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二百九十一、想不到你是這樣的張9齡
「龜山策?」

白貴聞言,微訝道。

「你是新科進士,應知道龜山策是何種之法……」

「你且說來聽聽。」

侯少微考校道。

「龜山策……應取自龜策之名吧,《禮記·月令》中說:『(孟冬之月)命太史釁龜莢,佔兆,審卦吉凶。』《楚辭》中說:『用君之心,行君子意,龜策誠不能知事。』」

「龜策為上古之時的龜甲和蓍草合稱,蓍草,可用其草莖佔卜。」

白貴斟酌用詞,回道。

至於龜山策中的山,他也略有猜測,但不敢肯定。

「你說的不錯,龜山策就是佔卜星象之學,我們宗聖觀以前名為樓觀道,何謂樓觀二字,其曰結草為樓,觀星望氣,故曰樓觀道!」

「龜山策不僅有龜策之意,還有……」

「《周禮·春官》中說:『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神農創造《連山易》、黃帝創《歸藏易》……」

「這兩易亡佚已久,幸得祖師多年補錄缺失,才得此《龜山策》。」(亡佚,意為散失。)

「不過龜山策另載有九虛上真始生變化太妙之法,你可習練此法,至於星象佔卜之法可作為輔練,不識天數,在野修鍊《青羽隱法》還好,可你現今在朝堂為官……」

侯少微面露讚賞之色,語氣略帶嘆惋道。

他能聽出白貴大致猜測出了龜山策的意思,只不過沒有道明罷了。

「龜山在天西北角,周回四千萬裡,高與玉清連界,西王母所封也。玄策者,九虛上真始生變化太妙之法,記為名籙也。皆刻於龜山……」——《雲笈七籤·卷八》

「謝師尊傳我《龜山策》。」

聽到這裏,白貴就沒有再猶豫的餘地了,再次跪揖拜道。

侯少微點頭,授法。

……

白貴初次授籙《太上三五都功經籙》,成了樓觀道掌門侯少微的入室弟子,也是第二個弟子。按例來說,算是宗聖觀地位不低的道人,但他在宗聖觀還是小輩,需要每日勤來昊天觀隨同諸多弟子一樣做功課,偶爾還需要觀務、值殿、經懺法事等等。

這都是作為一個剛加入樓觀道弟子需要做的事情。

哪怕是他,也不例外。

但師尊侯少微念在他仍為朝廷秘書省校書郎,所以對他的管理很寬鬆。

不至於來回奔波。

校書郎這職務說清閑也不清閑,說繁忙也不繁忙。

每天上午到秘書省打卡,到了午正的時候,即中午十二點,就能下班回家,每天隻工作半天。另外唐朝時期的休沐制度是十日一休,即旬休,也就是十天放一次假。

另外還有各種節日放假。

極為清閑。

一連過了十來日。

「美和,政事堂的劉相讓我們秘書省前往民間尋找未曾貯藏的圖書。」

「你隨我一同去吧。」

一身綠袍的張九齡從藏書樓樓閣的二樓走下,對白貴笑著說道。

「圖書?」

白貴稍怔了一下,有些疑惑。

秘書省的圖書可以說是全天下最全的,想要找一本遺漏在民間,尚未補錄的圖書,簡直是大海撈針,極其艱難,就憑他和張九齡兩個人,搜遍長安書肆,估計都找不到一兩本沒錄入秘書省的書籍。

「天寶元年秋八月,奉使求遺書於人間。」——蕭穎士《登臨河城賦並序》

奉使就是他們校書郎。

校書郎除了管理圖書館之外,還有出外尋找遺書的工作。

「美和,你這就不懂了。」

「想要從長安找到一本沒收錄到秘書省的書籍極其艱難,

就戶部給的這點錢,打發叫花子都不夠,給的這十幾貫錢,是給咱們津補用的……」

張九齡見白貴納悶,隨口解釋道。

「給咱們補貼,咱們總不能真分了這筆錢,什麼也不做,前往長安隨意逛逛,就當路費用了,誰也不能摘出咱們的錯漏來。」

「畢竟找遺書,不能不給盤纏!」

他又補充道。

「子壽你說的有理。」

白貴一下子就聽明白了,這是合法「貪汙」。

子壽,是張九齡的字。

校書郎雖然說是九品芝麻官,在長安城找不到比他們官職更低的官員,隨便扔一個磚頭,砸到的官員比他們的官職都大。但校書郎這個職位前途可期,位卑權重,畢竟秘書這兩個字不是白來的,簡在帝心,只要資歷夠了,就是平步青雲。

故此戶部給錢的時候,都會緊著校書郎給,所以看似校書郎俸祿沒幾個,但福利很高。

不過他心裏稍有一些古怪,史冊中記載這位名相可是忠耿盡職,秉公守法。

沒想到啊,沒想到,他白美和在秘書省這麼多天,還沒成奸,這個未來的賢相倒是如此了。

兩人出了玄武門,脫了綠色官袍,就騎馬走在朱雀大街上。

「此時過了午正?」

「不知子壽兄打算前往哪裏?」

白貴問道。

「到西市的酒樓吃一頓好的吧,你不知道,我在長安擔任校書郎已經兩年有餘了,雖然從從九品晉陞到了正九品,但俸祿沒變多少……」

「這些天早就想喝酒了!」

張九齡騎在馬上,嘴饞道。

長安米價便宜,可酒價一點也不便宜。杜甫有詩:「早來就飲一鬥酒,恰有三百青銅錢。」

一鬥是十升,一升酒是三十文。

古代糧食產量低,所以米價可以便宜,酒價必須要高,糧食不能用來大肆釀酒。

以校書郎的俸祿,一個月除去必要開支,所剩無幾,根本喝不了幾次酒水。

「你看,咱們是校書,平康坊的校書也是校書。」

「與其自顧自的喝酒,還不如去平康坊……」

張九齡騎馬走了一會,勒住韁繩,建議道。

在秘書省的校書郎人數不少,他之所以願意找白貴,就是因為白貴年齡輕,去了平康坊,不僅不用給錢,還能領個紅包回來,是一件美事。

一個狀元郎,能賣不少錢。

「去平康坊的話……」

「我倒是有這方面的心思,只不過一直囊中羞澀,現在既然有戶部發下來的公費……」

白貴猶豫了一會,欣然同意道。

他早就想見識見識平康坊裏面是什麼東西了。在燕京的時候,被白秀珠看的嚴,沒來得及領悟八大胡同的妙處,現在來到了長安,當然要去平康坊一次了。

景雲二年春四月,奉使求遺書於平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