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局就是元神老怪》第四十八章、三災九難,仙宮妙境
開闢一方小有乾坤福地對揚關而言,是駕輕就熟的一件事,但是開闢一方洞天以他現在的修為境界怕是一萬年都想不出來一個答案。

現在,這個答案近在眼前,由不得揚關不動心。

只是機緣與風險是並存的,他知曉這裏面的水很深,或許能淹死一位純陽。

最後,揚關還是應下了。

也是不得不應下來,不然這位伯陽龍君怕是不會讓他出青水宮。

祭煉洞天之事定在三年後,龍君雖然也想越早越好,但他與揚關言明,洞天開闢之事尚未到關鍵時刻,他們這些「外人」插手不得。

而他親自推演過,三年後他們便可插手洞天開闢,到時祭煉洞天,再加快洞天開闢,縮短洞天開闢的時機。

另外,洞天開闢時,將有諸多先天大道化生諸多奇妙的權柄靈物,需得揚關等人祭煉,推動洞天演化。

這便是揚關等人的工作。

而等到洞天演化完全後,揚關等人便可帶著這份權柄靈物離開,並且他還會贈予揚關等人寶物,當做他們做苦力的酬勞。

見這酬勞這麼豐厚,揚關心下思慮更多。

等洞天演化完成,怕是會有許多……醃贓事,得提早防備著。

不過,伯陽龍君想必也有想到,畢竟這頭老龍年歲不小,是揚關的歲數的千倍有餘,那顆龍腦袋裏的彎彎繞了一點也不少,比那些奸滑狡詐的人中奸臣隻多不少。

但,大家都曉得大家的底細,到時也就看各自的本事了,誰的底牌更厚實,更強大,那勝者就是誰了。

不過,伯陽龍君的年歲比斜月宗還要悠長十多倍,其積累怕是也豐厚的很。

而且他執掌十八宇光星數萬年,手中寶物怕也不少,也許法寶的數量比不上揚關,但是質量指定比揚關高。

揚關臨走時,還與他簽了一份有祖龍之大道見證的契約。

揚關不得將此事透露出去,若有違背,將遭祖龍大道雷亟。

祖龍大道雷亟怕是能將揚關打得身死道消,真靈都得抹消,想要轉世東山再起的機會也無。

而伯陽龍君若是欺妄揚關,未曾履行以上承諾,也將遭祖龍大道雷亟。

除此之外,揚關也提出簽署另一份差不多的契約,只不過是以太上老君為誓。

若是有違背,將被太上老君懲罰。

至於太上老君的懲罰又是何手段?

左右不過身死道消罷了。

這些大人物一出手,可能過去未來都沒了影子。

出了青水宮,揚關也沒有再在雲海坊市上久留,但卻也沒有離開。

而是遮蔽自身氣數,屏蔽氣息,然後投身入十八宇光星中。

至於赦枂龍君給的承諾保證之契,揚關直接以一道純陽仙氣將其渡送回去就是。

……

龍伯過境,風雨一夜。

一家十裡坡客棧困住了許多人。

這家十裡坡客棧中倒是有一位十裡坡劍神,其聲名赫赫,劍法之高,讓人怎舌,只可惜他活在一位說書先生的口中。

一個道人默默眯眼「睡」於客棧角落,對於捧著葫蘆瓢來收錢的小孩是不聞不問,毫不理會。

小孩手中的葫蘆瓢已經裝得半滿,見道人不給錢,也不抱怨,直直往下一位聽客走去。

客棧外的風雨依舊很大,也不知附近大瀆的龍伯今日怎就這般給勁,也許是興之所至吧。

其實無人知曉,這其實是這位龍伯與在座的一位高人賭氣所致。

至於高人哪位?

卻不是這位道人。

道人只是路經此地的「外星人」,名作揚關。

而高人……揚關並無興趣知曉。

他只是在這等個時間,等兩日,斜月宗的眾位長老到這,然後與雨花宗談判和解。

至於體驗風土人情什麼的,他早就遊歷過十八宇光星了,曾經花了十三年的時間在這顆星辰上四處遊盪。

現在這地他也駐留過一段時間,此地名作車遲國,莫要多想,只是名字湊巧罷了。

不過揚關念及於此,卻是想到了自己在地仙界祭煉的一頭殭屍,他可是給這頭殭屍取了個名號——悟空。

這個名號與此地頗有緣分。

因此,揚關就將這頭殭屍從照神鏡中放了出來。

殭屍一脫出照神鏡就潛入土地下,卻也不會讓這間客棧多出一人來。

就在揚關剛放出殭屍,十裡坡客棧的大門忽然被人敲響,

客棧的夥計趕忙就走到客棧大門口,不過沒有直接開門,而是先與門外敲門的人問起話來。

「客官?可是要住店?」夥計大聲問道。

因這兒也算山間野地,門外又是風雨交加,忽然有人敲門,且敲門聲還傳遍整個大廳,所以大廳內什麼聲音也都沒了,眾人都盯著大門處看著,等著門外的人給夥計的回答。

「不遊人追夜盜路經此地,遭逢夜雨,可否暫借寶地避雨?」門外的人應著。

不遊人是車遲國朝廷設的一個管理修行界的職務,個個武藝高強,能采煉天外星光,生就各種異象,由此強大肉身,壯大體魄,而後異象受體魄影響,生就本相來,可匹敵陰神。

這也是一類旁門,只是不似其他旁門那般飄忽,根基虛浮,但也似諸多旁門一樣,求不得長生,可是戰力驚人。

因此,這門武道在十八宇光星頗為流行,只不過這門武道易學難精,想要煉成武道本相,比煉就陰神都難許多。

另外,這門武道並不需要什麼天賦就能修鍊,只是先期急需血食,因此多吃也多…拉大糞。

小成後,便可汲取天地元氣及諸多天外星光,化作自身造化,強大自身。

客棧夥計一聽是不遊人更猶豫了。

因為不遊人在車遲國的名聲並不好,雖然他們追查不法修行者,卻也會禍害百姓。

因為他們需要血食做修行資糧,因此不遊人就會尋求「幫助」,這份「幫助」就包括他們這些平民百姓。

而因為他們是不遊人,平民百姓會非常熱心的「幫助」他們。

「若店家不願,我亦不強求,我這便離開此地。」門外的不遊人又說道。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