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179章 間接影響(四千)
由於被梅林施法的對象都是阿美利肯人。

阿美利肯方對此事大加保密。

反正正好驢象2024年已經完成了交接,之前的那批高層可以逐漸淡出公眾視線。

只是外國媒體會一直盯著他們,特別是俄國的RT戰鬥力爆棚,各種特寫分析人物心理。

RT電視台還給此事下了個定義:「梅林的詛咒」。

但凡中了這個詛咒都會失去正面情緒,從大人物們在公開場合的露面情況來看,他們的笑可以明顯看出來是假笑。

眼神裡只有無盡的空虛和疲憊。

梅林的詛咒這一說法受到世界範圍內的認可,大家一致認為這個形容很恰當。

同時也是一種警醒,在沒有萬全把握前別輕舉妄動。

未必有收益,但是一旦被梅林降維打擊,那麼受到的針對是自己。

加上梅林的神出鬼沒,在沒有克制梅林遠程操控人類身體前,他們甚至不敢提梅林的名字。

以至於阿美利肯內部調侃:

「他多少有點神秘人的意思了,懸在我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主要是威廉被控制的手段過於詭異,在沒有找到克制這種手段的方法前,大家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他的替身。

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他可以採用我們之前使用的全球監聽計劃類似的方案,他在互聯網領域可是對我們有技術代差優勢。」

「所以現在針對他的調查都停止了,在找到破解方式前大人物們不會再下達不理智的決策。」

「那可未必,現在的這位腦迴路不是正常人能理解的。」

統領確實容易讓人出乎意料。

英格蘭內部不僅民眾覺得梅林是英格蘭人,甚至他們官方層面都懷疑梅林是英格蘭人。

本來他們在找英格蘭歷史上近五百年莫名消失人員名單。

並且將高校學生、科研人員作為重點關注對象。

英格蘭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做這件事,試圖從歷史中尋找消失的蹤影。

梅林的詛咒出來後,這件事立刻停了。誰也扛不住梅林給自己來上這麼一下。

該項目的資料全部封存,等待後續可能有的重啟。

比爾等人的存在是對藍星文明最好的震懾。

華國網友們則是把梅林的詛咒跟《三體》的黑暗叢林法則聯繫上。

「科技未必比不過魔法,但是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在明,梅林在暗。

我們對於魔法一無所知,而梅林像是麻瓜學精通。雙方在認知上不是一個層面的。」

鄭理在獅城的克隆體也感覺到對他的「關注」消失了。

震懾還是有效果的。

大米汽車第一款車型發售前,雷君特意飛了一趟獅城,跟鄭理見一面順便來大米獅城的研發中心考察。

見鄭理是核心目的,考察大米獅城研發中心只是次要目的。

雷君頭上白頭髮明顯比之前更多,染髮都掩蓋不住。

鄭理選擇在華利世家的頂層跟雷君見面。

雷君一見面就直接擁抱了一下:「我們好久沒見了,上次見面應該還是在2022年,那時候我來獅城辦事見了一面。」

「每次看到你,我都會有一種時代是年輕人的感覺,總覺得自己該退休了。」

鄭理此時才二十四歲,就已經是亞洲首富,身價超過萬億rmb。

雷君看了有種自己白忙活這麼多年的感覺。

鄭理笑道:「都是當初師兄給我的第一筆風投,正是有了當時的起步資金我才能有今天的發展。」

管家送上茶葉後無聲消失在客廳。

二人談話沾點機密了,隨便露點信息出去都會對二級市場產生影響。

「不不不,我只是錦上添花,哪怕是在當年你還是學生的時候,我的五千萬都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雷君很謙虛,他知道鄭理是不善言談的性格,因此他繼續道:

「科創生物是純技術驅動的企業,而且科創生物當時的內啡肽製造方法是人類核心需求,產品的競爭力擺在那裏。」

「即便沒有我的風投,你最多起步的時間需要花久一點,但是你一樣能把科創生物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反而我是沾了你的光,順為資本能擁有科創生物百分之五的股份。」

