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局就是元神老怪》第三十四章、西遊記?
鬥法是要的,避不了的。

更無須避。

今日避了,明日避?明日避了,往後都避?

那還不如寂滅道化,待得宇宙末劫,去虛無之中做虛無吧。

修甚鳥道,做甚天帝。

誅仙劍氣自天帝念頭中飛出,刺向玄皇道君的劍。

玄皇道君並未使出誅仙劍陣,祂隻截了誅仙劍陣之法。

真正的誅仙劍氣唯有上清聖人打得出,其餘人等所打出的誅仙劍氣皆算不得誅仙劍氣。

即使玄皇道君這位上清傳人所打出的誅仙劍氣也不過上清聖人之相,而無實意。

非我所類,何由我意。

不意取用,自有所用。

玄皇道君既然行到此境,自有其了得之處,誅仙劍是上清聖人禦使劫道之表象,而玄皇道君自得其意,自有其妙,遂無需練達誅仙劍陣,只需煉成自我一劍。

而天帝這一誅仙劍氣卻是上清聖人所為,其中有上清聖人之法,並無天帝之法。

可上清聖人之法何其浩渺,即使天帝也隻得自萬仙陣中演化而出。

轟。

無聲便是最大的聲響。

彷彿宇宙都要被劈成兩半,重新開闢一般。

其中聲勢即使是星河界域的小半區域都被湮滅。

然後又重組。

生滅之間,就是無數的劫起劫落,幻生幻滅。

而此處與地仙界不過相距六十萬光年。

天帝與玄皇道君之間的爭端已經相當克制了。

「天帝本事好生了得,請了道門,請佛門,各路神佛請一遍,最後隻得孤家一人吧。」太一這時不屑地輕笑一聲。

天帝哪有空管這個已被祂所困的敗陣之敵。

玄皇道君成道雖晚,但道法通天,已盡得劫道真昧。

更通達三千大道,其法已儘是道尊之法。

本來證就不滅後,也得數十萬年才可煉就這四階不滅仙術,可玄皇道君福緣深厚,或者說其本身便是福緣所在。

福緣不追不趕,自有劫生劫滅。

如此,這四階不滅仙術輕易就可煉就,在祂初證就不滅時,便已煉得。

雖然,道尊的道行的增長非是以時間來測算,否則真就越古老者越強大。

道尊的道行隻憑心念與道理。

心念便是思考,道理便是力量。

當心念與道理相合,一併強大,那麼道行便大增無減。

玄皇道君一直與道合真,遂其道行之增長已到達一個所有道尊都看得見的關卡上,那是道尊之限,造化之前。

古老的道尊們對此也只能嘆息一聲後生可畏,後生了得,吾輩不及。

天帝坐鎮神庭多年,雖梳理地仙界之機變,卻也從未放下過修行,這道行也一直都在增進。

可祂的增進卻沒個界限。

沒有一個界限對於道尊而言是非常可怕的事。

與道尊而言,有界限比沒界限好。

有界限,說明祂距那造化之境近了,而沒有界限就說明祂與造化之境還有不知多遙遠的距離,也許宇宙末劫都到不得的距離。

可見得自己的界限的道尊都可謂稱為天尊。

宇內天尊幾何?

