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242章 高維空間與暗物質
第240章合作

花為的鴻蒙系統在誕生之初就有很多非議。

一大批人認為鴻蒙不過是安卓換皮。到底是不是換皮至今沒有官方層面的說法。

但是換皮與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你的系統對於用戶是否友好。

拿安卓系統為例,當年安卓系統也是用了linux作為內核,應用層採用的java開發生態。

後來谷歌在收購安卓後花費了很大的力氣去打官司。因為谷歌用了很多開源的代碼,卻將安卓進行了商業化處理。

這些離消費者太過於遙遠,他們不在乎花為的鴻蒙到底是不是套皮安卓,甚至他們內心還希望你是套皮安卓。

用之前網上流行過的一句話來說:看到**這麼流氓我就放心了。

對消費者而言,他們在乎的是鴻蒙好不好用。

以前可以用宏大敘事來捆綁消費者,這套玩法在近兩年愈發玩不下去。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再宏大的敘事,花為就算要去星辰大海也和他們無關。

(在產品使用體驗相差無幾的前提下我會盡量支持國產產品,不止是花為。)

至於鴻蒙在工業界的應用就更是如此,工業對系統的要求在某些方面比個人用戶更低,但是在關鍵領域要求是非常高的。

就像航天領域的晶片要求的是極端的穩定性,極端情況下也要能保證穩定性一樣。

工業領域同樣要求穩定性。

花為的礦蒙這些年表現不錯,已經打入了華國三家大型煤礦企業的日常生產中。

但是在VR領域,花為完全是新兵,能拿得出手的產品還是很早之前的花為VR眼鏡。

那眼鏡多少有點智商稅的意味在裏面。

沒有相關技術的沉澱,要以鴻蒙為內核,重新開發一套工業VR系統。

李渺渺對此持有懷疑態度。

在科技企業工作久了,李渺渺對技術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下屬在彙報工作的時候都會把一些科技概念講的通俗易懂。

現在futureverse也是基於linux內核寫的系統,鴻蒙的內核同樣是基於linux。

在李渺渺的認知裡,完全沒有再重新開發一套工業VR系統。

花為不會承認鴻蒙是安卓套皮,但是同樣他們也不敢否認自己的內核不是linux。

雖然花為自詡是完全自主研發,不是在做另一個安卓另一個linux。

李渺渺提出的問題完全在花為的意料之中,花為的高管回答道:

「我們在VR系統領域確實經驗比較匱乏,但是工業VR和個人使用VR完全是兩個概念。」

「基於鴻蒙系統開發的工業VR系統能夠表現出更好的穩定性。」

「花為提供的智慧工業是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它包括生物存儲伺服器、網絡設備、鴻蒙系統等等。」

「鴻蒙系統是關聯起前端應用層和後端硬件設備最好的平台,如果換成別的系統,無法和花為的硬件設備做到這麼好的匹配。」

「對通信的穩定性會有所影響。」

「基於鴻蒙系統打造工業VR系統,我不否認有商業上的考量,但是更多的是出於技術上的完整度。」

雙方達成初步的合作意向。

具體合作方式,科創生物內部高管之間還要溝通出一個結果。

「鄭董的意思是可以和花為在工業VR領域展開合作,但是合作方式我們需要明確。」

李渺渺定調後,下面的高管們紛紛各抒己見。

「如果技術授權隻給花為授權,那麼我們可以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專註於工業VR領域。

如果不只是給花為授權,還會給其他企業授權,那麼我建議採取專利收費的方式。

不管你們誰要搞工業VR,我們都進行專利授權,具體收費方式則要另行商榷。」

成立合資公司,會比較麻煩。

而且技術隻給花為授權,又涉及到技術壟斷。

「我認為即便不止給花為授權,我們也要通過成立公司的方式。

我們完全可以另外成立專註於工業VR領域的子公司,然後通過子公司和合作方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採取三重架構。

