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293章 終於綳不住了
第292章永生

輿論的風向時刻在變,當年東哥明尼蘇達州事件出來之後被網絡輿論群嘲,而這些年隨著整體風氣的轉變東哥名聲要變好很多。

反而之前被大眾在網上叫馬爸爸的老馬,現在是大眾輿論攻擊的對象。

無論是誰都無法做到所有人都喜歡。

對於掌握資源的頂層人士來說也是如此。

像馬斯克如此張揚的頂級富豪更是如此。

因此在馬斯克宣佈即將成為法師之後,推特上嘲諷他的人很多。

對馬斯克的負面輿論並不能改變他在事業上越來越成功。

早在大選辯論的時候羅姆尼(共和黨2012年推出的總統候選人)公開稱特斯拉為「失敗者」。

結果就是特斯拉股價一路飆升,新能源成為全球各個國家不同階層的共識。

當然後來馬斯克在公開場合絲毫不給共和黨留顏面也是從2012年開始的。

金毛在集會的時候說馬斯克會投票給他,結果馬斯克在推特上直接回復道:我沒有。

當然他同樣對民主黨的極端人士公開反擊過。

當年桑德斯要求最富有的那批人支付他們應支付的稅款。

馬斯克直接反擊道:「我一直忘記你還活著。」

如此張揚的性格,以及對所有反對他影響到他利益的人強硬的反擊。

這導致即便是充斥著欣賞表演型人格民眾的阿美利肯,同樣有大量討厭馬斯克的民眾存在。

「馬斯克不是個好的人選,他的性格很容易失控。

你們真的有把握控制住他嗎?

現在魔法沒有表現出太超出我們想像的能力。

或者說我們的法師沒有表現出超預期的能力。

但是未必馬斯克不能掌握。

如果一旦馬斯克失去控制,我們的收割計劃有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如果說延壽藥劑讓我們看到未來延長壽命的真正希望,那麼魔法才是實現這一切的關鍵。

這一年來使用延壽藥劑,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質量都有所增加。

光是歐羅巴聯盟和華國聯合逆向破解的劣勢延壽藥劑都有如此的效果。

更別說他手裏真正的延壽藥劑。

馬斯克雖然在科研上的天賦遠不如華國的鄭。

但是他最強的是管理能力,特別是對科研技術路線的把握。

我們需要他來替我們工作,至於掌握他的手段,我覺得我們不必多慮。

馬斯克再失控有他更加無法控制嗎?

馬斯克有妻子有孩子有父母,有如此多的控制手段。

哪怕他對這些都可以捨棄。

那他的企業,他的公司呢?

馬斯克在藍星的軌跡太多了,幾乎不存在失控的可能性。

即便失控,我們也有談判可以選。」

他是指梅林。

在這間會議室裡直接間接掌握著阿美利肯乃至全球大多數權柄的老人們,都特別忌憚梅林。

他們把藍星當做牧場,認為自己是牧羊人。

至於梅林,在他們看來是誤入牧場的猛獸。

如果猛獸沒有展現出足夠的能力,那麼猛獸就要接受被獵殺的命運。

但是如果猛獸表現出足夠威脅到牧羊人的能力,那麼牧羊人會選擇讓一部分羊群給猛獸來換取自己的安全。

特別是見識過自己身邊的老友,中了梅林的詛咒,然後鬱鬱寡歡而亡的樣子。

他們即便是在和網絡隔絕的地方開會,也再也沒有直呼過梅林的真名。

「既然給了

延壽藥劑確實是好東西,跟歐羅巴聯盟的交涉要加大推進力度。

我們要集合全球的力量來推進延壽藥劑的研發。

另外關於腦機連接技術華國還是不肯鬆口嗎?

