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山寨小姑爺》第四十三章 共治天下
黃石寨這些人雖然張縣令出於本身的政績考量,願意讓他們入籍,但是他卻解決不了逃民下山後的安置問題,土地,房屋這二項他根本無力給予。

現有的鄉村也會把這些人當成不安定分子,拒絕接納。

幸好肖華飛可以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也是肖華飛當初說能解決黃石寨眾人身份問題的底氣。

經過與肖守業的詳細商論,肖華飛在紙上將未來建設黃石集的計劃,進行了完善。

這次整體市集的建設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選址買地,設計客棧、酒樓、作坊的圖紙並招工、備料。

第二步建設員工宿舍與食堂,作坊。肖華飛打算借鑒前世電子廠的一些管理制度,分家庭住宿、定時上工,每日三餐集中在食堂用餐等等。

第三步才是蓋酒樓與客棧。這樣整體投資可以分批進行,待浮生醉正式銷售,回攏些資金後慢慢興建。

而且蓋好了宿舍與食堂後,便可以讓黃石寨裡的一些家庭先過來工地幫忙,這樣又可以節約相當一部分人工。

第二天吃過早飯,父子二人將整體計劃書,送至肖老太爺面前,肖華飛打算當面同爺爺仔細解讀下這份計劃書。

肖華飛先將昨天見張景清時的情況,一字不漏地向爺爺進行了陳訴,並分析了張景清求名,求政績的心態。

然後開始照著昨天完成的計劃書,讀了約有一刻鐘,又講解了小半個時辰。

才把整個計劃,從資金成本一直到需要的人工、物料,包括預期的投資回報,全部講清楚。

肖老太爺開始時閉著眼,一字不漏地仔細聽著孫子的計劃,起初他並沒有任何錶示。

不過隨著肖華飛的不斷講解,肖老太爺神情上終於有了些許變化,開始不時地眯眼看向,情緒逐漸高昂的肖華飛。

他沒有想到一向胡鬧的孫子,能如此詳盡地把整個事情分析、計劃得如此清楚。

而且這也是他經商幾十年來,頭一回見識到做生意可以如此羅列計劃,分析成本,明確經營項目,並寫明預估回報。

這種生意計劃書若是將來在整個肖家生意中都應用起來,其中的好處已經顯而易見。

以往都是各商隊掌櫃每月或每季大家談一談想做什麼,只要肖家這面點頭,便開始操作,是賠是賺全看掌櫃的運氣和經驗。

又或者到年底時,一群人聚在一起,有的說明年往北販茶,有的說明年往南販皮貨,每個掌櫃只是說個大概想法,大致報個需要使用的銀錢,便開始各行其事。

今天聽了肖華飛的商業計劃書,肖老太爺開始反思以前在生意細節上,管理得太過粗糙。

他開始設想如果從今年開始,每次再議定商隊經營方向時,掌櫃們都能和肖家主事人一起過一遍來年生意計劃書,那在今後生意經營上,贏利應該會大增。

不會再出現十支商隊,至少每年有二三支虧銀子的情況,而且對商隊掌櫃的經營也加個目標約束,省得他們出了門便自行其事。

肖老太爺其實並不太在意,肖華飛這個計劃執行中需要的銀錢,他反而更看重凡事都要列出計劃,和評估回報的方法。

這有很強的實用性,而且還可以提升做事的效率,方便事後總結。

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以前計劃來年生意是用嘴說,用腦子記,而現在他決定肖家以後要用肖華飛這套方法來做事。

這份黃石集的計劃在他看來,無非是買些荒地,蓋些房子,這個時代只要不是修大宅與宮室,根本用不了太多的銀錢。

不過是蓋些能夠使用得住的房屋,又不用加什麼景觀,花木園林。

所以肖老太爺對這份計劃,也只是注意了一下最後需要使用的銀錢到底是多少。

至於最後掙多少銀子,肖老太爺並不在意,他年紀已經大了,無論留下多少家財,也得肖守業父子以後能接得住才行。

肖老太爺只希望在他還活著時,能為他們父子擋擋風雨就好,從這段時間肖華飛的表現來看,將來孫子也許能撐得起這個家了。

肖華飛已經把整個計劃講解完畢,正坐在一邊大口喝茶,他內心稍稍有些忐忑,不是因為計劃不夠好,沒信心在未來掙到銀子。

而是擔心肖老太爺年紀太大過於保守,思維已經跟不上他的想法,一個人的固有觀念才最難改變。

肖守業此時看了眼還在閉目沉思的父親,小聲說道:「我覺得華飛這孩子的想法還是不錯的,雖然整個計劃需要的銀子多了些,而且掙錢也比較慢,但勝在算是為將來打下一份基業,父親您說呢。」

