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288章 賽博鵬城三
第286章一問三不知

安德魯純屬有備而來。

他是很突然的情況下接到BBC高層的來電,讓他今天晚上準備一下對斯蒂芬的採訪。

安德魯深知這是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

實際上高檔的訪談類節目,很難有很高的知名度。

對於主持人來說,知名度和收入呈強相關性。

當然高檔訪談類節目的主持人能夠享受一定的溢價。

但是安德魯同樣希望自己能夠名氣大增。

希望擴展自己的事業邊界。

他在看完唐寧街十號的新聞發佈會之後,就知道整個倫敦的怒火全部集中在本屆政府上面。

再結合輿論以及外面人群聚集的口號,只有和廣大倫敦市民站在一邊,他才能贏得最廣泛的支持。

幫助鮑裡斯政府和稀泥就算獲得了名氣,也是負面的,極大可能被所有倫敦乃至英格蘭人民唾棄。

所以他在下午準備晚上訪談節目的時候,就做好了要為難,或者說針對斯蒂芬的準備。

為了防止意外,安德魯在訪談節目前特意問了BBC高管,高管的回答是:你儘管問,鮑裡斯已經自顧不暇了。

BBC成立於上世紀二十年代。

鮑裡斯是屬於英格蘭的保守黨,可以理解為右翼。

在這裏簡單闡述一下,在西方國家左翼和右翼的概念和華國語境裏的左右翼其實是存在很大差別的。

BBC從很早之前就一直被指責偏向於左翼,也就是保守黨的對立面。

最早大致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BBC對英格蘭發動的馬島戰爭的報道,激怒了當時的保守黨政府。

他們專門拍攝了名為《瑪姬的好戰傾向》的紀錄片,在紀錄片裡將保守黨議員和極右翼組織聯繫在一起。

這一指責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消散,2020年的時候保守黨部長公開抵製BBCRadio4旗下的節目。

也是在這個時期14位保守黨議員聯合寫信給當時即將上任的BBC總幹事,指責他們片面的報道。

後續鮑裡斯大選獲勝後,更是公開威脅將不支持BBC許可費的合法化。

可以說保守黨和BBC的糾葛持續了超過四十年的時間。

至於為什麼雙方在有矛盾的情況下,鮑裡斯依然會派斯蒂芬來參加BBC的節目。

這就跟華國看不慣BBC,但是駐英格蘭大使依然要參加BBC的《安德魯·尼爾訪談》是同樣的道理。

並不能因為對方和你有矛盾,而放棄這一塊輿論陣地。

斯蒂芬已經被為難住了,他不知道自己能說什麼。

因為梅林的魔法和倫敦的魔法不是一個體系,這一點也屬於保密內容。

自己很難把握這之間的尺度,屬於是越說越錯。

再說真的離開演播廳直接被捕。

斯蒂芬思索的臉上還是泛起紅暈,血液正在往大腦集中供應的表現:

「抱歉,我只能說這不是一回事,但是更多的信息由於保密需要暫時無法透露。」

「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機密,無法對大眾公開的機密,不是嗎?」

說完後斯蒂芬誠懇的看著攝像頭,試圖給電視機和直播平台前的觀眾營造一種他是可信賴的感覺。

安德魯問道:「我完全能理解有些時候我們有保密需要。

但是現在倫敦已經到了一個危險的時候,你剛剛也說了,魔法的廣泛傳播是我們所有人都沒有面對過的情況。

大約一千萬倫敦市民,都將能學會魔法,在魔法這件事上,我認為保密的需要是無法壓過探索出和魔法共存的新秩序的需要。」

斯蒂芬點頭道:「抱歉,具體可以說哪些消息,不能說哪些,這不是我一個人能夠決定的。

我後續會將伱提出的想法拿到會上進行討論,如果大家都覺得可以,我們會公開更多消息的。」

安德魯繼續問道:「什麼造成了這一切的發生?

