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四合院:我隻想苟到劇終》第474章 歲月如歌
時間過的很快。

進入八十年代中葉,國家一片經濟建設的火熱景象。

日子越來越好。

家家戶戶都有了積蓄。

四合院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喬已經從四九城大學畢業,經宋默渠推薦,他選擇南洋理工大學,攻讀金融學碩士學位。

小當、宋青染也隨他一起前往南洋理工,在海外深造。

婁曉娥已經將「盛和國際」帶到了「國際資本大鱷」的高度,盛和國際不僅在海外快速擴張,更是趁著改開的東風,在國內大舉投資。

此時,婁曉娥感覺自己的學識不足以支撐「盛和國際」的發展,所以就卸下一身榮耀,帶著蕭靈素前往美洲、歐洲留學,並在南洋理工與李喬匯合。

至於「盛和國際」的掌控權,則暫時交由蕭正豪代理。

隨著蕭靈素的日漸成長。

李喬也有意讓她在未來接掌「盛和國際」這艘巨輪。

而婁曉娥、蕭正豪,則是蕭靈素的引路人和護航者。

與此同時。

「盛和紅星」也在內陸蓬勃發展。

謝供銷是個非常具有開拓精神的人,「盛和紅星」的擴張正好趕上改開的第一波紅利,所以,發展勢頭相當可觀。

在最近的五年之內,「盛和紅星」的資產總值,直逼「盛和國際」。

可以說,現在的「盛和紅星」真正實現了與「盛和國際」的平起平坐。

李喬多年前設想的「雙子星」計劃,至此圓滿成功。

未來,李喬希望「雙子星」能夠交叉發展,資源共享。

「盛和國際」更加註重國內市場,「盛和紅星」更加註重國際市場。

只有這樣,走向國際的才能不忘了根,紮根國內的才能不忘了「天外有天」。

李喬給「盛和紅星」規劃的接班人是甄小當。

這一點,幾乎人盡皆知。

小當在大學期間就已經接手了「盛和紅星」的人事和財務部門,並長期在盛和總部實習。

因此,她未來接掌「盛和紅星」是順理成章的事。

再者,李喬還給她配備了兩個保駕護航的人。

一個是牛大耿,一個是牛小偉。

牛大耿自不必說,「盛和紅星」的絕對元老,資歷比謝供銷還高。

他也是李喬特意安排給小當的「老師」,集團內的業務沒有他不熟的。

牛小偉則是掌管著「紅星軋鋼廠」的實幹家。

「紅星軋鋼廠」如今也隸屬於「盛和紅星」集團,是集團的子公司之一。

李喬本來想讓牛小偉直接進入盛和紅星高層。

不過,牛小偉拒絕了,他還是願意呆在軋鋼廠裡,帶領弟兄們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李喬也不勉強。

總之有牛小偉在「盛和紅星」,小當未來接管這家大集團就有底氣許多。

另一方面。

大龍、小龍已經直升gj全安部門,分別掌管一部和二部。

在這一時期,一部和二部的…………是香江。

確保…………平安回gui。

李喬設在海外的帳戶,依舊向大龍、小龍提供巨額的行動經費,為………………盡一份力。

同時。

婁曉娥也憑藉她在香江搭建的關係網絡,為四九城…………鋪平道路。

……

四合院。

傻柱、秦淮茹成立了一家「幸福養老院」。

不僅負責照顧院裏的老人,也接收外面的老人來這裏養老。

當然,他們不是免費的,而是每個月都要交一筆錢給傻柱和秦淮茹。

一大爺、一大媽、二大媽、三大爺、三大媽、賈張氏、何大清等人成了「幸福養老院」的首批顧客。

他們都有自己的房子,因此就把房子當成資本,入股「幸福養老院」。

傻柱、秦淮茹每天負責照顧這些老人的吃喝拉撒。

秦淮茹還把何雨水、秦京茹等人帶上,成了護工團隊。

傻柱則依靠一手「譚家菜」的廚藝,一邊給老人們做飯,一邊抽空出去幹包席,掙大錢。

這一時期,在外面乾一場包席,傻柱能掙上千塊。

這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依靠著這些錢,傻柱和秦淮茹的日子過的相當不錯。

棒梗還在軋鋼廠上班。

並且混上了車間副主任的位子,大小也算個頭頭兒。

當然,如今的軋鋼廠跟當年沒法比。

所以棒梗的威風也弱了許多。

……

許大茂的地下放映廳依舊紅火。

他還擴大規模,開始搞連鎖模式。

四九城的各個區域都有他開的地下放映廳。

這一時期,思想jf成為主流,到地下放映廳看電影也不算什麼丟人的事。

所以他的事業越做越大。

他還將從香江引進的碟片分發下去,直接在大街上叫賣,也賺得盆滿缽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當然,他也有煩心事。

那就是不育。

他已經跟秦京茹結婚很多年了。

夫妻倆一直沒孩子。

這些年,為了懷上孩子,他們到處尋醫問葯。

可惜都沒成功。

許大茂都快絕望了。

他甚至藉助蕭正豪的關係,前往香江求醫。

可是現代醫學也沒辦法。

這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眼見他跟秦京茹的年紀都越來越大。

再要不上孩子,他這輩子可就斷子絕孫了。

跟他一樣著急的,還有傻柱。

傻柱是因為秦淮茹故意結紮,才讓他沒有孩子的。

這讓他對秦淮茹心懷怨恨。

可是他又不敢抱怨,隻好每天長籲短嘆。

……

一大爺、一大媽、二大媽、三大爺、三大媽、賈張氏、何大清,年紀都大了。

他們一起住在幸福養老院。

一大爺白髮蒼蒼,皺紋滿面,行走都要依靠拐杖。

他還是像以前一樣喜歡管閑事,對院裏的一切都有責任感。

一大媽已經句僂了,頭髮花白,腿腳不便,眼神不濟,每天只能攙扶著一大爺的胳膊,在院裏轉來轉去。

二大媽也跟一大媽一樣,得了白內障,看不清路,需要人攙扶。

三大爺、三大媽的身體要強一些,但也有各種老年病纏身。

三大爺還是喜歡釣魚,每天早晨都推著自行車去後海轉一趟,順手採摘一點路邊的瓜果野菜回來當飯吃。

三大媽每天出去撿破爛,賣了錢好補貼生活費。

畢竟,光靠三大爺一個人的退休金,是養不活他們老兩口的。

至於他們的兒子閻解成、閻解礦,則早就搬離了四合院,對他們不管不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