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第四百六十六章 火燒連營,光攝8旗!
第464章分兵,埋伏

對於李岩的提議,朱大典、馬科等均表示贊同。

艾能奇、馬寶能否追上並攔截住清庭要員仍是一個未知數,那麼,若能盡量殲滅從河南、山東潰敗下來的清虜,以後派兵出關徹底滅亡清虜便更容易些。

至於黃得功、楊展麾下的兵力是否充足,軍務院眾臣均認為沒問題。

如今,黃得功不過分派出三鎮衛戍軍,其麾下尚且有禁衛軍第二鎮、第五鎮,以及邊防軍第十一鎮、第十三鎮。

另外還有楊展所領邊防軍第四鎮,劉芳亮所領邊防軍第十二鎮。

六鎮兵馬,以兩鎮駐守京師及附近州縣,派兩鎮分別去延慶州、密雲衛支援艾能奇、馬寶,再派兩鎮取保安州及宣府鎮,完全足夠。

商議完畢,軍務院便照此議,給黃得功、楊展發佈軍令···

密雲。

十月原本是秋高氣爽的季節,可因為小冰河時期的原因,天氣已經有些寒冷了。

七歲的福臨坐在顛簸的馬車裏,隨著冷風透過門簾縫隙灌入車內,不禁打了個寒顫,往布木布泰懷裏一縮,道:「皇額娘,好冷。」

布木布泰拿起一件皮毛大氅給他披上,道:「一會兒休息時,喝些熱湯就不冷了。」

福臨仰著頭問:「皇額娘,什麼時候能休息?朕的屁股都顛疼了。」

隊伍從今早天方亮開始走,已經走到太陽偏西,布木布泰覺得也該停下歇息了。

畢竟隊伍中不少人家眷都是老弱婦孺,經不起太長時間的顛簸趕路。

她於是遣人去問多爾袞。

沒想到多爾袞親自過來,並登上了馬車。

多爾袞也不避諱福臨,再加上馬車上的空間並不算大,他便一屁股坐在了布木布泰近旁,與之膝蓋挨著膝蓋。

福臨已經懂了不少事,見此眉頭皺起,卻沒敢說什麼。

兩個大人則完全沒在意福臨的想法。

多爾袞道:「前面不遠就是密雲縣城,到了那裏我們就能歇息了。」

「這一走就是一個白天,老人孩子們怎麼受得了?」布木布泰覺得路趕得太急了。

後世某些電視劇其實將布木布泰表現得太過於優秀了。

不能否認,布木布泰在政治上確實頗有心計和手腕,但其他方面都很一般,甚至有諸多不足之處——這是其出身決定的。

她本來時草原科爾沁部落的貴族女子,十三歲就嫁給黃台吉為側福晉。此後除了一些宮闈陰謀和政治鬥爭,根本沒經歷過別的坎坷磨礪。

論長途趕路,不論是她從科爾沁遠嫁給黃台吉,還是去年從關外遷入京師,都是在一種頗為寬鬆的環境下由諸多奴才伺候著進行的。

哪裏經歷過如今這種為了逃命而趕路的事?

所以,別說福臨覺得辛苦,就連她也受不了。

他們這一大支隊伍不是騎馬便是乘車,連續三天都是用整個白天趕路,她真不認為明軍能追上——都說明軍從海上來,那應該沒有多少騎兵吧?

若是明軍都是步卒,就更難趕上他們這些人了。

何必走得如此急?

多爾袞解釋道:「正是隊伍中多老人和孩子,才要走快些,不然讓明軍追上,那才危險。」

事實上,多爾袞不會讓老人、孩子所在的隊伍面對明軍的情況出現,因為真到了這一步,隊伍就很容易崩潰,全都得玩完。

所以他會在此之前,軍隊和老弱隊伍分離——若明軍實力弱,就讓軍隊去解決了明軍;若明軍實力太強,他們也只能丟棄老弱婦孺所在的隊伍了。

當然,福臨和布木布泰他還是會盡量帶上的,畢竟如今福臨還是大清的皇上。

不過這些話多爾袞絕不會告訴布木布泰。

「我們從京師逃出關去,英王、肅王,還有山西那邊怎麼辦?」布木布泰又問。

多爾袞勉強露出一絲笑容,道:「你放心,收到明軍登陸天津消息的當日,我就派人去通知他們撤軍,讓他們從山西進入草原回遼東。」

「那就好。」布木布泰略微放心了些。

她也知道,軍隊才是維護大清統治的基礎。若是沒了軍隊,他們這些人即便逃到關外,日子也不會好過。

多爾袞拍了拍布木布泰的手,道:「你別再胡思亂想,我先下去了。」

「嗯。」

臨下車前,多爾袞這才注意到福臨裹著的眉頭,以及不爽他的表情,不禁笑了笑。

待下車後,他臉上的笑容立即沒了。

倒不是因為福臨的敵意,而是他清楚,如今大清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他雖然已第一時間派人向山東、河南、山西的將領傳信,讓他們撤軍,可他們到底能不能撤走,卻是一個未知數。

而且他隱隱有種感覺——明軍既然敢大膽地從天津登陸,直取京師,恐怕在河南、山東、山西的戰場也取得了不小的優勢。

若是如此,八旗軍想要撤走就更難了。

次日。

在密雲縣城休息了一夜的多爾袞等又是天剛亮就啟程,走到快中午時,後面有哨騎追上來急報。

「王爺,有一股明軍騎兵追上來了!」

多爾袞跟代善對視了眼,便沉聲問:「他們有多少人?」

哨騎答道:「應該有一千五百騎左右。」

代善問:「你估計他們多久能追上我們?」

哨騎看了下旁邊大隊人馬行進的速度,道:「最多一兩刻鐘就能追上來。」

聞言,多爾袞、代善都皺起了眉頭。

旋即,多爾袞道:「隻以前一千五百騎而已,我們分出三千騎兵,應該就能吃掉他們。」

多爾袞等出京師時,有近一萬各類兵馬,雖說其中多強征入伍的滿族老少男子,但亦有四五千正牌八旗滿洲。

這四五千正牌八旗滿洲,可都是能當做騎兵用的。

代善聞言點頭,道:「我來領騎兵,伱帶著大隊伍繼續向前走吧。」

大清都到這種危亡關頭了,且代善家人也都在大隊伍裡,多爾袞也不擔心他領了三千騎兵能起什麼壞心思,當即點頭同意。

···

代善帶著三千騎兵,向來路回奔幾裡,尋到一處適合騎兵埋伏的地點,便停了下來,讓麾下騎兵分作三股埋伏起來。

代善是1583年生,已經62歲了,在如今的滿人中已屬高齡。

他十幾歲就隨努爾哈赤征戰,幾十年來經歷大小戰鬥無數。

近幾年雖然因為年老,以及黃台吉、多爾袞的壓製,不再到一線領兵,卻不代表著他變無能了。

事實上,隨著年老他用兵反而愈發老辣。

便如這一次,即便是領著雙倍於明軍的八旗滿洲騎兵,他還是選擇埋伏。

在代善等人埋伏好一刻鐘後,來路上便有煙塵揚起。

代善用千裡鏡看了看,不禁皺起眉頭,因為來的只有五六百騎。

他再看向後方,果然又發現了另外兩股煙塵,規模都差不多,與前一股騎兵呈側倒的品字型前進,而非是沿著他們走過的馳道呈一字型前進。

第二更。

晚安~

錯字稍後改。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