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82章 程鋼的考量
第83章進軍半導體(四千字二合一)

李渺渺將滑落的劉海捋了捋,一雙明眸在水晶燈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命運本來很神奇無法捉摸,當年我在江城大學一周情侶活動上選擇鄭理從來沒想過會發生這麼多事情,在遇見他之後我感覺我的人生彷彿被按上了加速鍵。」

李姝瑤看著對方:「唉,就是覺得兩年時間我們在社會地位上的差距已經大到難以彌補,古人說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確實有點道理。」

「在命運之手面前個人的奮鬥太過於渺小了。」

「中金那邊我估計還是會去,等我積累一點經驗,你們如果要開創投公司看看有沒有什麼機會給我。」

李渺渺說道:「程鋼你知道吧?」

李姝瑤:「知道啊,你們的總經理,他之前在順為資本嘛,中金投行那幫人提起他都說他走了大運。」

「如果早知道科創生物會有今天,這個位置絕對輪不到他坐。」

「也就是鄭理不喜歡折騰,早早躲到獅城去了,不然各種有想法的人找鄭理能把他給煩死。」

李渺渺聽到對方提起鄭理笑了笑:「鄭理肯定不會見那幫人,程鋼要成立自己的創投公司。」

「專門做生物醫藥行業的天使投資,你如果有興趣我能幫你牽線。」

「另外雷君旗下順為資本現在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沒有負責人,之前是程鋼,你如果有意我也能幫你去問問看。」

李渺渺很為她姐姐考慮。

李姝瑤搖頭:「算了,程鋼那個創投公司能有多少錢去投?你欠他這個人情不劃算。」

「你最好別跟程鋼有利益牽扯,你們如果有利益牽扯鄭理會感到不安。」

「順為資本也算了,你說的這兩家公司我去了估計程鋼能給我個中層乾,順為資本肯定要從研究院坐做起。」

「對我的職業生涯都沒有太大幫助,我研究生畢業之後還是大概率會去中金,也有可能去外企投行。」

「先積累一些經驗再看看有沒有什麼機會,有你這個妹妹是我最好的人脈哈哈哈哈。」

「你們這次上市募集了四百億rmb的資金打算用在哪裏?」

「不管是內啡肽二期生產基地還是腦機連接大規模實驗應該都花不了這麼多吧?」

李渺渺嘆氣道:「我們打算自研腦機連接晶片,現在在前期的調研階段。」

「我們現在用的腦機連接晶片屬於製式晶片微調的,做到現在這種程度已經很難再進步了。」

「你用過腦機連接手機沒?」

李姝瑤:「我現在的大米mix4還是你送給我的呢!當然用過。」

李渺渺繼續說道:「你應該也發現了,現在的腦機連接只能實現點擊屏幕的功能,像控制音量、開關機這些功能都無法實現。」

「你在走路的時候,腦機連接更是無法發揮作用,它的限制因素很多。」

「更別提要實現媒體說的元宇宙了,如果要想通過腦機連接控制VR設備,製式晶片是遠遠不夠的。」

大腦約有一千億個神經元,每個神經元和十萬個類似的神經元相連,而且每個神經元的放電模式不同、編碼方式不同、信息處理方式也不同。

「我們打算進軍半導體行業了,半導體行業從17年起大家也慢慢了解到,半導體是真的燒錢。」

作為在中金實習過,李姝瑤也看過中金內部關於半導體行業的研究報告:

「你們打算做什麼晶片?應該是普通的MCU吧,不會是AI算力晶片吧。」

李渺渺有些驚訝:「你還知道MCU和AI算力晶片的區別?」

MCU就是我們俗稱的晶片,全稱是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單元),MCU相當於將CPU、內存、PLC等一系列的東西集成到一塊晶片上。

