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332章 30歲開始改變世界
第332章職能的重新劃分

自從關於虛擬現實設備的預告視頻發出去之後,李渺渺就面臨了甜蜜的煩惱。

幾乎所有人都在找她,但凡是能夠和她搭上邊的,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方式聯繫她。

有的你可以拒絕,有的不好拒絕。

像Pony馬和jack馬,都屬於之前和科創生物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人家又是打電話,又是要親自來姑蘇跑一趟,李渺渺可以拒絕對方合作的請求,但是無法拒絕對方想見面聊一聊的要求。

還有一些官方層面的見面,更不好拒絕。

這些屬於甜蜜的煩惱,別人等著你開價呢,這時候開什麼價對方都會同意。

哪怕李渺渺提出要螞蟻金服的控股權,說不定jack馬都會答應。

只是李渺渺打算等開完這次的員工大會之後再說。

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亂,特別是公司內部,要統一認識,並且把在管理層面達成的共識貫徹到中層和基層員工那裏去。

越是大的企業,從上到下能夠達成共識就越重要。

互聯網行業發展了這麼多年,為什麼只有阿狸和鵝廠能夠屹立不倒。

共識是很重要的一點,阿狸的電商,鵝廠的社交。

科創系的高管全部在思考,一時間接受的信息量太多了。

像科創生物這樣的企業,能夠混到高管的位置,多多少少有兩把刷子。

人脈也算是你的能力。

企業需要有和政府關係近的人,來作為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樑。

不可能什麼事都是鄭理或者李渺渺出面。

這套玩法還是高盛、摩根這些阿美利肯投行先開的頭,他們在香江的分公司就提供了又有錢又有閑的崗位專門給天龍人們。

科創系的高管裡除了一兩個這樣的人以外,其他的在能力上肯定是過硬的。

他們關於虛擬現實技術對整體大環境的思考廣度可能不如雷君,畢竟雷君創業深度介入過太多行業。

從之前的金山到後來的大米,再到大米汽車,橫跨了互聯網和製造業。

但是科創系的高管,也會有自己獨到的思考。

「我知道大家內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希望大家把疑問埋在心裏,不該問的不問。」

李渺渺知道在座的高管肯定會對技術來源有疑問。

科創生物之前對虛擬現實技術還可以說是有所儲備,如果說腦機連接算虛擬現實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話。

