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民國軍火商》第三十一章北伐戰爭開始
軍需主任將武器運回去一個月,革命軍出師北伐,作為先鋒的第四軍獨立團和第七軍向湖南進發,迅速攻佔了長沙,隨後揮師向著武漢進發,左縱隊(第8軍)和右縱隊(第4、第7軍)攻取嶽陽、平江,直指武漢;第2、第3軍、獨立第1師和第5軍第46團集結醴陵、攸縣等地,對江西警戒,掩護北伐軍側背安全;黔軍改編的第9、第10軍從湖南常德地區進取湖北沙市、荊門,相機佔領宜昌、襄陽;第6軍和第1軍第1、第2師為總預備隊。

北伐大軍相繼入湘,分成左,中、右三路,向湘北直軍發動進攻。8月19日,中央軍向汨羅江北岸發起進攻。右縱隊第4軍進攻平江,其右翼第10師從托田渡汨羅江進佔肥田,左翼第12師借其掩護,由白雨湖渡汨羅江,一部向天嶽山、魯肅山實施佯攻,一部向平江城東北攻擊前進,經過激戰,守軍由北門退入城內。獨立團向平江城東門猛攻,擊退守軍,攻入城內。平江守軍1個旅被繳械。與此同時,右縱隊第7軍第1、第2旅分別佔領浯口、黃塘後,在將軍坪擊退頑抗之敵,迅速向張家牌前進。第8旅猛攻將軍山,遭守軍反擊。第7軍使用預備隊從兩翼投入戰鬥,擊退守軍,攻佔張家牌。左縱隊第8軍於同日渡過汨羅江後,未遭抵抗,即分別佔領長樂街、黃谷市。之後,左右兩個縱隊乘勝前進,至8月22日連克嶽陽、通城、羊樓司等地,開始進入湖北境內作戰。在此期間,吳大帥率部協同奉軍在直隸南口等地將革命軍擊敗後,調兵南下,親率湖北暫編第4師和陸軍第8師於8月25日抵達漢口,令自嶽陽、通城敗退的湖北暫編第1師和衛兵旅等部共萬餘人固守湖北鹹寧地區汀泗橋,並派第25師第13混成旅另1個團增援。另以陸軍第8師進至賀勝橋地區設置堅固陣地;武衛軍佔領紙坊,鄂軍第3旅及部分湘軍殘部在白螺磯、新堤、嘉魚一帶,協同海軍阻止國民革命軍渡江。

8月25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作為第12師的前衛,奔襲粵漢鐵路上的中夥鋪車站,殲滅直軍1個團;第10師進佔楊泉畈。第7軍佔領大沙坪、桂口市。第8軍佔領臨湘、羊樓洞、蒲圻等地。第8軍攻取漢陽、漢口,第4、第7軍沿鐵路北進,攻取武昌。

