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局阻止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行車和木牛流馬
董良搞出來這個自行車是用來販賣的。

這車子本身浪費的資源並不算多,但是經過這樣奇特的一番改裝,賣出去的均價可以翻數十倍。

培訓出來幾個會騎的,到北方去做生意,在城中騎一騎,吸引一下有錢人的注意力,這樣新奇的玩意兒一定好賣。

「可惜呀可惜。」

董良嘆了兩口氣。

「可惜什麼?這不是成功了嗎?看起來似乎很不錯的樣子。」

闞澤疑惑道。

董良笑道:「可惜其生不逢時。若將來地面再平坦一些,冶金工業在發達一些。他可以做得更好,應用範圍更廣。」

「如今雖然能夠使用,可也只是能在城裏用一用。城裏的道路都是夯土道路,比較平坦。到了城外,過於顛簸,這木頭就難抗了,實木的還是沉重了一些,人騎著很費力。」

「不過卻也已經達到了我的目的。這東西本來就不是留給平頭百姓的,將來搞一批出來,運到北方去,賣給有錢人。」

蔣銘祖兩眼直勾勾的看著這個特殊的機關造物。

還是忍不住張開了嘴問道:「這兩個輪子縱向排列,立都立不住,到底是怎麼跑起來如履平地的?」

這倒是問到了關鍵。

但是奈何董良已經忘記了自行車的原理了。

董良只能無奈的撓了撓頭。

「這個,這個應該是離心力和慣性的原因嗎?我也已經忘記了呀。」

蔣銘祖聽了兩個新鮮的名詞,又緊接著問道。

「這離心力和慣性又是什麼東西?」

「這兩個名詞呀,我也大致能解釋一下,到底怎麼精確的給下一個定義,我還做不到。不過先生也不用著急,十幾天后,我正好要在北固山下進行講學,到時候可將我的知識傾囊相授。」

「場下若有學生對這方面感興趣的,可以讓他們專門進行鑽研。我給他們指明方向,具體的精確研究還是交給他們吧。」

董良又轉過頭來,對那管事安排道。

「像這樣的車子先生產一批出來,一人一項分工,分了工序之後,倒也不算太難。我看其中最關鍵的技術還是那個軸承,雖然用起來方便,但是結構簡單,很容易被剽竊。畢竟這玩意兒要往外賣的,你們回頭製造的時候在外面加層外殼保護一下。」

「這事好辦,無非多加一層,我們還能再上幾個機關,只要一打開,就讓它自動散落。」

董良聽了連連點頭。

「不錯不錯,這種自我毀滅裝置確實不錯。這樣就可以大大增加別人剽竊的難度了。」

整輛自行車技術含量最高的恐怕就是那個軸承了,但是偏偏這個軸承還需要耗費不小的人力。

一旦有人進行剽竊,董良這邊並不能取得技術的突破進行碾壓,很難在規模上取勝。

畢竟那軸承還是要靠鐵匠一錘一錘的敲出來的,裏面的銅珠都是純手工的。….還得想個辦法,搞個模具,如此一來,才有利於大規模的擴產,不過這樣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那些專業的鐵匠去吧。

