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第313章 歸京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

而,他秦國公一怒,同樣,也是腥風血雨!

自古至今,武人,為何會被掌權者忌憚,其最重要原因,那就是武人的忌憚,以及武人行事的粗暴方式。

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不能解決問題的人!

李修的行事作風,很大程度上,亦是偏向如此。

一道令下,剛剛短暫平靜下來的陝西大地,血腥再起。

權謀的軟刀子,遇上毫不講理的刀鋒,無疑就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或者說,也沒有他們說理的餘地。

辦事搗亂,那就一輩子都不用辦事了!

殺!

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這一次,亦是李修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對文人這個群體舉起了屠刀。

當然,這把屠刀,宰的,自然不止是文人,還有李修已經給過機會的衛所武人。

事實亦是再一次向李修證明,想要做成一件事,任何與事物有聯繫的利益相關者,都絕不能參與其中。

可他要做的每一件事,卻都有著無數利益相關者。

他真正能用的,只有目前還未牽扯進其中的勇衛勛貴,至於其他的,縱使能用,也要在壓製之下的用。

而就在陝西再次掀起了腥風血雨之時,張獻忠部被平定的捷報,亦是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

這段時間的天下大勢,無疑是讓天下人目不暇接。

大捷與大患,馬不停蹄的接踵而至。

這邊大捷剛傳來,那邊的危亡大患便隨之出現。

大明氣數已盡,這個定論,也在這大捷與大患之間,來回搖擺。

看上去是氣數已盡,可那動輒傳來的大捷,又讓人有些懷疑人生。

就好似明明已經處在了垂死邊緣,卻還能揮舞著大棒,敲死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存在。

如此之下,整個大明天下的局勢,亦是陷入了詭異的一個平衡之中,亂,依舊是亂,但,懼,也是真的懼。

畢竟,誰也不想陪葬,如今這一場場大捷,無疑清晰證明了,縱使大明傾覆只在旦夕,但要捶死出頭鳥,還是做得到的。

在這種局勢之下,天下關注的,自然只有兩處。

一是紫荊關之戰事,這無疑是涉及到了大明的存亡之危。

二自然是平定陝西亂局的秦國公,他的一舉一動,無疑都將徹底改變整個大明天下的局勢。

整個天下,皆是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著這兩處地方。

紫荊關戰局依舊焦灼,兵無常態,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變化。

而李修這位秦國公,也沒讓所有人失望。

張獻忠剛被平定,回師的日期便大張旗鼓的被確定,隨即,便是陝西的腥風血雨。

一切的一切,皆是極為迅速的從陝西擴散開來。

相比較回師的消息,這場平日裡足以引起驚濤駭浪的屠戮,卻沒有引起絲毫波動。

大明氣數已盡,這句話,傳播得再廣,再深入人心,但誰都知道,大明,氣數盡不盡,只在於兩點。

谷災

要麼,那秦國公心懷叵測,坐視大明傾覆。

要麼,這一次次亂局,能將那秦國公徹底埋葬。

不然的話,

大明,氣數難盡!

而現如今,率軍回師的消息已經確定,那毫無疑問,第一點,已然不可能發生,那,能期待的,也就只有第二點了。

何人能夠埋葬這一位秦國公?如何才能埋葬這一位秦國公?

儼然已經成了天下無數野心勃勃者思考的問題。

隨著局勢演變,本質的清晰,矛頭,儼然不知不覺中,從大明,轉移到了李修個人身上。

秦公不死,大明難亡!

在回師消息傳出後,這句話,亦是在不知不覺中流傳開來,和那一句大明氣數已盡一樣,成為一個眾口鑠金的定論。

靖武元年八月末。

回師的消息還未徹底傳遍天下,陝西的腥風血雨,尚且還未徹底落幕,在鳳翔府,大軍儼然已經集結。

原本被派至陝西的一營京軍,亦是隨之回師,且還從三邊抽調了兩萬大軍,加之李修從京城帶來的三營京軍,共計六萬餘將士,已然踏向了回京的路程。

從鳳翔府城而出,綿延至天際,皆是戰旗招展,兵戈浩蕩,綿綿不絕。

鳳翔府城前,李修勒馬而立,在其身旁,是前來送行的周遇吉及一眾邊軍將領。

「陝西,就交給你了。」

李修回望鳳翔府城,神色卻是有些複雜。

「將軍放心,末將絕不負將軍期望!」

周遇吉抱拳應聲。

「衛所改製整編迫在眉睫,你現在可暫且做好準備,待人手抵達之後,立即開始!」

「還是那句話誰擋,-就殺誰!改革必須無條件徹徹底底的落實!」

「給你一年時間,明年這個時候,本將要看到陝西衛所改製整編的結果!」

「末將遵命!」

應聲一句,隨即,周遇吉又有些遲疑道:「可將軍,陝西旱災依舊持續,百姓們顆粒無收,恐怕要不了多久,就定會生亂……」

「末將想著,能否撥一些賑濟糧……」

說到這,周遇吉又補充道:「將軍放心,末將親自監督著發放,保證不會有貪汙截留的情況發生!」

聞此言,李修眉頭一皺,深深的看了周遇吉一眼,隨即搖了搖頭:「朝廷的情況你也清楚,所存糧響,皆需維持軍中所需,短時間根本無力大規模賑濟。」

「小規模的賑濟,只會給有心人可乘之機,徒增亂局。」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個道理你不會不知道!」

說完,李修沉吟片刻,才道:「這樣,陝西今明兩年的賦稅全免,你好生監督落實。」

「末將遵命!」

李修擺了擺手,示意周遇吉退下。

注視著周遇吉及陝西眾將領離去,李修眉頭微皺,片刻之後,挪轉目光,看向那綿延至天際之間的戰旗招展。

這一刻,眉頭亦是舒緩開來,他緩緩轉身,再次看了一眼那高聳的鳳翔府城,注視片刻,隨即勒動韁繩,輕驅戰馬,在一眾親衛的簇擁下,統率著數萬大軍,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