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局就是元神老怪》第六十一章、聖人超脫,莊周成聖(本卷完結)
揚關望著那口鐘形虛影,推算一番。

造化無極混沌鍾還在他手中。

揚關取出那口混沌鍾,托在手中。

催動混沌鍾去感應那道虛影。

此中似乎有感,但不深重。

揚關想起了混沌鍾那個轉世的真靈。

或許這就是混沌鐘的真靈以某種妙法引動而生。

因此,混沌鐘的真靈大概也在魔界中。

可揚關也無法發覺是此時此刻立身在魔界中的哪位大能。

祂藏的挺深,更有一位聖人為其背書,揚關不可能僅憑手中的造化無極混沌鍾找見祂。

而且東皇太一對祂似乎也有幾分忌憚之意,其實力怕是也不同凡響。

那道混沌鍾虛影攝走了金烏太子的殘身,留下了滿地的猜測。

而且,此時的魔界氣氛有些微妙。

原始天魔避走揚關,而兩位魔尊搶走道德天尊的化身,去往魔界的過往時空。

這第一場英雄劫難似乎沒個勝者,或者應該說才才開劫。

一切都不是大家推演的結果。

本以為原始天魔將鎮壓多寶老祖,結果卻是原始天魔避退,原以為劫難如潮,滾滾而來,撲入整個魔界大地。

但卻沒想到只在九大州一地撲騰了幾下。

一切不盡如人意。

但無妨,這種事祂們也見識多了,小見才多怪,總見便不以為奇。

金烏太子死了。

大羿也身亡,餘下的身軀也一點點消融,歸於天地間。

隻餘下如同孤島一般的大夏國。

而今的大夏真就形如孤島,國境之外的千萬裡土地皆被金烏太子燒成灰灰,隻餘下千萬裡之深的鴻淵,大夏就這麼被隔絕出魔界大地。

孤寂是成片的,當黑夜降臨,大夏人是悲傷的。

舉國哀悼。

而後就是新的人王被推舉。

乃大羿三子,至於大羿的長子與二子,都已經早於大羿死去。

新王自號啟。

大羿死後,沒有人再關注這個國家。

英雄劫難繼續在這片魔界大地上上演著。

英雄朝起夕落,錯落有致,井然有序,讓人目不暇接。

劫難在魔界大地各處開花,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無可避免,無人倖免,皆遭此一難。