畢竟董良自己也不知道車珠子到底是怎麼車的?應該是需要機床什麼的,可這玩意兒自己是完全不懂。

而且搞這樣的機床,需要的金屬最起碼要比黃銅硬吧?董良能認得常見的鋼鐵、黃銅之類的金屬,已經是歸功於九年義務教育沒白學了。

再要問他更多的金屬知識,那真是強人所難。

不過董良相信工匠他們的智慧應該能做出來澆築的模具。

就是不知道澆築的銅珠和鍛打出來的強度差多少。

但是董良並不擔心這樣的問題,只要搞出來能用就行,反正東西都是要往外賣的,又不是留著自己用。

只要不是太過分,稍微易於損毀一些,還有助於賣零件呢。

「先生,先生,讓我試試吧。」

丁奉盯著眼前的自行車,兩眼放光,扭過頭來,眼巴巴的看著董良。

「想試試你就試試吧,不過可要小心。新手很容易摔跤的。」仟仟尛哾

丁奉幾乎要跳起來,胸脯拍的砰砰響,自信滿滿。

「先生瞧好吧,我一定沒有問題!」

董良同意之後,丁奉搓著手,跨坐在了自行車上。

他自覺的選擇了最穩妥的方式,先坐好,再啟動。

他出於謹慎的沒有給自行車加速太多,讓它緩緩的前行。然而懂的都懂,自行車速度越慢越不穩當。

丁奉兩手緊緊握著龍頭,左搖右晃的竭力控制著平衡。

眼見的就要像一次傾倒過去,他趕緊站在腳蹬上,不再坐著,身體懸空,向另一個方向進行傾斜。

在董良的眼裏,看起來十分笨拙的動作,卻彰顯著丁奉絕佳的運動才能。

他硬生生的憑藉著自己對身體的掌控,力量,平衡,將自行車穩住。

然後又仗著自己身體靈活,藝高人膽大,開始大膽的加速起來。

當戰勝了身體的恐懼以及慣性思維,自行車奔跑起來的時候一切都變得那麼的穩當。

丁奉咬著牙全身緊繃的身體懸空歪歪斜斜的在院子裏逛了一圈。

僵硬的肌肉卻蓋不住他翹起的嘴角,興奮溢於言表。

在眾人的敬佩的眼光中。他的身體逐漸開始放鬆。漸漸的,駕輕就熟的逛起了第二圈,第三圈。

董良也不得不讚歎。

一上手就迅速的適應了下來,確實是非常強大的運動能力。

看著丁奉興奮的在院子裏轉個不停,董良說道。

「好了,不要光在院子裏轉,跑到大街上去轉幾圈。讓大夥兒們都看一看這新奇的機關術,也搞一搞廣告,廣而告之,讓城裏的有錢人都知道出了這麼稀奇的東西。」

「逛個一兩圈就回來,我們去主公那裏,在那裏等你。」

董良笑著對闞澤和蔣銘祖說道:「給咱們城裏的有錢人炫耀炫耀,先在揚州搞一波訂單,賣一賣。也收一收成本,搞點錢發給工匠們當工錢。」….這邊丁奉答應了一聲,就興沖沖的騎著車子出了院子。

好似人來瘋一樣,在城中寬闊的中間大道上奔了起來。

「讓一讓,讓一讓哎,讓一讓!」

丁奉大喊著,讓街道上來回行走的行人讓路。

雖然他能騎著自行車前進,但是到了人多的地方,他也緊張,雙手握著龍頭緊張的有些小小的搖晃。

道路兩旁的行人見著前面有一個木製機關車沖了過來,也趕緊識趣的讓開。

「呦,這是什麼呀?」

無論是行人還是在街道旁的酒樓上喝酒的遊商,文人亦或是小二,掌櫃都探著頭看著丁奉蹬著機關車前進。

越來越多的人擠在道路旁邊觀看丁奉騎車,眾人都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這是什麼車呀?和馬車不一樣啊。」

「好像是靠腳蹬前進的呢。」

「怎麼豎著排兩個輪子?居然沒有倒,哎?」

雖然眾人都沒有見過自行車,但無論是普通的農夫,還是有些見識的商人,文人通過那兩個輪子都能一眼看出來,這應該是個車子。

經過仔細的觀察,一般都能發現一些門道。

沒見過是沒見過,可沒有人是傻子。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抱著滿腹不解的時候,卻也有那抱著劍四處遊學的士子炫耀自己的才學。

「這東西確實有些神奇,不過到底只能在路上跑,卻也算不了多少稀奇。」

一句話吸引了旁邊好多人將目光轉向這個抱著鯊魚皮劍鞘錯金漢劍的年輕遊俠。

看的出來這個遊俠應該只是嚮往瀟灑的文人裝扮的,年紀不大,衣著也華麗。

腰間的玉佩、腳上的皮靴子、手裏的寶劍,都價值不菲。

「小哥說說有什麼更神奇的?」

一個略顯富態的中年人好奇的詢問。

那小青年哼了一聲,抬著下巴。

「你們沒聽說過當年公輸班能夠造一種木鳶,可以翱翔於九天之上嗎?」

「木頭造的,能飛呀?」

「真的假的這麼神奇?」

「就是,就是,這也沒見過呀。」

「確實是有這麼個故事。」又有一個飽讀經書的文人搭腔。

「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後來是公輸班改良木鳶能在天上飛三天三夜。不過說到底,也沒什麼稀奇的,現在有那些富家公子哥玩的紙鳶就是那玩意兒。」

