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國民法醫》第三百八十六章 討論
國民法醫正文卷第三百八十六章討論死亡時間相差兩個月,那前面的很多調查都可以推翻了。

雖然感覺上有點離譜,但現實如此,法醫的時間判斷在這種腐敗屍體上,總是有各種各樣失敗的可能。別說差錯了兩個月這種情況,差錯兩年的情況都比比皆是。

生物體在不同環境下的腐敗變化,豈是如此容易判斷的。別說那些理化指標怎麼樣,現在就是丟一個3歲多的孩子到醫生面前,他也不敢百分百的確定這孩子多大了,別說身高體重之類的指標誤差很大,就是允許抽血了,允許檢查骨垢線了,依舊存在超齡的可能。

這還是身體變化很大的孩子,換一個25歲的領導幹部過來,就是允許查檔案,也不一定能準確的判斷出他的出生年月。

現殺一個,可能都判斷不準。

柳景輝看了看卷宗,再看向江遠,道:

「咱們又不用他們的經費,都可以不用他們的人力,他們樂意不樂意,都沒用。「唐佳跟著跑了幾個地方,也是很有自信了。

柳景輝的一聲,不由道:

他以前就不是獨立辦案,意見相左的時候,就得說服實際辦案單位,要對方聽信他的,才好操作。小的判斷還好,要是一些影響比較大的方向上的判斷的話,有時候就比較麻煩了。

最終決定權始終掌握在辦案單位的領導手裏,這是沒辦法的。

不過,非獨立辦案的壓力要小的多,沒有權力也不用負責任,幫得了底下的市縣是最好的,幫不了,也不是他們的錯。

柳景輝現在其實依然不用負責任,反而是二十多歲的江遠,變成了專班的負責人。

柳景輝重新確認了此前看過的內容,嘆了口氣,道:

江遠不由想起了譚勇案,那是他早期做過的超惡劣性質的案件了,兇手也是綁架年輕女性,也有向殺人轉化的情節.....

江遠很快將自己的情緒壓了下去,將之轉成邏輯資源,道:

柳景輝立即表示贊成。

如果將犯罪行為看成是一個項目的話,項目的鏈條越長,犯錯的可能性就越大,留下證據就應該越多。像是綁架,就有可能留下繩索的痕跡,或者手銬,或者塑料鎖扣的痕跡,什麼痕跡都沒有,有可能是痕跡消退了,也有可能案犯就是有能力在不限制人身的情況下,將被害人牢牢控制住。

再看影視劇裡,那些被綁架者的各種逃脫,越獄乃至於反殺,可以想像,長時間的綁架受害人,其實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殺人棄屍更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棄屍,大部分兇手都會擔心被發現而暴露,所以,往往要在棄屍的效率和完備方面,做一個平衡。

總而言之,江遠不認為一名新手,能在這麼多個鏈條上,做到目前的完美程度。江遠再提出一個觀點。

柳景輝看過去。

江遠

放出的照片,是國道一個拐角處的場景。

這裏也是挖出李媛屍體的埋屍現場。最廣角的一張照片可以看到現場停著挖掘機,幾輛車,以及多名工程人員。埋屍的位置距離國道有二三十米遠,中間有綠化帶,此時已經挖開了,埋屍體的地方則是一片碎石空地,大約是之前建設時,就用來做場地的地方,此時又給翻開了。

碎石,舊有的建築材料和工具,土塊和屍體,新長的小樹和小草,還有翻開的土壤和積水,給普通人去看,只能體會到厭惡和混亂。

柳景輝仔細的看著投屏上的照片,略顯猶豫,道:

照片裡的現場,都已經是挖掘機刨開以後的場景了,而且,當時的挖掘機已經工作很長一段時間了,道路旁的綠化帶也被刨過了,附近還平整了土地,完全就是、剛開挖的工地的模樣,想證實埋屍的地方有沒有花肥,有多少,是否是故意的,都很難做到了。

江遠其實也知道柳景輝的擔心,他自己也是在這方面做了深入思考後,才得出的結論,遂道:

柳景輝似懂非懂的點了頭,想了想,道:

江遠點頭。

一名刑警立即舉手,主動查起了資料。

柳景輝沉吟片刻,道:

江遠道。

江遠也排除不了這個可能性。

倒是柳景輝,自己提出的問題,自己回答道:

在場多人紛紛點頭。

大家都是做過命案的刑警,多看幾次現場就會有類似的認知,兇手通常是傾向於精簡方案的。埋屍不是去露營,一輛車,一個鐵鍬就是最基本的配置單元了,就是這樣,還有人會在埋屍過程中,將煙蒂留在現場,以至於被抓。

真要是帶一大堆的東西去埋屍,泄露信息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而且,一具屍體本來就夠重了再運送一包化肥?與其這樣,還不如把屍體的頭剁下來,埋到其他地方的安全性更高,再或者....

一個人要是埋過好幾具屍體的話,大概率是會總結出一點自己的小經驗的。

眾人這時候開始各自發言:

江遠積案專班的民警們正討論激烈起來,江遠的手機響了起來。

江遠接起,就聽電話另一頭的黃強民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