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305章 失業問題
熱門推薦:

大多數個體對於時代的劇變感知是存在較長時延的。

自動駕駛技術業界吵了很多年,絕大多數司機都不會關注前沿的自動駕駛技術。

他們大多隻關心自己的收入,子女的教育以及如何緩解軀體的疲憊和精神的麻木。

在今日頭條或者抖音平台刷到科普類博主聳人聽聞的言論,什麼未來司機會被人工智能取代。

卡車司機們也只是看過就忘,不會真的認為自動駕駛技術能夠取代人類。

但是當技術的進步切實影響到自身利益的時候,又會試圖反擊,直到發現無法逆勢而為。

以前網約車流行起來,影響到計程車司機利益的時候,計程車司機經常跟網約車群體乾架。

這還只是動到了他們的部分利益。

那就更別說卡車司機直接被人工智能取代了。

卡車司機很辛苦沒錯,但是待遇同樣很好。

在阿美利肯,不管是沃爾瑪還是亞馬遜,線上和線下的「超市」都給卡車司機開出了相當高的薪酬待遇。

自動卡車普及前,沃爾瑪給卡車司機開出的薪水超過了八十萬rmb。

這些因為技術進步而導致失業的卡車司機基本上隔三差五就要大鬧一場。

甚至不少卡車司機為了生活跑到美墨邊境去開黑車,專門做非法移民的生意。

「卡車司機的群體性失業,只不過是技術進步帶來時代巨變下剪影都算不上的插曲。

未來類似的事件將越來越多。

自動駕駛技術進入民用場景之後,因此帶來的失業人數將更為驚人。

在我印象裡阿美利肯光是Uber一家平台的網約車司機數量,就是卡車司機數量的十倍不止。

更別提Uber是一個全球性企業,網約車司機在華國的人數更為廣泛。

這些人的失業人數將會帶來更加嚴重的社會性問題。

這是我們每個企業家和政府需要直面的,未來必然發生的問題。

如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來讓因為技術進步而失業的人,有一份工作。」

馬斯克繼續道:「我剛剛提到的只是因為技術進步而被直接影響到的人群。

還有很多因為技術進步而被間接影響到的人群。

比如短期內,想實現機械人送餐,代替人工的外賣送餐員不太可能。

但是他們同樣會被自動駕駛技術而影響。

大量司機在失業之後,很多選擇轉型去做外賣送餐員,這將導致這個行業的薪酬待遇下降。

事物永遠不會是孤立存在的,他們之間存在著廣泛而又深刻的聯繫。」

主持人接過話來,「非常感謝馬斯克先生的精彩發言,鄭董對此又有什麼高見呢?」

鄭理稍加思索後說道:「我認同馬斯克的觀點。

製造業的工業互聯網化,是必然會導致大批製造業就業人口失業的。

拿我們和寶鋼的合作為例,寶鋼有著大概四萬名員工,而寶鋼、花為還有我們合作構建的智慧鋼鐵工廠大規模推廣之後。

只需要五千人就能維持比現在多出一倍的產能。

另外三萬五千人就要面臨失業和再就業。

對華國乃至世界來說,顯然不只是這三萬五千人的問題,這將會蔓延到整個製造業。

這個數字至少要乘一萬。」

以寶鋼為例,根據寶鋼2013年的全年財報顯示,他們由130962人,這個數字在2021年的全年財報裡變成了45405人。

要知道這還是寶鋼在2016年的時候合併了武鋼。

寶鋼的人員在過去十來年裏精簡程度如此之誇張,

主要還是因為企業精細化管理導致的。

未來的十來年,人員的再精簡,則將主要是科技力量主導所導致的。

華國太大,在經濟的上行周期裡,寶鋼這點人數的失業隨隨便便就被消化掉了。

主持人問道:「那我們要怎麼來應對這一問題呢?