但是,揚關卻回到了大夏這片土地上。

大夏再無英雄崛起,卻也少了窮兵黷武之災。

大夏人族從人道經中悟出的不再是各種修行之法,而是各類生產生活之用的技術。

由揚關傳授,即使不通修行者,也可以使用這些「法器」。

法器自有法度。

大夏在新王啟的率領下,毅然邁入不同於世外的路子。

法為人用,煉生人道法網。

在人道法網誕生之日,大夏的國土再次「熱鬧」起來。

當然,這「熱鬧」並非劫難降臨此地,而是一眾大人物們在冥冥之中,把目光分流了一道過來。

這些目光就是力量,祂們強大了人道法網。

使得大夏的人們驟然發現,新生的人道法網並未如同他們所想的那麼孱弱,彷彿直接躍入最為巔峰之刻。

祂們觀察著。

意念在互相碰撞著,討論著這人道法網。

「有此人道法網,人族即使無有修行資質,且從未修行過,也可運使法術,若有人族有心修行,也可於此法網中按圖索驥,從「前人」所留之「傳承」,修習術法。」

「而且凡是借用人道法網修行者,皆會將自身修行之法「無私」公佈出去,為將來的後來者借閱。」

「在幾經轉手後,其中修行之法便可得諸般智慧,各方印證,最後演化成幾無錯漏的修行之法。」

這是啟與諸位大臣們相商的話語。

對這一切,他們已有預料,人道法網的用途他們早有計劃。

「而法不禁止,只需我等於人道法網中加入一法,將來必將衍生無數法,大夏人的智慧更會推動著人道法網進一步演化,最終人道法網佔得天地的每個角落,人族自可萬世昌盛。」

此乃啟及諸位大夏有志之士的未來暢想。

「人人如龍啊。」

揚關坐在一座水榭亭台中,往著不遠的一座高塔,感嘆一聲。

那座高塔乃是大夏人道法網的基石,由大夏能工巧匠輔以學自人道經無字碑上的技術建造而成。

不過這些技術只是用於見著高塔基石,並非是人道經傳授了人道法網的相應知識,一切都是大夏君臣自行推演而出。

這中間,揚關或許有推一把,但絕沒有直接告知人道法網的諸般事宜。

任何人都可接洽人道法網,只要身入大夏境內,被這基石覆蓋,那麼便會被人道法網納入其中,之後只需往大夏官衙報入名姓,說明來歷,便可入人道法網內,隨意閱覽人道法網之中的諸多術法。

揚關就不必那麼麻煩了,意念直接加入人道法網中,隨意編出一個身份。

姓名:揚真君

年齡:不展示

等級:一

戶籍:大夏雨州十八府南濞縣中央大街下街五十六號

以上就是人道法網當下能夠給所有人顯示出的戶籍身份。

可以在領受一面通靈鏡後,直接展示通靈鏡,告與向他要求查驗戶籍的城門官吏,或者巡邏兵丁。

這只是人道法網給予大夏人的一處方面所在。

大夏人只要在腦海中默想——學習。

人道法網便會向大夏人提供一間隻存在於心念之中的巨大藏書館,而這間藏書館還不會將信息全部送入大夏人的腦海中,否則就有可能直接害得大夏人變成白癡。

大夏人可以在這藏書館中找到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

而學習這些知識的代價就是,大夏人所領會的見解會一同出現在這些知識的註解中。

對於這一點,大夏人無有一人有意見。

因時代局限,能夠學文習字者在大夏仍少見。

但是有了人道法網後,大夏就不再有文盲。

除此外,人道法網更能讓修習術法者貯存自己平日修行的法術,也即是不必寫畫符籙,即可將自己常用的術法保存下來,然後在關鍵時刻鏈接人道法網,用出去。

能貯存的法術數量和法術層次會因使用者在人道法網中的等級而有差別。

人道法網的大夏人的等級最高為十八級,最低為零級,零級是外邦使者在大夏的等級,隻給與最基本的權利,連進入藏書館的資格都沒有,而其餘的權利就更沒有了。

不過,若是他們加入大夏戶籍,還是可以獲得相應的權利的。

人道法網中的等級如何提升?只需要不停的閱讀,即可獲得相應的等級貢獻,另外,在大夏境內為大夏立下功勛,不管是創造新技術,打造新發明,還是挫敗外敵,檢舉揭發外國的姦細,都能獲得相應的等級貢獻。