第12師第35團在高豬山擊退直軍一部的阻擊,進至鐵路橋頭,遭對方火力封鎖;第36團進至汀泗橋東南高地前,遭敵俯射,前進受阻。第10師第29、第30團分別在第36團兩側展開,激戰入夜,仍無進展。第36團乘夜暗實施中央突破,也未得手。第12師決心以獨立團和炮兵營向汀泗橋東北的古塘角迂迴,從右側後包圍殲敵。27日凌晨,獨立團從小路隱蔽接近古塘角,配合正面部隊的全線攻擊。直軍遭前後夾擊,全線潰敗,被俘2400餘人,殘部向北逃遁。第4軍佔領汀泗橋。獨立團乘勝猛追,當日中午攻佔鹹寧城。吳大帥親率湖北暫編第4師和陸軍第8師及在汀泗橋戰役中敗退的殘部共2萬餘人,在賀勝橋及其以南的楊林塘、桃林鋪、王本立地區梯次設防,企圖死守。國民革命軍不給直軍以喘息之機,於1926年8月29日由第4、第7軍發起賀勝橋戰役。第7軍第8旅在袁家鋪附近擊退直軍約1個團的抵抗後,向王本立前進,途中遭直軍反擊,被迫後撤。第4軍第12師在楊林塘附近與直軍激戰後,形成對峙。30日拂曉,第4、第7軍繼續攻擊,葉挺獨立團猛打猛衝,在楊林塘突入直軍主陣地,向桃林鋪攻擊前進。此時,直軍一部從側翼反擊,企圖對葉挺獨立團實施包圍。第10師第28團和第12師第36團適時增援,協力抗敵,突破直軍桃林鋪防線,向賀勝橋發展進攻。第7軍攻佔王本立後,迅即向賀勝橋東側的南橋攻擊。直軍正面失利,側背受敵,全線動搖,紛紛潰退。國民革命軍於當日上午佔領賀勝橋,俘敵3500餘人,中路第四,第七、第八軍主力全線擊破汨羅江直軍防線,繼在汀泗橋、賀勝橋打敗直軍主力,進圍武昌,一部繞道攻克漢陽、漢口,前鋒進追武勝關。吳佩孚迅速集結兵力,企圖憑藉長江、漢水固守武漢。部署以陸軍第3、第8師和第25師等部守備武昌;陸軍第14師守備漢陽、漢口;另以湘軍殘部在沌口、金口,武衛軍和河南第10師在陽邏、黃岡,湖北暫編第2師和河南暫編第2師在蔡甸、沙洋,第13混成旅、浚滑遊擊隊等部在漢口附近地區,保障武漢的安全。國民革命軍於9月1日包圍武昌城。2日,前敵指揮部決定以第4軍並配屬第1軍第2師和第7軍第7、第8旅主攻武昌城;第8軍繼續準備進攻漢陽、漢口;第7軍第1、第2旅在鄂城、樊口遮斷直軍長江交通,掩護攻城部隊側背安全;第1軍第1師為總預備隊,在崇陽待命。由於武昌城牆高築,直軍防守嚴密,攻城部隊在缺乏周密準備的情況下,先後於3日、5日兩次攻城,均未奏效,且傷亡甚重,遂對武昌改取封鎖圍困。

第8軍於8月26日開始在臨湘、嘉魚間陸續渡過長江,9月5日向漢陽發起攻擊。直軍湖北暫編第2師倒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配合第8軍作戰,6日攻佔龜山。第8軍第2師攻佔漢陽兵工廠,第4師佔領漢陽城。7日,第8軍第2師渡過漢水,攻佔漢口。吳大帥率殘部北逃。第8軍主力乘勝追擊,至16日相繼佔領武勝關、平靖關、雞公山和九裡關。國民革命軍攻佔漢陽、漢口後,武昌已成孤城。

9月中旬,第7軍和第1軍第2師奉調入贛作戰,由第4、第15軍和第8軍一部繼續封鎖圍困武昌。10月8日,守軍第3師師長率部投誠。10日,攻城部隊在吳投誠部隊接應下攻佔武昌城,殲敵2萬餘人,生擒守城司令、第8師師長。正當國民革命軍席捲湘、鄂,吳大帥軍隊瀕於崩潰之際,孫大帥於8月25日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從蘇、浙、皖調兵10萬入贛,會同其駐贛部隊2萬餘人進攻湘、鄂;並令福建督理部進襲廣東,威脅國民革命軍後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為達到佔領江西的預定目標,決定對江西轉取攻勢。

9月上旬,國民革命軍分三路進軍江西。在贛南,第2軍第5師、第5軍第16師第46團和第14軍先於其他方向行動,攻佔贛州後沿贛江北上,向吉安方向發展進攻。

在贛西,由第3軍和第2軍主力佔領萍鄉後,連克宜春、萬載、分宜,在新喻與孫大帥麾下的直軍一部激戰三晝夜佔領該地後,第3軍向高安、第2軍主力向樟樹方向進擊。在贛西北,第6軍和第1軍第1師分別克修水、銅鼓,繼佔奉新和高安。9月19日,第6軍第19師乘虛攻佔南昌城。孫大帥急從南潯鐵路沿線和樟樹地區調兵反擊。由奉新向南昌攻擊前進的第1軍第1師在牛行受挫,傷亡甚重。第19師孤軍苦戰三日後,被迫於21日退出南昌。次日,第19師得本軍第17師增援,再次攻入南昌,又遭直軍優勢兵力圍攻,遂於23日突圍,撤向奉新地區。

在此期間,孫大帥將其在贛、閩的部隊編組為5個方面軍,並設司令部於九江,親自坐鎮指揮,計劃以一路反攻南昌後,由高安方向進擊長沙;一路由武寧越過九宮山攻取湖北通山;一路由武穴渡江攻陽新,在鹹寧、蒲圻間截斷武昌至長沙鐵路,然後北上解救武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