梅林嗎?還是新的歷史裡的傳奇法師出現了,莫甘娜?」

跟主持人比起來,斯蒂芬根本不敢提梅林的名字,生怕被梅林來上一發詛咒。

梅林的詛咒最能夠威懾他們的一點在於,無視空間距離的施法。

當年被施法的阿美利肯大人物們,並不在同一個空間。

但是他們感到自己失去快樂情緒的時間卻前後相差時間不會超過一分鐘。

斯蒂芬:「不知道,這也是我們想弄清楚的。

如果哪位市民有什麼發現,歡迎各位通過魔法倫敦上報。」

魔法倫敦app發佈後,迅速登頂IOS和google應用商店的排行榜榜首。

下載積極性可比當時英格蘭推記錄行動軌跡的app要高得多。

不僅僅是倫敦當地的用戶下載了,整個英格蘭的用戶都在下載這款app。

雖然大家現在沒辦法去倫敦,但是早晚有一天會用到。

提前學好,總不是壞事。

安德魯繼續問道:「你確定倫敦沒有類似《哈利波特》裏的魔法界存在?

以及現在魔法界不會又掀起了新一輪大戰吧。」

斯蒂芬搖頭:「絕對沒有,我敢肯定。」

安德魯:「那據鮑裡斯先生之前所說,英格蘭政府有聽命於他們的法師。

這次倫敦事件他們在幹嘛?」

斯蒂芬下意識道:「他們對此無能為力。」

安德魯馬上反問道:「也就是出現在倫敦的魔法是和之前梅林magiccoin體系裏的魔法截然不同的產物?

不然為什麼會無能為力呢?」

斯蒂芬馬上搖頭道:「我沒有這個意思。」

安德魯絲毫不給他緩衝的機會:「另外你剛剛說的你們是在半個月前知道所有人都能學會魔法。

那麼鮑裡斯先生是多久之前才開始學習魔法的呢?」

斯蒂芬低聲道:「抱歉,這也不方便透露。」

在安德魯犀利的逼問下,斯蒂芬幾乎所有問題要麼無法回答,要麼說的很模糊。

這樣的表現,顯然是無法讓倫敦市民滿意。

安德魯獲得了自己想要的,跟斯蒂芬以及他背後的鮑裡斯政府比起來,他無疑成為了正面人物。

「第一次見什麼都不知道的高官,這還是英格蘭的國家安全顧問。

就這水平,如何做好國家安全工作?

我嚴重懷疑住在唐寧街十號的廢物們根本沒有治理好這座國家的能力。」

和阿美利肯此起彼伏的槍擊事件不同,英格蘭是槍支控制最嚴厲的國家之一。

上一次發生死亡人數如此之多的事件,還要追溯到十六年前英格蘭計程車司機開槍打死12人。

更重要的在於,跟槍支比起來,魔法的未知成分高得多。

人們總是恐懼未知事物。

魔法存在於倫敦的消息公開後,雖然沒有宵禁,但是卻達到了宵禁的效果。

少有人晚上再出門晃悠。

整個城市的夜生活停止了。

「他們是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嗎?

現在提供給所有人學習魔法的渠道,以前可能只有少部分人會魔法,而最多半個月之後,每個人都會魔法了。

英格蘭政府是打算把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讓我們學會魔法和對方戰鬥嗎?」

推特上的這條評論受到了廣泛討論和轉發,在他們看來相當於英格蘭方面把本應該他們的義務轉嫁給了下面的個人。

這也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導致的,倫敦市民並不知道,越多的人掌握魔法,魔法威力會越小。

