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局就是元神老怪》第四十二章、蕭大王也是應劫人,多劫又為算玄皇
今日的滁城。

風霜雪雨不間斷。

大能們僅是一個過境,一縷氣息泄露,便引動一地天象異變。

而修士們想要將異變的天象抹消去,卻不知從何著手,法術不行,道術也不行,只能眼睜睜看著風霜雪雨同時灑滿全城,然後他們只能艱難禦寒。

僅一刻鐘,滁城就已經是銀裝素裹,彷彿披了雪貂裘的老邁貴婦。

幸而,有揚關迴轉此城,一揮手,就把全城的風霜雨雪都收了去,並將這一天象異變的根源魔氣給打散,化作精純的天地元氣,落到這座滁城,為之恢復生氣,並且往後百年內這座城池的修行效率將不低,誕生修行「天才」的幾率也會變大許多。

不過,這些揚關並不大在乎,若是他願意,此刻就能匯聚來更多的天地元氣,但有何意義?

揚關此刻正在自己落腳的那處茶館廢墟上。

人終究是死了,他也沒法復活,而且臏鍇魔主的劍著實陰狠毒辣,殘魂都沒留一縷,甚至體魄都滅絕,更甭想妄圖復活這些人了。

也就蕭大王此刻還堅強的活著,畢竟是應劫之人,天地怎麼也要保護住他,雖然純陽真君的手段更加高深,這方洞天也隻來得及護住他的一顆腦袋與靈魂。

揚關眼瞧這顆孤零零地半殘缺的腦袋,圓睜怒瞪的雙眼頗具……悲戚淒涼之意。

哪還有一點先前的意氣風發,那也儘是兩刻鐘前的事。

「佛門別的本事不高,活命的本事最多了。」揚關看著這顆腦袋,笑道。

也沒有別的取笑意味,只是感嘆。

「也是我讓你們遭了這場無妄災,對不起諸位了。」揚關接著又肅穆著道歉。

蕭大王這顆僅剩的顱首頗為艱難的張開半缺的嘴巴,想要說話,但他此刻受創嚴重,一身法力都欠缺大半,實在說不好話,只能莫名地張合著。

揚關隨後揮揮手,為他渡送一縷仙氣。

仙氣在他身上一張,便托起他這顆半殘的顱首,然後仙氣在他這顆顱首下重組一副血肉之軀,筋骨血管脈絡,五臟六腑,皮囊一層套上,最後幫他恢復原樣,順便還為他扯了一道遮羞用的破布,避免他走光。

蕭大王一復原過來,就踉蹌地跪倒在地。

沒有跪揚關,而是跪他腳下這片廢墟。

「塵歸塵土歸土,貧道將為他們誦度人經一日。」揚關幽幽說道。

蕭大王嗓音沙啞地回應道:「多謝前輩。」

揚關點點頭,就席地而坐,念誦起道家經典度人經。

雖然人都死絕了,念誦度人經也無甚意義,但也算聊表心意一番。

「兇手也已經被我誅滅,但仍有奸賊逃亡在外,我也沒能拿住,不過,蕭大王且放心,我定會將那魔頭一併打殺的,你還有大事,且去做吧。」揚關邊念誦度人經,便傳念與蕭大王。

「多謝前輩,晚輩定不負諸君所託,定重整天下。」而後再那廝親手打殺了。

蕭大王的心思,揚關自然看得見,但他沒有阻撓,也不必阻撓。

因為阻撓無意義,他很快就能意識到他的努力只會換來更大的失望。

蕭大王在扣過九個響頭後,又給揚關扣了三個響頭,感謝揚關讓他重獲生機。

揚關對此自然是渾不在意,他只在那念誦度人經。

蕭大王還有諸多事宜,他接下來的道路將比兩刻鐘前難上十倍百倍,因為能協助他的人都死了。

道路是曲折的,是艱難的,但更讓他充滿熱情。

蕭大王走了。

揚關繼續誦經,即使這片廢墟外多了許多人,對他指指點點,他也依舊在念誦度人經。

在揚關念經期間,滁城衙門的人趕到,將此地封鎖,但卻不敢冒然亂動。

不是因為揚關,或者也可以說是因為揚關,他們忌憚造成這一場風波的大能,所以不敢為這山雨茶樓料理後事,免得惱了大能,大能一生氣,再打落一道劍光下來,直接解決了滿城百姓。

因此,他們隻封鎖包圍,卻不去動這片廢墟一點磚瓦碎片。

日出日落,太陽照常升起。

揚關的誦經聲停止了。

他起身,看著廢墟,默默嘆息:「雖有些虛偽,但我也只能做到這了。」

要想復活真靈都泯滅的生靈,即使是不滅道尊都難,也僅有造化道境可做到。

逆轉時空,將沉寂於時光長河中的生靈的真靈打撈上來,如此便是完好無缺的一個重生生靈,也無需輪迴轉世,若是在地仙界,那就只需在生死簿上勾一筆,若是宇宙中的生命,那就更簡單,復活就好,無需更多繁瑣步驟。

