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在明末當特工》第五十六章 華夏不亡
這時已是子夜時分,徐太平早已躺在床上睡熟,俞依偌還在廚房沒有回來,隱約可以聽到叮噹聲響連綿不絕,想是與劉雅萍一起收拾餐後器具。

徐國難被徐淑媛吵得沒了睡意,索性從懷裡取出《復甫文集》,打開就著油燈看了起來。

《復甫文集》是陳永華一生心血,詩詞歌賦表章策論無所不包,尤重論述治國理政保邦安民,融中西學術於一體。

陳永華生性好學無書不窺,閑暇時經常閱讀西洋書籍,對歐洲民主思想多有涉獵,並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腐儒,知道洋人堅船利炮到處殖民,終有一日會西學東漸侵蝕華夏文明,因此不以一家一姓為念,反覆強調排滿興漢復興華夏,意在保存華夏文明屹立強國之林。

徐國難事務繁忙,兩天來隻抽暇草草翻閱,雖感覺博大精深,卻沒有真正體會其中韻味。此時靜心觀看,頓覺字字珠璣句句箴言,每篇文章都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讀得入神,不知不覺吟誦出聲。「華夏者,炎黃子孫之稱謂。《尚書》有雲:『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華夏乃東方古國,文明大邦,以禮治天下,以義行準繩,以廉樹品德,以恥維人心,故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讀到這裡,徐國難瞧向文章題目,見端端正正寫著「華夏不亡論」,筆跡工整,珠圓玉潤,儒雅中蘊含豪邁,顯是陳永華親筆書寫。

想起文章猶存,斯人已逝,老師音容笑貌猶在眼前,復興華夏難見成期,心中悲慟,禁不住掉下淚來。

伸袖擦去眼淚,繼續向下吟誦。

「華夏肇基,守業維艱。秦漢以來,蠻夷狡虜爭相入侵,盤踞中原,竊據華夏神器,變亂漢人冠裳,晉有五胡亂華,唐有安史之亂,宋有金人背盟,明有土木堡之變,乃至元蠻滅宋,滿清亡明,華夏千載傳承文明,毀於剃髮易服;中原萬裡如畫江山,成為腥膻之地。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華夏子孫盡死於蠻夷屠刀,聞之酸鼻,誠不可言!慘哉!悲哉!痛域!」

慘哉悲哉痛域字跡略微零亂,隱隱似有淚痕,顯是陳永華書寫至此,悲憤難抑,心潮起伏。

想到老師孜孜以求復興華夏,至死而不悔,徐國難不禁愴然淚下,一滴滴融入舊淚痕之中,腦海念頭愈發強烈,好半晌方才拭淚繼續往下觀看。

「有士大夫言『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永華以為不然,蠻夷屠刀能滅華夏之形影,難絕華夏之國魂。五胡亂華大唐崛起,安史作亂宋皇開基,元蠻入踞中原不足百載,太祖皇帝乘勢崛起江南,率領漢兒掃滅胡虜,奄有中原江

(本章未完,請翻頁)

山,重興華夏禮儀,可為漢魂永存,華夏不亡之明證。滿清狡虜逆天背盟,乘我內虛盜踞中原,明令『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妄圖消滅華夏傳承,移除漢人風俗,磨滅炎黃記憶,用心之陰險狠毒,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然胡虜無百年氣運,永華斷言,百年之後當有聖人崛起,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復我華夏之冠裳,弘我華夏之文明,揚我華夏之國威。華夏文明,於斯為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想,期於必成。惜永華年老體衰,智窮力竭,有生之年難見聖人崛起,華夏復昌,惟寄語我輩同志,一切為了復興華夏,龍潛九淵善保有用之身,有朝一日必將翱翔九天,舒今日之鬱積,成中華之偉業。」

讀到這裡,徐國難心潮澎湃難以自已,抑鬱悲憤一掃而光。

他多次化裝潛伏滿洲偵緝刺探,自然曉得無論政治還是軍事,強大滿清都不是區區台灣能夠匹敵,內心深處時常為明鄭前途擔憂,生怕有朝一日韃子入侵台灣強迫漢人剃髮易服,大明最後一塊江山也慘遭淪陷,華夏文明再無復興之期。