而AI算力晶片是專門處理人工智能應用中大量計算任務的模塊,比MCU的定義要更窄,功能也更單一。

李姝瑤點頭:「我好歹在中金實習了這麼久,半導體行業我還是有一定了解。」

「MCU還好,這麼多年MCU行業相對成熟,國內相關人才雖然少但是還是有的。」

「但是AI晶片,想挖人有點難,國內這方面人才很少,基本上全在幾家大廠。」

「不過科創生物也算大廠了,想挖人只要給的價碼夠高還是能挖到人的。」

李渺渺解釋道:「MCU和AI算力晶片我們都要做。」

「短期只是手機端和醫療器械端的腦機連接應用,常規的MCU定製化開發是夠用的。」

「但是考慮到長期,我們要往虛擬現實方向發展的話,AI晶片現在就要開始積累。」

「技術的預演要提前很久開始。」

李姝瑤鼓掌:「好志向!好想法!」

李渺渺無奈:

「技術的研發是既痛苦又無力的過程,特別當你走在該項技術最前沿的時候。」

「我現在看著預算頭都是大的,我終於知道國內的企業為什麼不願意在研發上加大投入,不願意做基礎創新。」

「前沿的研發投入太高,我們今年第四季度要把半導體公司的架構搭建起來,光是招人我們預計也要花10億rmb。」

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常規MCU工程師的薪酬在三十萬以上,資深架構師的薪酬150萬起,大牛級別的架構師薪酬至少是200萬。

這裏的薪酬只是說的最低值,實際可能還要更高。

好的地方在於科創公司現在也算是業界巨頭,還是腦機連接領域最前沿的公司,所以不需要付出太多溢價。

如果是晶片初創型公司,創始人又沒有太強的背景背書,溢價可能要給到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百。

至於AI晶片方面的工程師就更貴了,稍微有點經驗的資深工程師都要小一百萬。

晶片方面也是這幾年國家帶頭投錢,不然大多企業根本活不下去。

李渺渺繼續說道:「十億只是搭框架,預計明年要花個一百億,明年腦機連接的專利授權費基本上要全部投進去。」

「我作為財務方面的負責人,看著預算裡的金額覺得心痛。」

國內能燒錢做晶片的公司很少,能一直堅持下來的除了專門的半導體公司外,就花為、千度、阿狸、鵝廠這幾家了。

不是巨頭真心玩不起。

李姝瑤提醒道:

「一百一十億聽起來多,把你們四百億的募集資金燒掉四分之一,但是如果你們願意把腦機連接晶片專門拿出來成立一家公司。」

「讓這家公司引進外部資金投資,以鄭理的行業地位隨隨便便拉來二十億米元不是問題。」「你知道千度的崑崙晶片不?國內首個AI晶片,18年宣佈完成研發,採用三星的14nm製程。」

「到現在都三年多了,產量才三萬片不到,大多是千度自己買了回去,用在他們的阿波羅自動駕駛汽車上。」

「崑崙晶片說是AI晶片,其實最大的應用場景還是在自動駕駛上面。」

「千度不自己造車,想靠千度地圖積累的數據完成在自動架勢領域的彎道超車可能不?」

「他們想搞自動駕駛晶片,能玩得過特斯拉嗎?別說特斯拉,國產造車新勢力千度都未必能打得過」

「但是即便如此,千度的崑崙晶片拿出來單獨成立公司,今年三月份完成的融資,估值在20億米元。」

「你們真的把腦機連接晶片拉出來融資,融這麼多隨隨便便。」

這幾年千度相當不好過,移動互聯網的車沒趕上,PC端的生意是越來越難做。

私域流量的興起,讓千度作為流量入口的功能愈發弱化。

千度寄希望於在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領域彎道超車,他們在這個領域投入了海量資金。

李姝瑤在中金實習期間看了很多類似案例,她對最近市場上的資本運作案例信手拈來:「千度的崑崙參投方就有IDG資本。」

「你們想投的話,順為資本、IDG、淡馬錫、高盛這些都會願意投一筆吧,交銀國際未必。」

李渺渺的職位決定了她能看到的層次比李姝瑤更高:

「一百億rmb我們自己還是燒的起。」

「千度會把崑崙拿出來是因為他們的晶片沒有收入來源,千度最近幾年又是一年不如一年。」

「靠自己想把能大規模推廣的AI晶片燒出來,有些力不從心。」

「你看鵝廠、花為、阿狸這幾家會把晶片公司拿出來引進外部投資嗎?」

「花為的鯤鵬、阿狸的平頭哥,會拿出來融資嗎?」

平頭哥是阿狸達摩院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如果真的有一天科創生物把半導體公司拿出來融資,那一定是我們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現在光靠腦機連接的專利授權,是能養得起一家晶片公司。」

「等英語系的腦機連接技術研發完成,我們甚至能養得起兩家。」

李渺渺語氣中充滿不差錢的味道。

李姝瑤眼睛裏就兩個字:羨慕。

「壕無人性,難怪說壟斷生意最好做。」

「我們內部討論的時候都說你們如果願意在腦機連接領域做一些定製化開發,估值能更高,營收也能更多。」

李渺渺不明白啥叫定製化開發。

「定製化開發?」

李姝瑤解釋道:「就是將用戶在不同瀏覽頁面的腦神經信號統計下來,然後將這些數據賣給互聯網公司。」

「目前來說能做這生意的只有你們一家,我們內部討論的時候都說科創生物掌握了人類大腦神經信號的通道。」

「掌握著人類大腦的馬六甲海峽,說難怪科創生物的海外研發中心落在獅城。」

李渺渺:「你們說的這種雷君跟我們提過,因為我們提供給他們的技術授權演演算法方面是完全的黑箱。」

「大米想定製化採集用戶腦部神經信號做不到,雷總來問我們能不能開放這部分功能給他們。」

「技術上自然是能做到的,但是把這部分功能開放之後會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產生。」

「另外這方面的立法很不完善,我們還要等相關規章制度出台後才會考慮能不能做。」

「而且從我個人的角度,把這方面功能開放後,人會更容易被誘惑會更容易放縱。」

「現在互聯網大廠已經在各種利用大數據收割用戶,結合腦部神經信號反饋,普通人會更容易被收割。」

「從我個人的角度是不希望開放這部分功能的,從公司的角度好處只是有更大規模的營收,但是一家企業更重要的社會責任感部分的缺失影響會更大。」

李姝瑤一邊鼓掌一邊看著妹妹,「你比我思考問題還更成熟了。」

「我的考慮只是站在企業層面,你已經在考慮企業的社會責任了。」

「科創生物作為一家年輕的公司,現在別去走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路線是對的。」

「開放腦神經信號數據,你們作為toB的企業確實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反噬是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層面出現的。」

阿狸和老馬的口碑暴跌,就是當他們不在意用戶感受,為了企業利益大數據殺熟,為了企業利益大肆販賣流量後出現的。

千度同樣如此,流量廣告毫無底線,導致在年輕一代裡人心盡失。

李渺渺點頭:「我們之前的定位就是高科技研發企業,以研發為導向目的是為人類帶來更美好生活為企業願景。」

「雖然這種口號很大很空,但是我們確實是在朝這條路上發展。」

李姝瑤:「華國的互聯網巨頭們大多開始時的願景都是很美好的,但慢慢就發展成現在這樣。」

「企業的改變是很難控制住的,你作為高管是無法限制企業發展路徑,能進行限制的只有鄭理。」

「鄭理一直在獅城獃著也不是辦法,他離公司太遠,這麼久不回來高管跟他完全不熟悉,他怎麼掌握公司?」

「這等於把掌控公司的責任全丟給你了。」

李渺渺跟鄭理屬於高度利益捆綁,鄭理對企業失去掌控權的話,李渺渺必定被架空。

李渺渺無奈道:「鄭理說最近的研究課題做完就回來了。」

「而且就算他在姑蘇獃著,也是天天呆在實驗室,跟現在也沒啥區別。」

「以前他在姑蘇的時候,那幫高管逢年過節要送點特產連他人都見不到。」

感謝wactor的打賞!

感謝各位書友一路以來的支持,本周日開始上三江,下周五上架。

能上三江確實沒想到,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