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第252章 政治童話及遼東
「朕!」

煽情宮中,聽到小天子口中吐出的這個字眼,周太后,亦是徹底愣住。

許久,她才猛然反應過來,一把抓住小天子的手,急切問道:

「春哥兒,這個字,是你李叔教你的?」

「是啊,李叔說,今天就讓我……讓朕學這個字,還說,以後春哥兒必須用這個自稱,不能再說我字了……」

「好,好!好!」

周太后眼中有淚花閃爍,似卸下千斤重擔,一把將小天子抱在懷中,淚花滴落,隱隱約約的哭泣聲亦是隨之響起,

「娘你怎麼哭了啊!」

小天子掙扎著。

「娘沒哭,娘只是覺得,我家春哥兒長大了。」

周太后連忙抹去淚水,笑著安慰道。

「朕長大了嘛?」

小天子一如既往的疑惑,好像,好多好多的話,他都聽不懂。

「春哥兒,你以後,要聽你李叔的話,就跟聽娘的話一樣,知道嘛?」

「春哥兒知道呢,李叔對春哥兒可好了,今天陪我玩了好久呢……」

「是朕,不是我,剛還說聽話,現在就不聽話了!」

周太后板著臉,只不過,眉宇之間的笑意,卻是怎麼也掩飾不住……

……

世間總不乏見風使舵,趨炎附勢之人。

僅僅一個時辰不到,乾清宮中的談話,便化為了數封密信,而且還是從數個渠道,不同人手中,出現在了李修的桌面上。

「朕!」

李修輕喃,卻是自嘲一笑。

人都是這樣,光腳的,

不怕穿鞋的。

在一無所有之時,或者說,在沒有擁有太多之時,都是光棍且灑脫的。

而隨著擁有的越來越多,背負的越來越多,考慮的,也就越來越多。

就好比他現如今,位極人臣巔峰,甚至,遍數青史,又有幾位臣子,能達到他現如今這個地位。

似乎,造反很容易。

事實上,也確實很容易。

他只需一個不經意間的示意,很快,皇袍便會加身。

至於阻力……

他在規則之內,在大明這個體制之內,自然是阻力重重。

但若他拋開了這個規則,拋開了大明這個體制……

這些阻力,不過就是兵鋒之下的亡魂而已,純粹的兵鋒殺戮,他李修,又有何懼,誰,能擋得住他!

但……

時至今日,李修也不得不承認。

人,真的是個極其虛偽的生物。

他自己,更是如此。

明明是個極端自私自利之人,竟也在乎其情義,在乎起那身前身後名,在乎起那虛無縹緲的政治童話……

是啊……

一首出師表,一曲白帝託孤,一句臣鞠躬緊隨,死而後已,書寫了多麼浪漫的政治童話!

就好似一盞黑暗之中的明燈,指引著往後不知道多少年,多少名臣良將,為之而奉獻一生……

天子半道崩殂……

江山糜爛,內憂外患……

同樣是危難之際……

千載之前的那一個政治童話,化為了無數人意難平的千古悲歌!

那他這個政治童話……

能不能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李修很嚮往,亦是很糾結……

甚至,他都覺得自己很可笑!

「多麼虛偽的人啊!」

夜漫漫,李修長嘆一聲,仰望夜空,神態幽幽,滿眼唏噓。

……

朝堂上的風波,一掀起,就註定短時間內難以結束。

就如這一次的兩陵貪腐案,當立在大明朝政頂端的掌權者,合力推動,其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雖沒有兵鋒暴利之下的那般腥風血雨,但,軟刀子,對付外人可能不怎麼給力,但對付自己人,還是依舊給力。

工部,戶部,都察院,不到一周時間,便接連有官員落馬,官職最高者,甚至都達到了一部侍郎之高位。更別說那遍及朝堂的其他落馬官員了。

此等風波,遍數大明歷史,亦是堪稱少有,更別說還是文臣自己操刀。

此案,在大明歷史上,幾乎算得上獨一無二了。

正如孫傳庭幾人所想,刀鋒落下,人人自危。

靠山不可靠,那就找可靠的靠山!

而放眼朝堂,放眼大明,哪裏還有比秦國公更粗的大腿!

