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341章 白堊紀
第342章妥協的運營商們

華國的三大運營商,屬於純純躺著賺錢。

背靠國家的基建設施,同時實質上掌握著壟斷市場,華國的三大運營商的日子過的簡直不要太舒服。

以鄭理之前本體所在的大馬為例,大馬一個人口三千萬的國家,有超過二十家的電信服務運營商。

華國十四億人,只有三家運營商。

當然電信業集中的好處在於這幫運營商的議價能力特彆強,在硬件廠商面前就是大爺。

不管是國內的花為、中興、新華三,還是國外的愛立信、諾基亞,這幫通信設備廠商在三大運營商面前跟孫子一樣。

華國的運營商們能夠拿到的價格絕對低於市場正常價格的。

不僅是硬件設備便宜,專業的運營人才薪酬待遇和國外比起來也更低。

國內電信運營商跟國外比起來,成本要低上不少。

以歐羅巴聯盟內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德意志電信為例,他們在2021年的營業收入是1087.94億歐元,凈利潤是42億歐元左右。

而華國電信的營收是4,342億rmb,凈利潤是259.52億rmb。

凈利潤和營收比,華國電信在6%左右,而德意志電信不到4%。

這之間的差別,主要來自於華國電信運營商的運營成本更低。

但是運營成本低的好處,普通人並沒有享受到,華國的通信資費從貨幣購買力的角度,和國外相比並沒有便宜。

在座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董事長們,第一次有這種感覺,要知道之前這種採購談判根本輪不到他們親自出馬。

一般最多是副總級別的人物就搞定了。

之前的通信設備廠商們誰敢在他們面前這樣說話?

他們也是從副總往幹上來的,基本上都是他們說是什麼價就是什麼價。

公開招標只不過是走個過場。

「說白了,我們也是為國家服務,我們需要維持整個電信產業這麼多人的就業,同時還要為國家上繳一部分的利潤。

如果我們還要貢獻三成的生物通信資費來給科創生物,那我們的整體運轉會變得相當困難。」

這種言論,多少帶點道德綁架的意味,同時言論裡漏洞多到李渺渺不想吐槽。

李渺渺在上MBA的時候,專門系統性的學習過邏輯學的課程,學習之後她認為對她的幫助非常大,有助於思考透徹事務的本質。

對方一說完,李渺渺馬上盯著漏洞反駁道:

「首先,我們這是商業行為,而不是行政命令。

既然是商業行為,那我不管是和國企還是和民營企業談判,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利潤最大化。

甚至我跟你們在談的時候,都沒有遵循利潤最大化的原則。

我相信我不管是跟花為還是跟鵝廠,或者阿狸,這些互聯網巨頭們談,別說三成,我要五成的利潤對方都會答應下來。

我之所以提出三成,已經是做出了一定的讓步。

其次您言論裡維持電信產業這麼多人的就業,難道生物通信和傳統的通信是兩件衝突的事情?

