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貞觀天子》第46章 5牙戰艦為最
在老李的女婿中,同李智雲關係最好的,當屬趙慈景和柴紹兩個人。

這其中,趙慈景關係更親密一些。

無他,主要是趙慈皓是自己小弟。

他對長廣公主說的也不假,只要趙慈景恪盡職守,短時間內他是不會動趙慈景的。

聽他這麼說,長廣公主放心不少,嗔怪道:「你小子,竟敢拿阿姐開玩笑,真是不同以往了。」

李智雲抱著長廣公主肩膀,拍著她,說道:「不管到什麼時候,我都是阿姐的弟弟,這一點是不會變的。阿姐不妨告訴姐夫,只要他勤於王事,其他的,不用擔心。」

「這可是你說的,不許騙阿姐。」長廣公主抬頭看著弟弟。

「我說的。」

長廣公主滿意一笑,擰了擰李智雲臉頰。

「好啦,快放開阿姐吧,你現在是監國楚王,裡裡外外多少人看著呢,也不知道莊重點。」

「哈哈。」李智雲笑著道:「我還記得,兒時阿姐不是最喜歡抱著小弟嗎?」

聞言,長廣公主一笑,「你也知道那是兒時呀,行了,不與你多說,我去看看你娘子,好些日子沒和她說話了。」

「好。」

送別長廣公主,李智雲立在廊下,久久未言。

權力滋生帶來的,可能就是親情的物質化。前有母后,後有長廣公主。未來,可能還有更多的人。

想到這裡,他長嘆一聲。

自己要做的還有很多,還遠沒到可以放鬆警惕的時候。

便在此時,李珍來報。

「殿下,李大亮與張鎮周已至長安。」

「知道了。」

王府後院。

楚王妃拿著長孫氏送過來的小鞋子看了又看,最後放下,對著眾女笑著說道:「我所見之人中,當屬韋妹妹與二嫂的手藝最是精巧仔細。此等女紅,我苦學不成,可見還是看天賦的。」

長廣公主掩嘴輕笑,「王妃這話可有些謙虛了,方才見吾弟之時,他身上的長衫可好看的緊。」

楚王妃微微一笑,「那也得多虧韋妹妹給我指點。」

韋珪含蓄一笑,顯得端莊沉靜。

長孫氏在旁亦是笑著聊天。

不遠處,寶娘帶著李麗質四下裡撲蝴蝶,兩個小娘銀鈴般的笑聲引得眾女連連側目。

立政殿。

「臣李大亮,張鎮周,拜見楚王殿下。」

「兩位愛卿免禮,賜坐。」

「謝殿下。」

李智雲在他們坐下後,先是讚賞他們掃平張善安謀反,接著又和他們聊了會兒洪州、安州、舒州等地的風俗人情。

一來一去,初次見面的生硬緩和許多。

同時,李智雲也在觀察這倆人。

李大亮話語清晰,往往李智雲拋出一個話題,他可以順著聊很多的東西,但是又不會故意附和,大多會利弊共說,陳清當地的好事與壞事。

張鎮周話較少,李智雲問什麼,他便答什麼,言之有物,又不會故意展現自己。

到此,李智雲基本上確認,這倆人都是幹吏。

說起來,無論是李大亮還是張鎮周,此二人在歷史上都是主政一方的好官。

歷史上,李大亮文武雙全,清廉自守。他一開始不是李世民的人,所以李世民將他打發到交州擔任都督。後來李大亮做出成績,李世民又將他調去涼州,之後又隨李靖破吐谷渾。擔任靈州總管之時擊敗薛延陀。

房玄齡稱讚其有周勃之節,可倚大事。

後來李大亮故去,因其廉潔,家裡拿不出珠玉給他含在嘴裡。

而張鎮周史冊紀錄較少,並未單獨立傳,不過從地方府志可窺一二。

即,

收復琉球之猛將,公私分明之好官。

聊了一會兒,雙方都對彼此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李大亮的眼中,楚王殿下無疑是年輕的,年輕的過分!

今年的楚王殿下只有二十歲!

弱冠之齡!

可他卻不敢小覷之位年輕的監國楚王,因為方才聊到地方的人口戶數,勞作細節,往年雨水變化,這位楚王居然能夠如數家珍的給他說出來。

這在李大亮看來簡直離譜!

他甚至想,即便是皇帝,恐怕也不可能對地方知道的如此仔細。

正因如此,他更不敢大意。面對李智雲的問題,每一次都是認認真真的回答,不敢有絲毫欺瞞。

他不知道的是,這些數據看起來非常繁雜,但是在李智雲的面前,一張表格,以及一串阿拉伯數字,加上各個後世單位,能夠輕而易舉的俱現化。

論內卷,誰卷的過曾在圓明園職業技術學院學習過的李智雲呢?

相比較複雜的物理數學公式,這些基本的死數據,在李智雲看來相當容易記住。

張鎮周則是小心侍奉,不敢大意。他倒是沒有李大亮那麼多的心思,是故顯得較為輕鬆。

李智雲道:「二位卿家皆有大功,本王向來有功必賞。」

旋即,李智雲宣布,任命李大亮為涼州道行軍總管,柱國,領安州刺史銜。

涼州總管本是楊恭仁,李智雲見他作為相國,諸事繁多,便幫其減負。

目下,長樂王是涼州都督,李智雲不放心這個廢材,打算讓李大亮過去幫幫場子,以免西北不穩。

聞言,李大亮拜謝。

隨後,李智雲又命人帶他下去領賞。

此刻,殿內僅剩下張鎮周與李智雲。

「捷報上說,張卿在彭澤鐵鎖橫河,大敗反賊,想必張卿對水師有些了解,不知可否說一說?」

水師?

張鎮周有過出海掃平琉球的經驗,是故想了想,回答道:「臣見識淺陋,略通一二。」

「請試言。」

張鎮周道:「目前而言,我朝戰船承繼前隋,以運兵人數而言,當以五牙戰船為最,此船由前隋楊素打造,可納千人左右.......」

到底是行家,張鎮周很快給李智雲普及了一遍目前天下最先進的戰船種類。

這其中自然是五牙戰船最強。

攻擊力強,載運人數還多。

聽完後,李智雲思忖道:「張卿以為,此船可否遠航?」

「敢問殿下要去何處?」

李智雲問道:「最遠能抵何處?」

張鎮周考慮片刻,說道:「臣曾聽聞,前隋煬帝曾派人乘五牙戰船改建的貨船,出使倭國。」

聞言,李智雲一怔,那不就是裴世清麽。

「可有更遠的地方?」李智雲又問。

張鎮周搖搖頭,「恕臣淺陋,臣不知道。」

聞言,李智雲也沒失望,而是繼續問道:「張卿,以你的經驗而言,你覺得何地可為造船之地?」

張鎮周道:「我朝水系發達,沿河、沿海、皆有多地,以東南之地為最。臣知道最多的,當是揚、湖、蘇、杭、越等地。」

果然麽,李智雲暗自頷首。作為後世人,他自然知道張鎮周說的這幾個地方都是建造渡口和船廠的最佳地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