當倫敦陷入混亂局面的時候,其他國家在吃瓜。

馬斯克發推稱:「簡直太酷了,等倫敦解封之後,我要去倫敦住一段時間。

我已經開始在學魔法了。」

對他來說,財富失去了意義,實現人生價值才是終極追求。

例如去火星,成為魔法師,擁有超能力,這些都不是只靠錢能做到的,是他剩餘人生的目標。

鄭理在全球的名聲依然無法趕上馬斯克,西方的輿論陣地過於牢靠,華人高科技首富的形象其實是在這套體系裏被淡化了。

馬斯克把鄭理視為自己商業上的最大對手。

不管是neuralink還是特斯拉,科創生物都是擺在他們面前要面對的敵人。

科創生物推出的鋰金屬電池,讓華國的新能源車在海外有了核心競爭力。

這吞食的是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就更別說科創生物的腦機連接技術了。

馬斯克知道倫敦魔法事件後,其實並沒有在推特上表現的那麼熱切。

因為他也即將從阿美利肯官方手裏獲得一枚魔腦。

「吃瓜中,少話。」

「萬萬沒想到魔都的稱號會被倫敦搶過去。」

「你好,我在倫敦留學學習魔法,只要你轉648到**帳戶,助我學成回國,我到時候給你霍格沃茨的入學名額。」

華國網友紛紛抱著吃瓜的心態。

當然在倫敦的廣大華國留學生就沒那麼好運。

不過只要不到處亂跑,也還好。

甚至不少留學生,都意識到這是個機會。

學習魔法的路子英格蘭政府已經提供了,這不是成為B站百大最好的機會嗎?

錄自己從麻瓜成為魔法師的過程,現實中的魔法師,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的噱頭嗎?

當然由於這樣想的人很多,誰能殺出重圍,就各憑本事了。

「如何評價鮑裡斯昨天上午在記者發佈會上的公開講話?以及倫敦魔法事件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跟發泄情緒和吐槽為主的微博相比,知乎上討論要更加深入一些。

儘管這些年微博想學知乎,搞長微博,希望能夠有些有深度的內容出來。

知乎在學微博,以流量為導向。

「謝邀,人在倫敦,到現在我整個人都還是懵的。

從昨天在留學生的微信群裡看到發佈會視頻,我第一反應是愚人節玩笑。

字幕是被人為編輯配上去的。

然後我拿出當年考雅思聽力的勁頭把鮑裡斯每一句話都聽清楚。

才意識到居然是真的。

我tm剛來倫敦就遇上這事,倫敦的所有人都能學會魔法?

原來我考上的不是倫敦政經學院,是倫敦霍格沃茨學院。

今天上午去上課,所有同學都沒有心思聽課,都在問教授魔法相關的問題。

因為今天上午上的是宏觀經濟學,那教授給我們講了一上午的魔法對倫敦的影響,以及倫敦可以發展魔法旅遊經濟。

以前我的這幫英格蘭同學晚上一個個都是不在家裏獃著,各種party各種嗨。

現在晚上沒人出去了,不過他們不是害怕被魔法殺死,而是在魔法倫敦上學習魔法。

我感覺他們學習魔法的盡頭要是放在課程學習上,也不至於績點排名前十被華國留學生包攬了。

甚至據我所知,我們學院的教授們也在苦練魔法。

現在整個倫敦政經學院就差大家都穿著巫師袍來上學了。

所有人都整個巫師袍,拿個魔杖,等我回國我就說我是霍格沃茨畢業的。

然後我現在也開始學魔法了,大家都在學,我也要學。

不管未來是回國還是呆在倫敦,這都是裝逼的資本。

還能拍幾個視頻發朋友圈和微博,好好炫耀一番。

對於魔法倫敦app上公佈的內容,都是很基礎的元素魔法,其中水元素魔法是最多的。

需要咒語配合你的念頭,一致的情況下才能施法成功,雜念越少越好。

還是平時玩手機玩的太多,導致我的雜念無法收束,如果有人知道怎麼減少雜念麻煩在評論區告訴我,急需!

另外就是之所以水元素魔法最多,我猜測這和倫敦的氣候、天氣有非常大的關係。

在下雨陰天如此頻繁的倫敦,水元素肯定是最容易掌握的法術。

至於魔法事件背後的真實原因,這不是我這種普通留學生能知道的。

提問者如果你上司在問你這個問題,請不要到知乎上來問網友!

後續有了新的進展,我會在這篇回答下繼續更新的。」

英格蘭的華國留學生數量超過五十萬,其中這些人大部分在倫敦。

少部分在愛爾蘭、曼徹斯特、利物浦這些城市。

大部分留學生都被父母逼著趕緊回去。

由於倫敦現在沒有航班,他們需要到其他城市去坐飛機回去。

反而機票沒有那麼貴。

但是架不住有的留學生不想放棄這難得的機會,想呆在倫敦。

他們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直接接觸魔法的機會。

裏面BBC和保守黨的恩怨歷史簡述,主要是為了解釋安德魯為什麼要如此咄咄逼人,不留情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