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局就是元神老怪》第十七章、九靈元聖,再見故人
秋葉觀,一座深山老林中的道觀,觀中並未供奉三清像,而是供奉了三個模樣讓人癲狂的泥塑雕像。

祂們都沒個正常模樣,滿身的混亂器官,既有眼珠子,又有人手獸爪,還有藤蔓樹須。

秋葉觀的觀主叫阿唐,一個放蕩不羈地道人,時而清醒時而癲狂時而呆傻。

阿唐收了三個徒弟,捕了十三個道奴,他們全要為他服務。

今日,阿唐非常的清醒,除了穿著和平常一樣邋遢外,整個人都透著「整潔」之意。

他站在門口,面帶微笑地迎接著遠道而來的客人。

客人就正常許多了,道袍整潔,人也整潔,頭上的每一根髮絲都嚴密的綁入道髻中。

只可惜客人咧嘴一笑,那嘴角便咧到了耳根,口腔中也全是尖牙利齒,彷彿兩排鋸子。

「揚關道友。」阿唐上前三步,熱情更加多。

來客便是那揚關,只不過不是星河界域的揚關本尊,也不是地仙界的那道分化念頭,而是落入魔界之中的化身。

眼見著地仙界的事已步入正軌,他的意識便聚攏大部分到了魔界此間,落在這道化身上。

之所以這麼做,只因他覺得自己的道演大千的契機便應在這魔界上。

但魔界混沌且寬廣,還有諸魔祖魔尊的法理在,他也無法蠻力破解,嘗試契機,隻得徐徐圖之。

之所以會有此感應,也是因為他在地仙界中捕獲了那道魔尊胚卵,而後又於西峽島抓到魔尊的一縷念頭,也是那縷念頭已在三千多年前就被玄皇道君重創,這才讓揚關有機可乘。

而後他從這縷念頭中得知,魔界的混沌並不會一直如此,而是會再有演變,演化洪荒之年。

揚關也不知這些「老骨頭」們為何都這麼憧憬洪荒年代,總是想著重演洪荒。

但如若魔界有此心,那麼揚關便能藉著這個契機來煉就五莊觀的道演大千之法,做得突破。

五莊觀的道演大千之法便是先以自身太極化混沌無極,而後再以混沌無極推演先天五太,而後生就諸先天大道,最後以先天大道恰合宇宙,繞過道演大千的知見障,如此得證道演大千。

而魔界的演化正是這一契機。

只是這番演化將持續很久,將在不知多少萬年的未來才能得以實現。

不過,揚關等得起,他也樂意等,道果壽元無盡,自然是可以慢慢等的。

當然,為了適應魔界,他的這道化身舍了諸般修為道行,甚至連元神都沒成就,隻以最初的凡人之身落入此間。

不過,魔界亦有天道的影子,所以揚關還是能藉著天道於冥冥之中,悄無聲息的增添自身「福運」,讓自身更為貼合這方世界。

而這魔界的道門修行尤為奇怪,因魔界諸多魔祖魔尊的大道籠罩,使得魔界不適合道門修行,可是三清聖人對宇宙的影響是嵌在大道根源的,嵌在宇宙的最初上,甭說是魔界的諸位魔祖魔尊,就是冥河教主來,也無法剔除,因此,道門仍舊在魔界開枝散葉。

只是魔界仍舊受魔道影響,道門的修行也遭到了扭曲。

就好似此刻站立在揚關面上的這三尊泥塑雕像。

雖然它們面貌扭曲,滿身的詭譎,但揚關去看,它們的本源就是三清聖人,只不過遭到了魔尊魔祖們不遺餘力的汙穢侵染,扭曲人們的認知,這才使得三清聖人成了這般模樣,而三清聖人早已超脫,也不會管這事,且魔界本就是魔門的私家之地,三清聖人即使仍在此方宇宙,也管不到這裏。

除此外,道經亦被扭曲,道門修行的最後,見著地不是大道,而是諸位魔祖魔尊,修行者在見到魔祖魔尊後,自然只有癲狂發瘋這一個結果。

此刻揚關身旁這位阿唐道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甚至覺得自己已經得道。

他身上滿是一位魔祖的魔意,傳下的道法也因為這重魔意而滿是詭異。

他此刻就將揚關引為同道,向揚關闡述自身道法:「催使法力毀五臟六腑,得五行元氣之精,引渡周天之氣,化生大道金丹,得本真之貌,如此,便可辟穀,無需再進食五穀,也無需再食丹丸便可修行。」