二位企業家在這方面的觀點是如此一致。

讓我們不由得擔心未來可能存在的失業潮。

特別對於華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製造業容納了如此多的就業人口。

未來面對技術進步導致的大規模失業,我們要怎麼做能夠更好的避免這一問題?」

馬斯克直言道:「這個問題無法避免。

主要就是將製造業人口引導流向服務業去。

世界範圍內的貧富差距將變得更加極端。

製造業領域的強者恆強現象將變得愈發嚴重,大量中小型的製造業將無法存活。

特斯拉同樣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不管是特斯拉在申海的超級工廠還是說特斯拉在全球其他地方的工廠,未來都是一個人力持續消減的狀態。

出於企業責任的考量,我們會給這些失去就業崗位的員工內部轉崗的機會,但是你知道的,這樣的機會可能不會很多。

這部分員工可能很多還是要面臨失去工作崗位。

對於華國來說,需要考慮的是大力支持服務業的發展,以及做好農業精細化生產。」

主持人見馬斯克不願意多說,便把話題拋給鄭理:「那鄭董,您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鄭理直言道:「我們需要提高社會福利保障體系,來為個人兜底。

未來物資一定會越來越充裕。

在物資充裕的基礎之下,大力發展科技,不放棄低端產業鏈的同時,升級中高端產業鏈。

比如說華國十四億的人口,只需要一億左右的人工作,就能供養起十三億人口的生活需要。

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本來就不用那麼多人工作。

工作本來就應該是少數人的事情。」

當天的高峰對話,除了開始的時候有些許的火藥味之外,後續都相當平和。

也許是馬斯克見自己提出的問題,鄭理應對的反而讓他難以回答,就沒有再想從口頭上佔據上風。

用現在主流的詞來形容,兩位是全球企業家裏的「頂流」。

當天全球觀看直播的人數突破了千萬,該話題更是在華國的各大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而又深刻的討論。

「我感覺不管是鄭理還是馬斯克,都對極其看好工業互聯網這個賽道。」

由於本屆烏鎮峰會的主題是工業互聯網,加上業界大佬們紛紛看好工業互聯網領域。

各大券商和基金周末的時候緊急加班,打算在未來半個月之內推出工業互聯網ETF。

抖音上所謂的財經大V們已經幫韭菜們,把工業互聯網相關上市企業給挑選出來了。

他們的粉絲一看,這些票這兩年來漲的都不錯,是個不錯的選擇,聽了大V的話進去站崗一站就是好幾年。

在大A,好企業不等於估值高,股價一定會漲。

「我靠馬斯克不愧是華國通,對華國的很多認識比我還深,我都不知道華國還有四大城市圈的說法。」

「我怎感覺馬斯克比鄭理還更了解華國呢?」

「鄭理的回答一點都不接地氣,屬於是在高層待久了。

以華國的做法,提高福利待遇跟便秘一樣,怎麼可能只需要一億人工作。」

「鄭理的想法很好,但是短期根本沒有落地的可能性。」

「這幾年卡車司機的就業確實受到了很大影響,我在路上打網約車的時候喜歡跟司機聊天,就我聊天的情況來看,最近出現了很多卡車司機轉職的網約車司機。

如果真的未來城市出行也實現了無人駕駛,那他們要怎麼辦?」

「我父親之前就是一位卡車司機,還好他之前在京東當卡車司機,可以內部轉崗,現在轉崗成為了京東配送小哥。

而他認識的卡車司機朋友很多都過得遠不如他,當保安、送外賣、做家政服務啥的都有。

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阿美利肯也遇上了類似的情況,他們的卡車司機時不時大規模抗議示威。

我在國內的新聞媒體上都沒看到過相關報道。」

其實華國同樣有著類似的情況,只是信息無法在互聯網上傳播開來罷了。

「對於兩位頂級大佬口裏的未來,我感到了刻骨的寒意。

馬斯克顯然屬於極度理性和完全的自我利益為導向,跟華國傳統觀念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念沒有半點重疊的地方。

而鄭理表現出來的是沒有在底層生活過,對於具體的事務不了解,非常的理想化。

不過完全能夠理解,從大一還沒結束就拿到五千萬風投,然後創辦的企業短短五年多時間市值過萬億,單位還是米元。

不接地氣很正常,人家一直在天上飛。

從科技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將會是寡頭橫行。

從這兩位可以說是最頂級的企業家講話可以看出,在這種未來下,想要頂層的企業家和普通人共情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本來就一直有種說法:有背叛階級的個人,而沒有背叛階級的群體。

「鄭理和馬斯克不都是法師嗎?我本來對這次兩人的對話很期待,我還以為會有魔法決鬥環節。

之前科創生物獅城研發中心被特斯拉員工竊取商業機密,鄭理不想給馬斯克來上一發阿瓦達索命嗎?