但是對生物計算機技術那可真是半點積累都沒有。

徹頭徹尾的盲區。

而這次他們體驗的虛擬現實技術採用的是生物計算機技術。

別說他們,外界對於科創生物的技術來源也一直猜測紛紛。

部分外媒甚至直接報道:「科創生物的虛擬現實技術來自外星。」

之所以沒有大規模報道,還是因為他們和鄭理的談判還沒開始。

談判破裂才會大規模的給科創生物的虛擬現實技術潑髒水。

比如使用虛擬現實技術會對大腦產生不可逆的損傷,虛擬現實會讓人類更加空虛之類的輿論。

在座的高管也有負責研發條線,從來沒有聽說過科創生物有過關於生物計算機領域的研發課題。

李渺渺的話只能讓大家的疑問憋在心裏,但是不能讓大家不說出來。

「其次就是虛擬現實設備,大家也體驗過了。

後面伱們可以具體的再體驗一下。

我們接下來要聊工作了。

後續虛擬現實設備的推廣涉及到的工作內容太多,靠我一個人是肯定無法處理過來,需要靠在座的每一位同事。

首先是虛擬現實設備,我們預計是今年年底的秋季發佈會正視上線,產品的型號和具體類型都已經定下來了。

我們需要在半年時間內,搭建起虛擬現實設備的生產基地。

需要選址然後建造生產基地,然後就是招人培訓,開始生產。

這一系列的工作會非常複雜。

而且虛擬現實設備的生產難度很高,一般的高中畢業或者說普通大學學歷的工人是無法勝任的。

你們在接觸的過程中應該也意識到,這是生物設備。

我們的生產線後期會採用人工智能來製造,但是前期還是需要人來做這件事。

大概同樣是半年時間。

這次正好也是機會,先招一批滿足條件的高素質人才,送到虛擬設備的生存基地鍛煉半年時間。」

虛擬現實設備的生產是可以由人工智能來接管,只需要少數人來操作即可。

但是問題在於,人工智能操作需要有對應的設備,而不是說憑空就能夠操作。

這對生產基地的通信設備和生產設備都有要求。

在前期還是靠人來爆產能最快,後面等各種設備到位之後,才是人工智能接管爆產能的時候。

因此對於華國來說,他們有半年到一年的紅利期。

即便有鄭理的技術加持,科創生物要爆滿足其他國家需求的產能,也至少需要一年時間。

「第二個就是今年的腦機連接VR全方位停止生產,之前已經生產的測試設備全部銷毀。

之前的第二代還有第三代腦機連接VR也全面銷毀,然後需要清理庫存。

降價清庫存,具體降價幅度由市場部門調研後決定。」

其實李渺渺在跟鄭理見面,體驗過虛擬現實設備後,有想過要隱瞞一段時間。

在這一段時間裏給類似蘋果、索尼、三星這些公司挖坑。

把腦機連接VR業務整體打包賣給他們。

後來鄭理的意思就是,你需要把格局打開。

把腦機連接VR的業務整體打包賣出去,這中間至少需要耽誤半年時間。

而且對於他們來說,錢根本不重要。

至於給國外的消費電子巨頭挖坑就更沒有必要了。

當虛擬現實世界到來的時候,他們會被無情的時代巨輪碾過。

李渺渺聽完後認為很有道理。

「然後是今年下半年的虛擬現實設備定價。

生產基地搭建好之後,財務部門需要把成本計算出來,然後就是定價。

定價由戰略研究部門來做。

我們需要兼顧價格和普及度。

腦機連接VR還有其他品牌能夠和我們競爭,在虛擬現實設備上,沒有任何公司可以和我們競爭。

別說競爭,他們連落後我們一代甚至是十幾代的產品都拿不出來。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利潤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普及。

當所有人都在虛擬世界裏生活的時候,虛擬世界的定價權被我們牢牢掌握在手裏。

這是圍繞產品層面需要做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生物通信樹,虛擬現實生命體的通信需要藉助生物通信樹才能做到。」

李渺渺說完,她的面前浮現出一株大概到她胸口的樹木。

規律的枝幹和樹葉,能夠明顯看出不是自然的產物。

李渺渺繼續說道:「虛擬世界的數據交換量遠遠要超過6G技術的承載量。

同時由於我們採用的是生物計算機技術,因此生物計算機技術的信號在光纖裡傳輸或者是通過無線電波傳輸,都會有信號的損耗。

因此我們需要搭建生物通信樹。

來專門為虛擬現實生物體服務。

現在我想問問大家,虛擬現實通信樹的培育以及後期維護是我們自己來做,還是說把這部分交給其他企業?」

某位高管說道:「首先滿足全國範圍內生物通信需要的話,我們需要種多少生物通信樹?