「此乃貧道煉就草本正經得大道垂青,面見大道後,才有所得,名喚遳(cuo)鎮(zhen)龘(da)聿(yu)經。」

阿唐道人一臉的驕傲地闡述著自己的根本道經,毫不藏私,所有的經文,經文中的每個字的理解都有說與揚關聽。

揚關聽後便以看傻子一樣的目光看著他,頗為同情。

「我等道修之法得逍遙自在也,自我修持,得大道真意,不似那些魔修,多為其師束縛,生死由其師掌控,且修到最後,還有可能被其師煉成法器丹丸,做了其師資糧,當真是邪惡詭譎。」阿唐道人最後還貶低了一方這片土地上的魔門修士。

他說著說著,臉部的肌肉有些不受控制的抽搐起來,然後化作一條條顏色斑斕的長蛇,在他的臉上蠕動起來。

就這麼一瞬間,他的臉就只剩下一點肉屑都沒有的慘白骨骼,而這慘白骨骼下此刻竟也有米白色的蠕蟲滲透出來。

揚關對此毫不驚訝,隻觀摩著。

阿唐道人是拜見一位名號愚宰的魔祖的真身,進而得此「真經」,修成此法,如今也是堪比元神的詭仙,但也徹底癲狂,肉身和真靈,以及元神,已全是愚宰魔祖的法理。

「&*%#¥~~~」

阿唐道人臉上的蛇與蠕蟲一同在發出低囔,如同魔音,直接灌入揚關的腦海中,印入他的「靈魂」,要同化他的真靈,成為愚宰魔祖忠誠的奴僕。

然後,揚關撥弄天道,直接驅散這一道魔音,並且他身上的那些詭異面貌與器官隨著他撥弄天道而消失不見,咧到耳根的嘴角恢復正常人模樣,尖牙利齒顆顆蛻下,換成正常人的板正牙齒。

身上其他掩藏的古怪詭譎的器官也一一消失,換成了正常人的樣子。

並有一團清氣盤踞上他的胸腹之間,吐納洗換著這片土地上無處不在的混沌。

隨後,魔音變得更大聲,阿唐道人身上的邋遢道袍被撐開,一條條顏色斑斕的蛇從中鑽出,還有諸多的米白色蠕蟲,它們在一同低喃著。

另外還有阿唐道人本身,亦張開了他的嘴巴,吐出了口腔中的血肉,化作一條條顏色斑斕的蛇與米白色的蠕蟲,都在低囔著。

而揚關胸腹間的清氣隨之騰出,化作龍,化作鳳,化作諸多神獸,最後這些神獸聚在一道有清氣化作的道人座下,虔誠聆聽者道人的無聲講道。

此意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魔音漸漸圍攏向那團清氣,但統統化作無形無質之音,無波無瀾,通通無見。