這文人不解釋還則罷了,一解釋反而引起了眾人的不屑,對眼前的這個自行車更加的追捧了。

「說到底那紙鳶不過是一個玩物,雖然能飛,卻不能帶人飛。還是眼前這個東西好,在這平地之上,兩腳輕輕一蹬,就可載著人像馬兒一樣快速前進。」

「就是就是,還以為是什麼了不起的木鳶,原來就是紙鳶呀。」

眾人聽了之後,議論紛紛,那個剛才引起眾人注意,穿著華麗的公子哥,不知何時已經消失在人群中了。….卻也有那真正有學識的讀書人,坐在新開的酒樓中,吃著從劉備軍中傳出來的下酒菜,互相閑聊著。

「這機關甚是巧妙,不過可惜只能在平地行駛,到了山間恐怕難行。」

「能以巧力載人,已經是非常的難得了,文化兄何必如此苛責。」

「這應該就是先秦時候所盛傳的墨家機關術了吧。」

「確實巧妙,觀其禦者,能以小力使大輪飛轉,頗有四兩撥千斤之妙。再看其握處左右轉動,暢通無阻。依我之見,總是墨翟在世,其機關未必有此之巧也。」

「哈哈哈,化成兄,若讓墨者聽到你如此非議其心中之聖,豈不是要和你血濺五步。」

「說起墨,可是有好些年沒聽說有墨者現世了。」

「此乃董子之功也。」

「哼!」一人將酒杯擲於桌上。

「董仲舒有何能力可稱為子?雖使孝武皇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可學術之爭,卻以朝堂之上論勝負,勝之不武!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即便是荀氏之王霸也有可取之處。可董仲舒卻以我儒家之學術改頭換面,雜以陰陽五行之說媚上邀寵,實在令人不齒!」

「兄長此言差矣,所謂……」

幾個文人藉著酒興,很快的就在酒桌之上爭論了起來,說到激動處,指天畫地,臉紅脖子粗,那街道之上飛奔的機關車就被他們拋之腦後了。

儒家的學派也很多,孔子的門徒中,很多人都是根據了自己的理解向下傳,並不是完全的循規蹈矩跟著孔子走。

韓非、李斯等許多法家人物反而是出自儒家荀子門下。

西漢初年的儒生也對叔孫通褒貶不一。

也有根據對於春秋的不同理解分為好幾派。

董仲舒雖然霸黜百家,獨尊儒術,對於儒生的地位是大大的提高,但也並不是所有的儒生都認可他的做法。

丁奉就在城中的大道上,感受著自以為風馳電掣的感覺。

董良等人已經來到了劉備處。

董良和諸葛亮、龐統三人湊在一塊兒,研究著手裏的軸承。

劉備先一邊拉著闞澤寒暄了一番,又非常熱情的關心著蔣銘祖。

一番禮賢下士,噓寒問暖,將這單純的數學家感動的稀裡嘩啦的。

關羽像個門神一樣蹲在劉備的身後一言不發。

諸葛亮看著手中的軸承道。

「觀此妙物,再一想這機關車之關鍵,對我也有許多啟發呀。」

諸葛亮抬起頭來,對著董良和龐統說道。

「我在隆中之時曾想過在蜀中如何作戰,蜀道艱難,最難者運糧二字,便想造一機關如木牛一般,節省人力,又可盛糧,蜀道之上,來去自如,大軍行進,再無後顧之憂。」

「只是略有些眉目,卻一直沒能落實,看來以後要多請存初指教指教,哈哈哈。」

諸葛亮看起來心情不錯,這軸承以及自行車上的機關確實給了他許多的靈感。

諸葛亮說的話卻讓董良心裏一陣激動。

談及諸葛亮,說其是個全才,後人總繞不開他發明家的身份。

且不說那傳說甚多的八陣圖。

但那木牛流馬、諸葛連弩就讓後人浮想聯翩。

董良雖然做出了一些非常精妙的機關,足以震驚當世,可自己心裏並沒有什麼震撼,畢竟都是拾人牙慧,抄襲而已。

若有幸能見到木牛流馬,領略真正的三國的機關風采,那才令人感覺興奮嘞。

.

社會和諧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