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三百三十五、舉薦李太白
白貴沒有給武惠妃答案,只是反駁了她的想法。

他從始至終的目的,就是修道、求長生。

修道,有山林隱士的修道,譬如宗聖觀的《青羽隱法》。

而他的道,則是紅塵煉心,借天下之勢練就一顆無暇金丹,走的是廟算,走的是宰執天下的道路。

故此,他在挑選三卷道法的時候,挑選了龜山策。

……

到了驪山。

狩獵,泡溫泉。

建在驪山的行宮,叫做華清宮,亦叫「華清池」。

「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白居易《驪宮高》。

華清宮中有五個池子最有名,一個是太宗李世民的星辰湯,是李世民的禦池,距離溫泉水源最近,水質最好。其次就是歷代皇帝的禦湯,也是現在李隆基泡的湯池,為蓮花湯。第三個就是貴妃湯,也叫海棠池,是楊貴妃的湯池,此時還未興建。第四個是太子湯,供應東宮太子沐浴,第五個是尚食湯,是內侍沐浴之地。

不過除了這些湯池外,還有一些小的湯池,供百官沐浴。

白貴去了公主苑。

沐浴過後,到了次日,開始狩獵。

朝廷武將之中,就屬白貴勇力最強,射藝最高,所以斬獲得獵物也是最多。

受到了李隆基的嘉獎。

他是武科狀元,又是軍功第一,受封代國公,這點小事,就無須藏拙了。

「白相不如即興寫賦一篇,來記述此刻之事。」

李隆基起了雅興,說道。

「臣拙於詩詞,不過帳下有一幕僚,才華極高,可讓他上前作詩。」

白貴拱了拱手。

他現在是宰相,位高權重,所以盡量避免寫詩賦這一類的東西。因為總會有閑的蛋疼的文人,從他的詩賦中來揣摩他此刻的想法到底如何。

寫的隱晦些,說他消極避世、胸無大志。寫的明朗一些,說他銳利進取。

總之,對政事不利,所以他盡量減少寫詩寫賦。

「白卿,你這就謙虛了。」

「大唐的文才若是共有一石,你可佔一鬥,是一鬥之才。」

李隆基搖頭輕笑,說道。

堂堂的進士科狀元說自己不會辭賦,這怎麼可能?!

白貴現在在文壇上,也是有一定名聲的,只不過這幾年在戰事上建功居多,遮掩住了自己的文采。

「陛下謬讚了。」

「臣……愧不敢當。」

白貴回道。

謝靈運曾說:「天下的文才共有一石,曹子建才高無雙,獨自佔有八鬥,我佔有一鬥,天下人共分另外一鬥。」

說八鬥之才遭人忌,

但一鬥之才,已經是莫大的讚譽了。

「這句話你白美和還是能當得起的。」

「對了,你說你帳下幕僚的才華極高?此人是誰?竟然有福分讓白卿你親自舉薦?」

李隆基訝然道。

這還是白貴第一次親自向他舉薦人才。

面子還是要給的。

即使不是第一次,宰相開口,他這個皇帝也要給面子。

「此人姓李名白,字太白。」

白貴笑了笑,喚來一親衛,讓他叫李白前來面見聖人。

他將李白納為幕僚之後,平日裏也是讓李白寫寫詩,打吐博的時候,李白隨軍,亦是做一些幕僚該做的事情。

現在李白年歲差不多了,二十多歲的年齡。

驪山狩獵遊玩的時候,亦是一些權貴舉薦人才的好時機。

不多時,李白上前見駕。

「白卿說你長於詩才,現在朕命你作賦一篇。」

「不知……可行否?」

李隆基打量了一眼李白,暗自點了點頭,一身白服,氣質颯然,一看就知道是個有文採的少年郎。

「草民謝陛下,謝白相舉薦……」

李白聞言,暗暗感激。

能夠面聖的機會,一般人求都求不來。此次前來驪山秋狩,他們這些各家權貴的門客基本上都擠在一處。不少門客因為面見一個皇室宗親就喜形於色,而他,則是直接面見李隆基,從起點上,就高上了不知多少人。