科創生物市值已經超過兩萬億rmb,經過拆分後,總股本從4億股變成了40億股。

雷君手裏百分之十的股份市值超過兩千億rmb,當年第一筆投資五千萬rmb,B輪跟投也不過兩百億rmb左右。

五年時間,這筆投資翻了十倍。

光是這筆投資給順為資本帶來的收益,超過了他們這些年所有的投資收益總額。

鄭理:「師兄,我們這麼熟,就不用客氣了,我們完全可以直接一點。」

「我感覺你這次心理壓力很大,大米汽車的事情是不是讓你很有壓力。」

雷君嘆氣:「雖然在媒體上說過的話,不一定要當真。」

「但是大米汽車應該真的是我的最後一站,年紀大了確實也折騰不動了。」

「大米汽車能不能成,能不能順利活下去,我心裏一點底都沒有。」

新能源車企這些年廝殺的很厲害,新入局的玩家一家接一家。

花為有沒有造車,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反正在我覺得塞力斯跟親自下場沒兩樣)

之前的蘋果供應商立訊精密也入場了,高調宣佈要造車。

更別說蘋果、索尼這些國際電子消費品巨頭,同樣宣佈要參與到新能源車的競爭中來。

前有理小蔚、BYD、特斯拉等,後有蘋果、索尼的新能源車即將上市。

大米作為他們的競品,壓力山大,主要沒有核心優勢,靠米粉在汽車這種大件商品上真的管用嗎?

雷君內心跟他說的一樣,真的沒底。

鄭理:「大米這麼成功,大米汽車肯定沒問題的,我相信大米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大米團隊的執行力。」

汽車遠比手機,更考驗創業團隊的實力,能造車成功的踏實做事是必備的能力。

但是在基礎能力之上,能不能生存下來,還有很多很多。

像賈和許,最基本的踏實做事能力都沒有,造車就隻存在於嘴巴上。

雷君臉上很是苦澀:「最近特斯拉在華國市場宣佈降價3萬元,價格打到了25萬的區間。」

「這對大米汽車來說壓力太大了,即便是有超級鋰電池技術加持,在同樣的價位很難戰勝特斯拉。」

「很多人創業成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成功,雖然他們會總結出各種成功經驗,但是實際上那只是一小部分。」

「創業成功最大的因素是時機,你抓住了時機,做的比別人更好就成功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風口。」

「但是新能源車這個風口用現在年輕人的話來說,真的太卷了。」

「難度不亞於2020年進入手機行業創業,每一個你能想到的痛點都被同行解決了。」

「同時也只有真正進入這一行之後,才知道特斯拉的強大之處。」

「我聽說,特斯拉這次降價三萬只是個開頭,後續會再降三萬,靠近二十萬價格區間。」

鄭理很驚訝,由於創業的緣故,他對藍星的產業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鄭理問道:「我很好奇,特斯拉單台價格不過二十五萬到三十萬之間,降價六萬?」