肖老太爺沒有理肖守業,反而看向肖華飛,眼神中偶爾露出精光。

「乖孫子,此事有幾分把握?」

聽到爺爺問起,肖華飛連忙站起身,笑著答道:「孫子覺得至少有七八成把握。」

肖老太爺才轉向肖守業,冷冷說道:「以後和掌櫃們議事,都讓他們列個計劃書再談。」

然後笑著對肖華飛說道:「孫兒,你覺得如何。」

肖華飛馬上諂媚地笑道:「爺爺眼光最準,孫子覺得您說得對。」

肖老太爺被孫子捧得有了笑臉,對肖守業說道:「家有萬金,不如後繼有人,以後你多和你兒子學著點。」

肖守業有些無語,近來老爺子對自己越來越不待見,不過看自己兒子受到重視,內心也是高興。

最後肖老太爺認真地囑咐肖守業,既然決定做此事,那地就不妨再多買些,把選址周邊的土地多買些備著。

事情就按肖華飛的計劃定下來,肖家現在還是由肖守業在撐著外面的事情,所以相關銀錢的支出就由他來料理。

具體執行層面,由肖華飛統一佈局規劃,安排施工,關於多買土地的建議,肖華飛對爺爺的眼光也很欽佩。

原本他也是這樣想的,因為一旦這個黃石集真的火了,那周邊的地再想買,可就不會有人按荒地價錢賣了。

父子二人從肖太老爺那裏離開後,便分開各自忙活,肖守業去安排明日的車隊,再檢查一遍貨物。

肖華飛再次回到院中,由杜蘭英,小芹陪著試吃,繼續操練起二位未來仙味樓大廚。

按他的估計,再有二十天左右,仙味樓那邊的內部改造也將完成,那時不管他們廚藝到哪步,都得去試試深淺。

總不能他這個肖家大少爺,天天跑仙味樓後廚去給客人炒菜。

如果事情變成這樣,他還不如在家裏當個混吃等死的富三代好了。

為了這份可以傳承後人的廚師手藝,二位準大廚這一陣也是拚了,每天只要肖華飛一晨練完,他們就準時就位,煎炒烹炸忙個不停,直到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房睡覺。

這些天的試吃,弄得小芹天天嘴上都是油汪汪的,杜蘭英也連帶著豐潤了一些。

只是院中的花草這段時間遭了殃,被幾個灶台升起的煙氣熏得有些枯萎。

院中時不時傳出的菜肴香氣,引得肖家宅裡的下人,每當走過大房院子的附近,都一個勁的吸著鼻子。

甚至有無知的下人,看到院中每天升起的煙氣私下猜測,大少爺正在家中修仙,因為那些香氣只要人聞了便有口水流下來。

香氣縈繞間,重熙皇帝結束了晚課,緩緩睜開了眼。

自從上次同盧丞相談完話後,他整個人有些心神不寧,不知道盧丞相會不會把事情辦明白。

外朝那些文官,已經讓他失望透頂,只知道勸他不要修仙,每天上朝議事。

卻從不想想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先帝隻活了二十八歲,才當了三年皇帝。

大晉這萬裡江山,億萬臣民都需要他這個皇帝來帶領,而且這萬萬人之上的唯一位置,實在是讓人無法放手。

重熙皇帝知道自己十年有餘沒有上過朝,但就是上了朝,又能幹什麼,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要來壓倒東風。

國家一遇大事,各方便爭論不休,有時身為皇帝想評評理,總有人馬上跳出來,指出他的一堆不是來。

只要挑起皇帝的錯失,對立的雙方瞬間統一,原來的爭論不重要了,全都開始引經據典的責怪起他來。

可國家不是交給這些文官們來治理了嘛,什麼大政,舉措都是由他們提出。為什麼有了錯就全怪在皇帝身上。

有時他真想衝下面的大臣們大喝一句,誰願意來坐這位置誰來坐。

但是他不能這樣喊,因為那樣的話,下面大臣們說他的話會更難聽。

他發火也不是,發表意見也不是,好像整個朝堂上就他這個皇帝是最大的白癡。

重熙皇帝真心累了,他想起了開國太祖皇帝,哪怕殺了個人頭滾滾,下面的大臣依然如小雞一般老實聽話,差事辦得也滴水不漏。

他已經六十歲,年紀越大留給他成仙長生的機會越來越少,一定要抓緊時間才行。

重熙皇帝收起心思,不再想那些讓他倒胃口的文官,他籲出一口氣,輕咳一聲。

在圍幔外待立的孫福馬上躬起身,低低說道:「皇爺有何吩咐。」

「近來外面有什麼風聲。」

孫福心裏明白,這是皇帝在問關於上次外查官員的事情,想知道朝野中有什麼反應,重熙皇帝隻關心銀子的事情。

「回皇爺話,奴婢讓影龍衛的小崽子們探聽過了,京官和百姓們沒有太大的反應,至於其他州府的消息還需過段時日才能有回報。」

重熙皇帝思慮片刻,平淡說道:「著內侍監馬上選派宮人,跟隨著吏部外查的旨意一起出宮。至少每一州府外查有了空缺後,都要有宮裏的人在。」

孫福馬上稱是。

「讓影龍衛各地的人手,也給朕動起來,看好文官們的手腳,十兩銀子他們分走四兩,朕認了,若是十兩銀子,他們想要六兩,哼哼......」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