「去休,去休,老驢兒快些來。」揚關呼喚起來。

踢踏踢踏……

老驢也不怪叫,只是頗為鬱悶地踩著滁城長街的石條路,走到了揚關身前。

揚關不管它如何拒絕,翻身坐上驢背,然後驅策著它慢慢遠行去。

……

大河,北去。

達北邪台汗國,乾莫城。

揚關又一次坐上了大船。

因前人的好人好事,百尺的大船都可在這內陸中航行,且一路坦途。

揚關此刻所坐的船乃客貨兩用,從船首到船尾有一百零九尺,船身高十八尺,還不加上船板上的船艙。

揚關花了一筆小錢,為自己買了一間甲板船艙的船票,至於老驢,被他打發去甲板下的船艙,與貨物一同。

揚關此番前去北邪台汗國,也不為別的,只因盡人事聽天命,完成呂祖所吩咐之事就是。

呂祖要他抹消魔祖道果的痕跡,而北邪台汗國便有一處。

魔祖的道果已被化作這方洞天,可魔祖的道果終究代表了一條後天大道,有種種不可思議之能,不會被輕易消散,因此,其中蘊含的惡源魔氣就降入洞天內。

這些惡源魔氣有可能化作物,也有可能融於生靈,也有可能化作冥冥中不可觸摸的某種諸如氣運之類。

只是惡源魔氣可不好解決,畢竟之前這位魔祖的一道惡源魔氣就將太山門的純陽真君給禍害了,雖然其中還有這位魔祖親自降下念頭的原因,但惡源魔氣終究為魔祖之物,超脫了世間道理的,要抹除,殊為不易。

北邪台汗國便有一件惡源魔氣降下形成的隱晦之物,因此方天地外顯的仍為道門之道,那魔祖道果之理只能潛伏爪牙,不可漏出一星半點的痕跡,因此惡源魔氣形成的事物多隱晦自身,尋常人無可察見,別說是尋常人,就是魔門的魔主來了,若未曾湊太近,也無法發現,至於太近是多近,大概就是五六尺的距離。

因此,這洞天開闢這般久,這些位魔主降臨世間這般久,卻也沒能發現一件魔祖寶物。

當然,魔主們找不見,其餘進入此間的道門中人,佛門中人也找不見。

就好似道門之理會屏蔽惡源魔氣所形成的事物,魔祖道果之理雖然潛伏爪牙,卻也能幹擾道門佛門中人尋找惡源魔氣形成的事物。

可惜,揚關來了。

他座下就是魔祖真靈所化的老驢,要找見那惡源魔氣所化生成的事物也簡單。

……

無眠之夜,江上泛起薄薄一層霧,彷彿薄紗遮住含羞的美人。

乾莫城。

北邪台汗國的明珠。

更曾是當今可汗的龍興之地。

可汗是個傳奇,才三十八歲的他就已經有無數傳說。

乾莫城是他當年的封地,本來他無法執掌可汗之位,但先代可汗出巡漠北之地時,遭魔人刺殺,後可汗長子血王親征漠北魔人諸部,意圖證正統,且為先代可汗報仇,然而大敗,血王自己更被魔人拘了魂魄,成了魔人傀儡。

魔人諸部意圖以此血王傀儡竊據北邪台汗國。

然後就遭到了先代汗王九子八王一侯聯手舉兵驅逐。

驅逐魔人,弔死血王后,八王一侯便向外宣佈共治北邪台汗國。

但之後,先代可汗二子幽王自認為自己在驅逐魔人功勞最大,意圖驅逐其他先代可汗八子,獨攬大權,登上可汗寶座。

本來,先代可汗已死,血王也死,確實是該由二子幽王繼位,但其餘八子皆覺得自己亦有大功,且已經說好的共治,怎能反悔。

於是又是一場大戰,史稱八王之亂。

魔人諸部藉此又一次南下。

這時,北邪台汗國經歷動亂,國力削弱嚴重,實在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力量。

於是魔人諸部長驅直入,直達此地——乾莫城。

當今可汗當年隻封此一城,雖為王,卻無力加入八王一侯北上的大戰,但其敏銳的察覺魔人諸部還有南下之險,於是邊向自家的九位兄長說明此事,並暗自訓練道兵。

而他的諸位兄長都在爭權奪利,哪有空理會這事。

最後,他的先見被證實了,魔人諸部南下,直接佔據了北邪台汗國大半土地,並且將雲京佔領,八王一侯皆死,部下皆成階下囚。

而那時,尚處南玉阿純國修行的蕭大王聞得此事,立即北上,趕回北邪台汗國,與當今可汗一同據城而戰。

誰也沒想到,小小一個乾莫城在這一場大戰中竟爆發驚人的實力,一戰覆滅魔人諸部先頭的三萬地魔騎兵,再而後統兵北上,在十天內將魔人諸部的精銳魔兵消滅,在此期間,可汗與蕭大王都展現了驚人的強橫修為,一路北上,直抵漠北,一舉將魔人諸部趕到北極苦寒之地,直接逆推脫土五千裡,使北邪台汗國的疆域成為鹿洲上諸國最大的那一個。

因此,這位可汗真就是北邪台汗國的傳奇。

以上便是揚關此刻翻看的書卷——大可汗之業!

就在揚關認真翻看時,他的船艙門忽然被人敲響。

叩叩叩。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