生物通信相當於你們的另外的商業項目,至少短期內,傳統通信行業是不會被幹掉的。

你們同樣需要員工們來維持傳統通信產業的運轉。

而在生物通信的加持下,伱們有五到十年的緩衝時間,能夠利用起來安排可能被優化的員工。

再不濟,國企下崗裁員的事情並不罕見。」

對方多少有點道德綁架,大致意思是你一張嘴吃掉這麼多的利潤,我利潤不夠養不起手下這麼多人。

「而且我們同樣會為國家納稅,科創生物這些年來的納稅額,並不比三大運營商要更少。」

「如果你們能接受這個條件,我們才有繼續往下談的基礎,如果你們不能接受這個條件,那我就準備和其他公司談了。

我覺得你們完全可以先觀望,反正這一兩年也只是涉及到姑蘇地區的生物通信運營服務。

你們可以觀望其他公司的效果,再決定。」

見李渺渺如此強硬,移動的董事長率先表示:「我們能接受這個價格。」

說實話這幫運營商所謂的傳統,所謂從來沒有這種事情,純純屬於利潤不夠大。

當年聯通跟蘋果簽訂排他性銷售協議的時候,一樣做出了讓步。

後來移動為了爭奪這部分高端用戶,又是專門提供剪卡服務,又是在各地營業廳裡設置iPhone客戶服務專席。

這幫電信運營商,為了爭奪利益,妥協屬於家常便飯。

三家運營商,見聯手施壓不起作用,李渺渺的態度異常強硬,絲毫不肯讓步。

三成的收入,一點都不肯退讓。

隨著移動董事長的一番話,三家運營商的聯盟瞬間瓦解。

大家都希望各憑本事,拿下姑蘇地區的運營權。

全球首個生物通信技術的運營權,為全球最先進的虛擬現實設備服務。

在這個全新的壟斷賽道上,誰能佔據先手,至少未來二十年,都不用擔心營收和利潤了。

有了姑蘇地區的合作在前,後續圍繞其他地區的談判也更好開展。

先發優勢是全方位的,從消費者內心地位到品牌力的構建,再到和合作方的關係。

「坐,參觀了一圈感覺如何?」

結束和三大運營商的談判後,他們都表示願意接受科創生物的條件。

華國政府對於這個條件也是樂見其成的。

肉都在鍋裡,壞不掉。

站在一個國家的層面,科創生物的收入都投入到研發裡去了,科創生物也不喜歡去海外投資。

因此給科創生物賺多賺少,資金、人才、技術全部在國內。

這樣的企業有什麼理由不支持呢?

更別說科創生物背後還站著鄭理。

三大運營商的董事長在來之前,就已經被上級告知了,這是純市場談判行為。

他們試圖施壓,也只是嘗試。

最後姑蘇地區按照具體的行政區劃分,被三大電信運營商給瓜分掉了。

後續具體細節上的談判,就全部讓手下的副總參與,李渺渺只需要對最後的結果進行審核。

她下午需要跟陳然溝通一下,聽聽對方對於打造虛擬世界的想法。

陳然略微有些拘謹:「很震撼,但是和我想像中的科創生物有所不同。

不管是從人員素質,還是人員規模和整個產業跨度來說,科創生物都是當之無愧的巨頭。

科創生物有著巨頭的規模,但是從員工的工作氛圍來說,又很有創業公司的活力。

非常厲害的企業。

因為我自己也是從創業一路走來,對於管理還是有粗淺的認識。

人越多越難管,管一萬個人的管理難度,和管一百個人的管理難度,不只是成倍增長,這是指數級的增長。

李總,您能夠把科創生物管理的這麼好,我由衷的感到佩服。」

李渺渺:「好聽的話誰都喜歡聽,我自己的管理水平我很清楚,說差也不差,說多好也沒多好。

科創生物管理的如此好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企業是處於一個上升區間。

它還在不斷的擴張,不斷擴張的企業,能夠有足夠充分的上升渠道,這樣的上升渠道能夠激發員工的活力。

從管理角度來說,上升渠道的企業,管理起來是最容易的。

這背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鄭理研發的技術,讓科創生物能夠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疆域。