馬斯克的neuralink在腦機連接領域萬年老二,我感覺在我的有生之年都看不到超過科創生物的希望,馬斯克不想給鄭理來一發奪魂咒嗎?

法師之間光嘴炮不決鬥,多沒意思啊。」

其實不僅僅是他期待,全球的觀眾都期待有恩怨的二人,會上演一場魔法決鬥的戲碼。

這也是難得兩位明面上的法師,在公開場合會談。

其實類似的提議烏鎮峰會的工作人員有提過,要不要提一嘴,二位可以在現場交流一下對魔法的認識和心得。

也是間接問兩位要不要上演一場魔法格鬥。

峰會主辦方當時就毛了:「是你瘋了還是我瘋了?

讓兩位身價超過兩千億米元的大佬,在公開場合給你們表演?你是有多大臉?

萬一出個什麼意外,誰負責?

在座的哪位有能力負責?

為了一點流量真不至於。

我們這是全球互聯網大會,不是魔法大會!

別說流量,就是全球每個人觀看這個賽事需要付六元錢,這兩位大佬也不會答應給你們表演的。

全球七十五億人,每個人六元錢,也就450億rmb,對兩位大佬的身價來說,勉強一個零頭。

誰再提這種不靠譜搏噱頭的提議,就給我滾出去!」

馬斯克的身價超過了萬億rmb,鄭理的身價比馬斯克還要多上不少。

450億rmb,確實只是個零頭。

由此可見,貧富差距有多麼誇張。

後來烏鎮峰會舉辦方的工作人員們再沒有哪個敢提出類似的提議。

「今天晚上,馬畫藤做東,要請大家吃飯,你跟我一起參加吧?

反正在哪都是吃,與其在酒店不如去吃點好的?」

結束之後,回臥室前李渺渺問道。

鄭理點頭道:「好。」

就當鄭理要回房間前,李渺渺問道:「鄭理,你說未來會變得更好嗎?」

「如果未來工業互聯網真的導致大規模製造業就業人口失業。

這樣的未來真的是更好的未來嗎?」

鄭理知道李渺渺雖然在科創生物的高管崗位上呆了很多年,-但是她的觀念很多時候還是沒有轉變過來。

也就是說李渺渺更加能夠站在普通人的視角看待問題。

鄭理解釋道:「會的。」

「技術的進步一定會讓社會變得更好。

剛剛我跟馬斯克的對話,馬斯克和我都在這件事情上說的不是那麼的完整。

工業互聯網的普及會帶來大量製造業崗位的失去,同時它也會造就很多新的崗位出現。」

李渺渺反問道:「就像互聯網大規模流行之後新增的就業崗位?」

鄭理點頭道:「比如淘寶賣家、快遞小哥、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社交媒體的流量明星等等。」

李渺渺參與了企業實際經營管理這麼多年,後來在理論知識上也通過在職碩士的方式進行了補課。

她很快意識到鄭理觀點裏的問題所在:「你提出的這些崗位都是以服務個人為主。

也就是說上一次的信息革命,主要是造就了信息在個體之間的流通流轉。

即便在企業經營層面,更多的也只是信息儲存,機械化計算這些粗淺的領域。

而未來工業互聯網,在我看來,則是加速了數據在傳統製造業之前的流轉。

我認為這對就業崗位的增加是有限的。」

鄭理點頭道:「未來會怎麼樣我們誰也不知道。

但是我想你的猜測是對的。

所以我在下午的交談中也提出,需要提高社會福利體系,來保障因此失業人群的基本生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