「價格降低這麼多,會不會影響到他們自身的利潤?刨掉營銷、給經銷商預留的利潤空間,這都要負利潤了吧?」

雷君解釋道:「這才是特斯拉的恐怖之處。」

「他們的毛利率在百分之三十五,如果降價六萬依然有得賺。」

「但是國產新能源廠商的利潤普遍在10%到20%之間,他們承受不了這種級別的降價。」

「超級鋰電池給特斯拉帶來的壓力很大,但是特斯拉拿出了降價這一招殺手鐧。」

「超級續航確實解決了電車用戶的裡程憂慮,但是這項功能並不是每一位車主都需要。」

「很多新能源車用戶只是在市內通行,超級續航對他們來說只是錦上添花。」

鄭理:「所以特斯拉的降價能把這部分不看重續航的用戶全部吸引過去?」

雷君點頭:「降價三萬未必,但是如果降價六萬的話,絕對能把該價位絕大部分不看重續航的客戶吸引過去。」

鄭理:「大米汽車的定價預計是多少?」

提到這個雷君嘆氣道:「我們原本的計劃,是將大米汽車分為有超級續航和沒有超級續航的兩款。」

「其中沒有超級續航的大米汽車,把價格打到十五萬左右。」

「但是在這個價位,特斯拉降價六萬的話,沒有超級續航加持的大米汽車產品競爭力太弱。」

「這裏不是說大米汽車產品本身不行,而是考慮到用戶認可度等方面。」

大米造車很多投資人都不看好,因為車和手機不一樣。

手機故障不會影響到你人身安全,但是汽車故障是會影響到人身安全的。

按照大米手機對供應鏈的壓榨程度,造車如果同樣的玩法是行不通的。

這裏提一嘴,花為手機從來不壓榨供應商,但是花為對軟件服務類的供應商壓榨是全方位的。

壓貨款這些都是常見操作,最搞心態的是你幫花為做軟件服務的時長取決於他們什麼時候把你的技術學到手。

廣大用戶對大米造車的安全性上,內心顯然是存在懷疑態度的。

因此大米在宣佈造車後,二級市場用腳投票,就是不看好。

股價隨著港股一起往下跌,跌到腳脖子處。

直到最近,腦機連接VR上市後,大米佔合資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靠著這項超級利好,大米市值超過了此前的最高點。

鄭理知道為什麼這次見雷君,對方老了這麼多,「應該已經下生產線了吧?」

雷君:「第一批大米汽車已經在生產中了,型號肯定是改不了了。」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把價格往下壓低多少。」

「本來大米汽車不想走性價比路線的,現在看來又得重回性價比路線了。」

鄭理:「先活下來才能談下一步。」

雷君:「我不想搞性價比,是因為性價比已經和大米深度綁定了。」

「這些年一直想走出這個限制,不管是把紅米拆分也好,搞mix系列也好。」

「大米汽車又重新走性價比價格屠夫路線,我擔心影響到大米手機。」

鄭理:「是特斯拉先當價格屠夫的。」

雷君點頭:「也是,你這樣一說我覺得要好多了。」

「不降價思路一條,降價還有一線生機。」

不降價的話15萬的普通續航大米汽車,拿什麼和降價到20萬的model3打?

身為頂級企業家,嗅覺擺在那,雷君能做出最符合當下利益的決策。

至於有沒有人能算到五年十年後,五年有可能,十年不可能。

雷君繼續道:「大米汽車硬著頭皮也得搞下去。」

「哪怕最後失敗了,我也希望自己儘力了。」

「這次來獅城,還想著跟你聊聊股份轉讓的事情。」

「你轉讓百分之八的股份給華國投資,站在我的角度,我認為是好事。」

「提高國資佔比,能得到一些額外的支持,同時股份配比各方資本也更加平衡。」

鄭理點頭:「其實一直我都有想引進國家資本,只是沒有合適的時機,這次正好華國投資找到我。」

「我就以一個比較合適的價格把一小部分股權轉讓給他們了。」

鄭理沒有選擇把實情告訴雷君。

程鋼向他彙報的事情,不屬於董事會交流內容,雷君是不知道的。

由於程鋼之前是雷君旗下順為資本的職業經理人,所以為了避嫌程鋼有意和雷君疏遠往來。

哪怕消息從程鋼那裏泄露給了雷君,雷君聽到鄭理的意思,也不會擺在明面上說讓鄭理下不了台。

雷君臉上露出一絲訝異被鄭理捕捉到了。

「我還以為是有人給你施壓了,想著安慰你兩句。」

「對你個人而言也是好事,一次套現百分之八的股份,手裏有資金可以進行一些資源配置。」

「另外從某種角度來說,擴大國有資本利於科創生物的後續發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