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在紅塵中練劍》第十章 我欲修道,前路迢迢
「這東子崖,離我們這伏龍城,可就有點遠啊。」,崔輿靠在椅子上,看向掛在門口兩旁的畫卷,一幅洪庭唱詞行藝圖,一幅十裡江山千裡江,皆是名家真跡。

「北方還是南邊?」,李沐春問道。

「最北邊。」,崔輿說道。

「天下修士千千萬萬,神通各異。諸子百家在那書上作文章也能修行,精鑽五行術法,也是修行,不只是山下武夫舞刀弄槍摩拳擦掌,山上修士亦有,就好比那槍修、刀修,又比如拳修、指修比比皆是。」,崔輿手持一隻狼毫,在桌前的宣紙上緩緩寫下「東子崖」三字,人有「五常」,筆亦有「四德」,是那尖、齊、圓、尖,如今這位大鴻臚所持之筆筆鋒尖銳,形似錐,毫毛鋪震後平齊,可以看得出來,崔大鴻臚對於這一方面還是很有講究的。

少年聚精會神,生怕錯過一點,端坐著聆聽。

「修鍊五行之法或是另類的屬性之法,我們籠統稱為術修,而修鍊出本命物是那攻伐利器,我們便又稱之為器修,而在這些個器修之中,又屬劍修最為玄妙,天下殺伐第一,號稱「一劍破萬法」。」

「雖說劍修殺伐神通高過於天,但是比起其他修士,登頂之路卻是難之又難。你要知道,像我們這些練氣士,每提升一個境界,體內便會自然而然打開一處內視靈脈,用以廣納天下靈氣淪為己用,實力達到一定境界再結合你修道之法,會在某處靈脈之中蘊育而生一件本命物,當然,本命物也可以是煉化外界天材地寶,溫養於靈脈之中。」

「為何劍修修鍊要難於其他修士,先天取決於本命物上,蘊育出的飛劍品質如何,直接取決你之後修道之路有多長。而劍修還有最古怪的一點,就是擁有一顆「劍心」,如何砥礪這顆「劍心」又是一門獨屬於劍修的學問。」

崔輿清了清嗓子,手掌輕輕虛握,便是出現了一盞茶來。老者輕輕一抿,將茶杯放於桌面上,又繼續說道:「那東子崖,便是這大同聖州劍修第一山門,宗門中無一例外全是劍修,而大同聖州走勢又是北高南低,這又使得東子崖有一種蒼天在上,俯瞰一州修士的錯覺。」

「這輩子還真跟劍杠上了。。。」,少年悶悶不樂,有些心煩。

崔輿笑了笑,用那隻狼毫筆尾戳了戳少年的胸口,問道:「人生在世,少有稱心如意,哪天不是在湊合著過?該拿起的要拿起,該放下的就放下。大取大舍,將相大氣,既然逃不掉,不如去慢慢接受它。」

崔輿又想了想,微笑道:「現在與你說這些,是不是有些為時過早了?」

李沐春只是搖了搖頭,神色平靜。

「我會嘗試的。」,少年說道。

「信上說,你小子想修道?去找你那老鬼爺爺?」,崔輿笑問道。

少年雙手揉搓著臉頰,趴在桌上,緩緩點頭道:「是有這麼個想法,想在這世上多賴個幾十年而已。」

少年突然眼睛一亮,立即趴起身,看向眼前的高大老者。

「崔爺爺如今高壽啊?」

崔輿瞥了一眼少年,問道:「不妨猜猜。」

少年一陣琢磨,最終得出一個答案。

「怕是八十五六?」

高大老者扶須而笑,手中狼毫筆尾輕敲桌面。

「你崔爺爺我八十五六的時候,天下還沒太平呢。這樣跟你說吧,老夫年輕時在學院求學,那個時候的大申還只是偏

(本章未完,請翻頁)

居一隅地,勉強能夠自給自足的小國,你爺爺都還在走江湖路,你爹還不知道在哪裏。」

少年掐指一算,恍然大悟,連連稱讚道:「不愧是崔大鴻臚,真乃神仙中人,百歲高齡,還能夠如此神采奕奕,真是我輩後生羨煞之楷模,敬佩敬佩!」

「就憑你這句話,我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崔輿笑道。

少年則是雙手揉搓手掌,嘻嘻一笑。

「你爺爺說不定如今都不再聖州,竟然你想找他,又想成為一名修士,那麼關於修士境界我便大體與你說說,你要好好記下,隨手取紙筆,摘抄帶回去琢磨。」

少年從筆架上拿下一隻筆身略微發黃的宣筆,面前攤開空本。

崔輿看了一眼少年隨手取下的筆,微微一笑。

「眼光還真不錯,你可知你手握之筆,正是崔爺爺我從年輕時開始,一直隨身帶著的夥計,上面累積的文運,可不少了啊。」

少年撓了撓頭,這還真只是他隨手為之。

崔輿又抿了一口茶水,開始說起正事。

「練氣士又稱作修士,修的是那體內的七魄三魂五神,十五個境界步步攀升,每每登高一個境界,體內便會自開一處靈脈,用來汲取靈氣滋補自身,還是溫養法寶一類,都可。」

「元神,掌管著修士本體意識,同時也管理著修士體內的七魄三魂五神,所以一個人能否修行,首看體內元神是否覺醒,這個你就不用擔心,之前為你營造那片脈絡空間的那個巴掌大小的「李沐春」,便是你體內元神的一個刻板,你可以理解為一個虛影,既然元神存在,那你必然可以踏上修道之路。」

