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二百二十一、玉堂春
隔了幾日。

就到了戲票上面約定的期限。

天和茶園。

白貴和白秀珠、白太太三人一塊入了樓上的包廂。

包廂是那種小隔間,約有二十來平,用一排排木板隔著,上面垂了簾子。

旁邊包廂的動靜難以看得真切。

小廝跟隨進入。

進去不到片刻,卷了朝向舞台的珠簾。

白貴便覺視野徒然寬闊許多。

他坐在包廂欄桿處,在護手板上面,放著乾濕果碟、煙捲茶杯。

「這橘子的味道不錯。」

白貴隨手剝了一個橘子,嘗了幾瓣,點頭道。

這些乾濕果碟都是包廂票贈的,這一點東西比起包廂票值不了幾個錢。

「你也吃幾瓣。」

白貴隨手將尚存著橘皮的半拉橘子遞到了鄰座白秀珠那裏,笑著說道。

「我嘗一下。」

白秀珠稍稍遲疑了一下,接過青橘,剛吃下一小瓣,立刻被酸的難受,可她還要保持淑女風度,硬生生的忍著面部表情不變。

只能憋著氣,伸手到白貴腰間軟肉準備狠狠擰一下。

可她剛伸出素手。

就被白貴暗中用大手拿捏住,然後任其輕薄。

白秀珠粉臉發燙,想要縮回手,但她的氣力又比不上白貴,一來二去,就泄了氣。

白太太眼角斜視,看到了這一切,按耐住心思,當做什麼也沒發生。

「小兩口的打鬧罷了,打是親罵是愛。」

「我跑過來摻和什麼勁頭來……」

白太太被這舉動膈應得心裏頭後悔,早知道她就不來了。

這時候。

戲台戲班子準備好,唱開了戲。

「想起當年落娼院,迎新送舊,甚可憐……」

「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我心好慘,尊一聲過往的君子聽我言……」

「你本是,宦門後啊,上等的人品,吃珍饈,穿綾羅,百般的稱心,想不到,你落得這般光景……」

小旦裝扮齊全,咿咿呀呀道。

唱的是《玉堂春》。

白貴亦將白秀珠的小手放回,他就是存著心氣一氣白太太。不存在什麼多餘的心思。白太太跟來他能理解,也挺認可,有擔心有害怕是正常的,但……把他當賊一樣盯著,心底多少有一些不是滋味……

不過他也只是僅此而已。

再說這是和他未婚妻開開玩笑,沒什麼惡意。

一直客氣才不好互相增進感情。谷

「你不怎麼聽戲,這玉堂春說的是明朝時期的名妓蘇三,她的藝名叫做玉堂春,當時明武宗繼位,劉瑾專權,賢臣王瓊……」

白秀珠收回手,小聲解釋道。

在場的,白太太是東瀛人,跟隨金府聽過不少戲,但再怎麼聽,也難具體了解。而這戲,若是不知道個大概背景,光聽,咿咿呀呀的一段,固然足可喝彩,但不可避免的會少了一些趣味。

「玉堂春嘛,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寫過,叫《玉堂春落難逢夫》。」

白貴點頭,戲曲他沒聽過,但故事他看過,他想到馮夢龍對這件事的評語,笑道:「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說,這玉堂春遇見了王瓊的兒子王景隆,王景隆是個良人,帶玉堂春回去拜了父母兄嫂,又見了自己明媒正娶的劉氏,定了妻妾名分……」

「日後這王景隆官至都禦史,妻妾俱有子,家族繁盛……」

說罷,他小心翼翼的抬眸看了一眼白秀珠。

「嗯。」

白秀珠不冷不淡的吭了吭聲。

她自是從欄桿處的護手板取了一把瓜子,十來個,各個捏碎,隨口吃了起來,好似什麼也沒聽見似的,

只是捏瓜子的力氣忒大些,瓜子仁沒幾個囫圇完好的。

白貴偃旗息鼓,不提這茬,繼續聽戲。

很快,他便又和白太太、白秀珠談笑風生了起來。

《玉堂春》唱完,舞台上接下來是一段評書,講的是《隋唐演義》,隻講了一段劇情,說的是「釋前仇程咬金見母受恩,踐死誓王伯當為友捐軀」。

這段劇情白貴早就看過,不過評書人聲音洪亮,說起來跌折起伏,環環相扣,十分引人入勝。

功底很深!

戲院一樓的普通座位,開始不斷有觀眾打賞,銀元、銀兩、珠翠、金葉子,反正是手裏有的,都投到了舞台上去。

這是看賞。

舊時代的規矩,要是表演的好,就有看賞,觀眾當場往台上撒錢。

白貴聽得入味,也趁興扔了幾枚大洋。

「剛才表演玉堂春的,估計沒角,唱的不錯,不過沒有幾個看賞的……」

他順口說道。

俗話說「捧角」、「捧角」,這角兒是得捧的。唱戲唱得絕頂的,自然可以脫穎而出,如錐刺囊破,可要是唱的不錯,尚算一流的戲子,沒名氣,沒人捧,基本上一場戲下來也不見得有多少打賞。

簡單來說,想要成角,不僅自己功底紮實,還得有人捧場,豪紳一看賞,這些百姓亦會景從。一來二去,角算是捧成了。

看一個人是不是角,就看這每一場戲有多少人看賞。

「剛才那個不是角,不過說評書的這位,在燕京和津門都有名氣,你看這戲票上寫著呢,叫……福坪安,我聽金府的幾個太太說,他講《隋唐》、《永慶昇平》《三俠五義》以及《明烈傳》是絕活。」

「你要是想聽他的評書,回頭我讓家中的下人給你留意他的演出。」

白秀珠回道。

「不用了,我又不喜歡聽評書,只是恰逢其會,多聽了一會。」

白貴點了點頭,不過他不打算多理睬。

這時候不管是唱戲的,還是評書的,都是下九流的活計。他雖不至於鄙夷,但他的身份,還是不會與其論交的。只是一時興起的閑談,了解這個人罷了。

「你提玉堂春,是不是覺得剛才那個小旦漂亮。」

白秀珠不經意間問道。

「伶人無情,這句話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飽讀詩書,歐陽修的伶人傳序還是看過的……」

白貴挑眉,立馬回道。

他前世聽說過一個故事。就是津門一個著名的捧角家葉庸方嘔心瀝血將某伶捧紅,但等到他病亡的時候,得到的只是某伶托別人送來的四元奠禮,這事一時之間震動京津兩地,所有捧角家寒心,皆言戲子無情,並一致認為,今後如果捧角,一定要看準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