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紈絝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記》第六十四章:足以為帝師!
真有!

應對之策!

聽到李世民的話,眾臣立馬精神一震!

「軍情緊急,陛下若是有應對之策,還請明言!」杜如晦急忙道。

其他大臣也是一臉期待的看向李世民。

「帝師給朕的應對之策便是——貿易戰!」李世民笑道。

貿易戰?

眾臣懵逼?

李靖撫須道:「陛下,臣自問熟讀兵法、兵書,見過地道戰、攻堅戰、野戰等等,但唯獨沒有聽說過貿易戰?」

程知節、尉遲恭、秦瓊等武將也是摸不著頭腦。

「貿易微臣倒是知曉,可貿易又如何能夠進行戰鬥呢?難不成咱們用銅錢或者銀子去砸突厥人?」長孫無忌楞著說道。

眾人都覺得長孫無忌這話是在開玩笑,都準備哈哈大笑。

但卻見李世民緩緩點頭!

恩?!

陛下居然在點頭?

難道還真是用錢去砸突厥人!?

頓時!

眾臣無比震撼得長大嘴巴,根本不願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陛下,還真用錢去砸突厥人啊?您不會是在和我們開玩笑的吧?」

原本還笑容滿面的程知節,立馬哭笑不得的問道。

李世民再次點頭,「朕可沒有和你們開玩笑!」

「現在的大唐,已經承受不起和突厥大戰一場了,但絕對不能讓邊境百姓受到傷害,咱們就得用錢砸,而且還要狠狠的砸,砸得突厥人昏頭轉向!」

「你們相信朕,有些時候想要擊敗對手,並非只有用武力這一個辦法!而用貿易戰則是最輕鬆最便捷的辦法!」

程知節瘋狂搖頭,「這怎麼可能!難道用錢砸能有用刀槍砍殺更有威力?」

「陛下,可別糊弄我們!」

李世民伸出手,直接扇在程知節的後腦杓上,「你個憨逼,朕說用錢砸,可沒有真讓你用錢砸!而是用錢和突厥打一場貿易戰!」

房玄齡似乎想到了什麼,連忙拱手說道:「陛下,您是想要用錢收買突厥人?」

「收買?那不就是賄賂麽?我大唐什麼時候需要用這種見不得人的手段了?」程知節大聲說道。

啪!

李世民的巴掌再次拍在了程知節的後腦杓上。

「陛下,您為何又打臣,難道臣又說錯了麽?」程知節捂著後腦杓,連忙後退兩步,鬱悶的問道,「收買和賄賂不就是一個意思麽?這些年咱們給突厥人的金銀財寶還少了麽?上次渭水盟約,咱們幾乎把大唐國庫都送給突厥頡利了,但那廝還不是一樣要侵犯我大唐邊疆,所以用賄...用收買是沒用的!」

秦瓊:「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

「你們能不能聽朕把話說完,再發表意見啊!」李世民沒好氣的說道。

其實李世民一開始也不太理解李祐所講的貿易戰,但在認真閱讀完李祐今天剛剛寫的一片日記之後,頓時茅塞頓開、醍醐灌頂一般。

【公元627年四月,今天天晴,火鍋真好吃,李二真煩人。】

【今天寫點什麼好呢?對了,就寫寫關於貿易戰的一個故事吧,記錄下來,別最後給忘了。】

【打仗多血腥,用錢就很簡單了,說道貿易戰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故事。】

【張居正的鐵鍋買賣:明朝隆慶年間,北方狼煙四起,韃靼部落也就是突厥繼承者,連年侵擾長城沿線,北方邊關戰亂不停,邊疆百姓苦不堪言,好在張居正等名臣們嘔心瀝血,

一番整軍痛打加招降,總算迫使韃靼可汗阿勒坦認輸,乖乖接受了明朝的冊封。

然而遊牧民族劫掠成性,劫掠邊疆的事情時有發生,和平也不過是脆弱的和平!

張居正意識到這點,開始了長城沿線的「互市」貿易,

當歡天喜地奔赴「互市」的韃靼人,熱情高漲求購各式中原的鐵鍋時,張居正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沒錯,就在這韃靼人無比熱愛的鐵鍋貨物上。

為百年和平大計,必須打場貿易戰!以張居正興奮的原話說:「製虜之機,就在於此!」

區區一口鍋,竟有如此重大的意義?事實證明,張居正沒看錯,至少整個十六世紀裡,各路韃靼騎兵不要命的燒殺搶掠,就是為了一口鍋!

和平能否持續,關鍵就要把鐵鍋貿易的主動權抓在手。於是,就有了張居正接下來,一個看似離奇,卻深謀遠慮的貿易戰謀略:開放互市後,韃靼人要買別的生活用具都好說,唯獨這鐵鍋,卻是只允許賣給他們廣東特產的「廣鍋」,而且韃靼人只要買鍋,必須拿他們用過的舊鍋來換,否則多少錢也不賣。

為何隻賣廣東鍋?因為其他類型的鐵鍋流入草原,難保韃靼人不會融掉後用來打造兵器,而熔煉技術門檻極高的「廣鍋」,才真正叫大明朝賣得放心。至於「舊鍋換新鍋」?那更是張居正加的保險,有賣就有收,最大限度回收舊鍋,絕不叫一口鐵鍋用歪。

這場不動聲色的「鐵鍋大戰」,在衝破種種阻力後,終於強硬推行下去。效果也果然如張居正所料,威脅互市和平的所有因素,被這鐵鍋一掃而空。

沒有了鐵打造武器,韃靼人軍備衰落,再加上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質都能通過「互市」獲得,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去劫掠,戰爭也就越來越遠。

昔日戰亂頻繁的長城沿線,此後近百年裏互市貿易紅紅火火,沿線百姓安居樂業,許多著名的商幫與貿易線路都應運而生。曾經的血腥戰場就以這樣貿易共贏的方式,助推了明朝「隆萬中興」的輝煌!

共贏,才是所有貿易戰,最長遠的利益訴求。】

【貿易戰今天就先寫這麼多,這其中還有很多深奧之機,就連咱自己都沒有搞懂,不過光是照搬用來對付突厥人就完全夠用了。】

【今天咱寫了這麼一大篇幅的日記,系統你可一定要給我點好東西啊!不然我可就白寫了。】

【還有我可得把日記本藏好,若是被李二發現了,估計又得是麻煩事情。】

看完李祐的日記,李世民是一如既往的既高興又生氣。

雖然對於李祐寫的這個關於貿易戰的故事,李世民還有很困惑,比如明朝是哪個年代?為何沒有聽說過?張居正又是何人?但這都不妨礙李世民對貿易戰的理解和運用!

果斷抄作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