲人的、中國人的、土著的,只要號稱有用的他們都用過,但是沒有一種真正起效。很多外來的移民在幾年內紛紛得上瘧疾死去。

雖然也有一部分人平安無事,但是這樣的死亡率,對於任何統治者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瘧疾的施虐,原本開發出來的土地又再次被拋荒,重新被林莽所佔據……

阿蘭搞到了號稱可以治療瘧疾的藥水,希望這次他不是空歡喜一場。不過澳洲人從來都能給人帶來驚喜或者驚嚇,或許這次也是如此。

「世東,一會你親自去看看分到藥水的各家情況。按照阿蘭的說法,一個半時辰就能起效。到時候你去看過了,立刻就來回報我。

「爹,再過一個半時辰就是子時了……「

「子時又如何?!你就這麼經不得熬夜?」

「兒子不敢。」黃世東趕緊道,「兒子是擔心您老人家的身子。不如明日再來報。」

黃祺林嘆了口氣,「人命關天。這葯如今是我家的救命稻草,如何能無動於衷。」

黃世東覺得爹未免太過誇大其詞了,因為黃家從先祖開始到現在延續了十二代人,在本地開枝散葉,已經是男丁過千的大宗族了,得瘧疾而亡的雖不是沒有,亦很少見。

「爹,這瘧疾雖然危害甚重,但是死的多是新來的,本地舊族大多無恙……」

「你真是糊塗!」黃祺林怒斥兒子,「天底下最要緊的是什麼?是人!祖宗當初來到這斷手河畔,若是身邊沒有數千族人同鄉,素丹能瞧得上他?會把女兒嫁給他?會封他當『一字並肩王』?我們如今在這婆羅洲要風有風,要雨有雨,靠得不就是屬下有這數萬百姓?如今唐山來得百姓,到得這裡兩三年便十不存二三,再過幾年又是一場大疫,餘下的又死去半停……」

這使得黃祺林非常的擔憂。黃家控制下的北婆羅洲的華裔人口增長非常緩慢,自打始遷祖黃森屏帶領族人同鄉來婆羅洲,到現在已經二百多年了,世道太平,又有國內的移民源源不斷的到來。人口才增長到三萬多人。

「沒了人,咱們家在這裡就站不住腳,不說那些虎視眈眈的荷蘭人、英國人、西班牙人,蘇祿和室裡佛室,就說大城(哥打巴圖)的素丹,若我們沒有這樣的實力,呵呵,只怕也難說!」

「是,兒子糊塗了。」

午夜時分,黃世東轉了一圈分到藥水的各家病人,趕回來向黃祺林報告:藥物有效!

「真得?!」

「真得!」黃世東很是興奮,「服藥之後這一個半時辰裡,都沒有再發冷!」

「好好,」黃祺林異常激動,「到得明天早晨,你再去看,看了再來回我!」言罷,他長長地出了口氣,拱手遙向禱祝,口中喃喃說著什麼。良久才放下了手。

第二天,病人的病情都有了明顯好轉。雖然個別人還發了一陣寒,但是發寒不劇,時間也不長。關鍵是發熱癥狀大多消失了。

「……都說人比前面好了不少,腦子也明白了,也有胃口了!郎中們都說這真是神葯!」

「在如此說來,這葯有效!」黃祺林說,「請幾位郎中看過藥水了麽?能嘗出是什麼配伍來?」

「各位大夫都嘗過了,一點頭緒也沒有。」黃世東知道這是爹關心的頭等大事,趕緊回稟道,「隻說這藥水味道單存,很可能就是獨味葯。」

「獨味葯?!」黃祺林略懂藥理,但凡大夫用藥大多是按照「君臣佐使」的套路開方。極少有獨用一味的藥方。要說有,他也隻記得一道獨參湯。

看來,澳洲人是真得有「神葯」了!

「既然有神葯,不如叫阿蘭再過去幹上幾票!」

「讓阿蘭過去是原本就定下的,我們需要在那裡安一雙眼睛。不過這樣偷盜藥物,遲早會出事。到時候恐怕就難以收拾了……」黃祺林搖頭,「再說了,偷葯又能偷多少?這樣,你準備一下,過兩天親自去南邊一趟,會會那夥人,看看能否求得神葯。」

「阿爹!他們要是不給葯,孩兒又該做何處置?」黃世東問道,「再說他們來得蹊蹺,完全摸不清來路,冒然去向他們求葯恐怕……大哥在大城(哥達巴圖)那邊有打探到這夥人什麼消息嗎?」

「他還沒有消息過來。不過荷蘭人那裡倒是有些消息。這就是群澳洲海商。組了一個叫南洋公司的。」

「澳洲人既是海商嗎?跑到這荒山野嶺的地方燒林子打井幹什麼,難不成要在那裡開荒種地?!」

對於黃家人來說,澳洲人的大名並不陌生的,黃家雖處海外之地,但黃祺林作為婆羅洲華人領袖,對於中原故土的大事也是頗為關心的,而眾多下南洋的中國商船也為他提供了解故土的信息渠道。

這兩年下南洋的商船多是從澳洲人轄下一個叫做「香港」的地方出發的,而從大城的水手酒館中也流傳出許多關於澳洲的傳聞:不沉的大鐵船、無帆無槳疾馳如風的自走船、冒著黑煙的魔幻城市一切的傳說都荒誕到讓黃世東覺得不過是水手們酒後用來吹噓的瘋言瘋語,而真正的澳洲人長啥樣,這婆羅洲的地面上可就沒人見到過了。

黃祺林品了品手中的苦茗,茶杯是最近流行起來的「澳洲水晶杯」。他思索片刻道:

「他們若是不給,你就試探下他們來此地的來意,莫要得罪了他們。若真如傳聞中一日之內拿下中原南天第一城的廣府的話,恐怕他們抬一抬手就能把咱們給捏死。對我們來說,澳洲人手中有能治瘴疫的神葯才是最重要的,這神葯關係到整個婆羅洲數萬口的身家性命,事關重大不得有失……」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