不知。

天尊不可能自稱天尊。

將自身境界所抵公之於眾。

當然,如今宇宙中自號天尊之輩不一定為看見了道尊之境界限的天尊,只不過是尊號罷了。

天帝欲要求得這份境界,卻總不得。

難得,難得。

遂祂謀求真正的無上之境,就是那聖人皆不在的境界。

可是太上老君走了,如來佛祖走了,冥河老祖走了,卻又來了莊周。

當真是世事難料。

天帝無奈,隻得尋求佛門。

幸而當年與佛門還有一份香火情,如今卻也正好用上。

佛門也有心請一位天帝入佛門,遂一拍即合,才有了此番劫數。

當然,劫數早就生有,非是天帝攪動而起。

而且佛門之中亦有分歧。

尤其是那位大日如來世尊,其與東皇太一關係匪淺,祂不願在此中出力,佛門此劫中也就少了一份助力。

遂請來了世間自在王佛這尊正於久遠年代演法證道的老佛。

只是這尊老佛如今也隻抵下了五行大聖。

而天帝的此番行為自然惡了道門。

因此,道門出手也在情理之中。

至於天帝加入佛門有何籌碼,便是祂自身。

佛門將有一天帝尊位現世,以鎮西方極樂凈土世界,使西方極樂凈土世界不至於因太上天魔而提早步入末劫。

當然這個謀算早就有了,佛門早便與天帝有過接觸。

可天帝曾也不肯,後來幾番變故後,天帝有感彌勒世尊於未來證就造化,西方極樂凈土世界正缺了現在佛,而天帝正為當下現在之道,此時入主,正應了佛門三世佛之妙理。

如若得了佛門大勢,再理佛門之法,天帝便有窺見道尊界限之機。

而之後,太一伐天而來。

更是堅定了祂投身佛門的想法。

如今祂不止要投身佛門,更要將九重天送入西方極樂凈土世界,尤其是大羅天。

使大羅天與彌勒世尊開闢的兜率天合一。

如此之勢,更可使天帝證就那無上之尊位,得見道尊界限,進而證就造化。

如此,便是天帝之謀算,一番謀算下來,便有諸多妙想妙用。

只是這些謀算卻終有一大阻礙。

那便是道門。

尤其是道門的新一代三清。

這三位可都不是省油的燈。

太上老君得太清聖人真傳,頗為清靜無為,自在兜率宮中修行道法,不理世事,除非地仙界有大變,否則難以動搖祂清凈自在之心。

但這三位可了不得,道德天尊於各處攪風攪雨,魔界摻一手,西方極樂凈土世界也摻一手,各大界域都有祂的手筆。

玄皇道君不必多說,其本就應了劫氣大道,劫氣橫生四處惹劫,何處無祂的影子,人們隻瞧了個表面,便以為這位也是個不愛動彈的,但卻不知其也四處作亂,於宇內滋生災劫。

至於多寶老祖,這廝在宇宙間早就「有口皆碑」,一等一地攪屎棍,凡有大事,第一時間想起祂,便是八九不離十的事。

因此,為了應對這三位,天帝與佛門自然早有準備。

佛門可不止請動了世間自在王佛,更請來了燃燈古佛。

「無量壽佛,李玄道友請留步。」

燃燈古佛已往兜率宮前絆住道德天尊。

燃燈古佛曾為光明大道之靈寶靈柩燈,後轉世化道,追隨元始天尊。

再而後,化佛,入佛門。

得證燃燈古佛,證就世尊,窺得造化之機。

曾為釋迦如來佛祖授記,引祂入佛門。

因此,其在佛門的地位比世間自在王佛還要特殊。

當然,在那洪荒之年,不似如今這般,有個門戶之別,修行便是修己,不管在何方,在誰門下,修行即可,何必在乎那般多的門戶,道門,佛門,妖門,魔門,自去修行。

在那年代,甚至有比燃燈古佛更為「了得」的存在,投了道門,投佛門,投了妖門,又投魔門,最後自成一道。

但世人都未曾計較過此事。

如今,也不會有人計較這麼多,左右都是修行,唯有修成自身,才是正道。

只不過,燃燈古佛的地位頗高,不管曾追隨元始天尊時,還是如今的佛門地位,都太過特殊,太過重要,誰也不能無視之。

「燃燈古佛何故前來我這宅子?」道德天尊出門便質問。

祂身後可還跟著純陽道尊。

世人都該為燃燈古佛捏一把汗了。

道德天尊一位便已不好對付了,純陽道尊本就是劍仙出身,其鬥法本事更是了得,還在道德天尊之上。

是以燃燈古佛該如何應對。

只見燃燈古佛笑呵呵道:「貧僧不好去攔多寶老祖,便討了這份工,來此攔二位去路。」

道德天尊與純陽道尊不再多廢話,多說無益,上手先鬥一場才是。

一時間,又是仙光瀰漫,宇內混沌一片又一片。

只是,這一幕未持續太久。

因道德天尊直接投出太極圖。

太極圖當即將燃燈古佛鎮壓。