「七魄天沖,六魄靈慧,五魄為力,四魄為氣,三魄中樞,二魄為精,一魄為英,這是最初始的七個境界,在七魄之中,天沖靈慧二魄為陰,是為天魄。氣魄力魄中樞魄為陽,是為人魄。精英二魄也為陽,是為地魄。世間萬般做事講究一個腳踏實地,所以修士先修地魄兩境,一旦修成,便是拿到了修行的這塊「敲門磚」,如同得到了此方天地的認可,才能感知到靈氣的存在,從而正式踏上修行之路,所以地魄兩境又是用來區別凡人與修士的兩個境界。」

「地魄之上,便是人魄三境界,如同回爐重造,是「修人」,也有「修身」一說。人魄三境修練得如何直接決定了以後大道之路有多寬,能走多遠。能否成功躋身天魄兩境界,人魄三境最為關鍵。到達天魄兩境,寓意修道小有所成,能夠正真融入此方天地。七魄之中的兩個天魄兩個地魄以及三個人魄,陰陽相應,從不分開,常常附於人體之上。達到英魄境界的修士,體內靈脈大開爐灶,汲取天地靈氣便會有顯著提升,不必再擔心靈氣枯竭。」

說到這裏,崔輿又重新起筆,在另一張紙上分別寫下「天」「地」「命」三字,老者眼中浮現些許無可奈何的落寞神色。

「你崔爺爺我因為修道極晚且資質一般,所以如今停留在英魄境,也就是修士七境已經將近百來年了,此生是無緣三魂了,更不用說在其之後的五神。」

少年落筆極快,幾乎是老者說到哪裏寫到哪裏,之前還空無一字的書本,如今已經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十幾頁。聽完老者的話,少年只是繼續埋頭落筆,嘴中卻說道:「不急不急,自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厚積薄發嗎,崔爺爺還年輕哩。」

崔輿聽完先是一愣,然後拍腿大笑。

「確實確實啊,跟那些

(本章未完,請翻頁)

山巔修士比起來,你崔爺爺我還真的算是年輕一輩的了,借你小傢夥吉言。」

李沐春覺得自己回家的時候,包囊裡應該鼓鼓的才是。

少年剛剛合上書本,房外便傳來了元之彩的聲音。

「老傢夥,事情聊完了沒,該吃飯了。」

崔輿應了一聲這就來。

「沒事自己多琢磨琢磨,多問心,為何修道,修什麼道,你以後的大道成就不會低到哪去的。」,崔輿說道。

「崔爺爺何以見得?」,李沐春已經一隻腳跨過房門檻。

「清者自清,捫心自問便是。」,崔輿從少年身旁走過,徑直走向正堂。

少年心中有個念頭一閃而逝,使勁晃了晃腦袋,蹦跳著跟上了老者,嘴裏還不忘嘀咕道:「先不去想,能瀟灑快活幾年是幾年。」

烏白這次沒有由著元之彩與崔瑤,端著碗走去了後院,所以飯桌上就只有四人圍坐。

大鴻臚崔輿,妻子元之彩,孫女崔瑤,李沐春。

因為原本計劃著就是五個人用餐,所用餐桌不大,現如今烏白又沒上桌,所以四人圍坐正好合適。

崔輿與少年對坐,元之彩與崔瑤分別坐在少年的左手右手邊。

崔瑤與少年挨得極近,就差沒同用一雙碗筷,而另一邊的元之彩則是一直拉著少年聊天,還一邊夾菜,所以李沐春左手邊的盤子堆滿了一盤又一盤。

崔輿的兒子,崔瑤的父親崔豪也是一位邊防督軍,只是掌管兵權沒有張紹那麼大,你可要知道,聖州北邊的邊線極其蜿蜒曲折且長遠,一般比如西邊或是東邊都會將一州邊線一分為二,交由兩位邊防督軍鎮守,而只有北方,是張紹一人,其權力與地位可想而知。崔豪如今身在大申西北邊,也就是聖州西北邊邊塞中駐軍,與西南方向的陳登兩人一同鎮守大申西方,而崔豪的妻子,也就是崔瑤的母親,則是在崔瑤十歲那年的一場風雪夜中失蹤,縱使崔豪派遣了近數百名士卒連夜找尋,卻也無果。

崔瑤更多的時候,都是在爺爺奶奶的撫養下長大的。

「元奶奶!真的夠多了!再吃我非撐死不可。」,少年有些急了,肚皮此時已經圓滾滾的不像樣。

元之彩只是輕輕拍了拍少奶奶的肚皮,笑道:「那休息一會再吃,反正天色已晚,今晚就只能在這裏過夜了,明晚再回。」

崔瑤眼睛一亮,一把抱過少年的胳膊,說道:「那今晚,沐春弟弟跟我睡可好?」

少年立即搖了搖頭,說道:「這不太好啊,崔姐姐如今是大家閨秀,傳出去不好的。」

「我還怕他們不傳呢,就這麼說定了,姐姐先去沐浴更衣,到時候晚上再好好找你聊聊。」,說完,崔瑤起身便離去,忽然又想記起一事,轉頭掩嘴對少年說道:「沐春弟弟,要不要與姐姐一起洗呀?」

少年差點沒把口中茶水噴出來。

「你就別捉弄沐春了。」,坐在一旁隻管小杯小酌的崔輿終於發聲了,李沐春立即投去感激的目光,舉起手中茶杯,眼神中彷彿在說,以茶代酒,先謝過崔大鴻臚。

崔瑤吐了吐舌頭,轉身離去。

少年這才鬆了口氣,轉頭望向手邊諸多盤子,有些無可奈何。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當少年抬起頭,見到元之彩那如同冬日的旭日陽光一般的眼神,還是硬著頭皮下了筷子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