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人生重啟二十年》第六百四十一章 單彩的選擇
第641章產業

讓趙長安意外的是,紀振乾對趙長安提出的這個丹江手機產業園的建議,簡直是無比的興趣濃厚。

還在鄭市參加一個會議的他,直接請假啟程,秘書和司機一路交換著開車,路上連晚飯都顧不得吃,在晚上九點就到了丹江景區。

趙長安剛唱完一首『春天裏』,來不及聽不久齊鵬和卞瑩瑩的薩克斯美聲唱法『茉莉花』,就被景區的一個負責人請到了紀振乾下榻的酒店。

趙長安敲開一間小包間的門,裏面紀振乾和他的司機,秘書,正在吃麵條。

讓趙長安後悔得直想打自己幾個大嘴巴,現在人家千裡迢迢連夜趕回來,難道讓自己給他說『我和你鬧著玩呢。』

「這雞蛋面不錯,你也來一碗當夜宵。」

紀振乾笑著建議。

雖然是盛夏,然而湖邊山裏晚上的氣溫並不高,打開的窗戶還帶著風的涼意,別說電扇,空調都不用開,就是不時飛進來一些趨光的飛蟲。

開著的窗戶傳來薩克斯的悠揚和卞瑩瑩的歌唱,非常的好聽悅耳。

看到趙長安過來了,紀振乾的秘書和司機把吃了半碗的麵條盛滿,端著碗出了包間。

「如果你能拉來足夠的資金,技術,設備,牌照的事情咱們可以一起努力。」

紀振乾秉承他一貫的風格,開門見山,不拐彎抹角。

但是也一句話把趙長安賭到了死角。

——

在一開始的時候,趙長安就考慮到了手機行業其實是一個物流成本相比較於商品本身價格,幾乎微乎其微的比例。

再加上丹江地處中原腹地,三省通衢,公路水陸航空皆備,以及正在動工的寧滬鐵路,看似地處山區一隅,實則可以輻射全國。

而且電力人工土地水源甚至包括稅務減免,都和東南沿海相比較,有著自身的優勢。

可以作為產能部門,而設計研發營銷部門則是可以放在長三角。

這種選擇,其實也是無奈情況下的一種折中和妥協,肯定不是最優的選擇。

然而現在齊鵬和天悅已經出現了媾和的姿勢,那麼以著天悅對國內的產業佈局的野心和步驟,肯定會把一切重要部門放在長三角,甚至在未來形成產業鏈集群。

以龍頭高屋建瓴,再沿江逆溯擴張輻射,朝著經濟落後區域降維入侵;這才是天悅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選擇。

「叔,一個地方的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選擇就是因地製宜;當然,我在您面前談這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我個人認為,丹江的未來不在於大工業,而在於旅遊,醫藥,園林綠化。」

趙長安這一句話說出來,紀振乾嘴裏的麵條都不香了,抬頭詫異的望著趙長安,『電話裏面單嬙說得可不是這啊?』

『這是演哪出啊?』

還好,紀振乾的涵養非常的好,繼續吃著嘴裏面已經淡然無味兒的雞蛋面,臉上看不出來任何異常的說道:「你仔細說說。」

「丹江的旅遊產業的可深挖,不用我說叔也肯定比我心裏更有數,不過裏面有一個問題就是丹江和北峽其實更應該作為一個整體,做成一個大旅遊區,——丹江區域氣溫適宜,群山俊峰,海拔高低錯落,非常適合大規模的中藥種植,——在城市發展史上面,有著一種規律現象,就是看上遊,現在燕京明珠都在大力的進行城市綠化,可以相見的是,不久全國性的美化城市的浪潮就會來臨,——」

在趙長安前一世,或者說這一世的快過年,鍾連偉的父親就吃了一個大虧。

他把郊外的一處老房子作價五千賣給了鄰居,結果又過了兩年,山城綠化,到處高價收購優質花木,他院子裏那顆三十多年的老桂花樹賣了一萬八。

鍾連偉的父親知道了以後,想過去討要,結果鄰居幾個兒子拿著鋤頭鐵鍬,門都進不去,到最後不了了之,硬吃了一個悶虧。

要知道那時候的人均工資也就是七八百塊錢一個月,一萬八等於一個工人兩年的工資。

由此可見幾年後,全國性的花木市場的瘋狂。

在聽著前面的『大景區』『藥材基地』,紀振乾還算是神色如常。

『大景區』的設想,其實一直都有著這個聲音,不過一直是北峽那邊這麼嚷嚷,想吃掉丹江。

就目前的兩地經濟力量來講,丹江直接差北峽一個等級,作為丹江的地方領導,他吃飽了撐著才會在丹江的經濟沒有反超北峽之前,主動提出這個『大景區』設想。

至於『藥材基地』,現在全國各地到處都有這個提議的地方,而且很多的地方已經做了起來,同時也暴露出很多的問題。

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就是,藥材長好了,賣給誰?

資本家都是逐利的,天然帶吸血技能。

稍微不慎到最後甚至賣得錢還不夠辛苦錢和下肥錢!

直到趙長安提出了這個『城市發展史規律現象』,紀振幹才真正的重視動容起來。

這兩年一心想帶領地方富裕的他,也參觀了不少的大城市和新興特色小城,在羨慕人家的富有的同時,紀振乾都注意到這些城市的綠化越來越漂亮乾淨整潔。

走著看著住著都舒服,他還想著回來也搞一搞美化城市這個運動。

只不過一次聽到當地一個園林局的科長介紹,一株手臂粗細的觀賞樹的價格居然價值兩千。

頓時澆熄了他心裏面才起的念頭。

現在聽趙長安一說,他就醒悟過來,這裏面不僅僅有羨慕,更含著一種經濟產業的契機。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那些鄭市,金陵,霧都,江城,津門,鹹陽,——雖然沒有燕京經濟雄厚,可也很有錢,而這些城市的綠化顯然也需要大量升級。

之後就是那些發達的二三線城市,甚至四線城市,——

就那一棵兩千的觀賞樹在紀振乾看來,一切成本連一百塊錢都不到,唯一的就是需要時間讓它長大和長出造型。

「這是一個人才啊!」

看著趙長安離開包間,紀振乾讚賞的嘆息,可惜這個小夥子才上大一,而且自己這邊廟小,不然就是說啥都要把他挖過來,共建丹江城。

當然,趙長安只是提出了一個大思路,想要去做,裏面還去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問題。

是地方主導,還是只是牽線,誰來投資,——

然而現在有了一個明確的主線,下面就是圍繞著這個主線做文章,而不用像以前跟個無頭蒼蠅一樣,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