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三百四十三、陽謀斷國,指鹿為馬!
「小師妹。」

白貴打了個道家稽首禮,面帶微笑。

互施一禮後,楊玉環就提著裙擺,跑到白貴身前三四步,嚷著讓二師兄抱抱之類的話。

「小師妹乖,師尊還在這裏……」

「你注意點規矩!」

他有曾經照顧小千代的經驗,所以對待五六歲大的楊玉環時,也是盡量施以耐心,故此遠離了父姐的楊玉環就有些格外依賴於他。

「玉環,你青羽隱法背熟了沒有,沒有背熟的話,繼續到自己房間背誦經文,在這裏瞎鬧什麼,為師罰你一日不得走出閨房!」

侯少微板著冷臉,呵斥道。

「是!師尊!」

楊玉環被觀中的兩個女冠帶走,一臉的悶悶不樂。

「新錢施行之後,初時有監錢使監查四方,還無大礙。不過危機不是來自於市井或者顯貴,而是來自佛門。」

「為師聽聞,有佛門的不少僧侶準備前往長安進行傳法,他們傳法是假,是意欲損毀新錢國策……」

「佛家塑金身需要銅錢,而我等將銅錢鑄造成為法錢,法錢大量損毀,就會有監錢使察覺,朝廷封查,如此一來,法錢日益增多,而銅料日益減少……」

等楊玉環走遠之後,侯少微開始和白貴談起正事,言語充滿擔憂。

兩人走在昊天觀的後庭花園,邊走邊說。

「三清只需泥土身,佛祖卻要金身鍍。」

白貴頓步,凝思,想到後世久經流傳的一句話,嘆了一聲道。

佛門的金身是整體用銅鑄造,表面鍍金。

可受限於古代的開採技術,錢荒幾乎各個朝代都會發生。所以除了皇室宗親製作私錢外,就屬於佛門私自囤錢,融錢鑄造金身最多。

「此言甚善。」

侯少微聽後滿意點頭,不由問道:「不知美和你可有什麼方法解決此事。」

「解決此事不難,辯法就是……」

……

白貴提到的辯法不是道家和佛門的辯法,而是太學會約的諸多士子與這些佛門的高僧進行辯法。

這是陽謀!

若是佛門勝,就相當於得罪了儒門所代表的士林,而若是佛門敗,廢除新錢之事自然無從談及。

可事實上,不管勝敗,佛門都已經敗了。

換句話說,白貴將施行道門的符錢、五帝錢視作大唐的國策,而國策的施行靠的是朝廷百官,是整個官僚系統,也是整個統治階層。

佛門想要和整個統治階層對抗,必定輸!

不過……現在太學會約的士子們,還無法代表整個士林。

於是,含元殿,大朝會。

白貴立在殿內,轉過身來,俯視朝廷百官,

「新錢施行已經有了差不多快有半年,好處想必不用本相多說了。現在本相聽到,有人想要暗中鼓動朝官廢除新錢之策,本相不相信有人膽敢如此施為……」

「本相從軍多年,說話向來直,佩服的是磊落丈夫,鄙視的是陰險小人。現在若想有稟明陛下廢除新錢之策的朝官,還請出列,本相非但不會仇視,反倒會佩服爾等,但若不肯站出來……」

他後面的話沒有說明,但言下之意很明白。

若是現在沒有朝官站出來表明心跡,可今後卻偷偷暗中上奏,那麼不用質疑,這等人就是陰險小人。

百官見狀,竊竊私語不斷。

坐在龍椅上的李隆基雖隱隱發覺白貴的話有些不對,但今日之事白貴已經向他稟告過了,再加上白貴一向忠心,他又不是什麼會被操縱的庸碌皇帝,所以出於自信,這些話他不曾打斷。

一個,兩個,三個朝臣出列。

陸陸續續約有十五個朝官,持對新錢的反對意見。

「本相敬重諸位!」

白貴對這些朝臣深深一揖。

繼而散朝。

所有朝臣都有些驚疑,今日白貴擺出如此陣仗,他們還以為是搞什麼大的陣仗,但沒想到,雷聲大,雨點小。

可是接下來,一連十幾日。

士林沸議,認為這十幾名朝臣太過迂腐,或是認為這些朝臣私底下是否和私錢生意有關,總之,對著十幾名朝臣進行輿論攻訐。

李隆基看到這十幾名朝臣已經淪為人人喊打的「奸臣」,立志做一名賢明天子的他,立即傳旨,將這十幾名朝官賜金放還。

「白相計策天衣無縫,令林甫心往之……」

皇宮,中書省衙署,李林甫大拍馬屁,一臉敬佩道。

「哪有天衣無縫的計策。」

「只不過是『天子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道理罷了。」

白貴呷了口茶水,氣定神閑道。

他故意讓朝臣站出來,就是指鹿為馬,豎立他的威信。但若是學趙高那般指鹿為馬,難免太過明顯,李隆基又不是秦二世,不會這麼昏庸。

但他的指鹿為馬不同,趙高的指鹿為馬是將錯的說成對的,以此分化朝臣,而新錢之策本來就是利國利民的策略,所以他「指鹿為馬」分化朝臣,朝臣即使有一部分人能猜測出來,但也不能將其說出來,因為這是出於公心,一心為國誰能說錯。

而被排擠出朝堂的十幾名朝臣,也未必是士林都對其不滿,攻訐於他們。

只不過是長安的士林不滿他們!

這是打了一個信息差!

長安的士林,就是以參加太學會約的士子們為主,他們將白貴視作黨魁,同樣他們的年齡最年輕,最容易接受白貴提出的新錢之策。

除了長安之外的士林,偏遠地方的士林,說不定就會選擇支持這十幾名支持廢除新錢的朝臣……。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可皇帝明明已經兼聽了整個長安的士林,並沒有偏聽一兩個寵臣的話、誰……又能說白貴是錯的,那十幾名朝臣是對的呢?!

即使偏聽寵臣的話,但這些寵臣和白貴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不會向李隆基進白貴的讒言。

「現在所有朝官都同意新錢之策,開始準備讓佛門的僧人們與太學會約的士子們進行論道……」

白貴放下茶盞,笑道。

「是!」

「下官這就安排!」

李林甫下意識應諾,但應諾完之後,就覺得是不是讓士林學子和佛門高僧論道是不是太快了些。

可他稍稍思索之後,就立刻對白貴佩服得五體投地。

什麼叫高明之策!

白貴先是利用長安士林的沸議將反對新錢的十幾名朝臣排擠出了朝堂,可接下來又以朝堂百官都同意新錢之策為機,再讓太學會約士子與這些佛門高僧進行論道。

這樣一來,與佛門高僧論道的……可不僅僅是太學會約的士子們,而是整個大唐的士林。

如果說誰最有資格代表大唐士林,那麼無疑就是朝廷的百官。

左手倒右手……,

可怕至極!

(https://)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