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貞觀天子》第70章 還真是孤膽直臣啊
以魏徵的聰明才智,看出來這些,並不奇怪。

魏徵問道:「既然如此,不知殿下可想好了對策?」

聞言,李智雲起身,負手而立。

「玄成,我不瞞你,眼下本王身邊有兩種聲音,不好做出決定。」

「敢問殿下,是哪兩種?」

李智雲道:「其一,有人說本王應該立即放棄兵權,再向父皇請辭神策上將,安心為一逍遙王,如此自可避禍。其二,有人說,秦王之死,太過蹊蹺,太子嫌疑最大,如果此時放棄一切,等同於將性命交給太子處置,他們想讓本王爭。

本王覺得,他們說的都有道理,因此一直無法下定決定。正好,玄成你既然看出來了,不妨說說你的見解。」

魏徵略作思忖,言道:「秦王之死,臣也詳細分析過,確實很有蹊蹺,太子的嫌疑也的確有。若是在此時放棄一切,如同殿下所言,等同於將性命交給太子。」

「那你的意思是爭?」李智雲試探的問。

魏徵抿嘴,拜道:「臣為殿下所謀,自當為殿下陳清兩種選擇利弊。若降,殿下或可保住一時性命,但殿下於軍中聲望日隆,終為太子所猜忌,日後能否善終,無人可知。

2k小說

若爭,殿下力量稍顯乏力,在太子面前,劣大過優。可將來一旦成功.......好處自是不必言明。」

「那你覺得,本王是要爭,還是要降?」李智雲再問。

魏徵狡猾道:「無論殿下爭還是不爭,臣都會為殿下謀劃。」

李智雲失笑道:「玄成,這還是你第一次態度模糊。」

「並非如此。」魏徵嚴謹道:「臣不可替大王做決定,臣只會為大王衝鋒陷陣。」

李智雲伸手點點他,「玄成,你很狡猾。」

頓了頓,他接著道:「不過你做得對,有些事情,你的確不能替本王做主。」

李智雲沉默片刻,問道:「若本王想爭,勝算幾何?」

「三成。」

「三成?」李智雲驚愕,「這未免太低了吧。」

「若非大王有兵馬在手,三成都沒有。」魏徵道:「大王非嫡非長,聖人絕不可能立大王為太子。」

很實在的說法,這也是大部分人都覺得楚王不太可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李智雲問道:「玄成,你有沒有辦法,讓本王爭勝?」

「有。」魏徵眼眸犀利,森然道:「直接殺了太子。」

李智雲眼皮一跳,這個老魏,歷史上就是直接建言李建成殺掉秦王,現在也是這麼直接。

還真是孤膽直臣啊。

「玄成,你知不知道,你剛剛這番話,若是傳出去,只怕你闔府上下都得死無葬身之地。」

挑撥皇室手足之情,謀害儲君,等同於謀反,罪大惡極!

魏徵絲毫不懼道:「所以,臣只在殿下面前說這些。」

「哈哈哈。」李智雲一樂,以往他還沒看出來,古板的魏徵也會這麼有趣。

李智雲又問,「玄成,你覺得本王有能力坐上那個位置嗎?」

魏徵不假思索道:「有!」

「哦,你為何如此篤定。」

「因為臣知道,殿下若爭,那是不得已而為之。在太子、秦王以及齊王鬥得最激烈之時,只有殿下在一心考慮社稷。若是讓太子登基,殿下性命難保不說,甚至社稷也會動蕩。

臣承認,太子雖有理政之能,但是他為人過於不擇手段,秦王的死,突厥的南下,處處透露著詭異。」

李智雲深深看了一眼魏徵,走到王座上,震袖,跪坐。

「玄成,你想好了嗎,若是和本王一起,

將來若事敗,你這輩子就毀了。」

聽到這話,魏徵就明白,楚王已經做出了決定。

他欠身道:「沒有遇見殿下之前,臣為生計而奔波,遇見殿下之後,方才有得選。縱萬死,臣無悔。」

李智雲一顆心放回肚子裏,緩緩頷首。

「好,公以本心待吾,吾必以本心待公。」

魏徵知道,從這一刻開始,他真正成為了楚王的心腹。

於是,他拱手道:「殿下既然已經做出決定,那麼那些希望殿下放棄爭的人,以後就不能事事告知,以免事情泄露,釀成大禍。」

李智雲道:「你放心便是,這些本王都知道。」

原本李智雲還準備等大事確定後,再試探魏徵的態度,但是他沒想到魏徵這麼上道。

其實想想也沒毛病,歷史上老魏就敢建議太子直接殺掉秦王。論冒險精神,老魏還是有的。

魏徵停頓一下,問道:「殿下,杜如晦、薛收,此二人乃王佐之才,不知他們是何態度?若能使之歸心,殿下大事可期。」

「玄成放心便是,他們便是勸本王爭的那些人。」李智雲笑著說道。

老魏呀,本王做的,遠比你想的多。

魏徵點頭,「那就好,上下一心,內外一致,殿下只要不出錯,臣等願為殿下籌謀。」

「好。」

接下來半個時辰,李智雲和魏徵說了很多,討論了很多,雙方都有不菲的收穫。

有一個問題,讓他們有些糾結。

那便是如何做掉太子。

對此,魏徵暫時也拿不出好辦法,只能告訴李智雲,希望集眾人智慧探討。

李智雲也沒在意,而是說道:「太子畢竟是我兄長,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是。」對楚王的猶豫,魏徵也不奇怪,畢竟對方是他兄長。

幽州。

總管府。

「先生,不回去不行嗎?」羅藝看著溫彥博,十分不舍。他是知道溫彥博才華的,因此根本不想將他放回唐朝。

溫彥博無奈道:「若是總管拒絕,朝廷那邊要如何交代呢?更何況,此番朝廷還支援總管糧草,總管如何拒絕呢?」

他如何看不出來羅藝有野心,只是他懶得勸說。而今唐朝一統天下已成大勢,不是羅藝能阻止的。他也能猜出來朝廷為何不將羅藝召回長安,無非是希望羅藝繼續和高開道狗咬狗。

話又說回來,今年若非是突厥南下,河北早已被徹底平定。

羅藝眸色閃爍,言道:「如果先生願意留下,我這便回絕朝廷使者。」

溫彥博語重心長道:「若是這樣,聖人只會更加猜忌總管。原先你沒有出兵進攻突厥,幫助楚王,已讓楚王不滿,倘若這次還是不尊朝廷號令,只怕後患無窮。」

「突厥勢大,如何是我能阻擋的!」羅藝說。

溫彥博不想說話了,只是沉默。

見狀,羅藝知道溫彥博去意已決。他雖有心勸說溫彥博效忠他,但是在現實面前,他知道溫彥博效忠他的可能微乎其微。

於是,他問道:「先生若走,我該如何抵擋高開道?」

溫彥博沉吟道:「此事不用擔心,有朝廷為總管靠山,高開道不足為慮。」

說了等於沒說。

羅藝失望搖頭,揮手遣退溫彥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