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啟稟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第363章 又開始嘚瑟的皇帝
從早上到中午,華旌雲總算將這裏十八家酒坊都逛了一圈兒,都到最後隨行的有些人已經是品鑒的面色酡紅,好在人是清醒的。

最後隨行的官員,十八家酒坊的老闆以及酒師傅齊聚在一起,華旌雲便開了口,「報館預備十月在京都舉辦一次的東樞好物品鑒會,誠邀東樞各地好物進京參會,各家若有意參加可先行準備起來,約莫九月本王在再次途徑此地,可隨著本王的一同進京。」

鄧大人問道:「王爺,可是像去歲年貨節那般?」

華旌雲示意,全程都沒什麼存在感的文綿綿上前一步,「十月中開辦品鑒會,十一月就會開始辦年貨節,總得讓現將百姓不熟悉的東西推上一推,讓百姓知曉。」

「不過我話說在前面,既是品鑒這東西就是免費的,各家老闆若想參加只怕還得準備妥當,品鑒會為百姓提供免費品嘗的服務,年貨節正式對外銷售。」

醉春酒坊的老闆拱手,「啟稟...請問王妃娘娘,除了免費給人品嘗外,我等還要準備些什麼?」

文綿綿示意眾人都坐下,隨意將各項規則都說了一遍,又道:「既然酒是好酒,這包裝上面各位還得上點心思,給人品嘗的杯子也得要小些,別那麼實在,能嘗出個味道就行了。」

「給人介紹的夥計也要機靈些,要是你們手裏沒有合適的人,京都伯樂培訓館裏面人可以考慮,都是些姑娘,按天算錢。」

「我建議為了體現特色,你們可以組團前往,由官府的大人領著去,最好有什麼顯眼的標識,讓人最先記住的不是醉春酒,而是聞春城,先記住了這座城,自然就記住了這座城裏出產的美酒或者其他的東西。」

「若是你們能團結一心在品鑒會上打出來名聲來,整個聞春城都將水漲船高,各地的商戶自然是慕名而來,城中茶樓客棧等等都將獲益。」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爭艷春意濃。」

鄧大人率先起身,「多謝王妃指點迷津,這東樞好物品鑒會,下官定會帶著治下商戶前往。」

「王妃方才所言的攤位,是否可以單獨為聞春城留一個大些的,這裏不光出產美酒,還有許多的好東西。」

文綿綿點頭,「當然。」

眾人大喜,紛紛拱手作揖,「多謝王爺,多謝王妃。」

婉拒了眾人留飯,華旌雲帶著文綿綿走了,甚至不用鄧大人等人相送。

看著遠去的隊伍,鄧大人旁邊的一位大人嘖嘖有聲,「去歲在京都的時候就聽聞報館有一半是這位王妃在打理,如今看來所言非虛啊。」

這才多大的年歲啊,怪說不得昨日這位王爺連那些美艷歌姬的臉都沒瞧過。

鄧大人言:「王爺和王妃給了我等機會,自是把我住,各位,我們再商議商議此事。」

這些人忙了起來,文綿綿倒是很愜意,昨夜睡的好,往日疲累全消,今日自然神采奕奕。

「越是往南走,越是有一種溫婉的氣息,你看這裏房子都和京都不同。」

夫妻兩人走在街上,宴尋等人不遠不近的跟著,引來不少人駐足觀望,不過,並沒有人敢要上前。

插著草標的妙齡女子我見猶憐,見了兩人如同見了救星,期期艾艾跪在了兩人跟前,自賣自身。

文綿綿眉頭微挑,俗套又爛大街劇情都能被她遇到,實在是讓人無語。

方嬤嬤冷眼上前,「王府從不要出身不明的奴才,姑娘怕是不懂自賣自身的規矩。」

說著朝向看熱鬧的人道:「哪位好心,給這位姑娘指點去牙行的路。」

說完看著地上面色煞白的女子,「進了牙行只有人帶你去官府登記改為賤籍,而後牙行的人自會為你尋一戶人家。」

文綿綿笑了笑,越過此人繼續前行,順便瞥了一眼華旌雲,「我怎麼覺得這姑娘連點心都算不上,後面還有大餐在等著你。」

華旌雲冷哼一聲,「胡言亂語。」

嘴上這麼說心裏卻是七上八下,這都兩次了哇,要是遇到那些不開眼人非要弄人往他跟前湊,他要拿什麼來哄小王妃,簡直可惡。

到了傍晚,隻聞春城最知名的酒樓用過晚飯後兩人才回下榻的地方,一到夫妻倆就開始寫信,東樞好物大會得要現傳消息回去籌備起來。

次日一早車隊繼續前行,有了聞春城在先,這沿途的城池他們都準備去看看,既是東樞好物,自然是參會的人越多越好。

京都皇宮,禦書房內皇帝愁眉不展,戶部尚書秦大人老老實實的站著,攻打北襄本就需要大筆的銀子,早前各處受災又花掉許多,雨季一來又有堤壩出問題,又開始徵兵,兵部也在要錢。

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但國庫實在沒那麼多的銀子。

「你是朕的戶部重臣,必須給朕想生錢的法子來。」

秦大人滿嘴苦澀,早朝有人提出增稅被皇帝當場給拖出去了,眼看著就斷了仕途。

可除了這種法子,哪裏還能去生錢呢?

哎,安南王在就好了。

內侍躬身而來,「啟稟皇上,安南王有書信送回。」

「呈上來。」

內侍連忙呈上。

書信有兩封,皇帝打開了上面的一張信紙,緊鎖的眉頭緩緩就舒展開來,看到一半臉上就有了笑意,「好!」

放下書信拿起了第二封,嘴角的笑意更大了,甚至還笑出聲來,「這個老六媳婦!」

書信第一句話就是:啟稟父皇,您的六兒子和六兒媳婦在前往江南的路上依然在為您盡忠,這不,又有好主意了。

具體的主意您的好六兒會向您稟明,兒媳婦就想這事光靠報館還不行,得要朝廷也出出面,最好對此事大加讚賞,對報館大加讚賞,再有報館的人問詢戶部秦大人對此事的看法,刊登預報,廣而告之。

聞春城的酒不錯,兒媳特別送了兩壇回來孝敬您。

看完信皇帝直接笑了起來,透過信紙他似乎都看到老六媳婦搓著手向他討賞的樣子。

等他高興夠了才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看著秦大人,將兩封書信賞他看了一眼,「都好好瞧瞧。」

說過的賺錢,真的是滿朝都沒他老六和老六媳婦能幹的人!

老六生的最好,隨他;

自然一身的本事也隨他,說起來還是他自己能幹。

哎,寂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