大約一個日月輪換後。

秋葉觀所在的山頭漸漸為一團清氣籠罩,原本充斥於整座山峰的魔音漸漸消失。

外人初觀清氣,隻覺得頭暈目眩,彷彿中了瘴氣,而多觀一陣,就覺得神清氣爽,但再觀一日,又覺得頭疼欲裂,好似有棒槌在捶打腦袋。

幸而此山地處深山老林,人跡罕至,因秋葉觀之故,此地也野獸沒入,蟲豸都沒有,所以便無人遭此酷刑。

「啊啊啊~~~」

一聲哀嚎陡然從秋葉觀中傳下。

是觀主阿唐道人。

但秋葉觀的門人與道奴隻以為阿唐道人又在煉法。

其實阿唐道人此刻正在地板上打滾,捂著腦袋在地上翻滾著,都將供奉三清的供桌撞翻,將道觀牆壁撞了好幾個窟窿,甚至吐著寒氣,化作堅冰,打爛了屋頂。

他對於這些,他完全不自知,只在地上翻滾打滾。

揚關就站在他身前,靜靜地看著他,望著他的慘叫。

阿唐道人方才的肉身上的種種詭譎變化此時都已經消散,顏色斑斕的蛇與米白色的蠕蟲都已經消失,重歸於他的肉身上,血肉重新依附骨骼,皮囊重新修復原樣,無一點改變。

可是阿唐道人卻真正的發瘋了。

揚關看著他,心底只有一絲無奈。

失敗了。

要想在這方天地「撥亂反正」實在太難了。

畢竟這魔界,道門詭仙才是正確的,而道門元神可一點也不符合世界規則,背離魔祖魔尊們的規矩。

因此,在揚關強要將阿唐道人修持多年的法掰正,卻也隻讓阿唐道人變得更為癲狂。

這方世界,道門之法是越修越瘋,反而魔門之法可以保持著理智,只不過魔門之法有暗門,修為低下者必被修為高者牧養,隨時能取用,來煉丹,來煉器。

反而是普通人就真的普通,不會因為扭曲的魔門大道而發瘋,不會被魔門大修拿去祭煉丹藥法器,而非魔門大修還會嫌棄凡人,嫌棄他們的血肉精魄不契合他們修行之法而倖免於難。

當然,普通人仍然是魔門的一盤菜,畢竟魔門修為不高者可是很願意那普通人的血肉精魄來祭煉法器,煉成修行寶葯。

道門之修逍遙而癲狂,魔門之法殘酷而理智,這便是這方世界的現實。

迥異於地仙界,讓揚關總有些恍惚。

畢竟天道也被魔門大能們扭曲了啊。

幸而揚關是天道之主,而非修持天道的修士,不會被這扭曲的天道汙穢了真靈。

「算了。」揚關輕拂袖袍,收了清氣,也散了自己銘入阿唐道人身上的法理,不讓他再這般癲狂下去。

阿唐道人終於安靜下來,痛苦的嚎叫聲終於停止。

阿唐道人從地上起身,跟沒事人一樣與揚關打了個招呼。

「揚關道友。」阿唐道人再度坐好,微笑,彷彿一個正常人。

揚關也沒當回事,也恢復原樣,嘴角咧到耳根,滿嘴尖牙利齒,身上彷彿有無量的「道音」在彌散。

兩人互為正常人。

之後的對話就趨近於尋常人的家長裡短,談了些往事,吐槽魔修。

揚關問起附近的道修:「不知阿唐道友可知秋葉觀附近還有同道否?」

阿唐道人答道:「秋葉山以南一千三百二十一裡有座虎頭山,山中有位同道,名喚骨咀,如今正在悟道。」

阿唐道人口中的悟道自然就是直面大道,拜見魔祖,修成詭仙。

「骨咀道友悟道,貧道不便叨嘮,還有其他道友嗎?」

這一境界的道修都已經被大道深深汙穢浸染,揚關去撥亂反正,怕也是和阿唐道人相同的結果。

「不知道友可否贈一位弟子與我?」揚關忽說道。

阿唐道人不疑有他,應了下來:「不知道友想要我門下哪個弟子?」

「就那位龍伯師侄吧。」揚關說道。

「好,我這便將他喚來。」阿唐道人拍了拍手。

一縷意念就這麼送出此間,落入山峰的一人腦海中。

傳下這個念頭後,阿唐道人又與揚關說道:「秋葉山以東三百裡,還有一位女仙,長得甚美,貧道心嚮往之,奈何女仙一心向道,不受貧道心意,貧道非強人所難之輩,便沒再追求,也沒能將女仙名號問來,慚愧。」

雖然不知道他臉上為何真要露出個慚愧表情,但瞧這言外之意,那女仙比他還厲害,他強迫不了對方,讓對方和自己結成道侶。

「還有東北方向五百六十七裡有一座小石觀,觀中有三位同道,他們互為道侶,結伴煉法,尚未煉道求真。」

「西南方向三百七十二裡有一位畜目道友,在地下三百尺處開了一間洞府,在裏頭修行,也未煉道求真。」

「……」

阿唐道人不遺餘力地為揚關介紹著,最後待到他那弟子龍伯來道觀中才結束。

「揚關道友,這便是我那弟子龍伯,龍伯,還不見過揚關道友。」阿唐道人為兩人互為介紹著。

只是龍伯的臉上多有迷茫,但攝於阿唐道人之威,他還是向著揚關的方向叩首一下。

叩首之後,他抬起頭,臉上的迷茫便化作驚恐。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揚關此番前來,乃是以天道扭曲了阿唐道人,是以,龍伯並不能瞧見揚關,所以才有方才的迷茫,以為自己師父犯病,讓他朝拜一團空氣,可當叩首揚關後,他就見著了揚關,那自然大為驚恐,驚恐這道觀中多了個人。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