待得貢獻足夠,人道法網就會自動為你升級。

而且等級還將掛鈎大夏爵位與官職。

若是等級不足,繼承的爵位會削減,影響官職晉陞。

總之,人道法網在創立後的十年,已經影響了大夏的方方面面。

人們皆以自己在人道法網內的等級為榮。

更以自己為大夏人而為榮。

另外,大夏一直是孤島,外敵難以跨過這千萬裡遼闊的深淵進入大夏境內。

尤其是此間還殘留著金烏太子的法,無知的巨獸對此地也是避之不及。

這就使得大夏越發昌盛,越發和平,而人道法網又督促著大夏人,不至於怠惰下來,變成隻知躺在這片和平且富饒的土地上,也使得大夏人空前統一,沒有出現內亂。

如此種種下,大夏人自然越發自豪。

但大夏人的這些便利都是建立在一頭巨獸的痛苦上。

這頭巨獸就是那頭野豬巨怪。

他最終被大夏人捕獲,然後在揚關的「啟發」下。

大夏的君臣們便「創造性」地想出以野豬巨怪的遼闊大腦與強大的精神創造了人道法網……

人道法網誕生後,野豬巨怪就陷入沉睡,意識念頭被大夏君臣以人道氣運碾碎,從此只能淪為人道法網的載物。

而野豬巨怪的龐大身軀被安在何處,其已被分割多塊,投入大夏九州九鼎之中。

因此,大夏如今沒有天災,風調雨順,且土地肥沃,元氣活躍,未因人口暴增到五萬萬而出現大規模的飢荒的主要原因就是這野豬巨怪。

他不知提供了人道法網的載物,還為大夏百姓的物資豐沛做出了重大貢獻。

可惜人們都不知道大夏的繁榮背後有這位在默默奉獻著……

不過,這也使得大夏多了一重劫難,而這人道法網也還有一重劫難,這重劫難便都應在這野豬巨怪上。

至於何年何月爆發,經揚關推算,大概會在三萬年後。

當大夏人越來越多,大夏的朝政也變得臃腫不堪之時,一切的負面情緒在這片土地上漸漸滋生,影響到人道氣運,影響到人道法網,使得人道氣運無法在鎮壓野豬巨怪龐大的精神意志,如此,人道法網便會失靈。

而大夏人到那個時候會無比地依賴人道法網,因此,這場災難可能會直接使大夏滅亡。

對此,揚關不準備提醒大夏人。

因為這重災難後,大夏的人道法網必將有一出巨變。

而這一巨變將深深影響著大夏上下的局勢,影響著魔界人族的未來。

就在揚關與亭台水榭中推演大夏國運之時,一道身影陡然現身在揚關身邊。

是那老子,祂從兩位魔尊的糾纏中掙脫出來。

「天尊怎鬥法如此之久?」揚關笑問道。

「呵呵,小小魔尊,安能與我一鬥。」老子嗤笑道。

「若非為了此界安危,我這便重演此界混沌,再開地風水火。」老子哼道。

老子也就是嘴硬,真要這麼做,魔尊們指定要跟祂拚命,到時絕對討不得好,所以在久遠的過去,和無定的未來中,祂們在現在罷手但不言和。

揚關雖不是道尊,但藉著造化無極混沌鍾也能強行突破魔界時空的壁障,去觀看這一戰。

這一戰或許無有勝負,但一眾大神通者都覺得是道德天尊輸了。

因為祂秉承太上老君傳法,不該如此……殘廢。

竟然連兩位道尊都鎮壓不住,枉費太上老君的培養。

以上乃外人發言,無關多寶老祖揚關。

「這人道法網好生眼熟。」老子說道。

瞧祂那老邁昏聵的雙眼,定是看錯了。

「此界事了,接下來不過爾虞我詐,你爭我奪,最後換一個劫果罷了,我便不爭了。」揚關不去接老子的話,隻說自己欲要離開。

「也是。」老子點點頭,但祂就是來稱量稱量這顆劫果的。

一顆劫果對於祂這等存在而言,本身並無用,但是其誕生的過程卻是極有印證自身的用途。

否則老子廢「這麼大」勁來此界作甚?

此界也就這麼一顆劫果能引起祂的關注了。

而且這顆劫果具有一定的不可複製性。

因為它將是此界開闢以來的第一劫劫果。

藉此劫果,老子獲得探尋到一些東西,證就造化的路子或許就在此中。

所以老子也樂意等一等。

畢竟當年地仙界的第一劫定下時,祂都未證道,嚴格來說是還未誕生。

所以此劫對祂頗具意義。

對於這一點,揚關並未看出來,畢竟他不是道尊,只是個小小道果,如何能摻和道尊們的大事呢。

躲遠一點吧,免得被濺一身血。

而且,該做的都已經做完了。

抬抬頭,看看天。

雲淡風輕,一片碧藍。

這天還算看的過眼。

揚關吐一口氣。

身形逐漸崩散瓦解。

老子見著揚關離開此界,微微一笑。

道本在身,何從他求,奈何道需旁證,磋磨之間,求得本真。

祂一眼就看出,此子必有道尊之資。

……

山風呼嘯而來,呼嘯的不是風,而是雨,滂沱大雨。

雨過天晴,小山土路上多了一個道人。

道人衣著新鮮,容貌英俊,姿態瀟灑,一步一停,看盡前途風景。

他驟然停了下來,沒有再往前一步。

只因前面站了兩人。

「觀主,我等尋你好苦啊……」說著說著,兩人就落淚了。

揚關拍拍手。

將兩人掃到道旁。

「你們是誰?攔我作甚?一邊玩去。」揚關無情地說道。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