腦機連接技術同樣關鍵,華國方面還是不願意我們插手腦機連接技術的推進嗎?」

對於這幫人來說,延長自己的壽命是最重要的事情。

為了延長壽命無所不用其極。

在還沒有延壽藥劑的時候,他們通過各種方式想法設法的延長壽命。

其中常年通過用新鮮血液替換自己身體裡的血液來延長壽命。

將年老的血換成年輕的血是一直都有的想法。

在現代醫學裡也有類似的猜測,換血能夠延長壽命。

根據公開資料,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科學家們進行過類似的公開實驗。

至於上世紀戰爭年代,私下裏進行過多少類似的實驗,公開資料裡無跡可尋。

而在21世紀初的時候,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重現了類似實驗。

他們將活鼠配對,將年輕的小白鼠和年老的小白鼠配對,剝去它們的皮膚將它們兩側縫合在一起。

這樣一來年老的小白鼠和年輕的小白鼠共同使用相同的血液循環系統。

一個月後,科學家們發現年老的小白鼠肌肉和肝臟都出現了恢復活力的現象。

這一研究結果在2005年發表,也就是說年輕血液能夠讓老年人恢復活力。

後續有一些阿美利肯的創業企業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和推廣。

比如Ambrosia就提供年輕血漿給老年人。

後續這些初創公司都陸續被阿美利肯的食品和藥品監管局以各種理由關閉。

比如缺乏已證實的臨床實驗,潛在的安全問題等等。

這其中存在明顯的悖論,食品和藥品監管局不給臨床實驗的授權,同時指責你沒有經過足夠的臨床實驗就把產品上市。

臨床實驗也是需要授權的。

當年科創生物的內啡肽在阿美利肯快速獲得臨床實驗授權,就是靠著程鋼在相關機構的關係。

阿美利肯擺明了不想讓這幫研究這一技術路線的企業存活。

天然設置了行政壁壘。

這導致這些想走這條路的公司,沒有一個能夠存活下去。

在2016年的時候,有一家叫做JesseKarmazin的企業,提供年輕的全血漿換血。

他們宣稱這是抗衰老的一種方式。

很快FDA向消費者發出警告:來自年輕人的血漿換血對衰老或其疾病,沒有經過臨床實驗證明有效。

而且與任何血漿產品一樣,輸液可能會帶來風險。

之後JesseKarmazin停止了運作。

FDA聲明說像他這樣的程序「應該」在積極的研究性新葯申請下進行。

但是FDA不會給伱通過授權。

實際上相關的實驗一直在進行,同時血液確實可以逆衰老。

只是這不方便為大眾所知道。

如果讓大眾知道,世界會更加赤裸和殘酷,不利於牧羊人的管理。

假設所有人都知道換上年輕人的血能夠延長壽命,有著無數機構會提供類似的服務。

首先免費獻血是別想了,沒有人會免費獻血。

其次就是年輕人的血液價格會大幅度提高。

這不利於年輕人的奮鬥,不利於社會的正常運轉。

阿美利肯的年輕人只需要賣血加上社會福利,就能過上不錯的生活。

這樣的話,工作人口將進一步下降,這是所無法接受的。

至於在座的老人們為什麼會給底層大發福利。

實際上這些不是福利,是債,只是暫時借給他們。

代價遲早是要還的。

永遠記住一點,印鈔是真正的財富轉移秘訣。

對於這幫自詡牧羊人的老人來說,他們不介意阿美利肯的債務被堆高,不介意大肆印鈔。

因為阿美利肯也是他們收割的對象,只不過這個泡沫需要最後戳破。

因此換血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享受到。

即便是阿美利肯的法師也沒有享受過類似待遇。

在梅林到來之前,血液是藍星所發現唯一可以減緩甚至逆轉衰老的方法。

在場的老人們,每年都要進行換血,將大部分血液換成年輕人的血液。

他們內部對年輕血液延長壽命的研究已經進展到很深的地步。

年輕血液甚至能夠有效阻止阿茲海默症的加深和預期的精神衰退。

在延壽藥劑研發出來之後,阿美利肯秘密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很快想出了一種新的方法。