只是官卑職低,眼見明鄭朝延陷入黨爭內鬥不息,文武官僚都把功名富貴置於民族利益之上,絲毫不為台灣前途擔憂,心情鬱鬱卻只能徒喚奈何。

《復甫文集》給徐國難打開嶄新天地。

按照陳永華的觀點,華夏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即使台灣淪陷也只是明鄭朝廷滅亡,華夏之魂依舊綿遠流傳,只要天下漢人牢記炎黃子孫身份,時刻不忘排滿興漢,終有一日可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華夏崛起複興可期。

驅除韃虜復興華夏,這也是徐國難孜孜不倦的夢想追求,想到只要華夏之魂不滅,日後炎黃子孫必將重新崛起,禁不住目光發亮心情澎湃。

「一切為了復興華夏。」徐國難一字一頓,抬頭望向窗外明月,對著渺渺中無數為華夏崛起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烈士喃喃自語,聲調激昂。

往下觀看,寫的是如何在滿清韃子刀下屈身隱伏,暗中傳承華夏文明以期未來複興,正看得入神,忽見文中出現台灣兩字,心中微凜,凝神細讀,逐字逐句品味。

「台灣北連三吳,南接兩粵,上通日本,下達呂宋,實海上交通之咽喉,貿易往來之要地。永華不才,奉延平郡王諭令署理台灣,見其地可用,其民可恃,其資可興,誠帝王之基也。」

「惜乎滿清韃子以泰山之力攻奪台灣,以台灣彈丸之地必難抵擋,大明苗裔將隨之而絕。永華觀滿清韃子素無海疆雄圖,削平台灣必自棄邊海長城。今西夷鼓船東來,台灣原為荷蘭夷殖民地,無時不在涎圖,一旦有隙

(本章未完,請翻頁)

必將重新竊踞,國姓爺苦心籌劃之策,數萬將士跨海征戰之功,將毀於一旦,誠為可惜。」

「永華觀宇內大勢,百年之後航海興盛,貿易日廣,台灣實江浙閩粵之左護,若西夷巢穴其中,永執利劍抵中華之咽喉,聖人惟能望而興嘆,中華崛起倍加艱難坎坷。願有識之士保台灣於中土,免子孫之憂思。」

看文章題目,是「台灣不可棄論」。徐國難讀得痛快淋漓,彷彿面對陳永華接受諄諄教誨,暢論天下大勢,令人耳目一新,情不自禁站起身,對著《復甫文集》恭敬行禮,心中默禱。

「老師雖沒有見國難最後一面,卻委託爹爹傳授《復甫文集》,顯是把國難當成衣缽傳人。國難不才,必將遵照先生教誨,盡平生之力保華夏傳承不亡,保台灣國土不失,圖崛起華夏於將來,死而後已。」

正自喃喃禱告,房外傳來細微腳步聲,俞依偌推門進來,見徐國難站在窗前彎腰行禮,面上隱有淚痕,嚇了一大跳,趕忙快步走近,抓住胳膊急問道:「國難,怎麼了,不要嚇我!」神情惶急,眼裡幾乎要掉下淚來。

徐國難回過神來,把《復甫文集》恭敬收好,微笑道:「我沒事,莫要擔心。」

抬頭見窗外山影朦朧,萬籟俱寂,處於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懶洋洋打了個哈欠道:「時辰不早,快些安歇了吧。」

俞依偌覺得丈夫神情有些古怪,不敢多問,答應著鋪好被子,噗地吹滅油燈。

房內立時漆黑一片,過了會側耳傾聽,徐國難發出微微鼾聲,居然已經睡熟。

她翻來覆去睡不著,耳邊徐國難呼吸粗重,窗外山風呼嘯,想起夫妻回到東寧府就要分別,國難潛伏刺探不曉得能不能平安返回,禁不住淚濕枕巾,一滴滴滾落到棉被之上。

不想驚擾丈夫好夢,俞依偌咬著嘴唇一動不動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瞧著模糊不清的帳簾,默默思索心思。

徐國難自不曉得俞依偌情腸百結,睡夢中跟著陳永華穿越到百年之後,看見兇橫猖獗的滿清韃子個個垂頭喪氣,被迫剃髮易服的漢人興高采烈剪去辮子,重新換上華夏民族的曲裾深衣,歡聲笑語喜氣洋洋。

遠處海面戰艦林立,兵戈森嚴,戰旗獵獵中傳來雄壯嘹亮的軍歌: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憾。

惟忠與義兮,氣沖鬥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乾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光復華夏兮,崛起中華。

殺盡韃子兮,覓個封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