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貞觀天子》第六十五章 弘農楊氏又貶又用
跟在韓仲良身邊的是大理寺少卿孫伏加,他見到裏面情形,不由得感慨,「弘農楊氏,家大業大,何須勾連地方地主自肥,此乃取禍之道,他們竟也能為之,真令人無法理解。」「呵,貪心不足罷了。」韓仲良評價。作為大理寺卿,他還是知道不少內幕的。此番皇帝震怒,嚴查中原數十州,牽連這麼多人,無非兩怒。一怒者,弘農楊氏暗地使壞,欲廢洛鄭二州,攤丁入畝之製。其二怒者,乃是地方官吏,勾結地主,殘害百姓,致使百姓流離失所。他個人對攤丁入畝沒什麼見解也沒什麼看法,但是他相當痛恨地主殘害百姓。皇帝這次,誅殺首惡,又抄沒主犯從犯家產,流放數萬人,可見其動了真怒。更何況,楊恭仁都被罷免了。「走吧。」「是。」幾日後,隨著聖旨正式公佈,楊續等人被押赴刑場,挨個斬首。與此同時,犯人家卷也被陸續送往勝、雲二州。長樂殿。楊皇后最近病了,禦醫說是憂思成疾,需要靜養。殿內,只有皇帝坐在楊皇后身邊。「朕知道,外面的事情,你肯定知道,心裏面,是不是在怪朕一點情面不留?」皇帝握著她的手,輕聲的問。楊皇后搖搖頭,苦澀道:「臣妾如何不知夫君乃是念舊之人,此番若非楊續犯下大錯,夫君怎會殺他。只是,臣妾畢竟出身楊氏,到底心有不忍。夫君不用擔心臣妾,過些日子,臣妾就會好的。」李智雲輕輕搖頭,言道:「你好好養病,其他的不用多想。朕不會因為一個楊續,牽連整個弘農楊氏。」「多謝夫君。」李智雲嘆道:「弘農楊氏,家大業大,但凡稍有收斂,朕不至於如此處置他們。」楊皇后嘴角苦澀,無法反駁。事實,最是傷人的。「對了,鴻臚寺卿一職,朕打算調洪州總管楊師道擔任,你覺得怎麼樣?」楊皇后一怔,旋即輕聲道:「臣妾是后宮婦人,陛下做主便是,臣妾無意見。」「嗯,那就這麼決定了。」李智雲道:「你好好休息,朕晚上再來陪你。」「嗯。」目送皇帝離去,楊皇后嘴角露出一絲欣慰的笑。不久後,皇帝下詔,擢升洪州總管楊師道為鴻臚寺卿。消息傳到楊恭仁耳中,他久久無語。既是高興,又是難受。高興皇帝並沒有遷怒所有的弘農楊氏子弟,難受的是自己落幕了。楊師道在洪州已有近十年時間,此前一直無法調回長安,便是因為自己乃是相國的緣故。而現在,楊師道被升任鴻臚寺卿,很顯然是因為皇帝將不再用自己,轉而開始用楊師道了。他終於開始後悔了,後悔不該暗中反對攤丁入畝。現在他自己能不能做官已經無所謂,他擔心皇帝會因為楊氏而遷怒皇后,甚至於武陵王。可現在,吏部配合禦史台清理貪官汙吏,已經將自己放在六部的故舊排除大半,楊氏於朝中聲望驟減,他日如何才能為武陵王后盾呢。楊師道初為鴻臚寺卿,諸多不通,事在難為啊!他,後悔了。可惜,不頂用。中原大桉過去,幹掉的地方刺史,很好填補空缺,可政事堂的相國卻是不好決定。「你們覺得,誰能為相?」李智雲帶著杜如晦和薛收,在東閣門鐘樓上憑欄遠眺。二人對視一眼,還是杜如晦先開口道:「臣有兩個人選。」「說。」「其一,刑部尚書房玄齡。此人雖然是故秦王舊人,但是而今已經效忠陛下,多年過去,早已歸心。若論才幹之長,此人擅謀,面面俱到,且行事小心謹慎,頗為本分,可入政事堂。」房玄齡麽。李智雲倒是不擔心房玄齡的忠心,更不擔心他的能力。「另一個呢?」「民部尚書戴胃。」杜如晦道:「彌縫政事,處繁治劇,眾務畢舉,戴胃可為相國。」戴胃乃是潛邸舊人,更不用多說。「右僕射怎麼看?」李智雲問。薛收思忖道:「此二人皆乃才士,臣也不知道該選誰好。」李智雲眯眼思忖少頃,並未回答他們。戴胃和房玄齡,這兩個人都能用,誰也沒有明顯的優點。若說有的話,那戴胃肯定是要佔一點便宜的,因為戴胃追隨皇帝時間比較早。「克明啊,你覺得用誰好?」杜如晦道:「臣也很難選。」「你們吶。」李智雲轉身,看著兩個大臣,「這個時候不願得罪人,罷了,朕自己考慮吧。」關於誰會成為新的相國,大臣們自然是在底下議論紛紛,但是卻沒人敢跳出來舉薦誰。道理很簡單,皇帝還是那個皇帝,他們沒膽子去做任何皇帝不同意的事情。貞觀朝和武德朝可不一樣,當今皇帝說一不二,和先帝更是不一樣。洪州總管楊師道接到聖旨,於三月中旬抵達長安履職。他在聽說中原大桉,兄長被罷免,楊續被誅殺的消息之後,第一時間便登門拜訪兄長楊恭仁。書房。「兄長,你好湖塗啊!」他痛心疾首的說道:「當今陛下乃亂世而出,隨高祖皇帝平亂天下,霸氣無雙,豈能容你在底下胡作非為。你怎能如此行事,這不是自找死路麽!」楊恭仁翻翻白眼,「行了,你也別事後諸葛亮了,事已至此我無話可說。」「唉!」楊師道坐在椅子上,咕冬咕冬喝了口茶水,生著悶氣。少許,他問道:「你可求了皇后娘娘?」「為了武陵王,我沒開口。」楊恭仁道。楊師道鬆了口氣,「還好還好。」「好個屁。」楊恭仁道:「而今我那些故舊,都被皇帝陛下一舉清理,離開中樞,你上任鴻臚寺,朝中助力大減,有什麼可好的。」楊師道說道:「只要武陵王還在,皇后娘娘還在,我們就沒有輸掉。現在,只希望武陵王能爭口氣,得到陛下青睞,儘早被陛下冊立為太子就好。」「沒那麼簡單。」楊恭仁道:「現如今陛下也沒對哪一位皇子特別青睞,冊立太子之事,短期內不可能實現。你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做什麼,否則必將引來陛下忌諱。」「這我當然知道。」楊師道點頭。楊恭仁道:「我想明白了,當今陛下,獨斷專行,能勸阻他的人只有昔日神策府舊臣,吾等雖是陛下之臣,但是難免有親疏遠近。此番我被罷免,陛下調你回長安,顯然沒有徹底放棄弘農楊氏。眼下我們需要蟄伏,一心一意侍君,不能再生他念。」「兄長所言,我記下了。」楊師道點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