這樣不僅僅能深入參與到工業VR領域的發展中,更重要的在於數據。

我們需要數據,工業VR使用的相關數據有著很高的價值,因此我認為在這個領域我們不應該只是技術提供方。」

大數據興起的這些年,企業們愈發認識到數據的重要性。

很早之前提到的secondmind,之所以萬事得會選擇和secondmind合作,正是看中secondmind在發動機調校領域積累的數據。

「我也贊同陳總的說法,這是介入製造業的好機會,我們只需要數據,為企業賦能。

消息傳出後,不止花為,阿狸、位元組、鵝廠這些都會聞風而動,我們能獲得最多的數據。」

製造業數據有沒有價值?顯然有,是個人都知道它很有價值。

但是如何落地,如何將數據價值變現,這是個問題。

當年阿狸搞支付寶,最開始只是把它當做中間的擔保交易軟件。

後來根據支付寶上的交易數據,打造了芝麻信用評分。

很多個人信用機構的徵信評分概念都是採用的類似芝麻信用的概念。

對於巨頭來說,他們有能力也有意願花大精力在一些看似無法創造短期利益的領域。

國內的巨頭們在這方面做的還不夠。

阿美利肯的IBM是技術積累的典型案例,自己沒變現反而讓其他企業利用他們的技術積累迅速崛起。

「我們不一定需要通過合資成立公司的方式,通過簽訂協議,可以在協議裡約定,需要將數據共享給我們。」

「數據層面的共享很難通過合同條款來界定,對方可以有選擇性的給伱沒有區分度的數據。

只有通過合資成立企業的方式,才能深度介入到工業VR領域中去。

我們可以對企業經營不過多干涉,避免分散精力。」

「科創生物和花為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專註於工業智能化領域。

據花為高管介紹,科創生物將腦機連接VR技術以專利授權的方式授予花為,並且提供技術支持。

後續花為將圍繞腦機連接技術打造工業VR,將繼續在智慧製造領域持續發力。」

消息傳出後,業界討論聲很熱烈。

大家都知道工業VR,這概念很早之前就有了。

並且也有相關實踐,但是腦機連接技術和工業VR結合還屬於頭一回。

花為和科創生物都是各自領域的巨頭,巨頭跨界給業界帶來的影響有可能遠超預期。

對於製造業來說,這些年面臨的挑戰很多。

不光是之前所謂的「人口紅利」接近消失殆盡,還有製造業轉移的問題。

以前國內製造業工資是三千,現在上漲到五千,但是東南亞那些國家工資只要兩千,這時候資本就會把製造業轉移。

華國本來是寄希望於內陸省份來承接東南沿海的製造業,但是真正從沿海轉移到內陸的製造業份額是很少的。

跨國巨頭們能夠把製造業轉移到東南亞,華國企業也在轉移,把低端的製造業轉移到製造成本更低的地方。

像在2022年的時候,阿三先是對大米處以了5.6億的罰款,然後又將大米48億rmb的資產凍結。

阿三方面就絕對不敢對歐美巨頭做類似的事情。

華國企業對去東南亞有所保留,風險控制和合規管理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家門口的東南亞尚且如此,法規和時局更動蕩的Africa就更不用說了。

「如何評價科創生物和花為在工業VR領域展開合作?」

該新聞偏向於專業領域,因此在大眾化的社交媒體上沒有引起太多熱度。

大多還是花為的黑子和粉絲在相互攻擊。

以前米粉和花粉還會互相對噴,現在都噴花為都輪不到米粉了。

相關問題在知乎上討論的相當熱烈,工業黨聚集最多的地方就是知乎了。

以前像北朝、鐵血、天涯等有大量工業黨混跡的小眾論壇都逐漸凋零。

大量工業黨選擇繼續在知乎上活躍。

「謝邀,作為花為工業互聯網領域的一名老兵出來解讀一下。

花為從19年開始將工業互聯網作為花為的戰略方向之一,但是一直到20年才大規模投入資源。

我們目前在煤礦、鋼鐵、化工等領域有非常不錯的成績,尤其在煤礦領域,將煤礦從開採到選洗再到出貨等一系列的流程通過花為的礦蒙系統進行賦能。

有效提高了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和效率。

這五年來我們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現在花為的礦蒙系統不僅僅在國內煤礦有使用,而且進入到了其他礦產領域。

