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八十五、秀才!
白貴早有腹稿,他一直勤練書法,所以寫下去暢快淋漓,試卷上也沒有半點墨漬,不用再進行修改謄寫。

第一道政史論題就這麼結束了。

至於接下來的幾道史論題,還需要再沉吟片刻,歇息一小會。

答的快,是天才。

一篇接著一篇答,這就是妖孽了。

真要李白鬥酒詩百篇,固然能成名,但於今後的發展不利。要是真有李白這本事還行,可……他只是做準備做的好罷了。

他停筆不寫,而場中的考生仍然筆耕不輟。

形成了鮮明對比,鶴立雞群。

公堂上的幾個官員,也不禁動容,神色訝然。

「想不到省城文教如此興盛,其他府遠不及啊……」

幾個官員趁機恭維尹知府。

府首出彩,也意味著尹知府任下的文教興盛,這可是治功啊。

「他已經寫好了?」方巡撫盯著白貴看了幾眼,想不到這省城府首還是一個才思敏捷之輩,他當即喚來書吏,讓他將白貴答好的試卷拿過來。

幾位官員也想看,但只能由方巡撫先看。

「不錯,不錯!」

「此人對西史研究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小農和資本……,論述的好啊。」

方巡撫看一行字,就點一下頭,如果光有文字,這文章也能是中上,可羅列出一些西史材料,以史料加以論證,這就是文章上佳了。

陳學政見此,讓書吏將白貴叫來,上堂問話。

他其實是對白貴有所了解的,自家女兒最近和吳府走的很近,這也是他樂見其成的。順帶著,也了解了吳懷先身邊的朋友,作為府首的白貴是最能入他眼的。

結交,不能僅僅看身份地位,也要看前途。

有這層關係在,他願意給白貴一次機會。

否則,方巡撫沒發話,叫白貴上來有些多餘。但他是主持此次科考的學政,喚白貴上來問話情有可原,到時順帶讓方巡撫問上幾句,也就入了眼!

方巡撫放下試卷,轉交給其他官員。

待看到堂下的站立施禮的白貴時,也不以為意,作為準秀才的讀書人已經有資格上堂見官不拜了,按照法度,此時有些違例,但誰也不會這麼不識趣。

「你寫的經濟史論不錯,就讀何處?」

方巡撫詢問道。

學問是有出處的。參加科舉的考生如果試卷不錯,被考官提問,大多數也會問到師從何人,這不僅是詢問,也會給教授知識的先生揚名。

要知道場中可都是一省之精華,一旦揚名,不僅可以推崇文教,也能傳出去他考官厚遇賢士的名聲。

白貴聞言,心中立刻就有了心思,回道:「啟稟撫台,晚輩蒙師為滋水縣徐家園徐先生,業師為白鹿書院朱先生,後就讀於師範學堂時務齋……」

這是闡述他的師承譜系。

他可是知道方巡撫和朱先生的關係不錯,曾經為白鹿書院提了匾額。

至於師範學堂現在採用西洋教法,並沒有明顯的師承,所以就可以避而不談。

業師,授業恩師。

「是朱先生……」

方巡撫面露欣賞之色,徐秀才他不怎麼知道,可朱先生是秦省大儒,四處講學,和他關係不錯,現在知道朱先生是白貴的業師,也就更加看重了。

這就是名師的作用!

他沉吟一會,作為巡撫一般不會過問省內的文教,但不意味著巡撫沒有這個權力了,

可以說,巡撫相當於一省的土皇帝,基本上什麼都可以決斷。

「賜徐秀才同廩生待遇,滋水縣出公文褒讚,另撥學田三十畝,以滋文事,各種賞賜不等。賜白鹿書院學田兩百畝,賞賜不等,賜師範學堂……」

方巡撫依次表彰這些學堂的功勞,給予獎賞。

「謝撫台厚遇!學生……」

白貴立刻低下頭,表現得語氣哽咽,說不出話來。

雖然看似方巡撫沒有賞賜他任何東西,但是賞賜徐秀才、白鹿書院、師範學堂已經夠了,給他的賞賜還會有,只不過不會是這麼赤裸裸的金錢賞賜……

他心底也亮堂的跟個明鏡似的。

有了方巡撫的點頭,第一等的廩生基本是穩了,只不過是不是院試案首還不一定。

這看其他各府的考生,有沒有能打動方巡撫的試卷。

如果沒有……,那就穩了!

方巡撫滿意的點了點頭,賞賜書院,而沒有賞賜他本人,這麼感恩戴德,可見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好學生。

後面的四道史論題。

白貴力求唯穩,不像之前那麼張揚。

一次張揚,是你才思敏捷、少年心性,多次,那不好意思,你不夠沉穩,考官也會皺眉頭的。

你不是一個合格的統治階級。

是的,踏入秀才這門檻,就已經和平民說拜拜了。

因此他答卷的速度在提坐堂號考試的考生中算得上是中遊,不快不慢。

一日的時間,很快結束。

院試是糊名製。

不能主動提前交卷,和前兩次縣、府試不同,但是考官主動閱卷,方巡撫發話,大家也會給這個面子,不會有人暗通曲款,通到方巡撫這裏。

科舉對於一些人是大事,但對於方巡撫就是小事了。

在接下來的幾天,又考了幾道策問題,院試也總算是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逾兩日。

院試放榜,一時之間整個省城街巷一空。

在省城的千餘考生,還有他們的家人們,無一不湧向貢院街巷。因為秀才功名,實在太過難得,一旦成為秀才,可以說就已經跨越了階級。

都說窮秀才,但秀才和平民老百姓比起來,真不窮。

而且,秀才也是地位的象徵。

院試和以往的考試不同,不發團案,而髮長榜。榜名從高到低排列。

十幾名大嗓門的衙役唱榜。

被簇擁在當中的陳學政不苟言笑,儀錶堂堂,一副當官的模樣。他看了看天時,點了點頭,旁邊的書吏揭開蓋在榜單上的綢布。

立刻就有衙役唱道:「此次道試第一名,滋水縣考生白貴,為一等廩生!」

剎那間,萬人喧嘩一片。

不過沒有人質疑,當白貴成為省城府首的那一刻起,已經有無數人看好他是本次的院試案首,他不中才是稀罕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