我倒是認為可以把這個給三大運營商。

這對於我們來說是重資產,我們是一家研發驅動的企業,這種重資產對我們來說是負擔。

我們完全可以把生物通信樹還有後續的營養液一起賣給他們。

而他們來負責對用戶收費。

在通信端,我們不做直接面對客戶的業務。」

李渺渺解釋道:「如果是全國範圍,那肯定需要把這部分業務交給三大通信商。

但是目前關於生物通信,國家方面只允許我們在大姑蘇範圍內建生物通信樹。

所以只是這個體量的話,是可以由我們自己來運營和管理的。

不過交給三大運營商也行,你們覺得採取哪種方式比較好?」

「我還是覺得給三大運營商吧。

給他們,讓他們見識到生物通信樹的賺錢能力之後,才能在整個華國範圍內推廣。」

李渺渺被這句話打動了,要想擴張要先學會分享利益,這也是難得分享利益的機會。

雖然說姑蘇地區的三大運營商的利益會因為生物通信技術而受到極大的影響。

相當於是先給了他們一巴掌了。

李渺渺說道:「好,同樣後面會安排人去接洽。」

「現在相當於在姑蘇範圍內虛擬現實是可以聯網的。

而在姑蘇範圍外,是單機的。

而我們需要內嵌幾款遊戲和一些實用軟件進去。

大家現在所在的就是白堊紀世界,也是恐龍世界。

類似的世界還有另外一個,都是鄭董搭建的。

鄭董搭建的世界觀測屬性要遠大於娛樂屬性。

甚至是毫無遊戲體驗可言。

大家等下開完會可以去體驗一下獵殺恐龍。

你們去體驗之後就知道為什麼我會說毫無遊戲體驗可言。

今天你們二十來號人,說不定能成功。

如果大家想有點刺激感,我可以幫大家把疼痛感打開。」

在座的高管全部都拒絕了。

他們是來體驗的不是來作死的。

李渺渺的玩笑到此為止,她接著說道:「後續我們會收購赤狐娛樂,由赤狐娛樂來為我們做這件事。

其次就是搭建世界靠一家企業顯然是不夠的。

我的想法是圍繞虛擬世界的構建,舉辦一次大賽,讓這些企業參加,最後的前三,能夠獲得搭建虛擬世界的機會。

你們覺得如何?」

「我覺得這麼做沒有問題,只是說這麼做跟直接找業內最著名的廠家相比,還是略遜一籌。

我覺得我們可以先和像鵝廠、米哈遊、莉莉絲這些業內比較知名的遊戲公司談,還有暴雪、育碧海外的也可以。

在現在的形式下,沒有人能夠拒絕科創生物的邀請。

如果這些企業都沒有讓我們覺得滿意的方案,再考慮讓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

李總,您覺得如何?」

以比賽的形式,這樣高管們的個人利益變得所剩無幾。

以他們對科創生物的了解,如果是比賽的形式,那就意味著他們在中間插手的空間幾乎沒有。

而如果是找廠商來溝通的方式,雖然他們同樣沒有決定權。

但是光是讓這些企業入圍,就夠狠吃一筆了。

「我也覺得先和大廠溝通的方式比較好,現在的遊戲行業都講究的是工業化規模化。

之前PC時代還有一些小的工作室能夠活的如魚得水。

在VR時代,小的工作室能存活下來的就很少了。

而要搭建虛擬世界,以世界為名,小的工作室光是人手就遠遠滿足不了搭建一個世界的需求。」

李渺渺笑了笑:「好的,我知道了。

後面我跟鄭董彙報一下,看看他的意思。」

李渺渺不太想和鵝廠合作。

如果採取創意大賽的方式,鵝廠有被淘汰的可能。

而如果是溝通的方式,鵝廠必不可能被淘汰。

鄭理是不會介入和誰合作,這麼具體的工作來的。

而且作為法師聯盟來到藍星的來客,鄭理也不清楚鵝廠有什麼黑歷史。

李渺渺繼續說道:「因為我們的重點都放在虛擬現實設備上。

所以整個公司會做一個戰略性的調整。

一些職能會被剝離出來,然後公司後面會成立分公司,把這些職能放到分公司裡去。

我給大家講一下大致的想法,首先是虛擬現實設備還有生物通信樹這些硬件層面的職能會放在科創生物。

然後內啡肽還有整個創新葯的研發、生產、運營這些都會放在新成立的分公司,比如說叫科創醫藥。

好像已經有叫這個名字的公司吧?不過不重要,我們可以把名字買過來。

最後科創未來還有科創互聯這兩家主體會合併,重新合併之後的科創未來主要負責虛擬現實設備的軟件層面的運作。

比如說,虛擬現實世界的資金支付,要採用雲閃付、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

然後我們的虛擬現實主世界的搭建,還有外部軟件的入駐,這些都是合併之後的主體去談。」

八月的最後一天了,求月票!差兩百就滿一千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