短時間內想要逆向破解延壽藥劑太難了,幾乎不可能。

但是上面的要求又很急,他們對於壽命的需求是無限的。

有的科學家想出了天才的想法。

既然延壽藥劑直接使用只能延長一年的壽命,那麼如果讓年輕人使用延壽藥劑,然後再將他們的血液換給老人。

這樣延長的壽命能否更加長。

在經過簡單臨床實驗後,科學家們發現在換上使用過延壽藥劑的血液,能夠有更加良好的效果。

至少是直接使用延壽藥劑的三倍以上效果。

在場的老人們從來沒有感覺自己的狀態如此好過。

想到這個辦法的科學家也因此獲得了巨額獎勵。

當外界還在為延壽藥劑的高價而爭論不已的時候,已經有人開創出了全新用法了。

延壽藥劑的定價是20萬歐元一隻,華國定價是20萬rmb。

這只是公開標價,由於產能有限,實際上在黃牛那一隻延壽藥劑的使用被炒到八十萬rmb以上。

還要視淡旺季。

有時候延壽藥劑根本流通不到市場上。

這種時候黃牛也傻眼,有錢也用不上。

國外同樣是有價無市的境地。

「我們需要給歐羅巴聯盟一些警告。

像延壽藥劑這種有利於全人類壽命的東西,不能隻掌握在歐羅巴聯盟手裏。

歐羅巴聯盟有太多東西需要依仗我們,去給倫敦推波助瀾一把。

別讓他們控制的這麼快。

另外華國也給他們找點事吧。

腦機連接技術不一定需要靠華國。

根據馬斯克所說,華國對腦機連接技術的掌握是很粗淺的。

和真正的腦機連接技術有著很遙遠的距離。

也就是說鄭所研發的腦機連接技術,隻涉及到腦神經信號轉化為電信號。

我們所希望達到的記憶和靈魂上傳,華國的鄭根本沒有研究過這一領域。

我們可以不用放太多精力在華國身上,我們後續可以讓馬斯克主持這一領域的研究。」

肉體永生太難了,幾乎不可能。

但是電子永生,是有可能實現的。

也就是說在虛擬世界裏永生。

以前他們以為只是記憶上傳,在靈魂被證實存在後,還需要將靈魂上傳。

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最近歐羅巴聯盟的科學家,發現了人類在死亡時,靈魂粒子會逸散到更高維度的空間。

我感覺這個技術路線很難實現。

我們需要找到能夠約束靈魂的材料。

這樣才能實現電子永生。

像我們之前以為的永生,實際上只是製造了一個有我們記憶的人工智能。

而不是我們本身的存活。」

他們一直在追逐著永生。

當手中有權力、財富這所有一切的時候,你想追逐的只有永生。

永生是人類天性深處希望超越生物的限制,超越死亡,實現不朽。

在座的各位大多數都是一百歲以上的年齡,其中年紀最大的幾位,已經超過了一百二十歲。

甚至有跨越三個世紀的存在。

他們在如此漫長的一生中接觸過無數的永生概念,也嘗試過無數種方法,看過無數的研究方案。

電子永生他們一直都覺得不靠譜。

最早的電子永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三十年代,約翰·坎貝爾寫的《無限大腦》。

該小說講述了人造大腦的故事,魯布爾發明了人造大腦,完全複製了人腦發生的機械和電氣過程。

再後來就是漢密爾頓的《不朽的智慧》,裏面有提到大腦之間的轉移,能夠掃描人類大腦所有的神經元連接網絡同時進行複製。

類似的概念在科幻作品裏出現過無數次,上述的這兩個只是最早期的例子。

但是一直以來電子永生都隻存在於科幻小說裡。

實際上研究這玩意的科學家很少。

哪怕是在座對永生很感興趣,同時掌握海量資源的各位,也基本上沒有投什麼資源到這個領域。

因為電子永生之後,你如何保證自己的權柄?這是一個問題。

更重要的在於,電子永生之後,你還是你嗎?

現在有方法證明你還是你了,那就是通過靈魂粒子來判斷。

但問題是如何存儲靈魂?

現在主流的存儲設備,只能存儲信息。

至於存儲靈魂,同時還要存儲記憶,靈魂和記憶還要能夠強關聯在一起。

這之間有太多的難題要攻克。

也就是科創生物的腦機連接技術,讓他們看到一線希望。

這才使他們想要獲得腦機連接技術,來推進電子永生領域的進度。

簡單說兩句,裏面的資料是有來源的,但是其他是我亂寫的。

別當真,大家就隨意一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