「詩賦……,草民早就有了腹稿,只是……」

李白望了一眼四周,猶豫了一會。

他雖然有七步成詩的才能,但此次驪山秋狩,他也想過,如果面見權貴,該寫什麼詩詞,故此,早就暗自琢磨,已經有了充足準備。

「來人,給他筆墨紙硯。」

李隆基吩咐內侍。

少傾。

內侍在野外立上桌案,橫置文房四寶。

李白上前寫賦,不到一刻鐘的功夫,千餘言的辭賦就已經被他寫出,文采斐然。

「這篇《大獵賦》,還請陛下和白相賞鑒。」

他捧起手稿,遞了過去。

此間雖有其他的文武百官,但白貴身份地位不同,又是親自舉薦於他,同樣白貴也是素有才名,是他的前輩,所以說不僅讓李隆基評判,亦讓白貴前去品閱。

「字不錯!」

「賦不錯!文采是當世一流!」

「難怪白相會舉薦你……」

李隆基看了幾眼,不斷稱讚道。

他的鑒賞水平很高,李白的詩詞到底如何,他一眼就能看出來。這篇辭賦,辭藻華麗,文采絕倫。

「白卿慧眼識珠……」

李隆基又贊了白貴一句,將手稿遞給了白貴,讓他欣賞。

「謝陛下。」

白貴隨口道了一句,接過手稿。

他此次舉薦李白,也是為了後續在政事堂中敲定李林甫擔任禦史中丞做一個鋪墊。當然,也是藉此次機會,推薦李白給李隆基認識。這些年,李白跟在他身邊,即使沒功勞,也有苦勞。也是時候,該舉薦了。

手稿寫的大獵賦,確實辭藻華麗,獨具一格。

不愧是李太白!

「朕賞你一個翰林待詔的職位,不知如何?」

沉吟了一會,李隆基想了想,說道。

翰林待詔是六品官,初次就給這等職位,未免太高,對於一個文名還未彰顯的人來說。但一者,這是白貴這個宰相親自舉薦,得賣一個面子,二者,李太白的大獵賦水準,基本上很少有人能比肩,讓他見獵心喜,三者,翰林待詔只是個閑職,負責掌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不是什麼緊要之職,給了也就給了。

有時候,官職不能僅看官品,要看具體的職位!

」白……」

李白猶豫了一下,沒有立刻答應。

換做以往,他肯定會立即答應下來,這可是六品官。但跟隨在白貴身邊做幕僚之後,他耳濡目染,也懂得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所以他抬頭,目光看了一眼白貴。

白貴看到李白的目光探來,暗中點頭,現在的李太白還是能上一些道的,不是什麼政治白癡。

他上前說道:「陛下不知,李太白是刑犯之子,其父李客任俠殺人,儘管事出有因……,故此臣鬥膽,願替李白討一個恩典,準允他入明年進士科科考……」

要是李白直接領賞,這句話他不會說出。

自己的路,自己選擇。

既然現在李白選擇相信他,那麼他也會幫著提攜李白一把。

甭看進士科出身的進士通過吏部關試之後,基本上都是九品官,但有了這個出身,之後仕途就會一帆風順。

而翰林待詔……,

說是匯聚天下精英薈萃的文學之士,但那也只是文學之士了!

另外銷掉李客罪卷,還李白一個清白出身,這件事對白貴來說,還不難。之所以現在對李隆基這般提,亦是有著深意。

」任俠殺人,恩仇快意氣……」

」白卿求情,朕就準了這個恩典,希望明年的進士科中……有你李太白的名字。」

李隆基笑了笑,不介意幫一個小忙。

」草民謝陛下隆恩,謝白相出言……」

李白神色激動,連忙道謝道。

李隆基這句話一開口,再憑藉他自身的才華,只要不出大的差錯,進士科就穩了。可以說,一個進士科的名額已經被他內定了。

「太常寺太樂丞王維善音律,不如讓王維前來譜曲演奏。」

白貴提議道。

這件事就無關公事了。

只是一點小興趣。

歷史上的王維和李白不和,雖然沒有史料證明。但李白和王維交友圈子高度重疊,玉真公主、孟浩然等等,兩人卻沒有往來,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兩人絕對不和。

「李龜年善歌。」

「傳王維、李龜年見駕,同時演奏此賦。」

李隆基亦提起興趣。

梨園皇帝不是白叫的。

不一會,帶著樂器的王維和李龜年來到聖駕旁,照著大獵賦,開始就地譜曲。

兩人譜曲,所有人也不能幹等著。

皇帝出行都帶著禦廚,所以就地開始做起了禦膳。

而白貴也和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坐在一側,吃著野味,談笑風生。

(https://)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