最近我們和青島中程達成合作,礦蒙系統將應用在印尼的巨型鎳礦—Madani鎳礦上。

但是在更多領域的製造業,靠目前的技術來說依然存在著很多不足。

哪怕是煤炭行業,我們也只是能釋放一部分生產力,做不到完全的無人化作業,在某些領域人力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製造業的其他領域就更不用說了。

這次花為跟科創生物的聯手能夠極大程度的解決該問題。

簡單重複的問題由人工智能進行無人化作業,複雜繁瑣的工作由人操縱工業VR來解決。

相當於花為的工業互聯網方案形成了完整的邏輯閉環,未來管理數百個工廠只需要十個人。

如果要案例來類比,有點類似於傳統的系統架構和雲架構。

以前每個公司要儲存自己的系統,需要有伺服器、網絡和存儲設備,然後要有專門的人來維護這一套完整的系統。

而公有雲盛行以後,系統放在公有雲上,統一由公有雲廠商為你維護,你自己只需要有一名系統的運維人員來保障其穩定性即可。

未來的智能化工廠就類似於現在的公有雲服務。

絕對能夠讓華國的製造業再上新的台階。

因為人力成本而跑到東南亞的製造業會出現迴流。」

「謝邀,花為和科創生物的合作毫無疑問是看好,而且我認為這件事堪稱今年華國經濟最重要的一件事。

樓上花為的員工說的很對,工業互聯網能夠幫助製造業迴流,這點我很認可。

製造業的迴流意味著華國的經濟引擎將再上一個新台階。

我將詳細介紹為什麼工業互聯網能夠幫助製造業迴流。

首先製造業會流向東南亞,我作為業內人士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製造業不僅僅是往東南亞迴流。

只是由於我們在亞細亞州所以覺得製造業在往東南亞迴流。

實際上各國的資本都在引導各國的製造業往自己國家周圍引導。

霓虹和高麗的資本在東南亞佈局,阿美利肯更多的是選擇他們周邊的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歐羅巴則是選擇轉移到東歐。

世界範圍內的供應鏈重組一直在進行中,華國同樣在引導本國製造業往內陸轉移。

資本為什麼要引導製造業轉移?明顯是因為華國的人力成本提升,不再像以前那樣具備吸引力了。

加上最近這幾年海運的成本大幅度提升。

阿美利肯把供應鏈放在南美,現在有自動卡車進行運輸,運輸成本比海運低多了。

資本是逐利的,製造業放在華國無法給他們帶來那麼高的收益。

另外還有些隱晦的原因,阿美利肯希望重新打造世界範圍的供應鏈體系。

但是為什麼發達國家的政府一直在引導供應鏈轉移,華國的製造業好像沒有受到太大損失。

那是因為華國製造業的優勢不僅僅是在人力成本,還有水電煤、資源等資源的比較優勢上。

比如彎彎動不動就停電,這嚴重影響到半導體廠商的製造,所以彎彎寧願斷居民用電也要保證台積電的工業用電。

在華國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電只是很小的方面,一個完整而龐大的供應鏈是華國製造業最大的比較優勢。

所以但凡複雜一些的製造業都很難完全脫離華國市場。

目前轉移出去的製造業以低端製造業為主.

這是否就意味著華國的製造業優勢無法被替代,阿美利肯的打算能否成功?

我個人認為很有可能實現,因為華國的製造業並沒有所謂媒體宣傳的那麼厲害。」

感謝長青1040的打賞!

我現在繼續寫,今天加更一章作為上次打賞的加更,長青1040的打賞加更放在端午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