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92章 差異
第95章真正的大佬

薑炎的位置和視野都要比董文序更高,他對自己的能力和可以實現的作用有準確的估計。

但是很多事情又不能展開來告訴董文序,薑炎只能通過命令帶一些勸導的方式讓董文序按他的要求去做。

薑炎也能很強硬的逼迫,只是他不喜歡這樣乾。

「你知道我們國家每年大豆的進口量嗎?」

董文序直言道:「很多,幾千萬噸吧。」

他是農業轉基因方面的研究員,對產業只有粗淺的認識。

薑炎回答道:「我們去年進口大豆量在一億零三十三噸,高度依賴進口。實際上我們本地大豆種植面積並不算低,去年全年種植面積達到了1.48億畝。」

「但是為什麼大豆產業如此依賴進口?」

這個董文序很清楚,基本上每年農業研究的行業大會都會討論這個問題,他多少也清楚:

「因為跟阿美利肯或者南美的國家相比,華國的大豆畝產太少,種植成本太高。」

薑炎繼續道:「是的,但是即便我們大豆的畝產低,成本高,還是要自主生產,你覺得是為什麼?」

國內對大豆種植的補助是比較高的,從2016年起玉米每畝補助在100元,而大豆每畝的補助在200元。

大豆進口到華國,豆腐之類的豆製品只是很小的用途,最大的用途還是兩塊:榨油和養殖。

大豆榨油後剩下的豆粕粗蛋白含量超過百分之四十,是上好的飼料成分。

薑炎繼續問道:「那現在百分之二十不到的國產大豆率,能保證不被卡脖子嗎?」

物資短缺產生的上漲不會是,比如大米比起我們需要的量缺少百分之五,大米的價格就上漲百分之五。

不會是這樣的,而是大米比起需求量少百分之五,價格會漲到百分之五的人買不起大米。

更別說依賴度高達百分之八十多的大豆,大豆斷供帶來的是沒人吃得起豬肉。

董文序搖頭:「不能。」

薑炎:「所以我們做的工作意義重大,這也是我來這裏工作短期最重要的任務。」

「培育出適合華國東北土壤環境的大豆種子,我們可以使用轉基因和雜交技術結合培育。」

「做好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董文序一直從事科研,欠缺社會經驗,但是不是傻,特別在數字時代信息交互是非常快的。

他不知道薑炎身份,心裏覺得對方在畫餅,還把這個餅畫的如此高尚:

「好的,我先去對這些大豆細胞進行基因測序,然後再研究其性狀的差異。」

「但是我還是有一點想問一下。」董文序起身往外走後又回頭來問道。

薑炎抬起頭:「你直說吧。」

董文序問道:

「薑老師,您如何保證我們通過轉基因和雜交培育的轉基因大豆種子能獲批上市呢?」

「要知道北農科技前年研發的轉基因大豆種子已經在某個南美國家獲批上市了,那個種子品種我們國家至今沒能獲批。」

「那個大豆種子的研發團隊裡有我大學同學,所以我比較清楚。」

「您的能量恐怕不會比北農集團更大吧?」

國內對轉基因一直議論紛紛,已經搞得這不是個科學問題了,這搞成玄學問題了。

什麼吃了轉基因人的基因會跟著轉,這種言論都有人信。

薑炎笑了,你小子太小看我了:「你等著看明天的新聞吧。」

第二天董文序在農研所吃午飯的時候收到薑炎發來的鏈接:

「轉基因品種審定標準公示轉基因種子商業化再推進」

再一看正文:

「**農業部官網消息,12月12日**農業部公佈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國家級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擬在《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修訂完成後發佈實施。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1年12月20日。」

董文序意識到薑炎可能是某位了不得的大佬,「華國有哪個農業大佬姓薑的?」

「對方這能量,不知道這份徵求意見稿是他參與擬定的,還是他提前得到了消息。」

董文序都猜錯了,這份意見徵求稿是在薑炎的直接指示下推動的,薑炎是決策者。

「但是不管怎麼樣都是大佬,既然對方是大佬那就牢牢抱緊大佬大腿。」

國內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不是技術也不是基本面分析,而是消息面,你能提前得到消息是最牛的能力。

至於部委的能量,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華國新能源產業的來龍去脈。

科創生物姑蘇的總部,自從科創生物上市後,手握巨額現金流,超過四百億rmb躺在帳面上,市值已經突破萬億。

科創生物成為華國各大基金的重倉股,尤其是大型公募基金更喜歡持倉科創生物。

因為科創生物屬於是大盤股,市值突破萬億,私募配置這種收益率不會太高,靠一家機構拉不起來。

而公募對利潤的要求沒有私募那麼高,所以他們更喜歡持有護城河足夠深,財報漂亮,最好還能有一定技術含量,科創生物幾乎完美符合公募基金的需求。

這些年為什麼大的公募基金熱衷於持倉茅台、寧德時代、通策醫療這些公司。

像茅台,其獨有的酵池、土壤、地理環境和微生物群,加上其獨一無二的口碑,是其最深的護城河。

(說實話茅五瀘裏面,個人覺得茅台確實最好喝,倒不是心理作用之類的。)

而且茅台的利潤又足夠高,所以才會被公募基金包括外資大量建倉。

而科創生物的護城河在於其技術的壟斷性質,同樣高額的利潤。

一旦科創生物不能保證技術壟斷,將會迅速面臨殺估值的問題。科創生物也由於馬斯克旗下公司的腦機連接技術,市值在萬億rmb來回震蕩。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