包括赤狐娛樂能成功,你的功勞自然有,但是鄭理在背後的技術支持才是決定性因素。

不過你們做的不錯,遊戲行業屬於創造性產業,如果你們沒有水平,即便有技術也是無法成功的。

這個行業太多畫面做的精緻無比,但是不受玩家歡迎的遊戲了。

所以鑒於你的表現,我們決定獎勵你百分之五赤狐娛樂的股份。

這百分之五你可以和其他人分享,也可以你自己一個人獨佔。

這是你的自由。

給你百分之五並不是因為你說了我的好話,而是因為你確實把赤狐娛樂經營的很不錯。」

李渺渺最後還小小的開了個玩笑。

陳然聽完之後,已經比他的預期要好很多了。

畢竟當年創業屬於零成本創業,自己一點錢都沒有往裏面投,初始資金來源和核心技術都是鄭理提供的。

說白了他只是高級經理人罷了。

多了去了的企業,即便最開始投了錢的創始人團隊,在最後上市的時候股份連百分之五都不到。

陳然對於這個數字,已經很滿足了。

「感謝李總和鄭董的支持。

當年如果不是有鄭董的資金支持,是不會有赤狐娛樂這家公司的誕生。」

李渺渺打斷道:「好了,多的不說,後續赤狐娛樂需要把大部分搬到姑蘇來。

你們現在手頭還有什麼項目?」

陳然回答道:「目前暫時沒有項目,還處於前期的準備工作中。」

李渺渺:「好,那就暫時不做。

之前你們開放的遊戲,需要一部分人留下來繼續維護和運營,這部分人可以留在莞城,其他人都來姑蘇。

另外你來加入到科創生物的體系裏之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和未來科技一起打造虛擬世界。

真正意義上的虛擬世界。

今年秋季科創生物的虛擬現實設備需要上市,你們只有九個月的時間。

在這九個月時間裏,至少主世界和兩個遊戲世界需要打造出來。

時間不多了,你可以去著手準備了。

等你們來姑蘇之後,會提供科創生物的虛擬現實設備給你們體驗。

因為你們需要做的工作很敏感,所以暫時只能到現場辦公,同時要簽很嚴苛的保密協議。

等項目完成正式上線後,想回莞城的員工,可以回去,以遠程辦公的方式開展工作。

我們很多員工,都全球各地到處飛。」

科創未來拆分之後,分出了兩家企業,叫未來科技的主要做VR系統,叫科創智能製造的主要做VR硬件。

之前還真有家企業叫未來科技,註冊資本一個億,實繳資本才一萬元,參保人數為零。

這個企業成立於2015年,靠著把公司名賣給科創生物大賺了一筆。

屬於是躺在地上撿錢了。

「李總,九個月時間,兩款遊戲,還有主世界,這個時間太短了。根本不夠。

一般我們做一款遊戲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這已經是最趕,幾乎項目組每個人都九十一六的狀態了。

三個月一款遊戲,還是比VR更龐大的虛擬世界,以世界為名,那肯定不會小到哪裏去。

三個月時間是絕對不夠的。

這個時間是肯定無法做出符合科創生物地位,滿足科創生物預期目標的遊戲世界來的。」

陳然一聽到九個月時間要完成三個世界的構建,直接就頭皮發麻。

做一件事,他喜歡先把困難擺出來,更別提這種屬於不可能的任務。

李渺渺解釋道:「我雖然不是遊戲從業人員,但是對於遊戲開發還是有所了解的。

我們既然定這個時間,自然是有所考慮。

你要知道虛擬世界的搭建,和傳統編程都截然不同。

而且期間會有人工智能輔佐你們。

我現在提醒你一句,最重要的是創意。

虛擬世界的搭建需要創意和嚴謹的構架,這些都是遊戲策劃層面的工作。

不需要實際的遊戲開發。

你就理解成編程會全部由人工智能來做。」

陳然苦笑道:「即便如此,三個月還是不夠,一個世界的美術資源,這部分的工作量都不止三個月。」

李渺渺:「美術同樣和傳統的遊戲開發不同。

你不需要擔心。

等你們過來之後,到時候你們上手了,自然會知道,三個月時間是肯定夠的。

現在我也不好跟你說太多具體細節。

總之儘快把流程走完,然後有什麼需要協助的,比如說工位、辦公地點、內部的系統帳號這些,你直接去找財務,我讓我的秘書領著你去把該走的手續走完。」

陳然聊完之後迷迷糊糊的就離開了李渺渺的辦公室,他才意識到自己真的要參與到虛擬世界的搭建中去了。

這對於一個遊戲人來說,簡直就跟做夢一樣。

陳然剛剛聽那意思,是虛擬現實設備的系統自帶軟件裡是不會考慮其他遊戲廠商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