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第235章 以不變,應萬變!
「陛下,陛下!」

乾清宮中,隨著這殘燭的熄滅,已是亂成一團。

李修此刻,則好似局外人一般,抱著懷中已然失去生息的天子龍軀,往日深邃的眼眸,此刻儼然空洞。

這一天,早有預料,也早有準備。

可當真的到來,真的出現在面前。

李修還是有種措不及防。

如夢似幻,就彷彿這一切,只是虛幻一般。

可掌心的冰冷,耳邊的喧囂,卻清楚告訴李修,這一切,皆是真實,皆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他緩緩站起身,場中的喧嘩驚恐,亦是隨著他的起身,以極快的速度消失著,一道道目光,亦是接連匯聚在他的身上,以及……已經失去生息的天子之上。

李修沒有言語,他抱著天子屍軀,一步一步的行至龍塌前,緩緩將天子屍軀放下。

周皇后已是抱著小太子無助的抽泣起來,而小太子,亦是手足無措,茫然的望著殿中群臣,不到兩歲的他,尚且還不能理解,眼前這一幕,意味著什麼。

「娘娘節哀。」

李修朝周皇后躬身一拜,勸慰一句。

此時,周皇后才抬頭看向李修,淚痕已顯,眼中,亦滿是彷徨於無助。

李修沒有再多勸慰什麼,他看向周皇后懷中彷徨的小太子,緩緩伸出手。

小太子亦是疑惑的看著李修,他不懂,但他記得,父皇一直強調,要聽眼前這李叔的話。

這種念頭驅使下,小太子亦是伸出小手。

手掌握住,李修牽著小太子,正如朱由檢牽著小太子的手,交給他之時一般。

一步一步,行至群臣面前,他才蹲下身,注視著眼前迷茫無措的小太子。

隨即,李修站起身,一步一步的後撤,直至,小太子一人立於群臣面前。

「臣李修,參見陛下!」

李修面色肅穆,朝這位天子託付的幼主,鄭重一拜,高呼聲,亦是徹底打破了這殿中的寂靜。

這一拜,亦是立馬驚醒了還在彷徨之中的百官。

群臣緊隨其後,朝幼主參拜!

突如其來的高呼,亦是讓這位幼主更是不知所措,嚇得後退幾步,驚慌的小眼神,立馬就看向了那還在抽泣的周皇后。

見狀,

周皇后也顧不得在傷心彷徨,連忙走上前,一把扶住幼主,讓其穩穩的站在群臣面前。

直到參拜結束,殿中再次歸於寂靜,這時,群臣的目光亦是立馬從幼主身上掠過,盡皆匯聚在群臣首位那血漬斑駁的甲胄身影之上。

天子親定唯一之輔國大臣,幼主及冠親政前,大明實際的主宰者。

這一切,不管他們願不願意接受,在天子駕崩之後,便已成為無法改變的事實。

在群臣的注視下,李修緩緩起身,再朝幼主躬身一拜後,這才轉身看向了殿中群臣。

目光,依次環視一眼殿中每一個朝臣。

眾臣百態,盡皆入眼。

「承蒙陛下信任,輔國佐政,日後,還望諸公鼎力相助,共襄國事……」

客套幾句,安排完天子喪事,李修也沒有多言,便命群臣退下。

而他,則依舊停留這乾清宮中。

群臣退去,內侍宦官也在王承恩安排之下,相繼退去。

很快,碩大的乾清宮中,便獨剩李修,周皇后,小太子,以及已然失去生機的天子。

周皇后此刻依然難掩彷徨,一介平民之女,縱使為後已有兩年多,但終究改變不了太多。

如今帝駕崩,子尚幼,由不得她一個弱女子不彷徨。

李修此刻,卻無心思理會周皇后的彷徨驚懼,他默默的注視著天子,注視著這個給予他無盡恩寵的天子,

很難形容,李修此時此刻是個什麼心情。

若說曾經,中興大明,只不過是他滿足物質需求後,對精神需求的一種延伸。

但隨著他與朱由檢這位天子的登基,這份延伸,便是被賦予一份責任,而現如今,隨著天子駕崩,這份延伸,已然不僅僅是他自我價值的實現,而且還背負上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佇立許久,李修才緩緩挪轉目光,看向彷徨的周皇后,以及那眼巴巴盯著自己的……天子。

「娘娘放心。」

沉默一會,李修如陳述一個事實一般,緩緩說道:

「陛下之信任,臣定不會辜負。」

「待陛下成年,臣,會還給他一個盛世安寧的江山!」

聞此言,周皇后眼中彷徨亦是散去一些,點了點頭:「本宮相信秦公的。」

說完,周皇后又補充道:「陛下也說了,外朝之事,盡由秦公做主,本宮會守好內宮,照顧好春哥兒的,秦公你無需擔憂。」

聞此言,李修沒再多說,朝周皇后,與天子,行禮之後,便退出了乾清殿。

不出他所料,殿外,司禮掌印太監王承恩,東廠提督曹化淳,以及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明顯在殿外等候已久。

「秦公!」

見他走出,三人接連行禮,此逢天子駕崩,三人自然也不好說什麼祝賀榮升之言,只是簡單客套了一番後,便開始拐彎抹角的表明著屬於他們的政治態度。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三人的職位,無關於能不能幹,稱不稱職,任何一朝天子繼位,他們的職位,都註定被天子心腹接替。

如今天子雖幼,但,天子遺命輔國理政的李修可不幼!

國事盡托於手這個遺命在,要動外朝文官,可能還需要廢點心思,但要換了他們三個,這可是一點都不難。

當然,這些,只是憂慮。

李若鏈乃是李修一手扶上去的,錦衣衛,也早在李修掌握之中,而曹化淳,王承恩,一向關係保持不錯,自天子遇刺,身軀抱恙後,兩人早就明裡暗裡表明了態度。

如今,不過是將這種關係換一個方式存在。

李修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幼主繼位,他掌大權,最最重要的,不是外朝如何,是他要與內宮保持好協調且順暢的關係。

畢竟,外朝起么蛾子,大不了他舉起屠刀即可,但內宮起么蛾子,除非他真行亂國之舉,不然,內宮之事,任何么蛾子,對他而言,皆是大麻煩。

不能對內宮有足夠的掌控,這輔國理政,就絕對難以安穩。

交談甚歡,寥寥幾句話,李修也算是給這三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同時也算是完成了他輔國理政的第一步。

穩定內宮!

而接下來,第二步,就不是他要如何完成了,而是要看待天子駕崩的消息傳出去,天子命他輔國理政的消息蔓延之大江南北後,天下的反應如何了。

這一步,儘管他已讓李若鏈與曹化淳儘力監察,但天下何其大也!

他只能被動應對,以不變,應萬變……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m.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