短短幾天時間,伴隨著那些涉案官員的落馬,李修在朝堂上,亦或者說,在文官之中的勢力根基,亦是飛速膨脹起來。

當然,凡事,有好處,自然就有壞處。

文官之存在,乃是統治階層必不可少的一環,亦是有著不可替代之作用。

就好比如今朝野的重心之一,對遼東的戰略封鎖。

誠然,武將軍隊的存在,可以兜底,可以作為最後一道防線,但這之前,一道道程序,皆需要朝堂文官們把握方向,地方官員執行落實。

任何時代,朝堂中樞,都是一張晴雨表。

朝堂中樞亂了,地方,也絕對好不到哪裏去。

如今亦是如此。

朝堂人人自危,帶動著朝臣身後不知道多少官員士紳,同樣是為之惶恐。

毫無疑問,如此,對中樞戰略政策的實施,是有著極大的影響。

但儘管如此,刀既然已經舉起了,就沒有收回的道理。

相比之下,利大於弊,李修亦是選擇了繼續推波助瀾。

朝堂紛亂,人人自危,如此,李修也只能挪出部分目光,重新放在了那被他交予文臣們的對遼東封鎖戰略之上。

事實上,自遼東那一場戰爭結束,整個遼東,就一直未曾平靜。

那一戰的結果,無論是對後金,亦或者遼賊而言,都可謂是戰略優勢淪喪,徹底陷入了被動之中。

對後金而言,雖得到了遼鎮這個強援,但,後金對蒙古的多年開拓,一朝盡喪。

甚至,在李修留下的人頭賞銀令下,漠南各部,亦是接連派出遊騎騷擾殺戮,砍下女真頭顱換取大明的賞銀。

若在以往,後金定起大軍,讓蒙古好好見識一下他們後金的恐怖。

可如今登萊巡撫上任,為了使登州水師最快形成戰鬥力,李修幾乎可以說是以朝廷之名義,從江南各地抽調了大批水師戰船直接至盧象升麾下。

如此,登萊重鎮,縱使初創,戰鬥力亦是頗為可觀。

更何況,東江鎮,實力同樣不弱。

以往毛文龍明哲保身,現如今,登萊巡撫,那大明鎮北侯的心腹,又豈會行明哲保身之舉。

更何況,法理之上,登萊巡撫,對東江,可是有一定約束力的存在。

兩大重鎮腹部威脅,後金又豈敢擅動!

且,這一年,不止大明境內天災不斷,遼東,同樣是天災不斷!

若在以往,後金能有大明境內的走私補給,可現如今,從漠南漠北,至山海關,再至東江,整個遼東,近乎被完全鎖死,縱使有零星漏網之魚,但哪裏

莫說後金經不住天災的來襲,遼鎮,更是遭不住!

現如今,遼鎮可沒了大明的舉國供養!

不僅沒了,山海關還被封鎖死了!

後金當初允諾的種種,在如今驟然來襲的天災之下,亦是化為了泡影!

而狹長的遼東走廊,又有哪裏,能作為遼鎮的出路!

東江?後金?山海關?以及無法跨越的大海與大山!

四個方向,四條絕路!

同處內憂外患之下,遼鎮,這艘被時勢推著走的大船,亦一點一點的與後金更加深度的綁定起來。

兩者本來相左的戰略目標,亦是隨著這戰略態勢的演變,而慢慢變得一致起來。

在最開始,遼鎮與後金的戰略目標,無疑是相左的,遼鎮迫切要將山海關奪下,以此來保障自身的戰略安全以及供給通道。

而後金,在經歷了塔山那一場慘烈的攻防戰後,對山海關,亦是心裏有些發慫。

塔山那小城池,他後金攻了那麼久都沒攻下,更何況,山海關這種名震天下的天下第一關!

重兵把守之下,估計把他後金所有族人都葬送在那關城下,也難以有成效。

故而,後金上下,一致選擇性的忽略了山海關,將戰略方向暫且放在了朝鮮與蒙古這兩個方向。

如此,遼鎮自然與後金的戰略目標相左,兩者之間亦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直到這一年的天災驟臨,遼鎮,後金的小日子,無疑是難過了起來。

遼東本就是苦寒之地,自給自足從始至終就是一句夢話,以前尚好,遼鎮有大明舉國之力供養,如今,一步步淪落深淵,更別說還有天災了。

而後金,曾經龐大的走私供給網絡,被兵鋒硬生生的掐斷!

要知道,現如今,在漠南草原,薊鎮與蒙古鐵騎,那是日夜不斷的遊曳剿殺著任何踏入草原的商隊。

毛文龍雖然也乾著走私的活,但如今登萊重鎮的創立,亦是直接從源頭掐住了東江的脖子。

至於山海關,那就更不用想了,一座雄關,直接鎖死了遼東走廊。

唯剩下的,也就只有朝鮮了,但這個時代的朝鮮,可是一心一意跟著大明走,更何況,如今大明軍威盛隆,朝鮮哪裏還會理會後金,縱使總有膽大包天之人,但,在如此封鎖之下,亦是杯水車薪,難以維持。

在這難以維持的煎熬之下,遼鎮與後金,自然是被逼得抱團起來,將戰略重心,暫且放在了漠南草原及朝鮮。

至於可望卻不可及的山海關,自然只能暫且擱置……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