燃燈古佛動彈不得,只能苦笑,然後陷入寂滅,回過去,做祂的過去佛。

祂再留此地也無用,不如好生做祂的過去佛,為佛門添幾分底蘊,也為現在的諸位世尊添上幾筆力。

也省得諸位世尊分出一位來解救祂,分薄了力量。

不過,道德天尊的這張太極圖可不能留在這兒,否則就是給道德天尊添了這筆力。

因此,燃燈古佛在寂滅時,以其無上佛法及自身佛寶靈柩燈,將太極圖困住,隨祂一同去了過去。

「待得世間安定,貧僧便將太極圖歸還天尊。」燃燈古佛說道。

「行啊。」道德天尊渾不在意,似乎此物非是太清重寶,只是一張不甚重要的薄紙。

燃燈古佛點點頭,於微笑中圓寂。

「老師,你竟捨得太極圖?」純陽道尊奇怪地問道。

道德天尊隻嘆息不說話,眼中似乎有著不舍。

「有舍有得啊。」兜率宮門前似乎在回蕩著這麼一句話。

……

而同時間,攔住揚關的乃是觀世音菩薩。

只是,揚關並無出手的意思,便與觀世音菩薩論道。

另外,還有寶鈞道士在旁,聽著兩人雲裡霧裏的論道。

可他也不癡傻,既在聽著,也在思考著。

只是,宇宙中的諸位道尊世尊的鬥法的可怕威力總是讓他一驚一乍,難以沉浸。

先是五行大聖鬥世間自在王佛,後是玄皇道君劍斬天帝。

皆有浩大之陣仗,整個宇宙無處不可見。

所以寶鈞道士總是被嚇一大跳,生怕天塌地陷,世界毀滅,而且道尊出手,皆似世界末日一般,每一次道法神通出手,都在捶打著宇宙,似乎要將宇宙給捶破一樣。

正是這等聲勢,宇宙間,已經有許多生靈惶恐地……自殺了。

「這位道友頗具佛性啊。」觀世音菩薩說道。

「多謝觀世音菩薩抬愛,貧道心繫道門,不會皈依佛門的,還請您見諒。」寶鈞道士立馬說道。

觀世音菩薩微微一笑:「貧僧不敢強求。」

寶鈞道士行了一禮,又是婉拒之意表露給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也回禮一拜。

這讓寶鈞道士更不好意思了,不過他也灑脫慣了,隻尷尬一笑,然後繼續坐好。

「菩薩何故要摻此事?」揚關明知故問。

觀世音菩薩卻回答得很認真:「極樂凈土不可繼續紛亂,世間疾苦太多,貧僧意請天帝歸位極樂凈土世界,安定紛亂,解民生艱苦。」

「菩薩自有菩薩心腸,可地仙界眾生又何辜?」揚關問。

菩薩答:「此乃天帝錯矣,亦是佛門之過,貧僧願將兜率天歸還地仙界。」

揚關輕笑:「菩薩這算盤倒是打得不錯,兜率天如今缺了彌勒世尊坐鎮,貶為廢土,地仙界得之有何用?」

觀世音菩薩覺得揚關說得不錯,連連點頭,但卻也要辯駁一句,祂本就無心坑害地仙界。

「貧僧會先將兜率天破滅,隻取其中佛理真意,諸般元氣,而後再轉送地仙界。」

揚關仍舊不肯。

此物受不得。

地仙界更不該收下。

「兜率宮便算了,九重天留於地仙界即可,貧道也不求多。」揚關說道。

「該當如此。」觀世音菩薩認可道。

「多謝觀世音菩薩。」揚關也放平了語氣,不再爭鋒相對。

「那不知菩薩為何還要在此阻我去路。」揚關話鋒一轉,又是質問。

觀世音菩薩隻道:「貧僧未曾攔阻道友,只是至此與道友相商此事了結之法。」

這話也就說給一邊的寶鈞道士聽聽吧。

寶鈞道士聽聽也就罷了,其也無甚實力,為此事添辦什麼幫助。

「既然事已了,還請菩薩回極樂凈土吧。」揚關說道。

觀世音菩薩答應了。

然後祂的音容相貌漸漸消散,直至無影無蹤。

而觀世音菩薩剛走,遠方就傳來一聲巨響。

這聲巨響不已宇宙規則傳播,非是聲音傳播的速度,而是在一瞬間同步到眾生的耳邊。

悲鳴。

大道的悲鳴。

宇宙的現在正在崩滅。

「請天帝再轉劫三萬六千。」玄皇道君清冷的聲音也在同時傳入宇宙眾生的耳邊。

誅仙劍陣磨滅了天帝的道理,並抹去天帝的真靈,直接送祂去寂滅。

而就在天帝寂滅之刻。

宇宙的時空顛亂了。

過去在現在浮現,現在的概念在慢慢消解,未來支線在漸漸缺失。

只是在這一刻,揚關卻從寶鈞道士的身上抓來了一物。

「西遊記?!」

…………

------題外話------

看了下這個月更新的字數,還得寫一萬字才夠全勤,那就明天寫一萬字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