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六十八、少年意氣
泰西的史學可不容易學,列國林立,一看,就感覺一頭亂麻。

張將軍對泰西的史學,也只是略知一二。

但他是軍校畢業。

而這些羅列的史料恰好就是歐戰的一些軍事分析材料,他也極為了解,回答道:「這考卷所列舉的英法戰爭、維也納會議、克裡米亞戰役,都是理論詳實,不是亂言!」

尹知府抿了口茶,說道:「既然翔初這麼說了,那我也就當堂考考他的才學如何,看他是真有其才,還是恰好得知,為國倫才,不能不重視!」

「府尊所言有理。」

這是按照規矩辦事,張將軍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

很快,按照吩咐,書吏依著座號,找到了白貴的座位號,將他請到了公堂上,當面回答尹知府的考問。

「這……」

張將軍在看到白貴的時候,明顯愣了一下。

有些不知所措。

這……白貴怎麼上來了?

他回想剛才的字跡,似乎就是和白貴有些相像,只不過他教導的是日文,而不是中學,一般都用日文請教,所以字跡一時之間沒有看出來。

「被這老傢夥套了一手……」

張將軍立刻也會意了,這是尹知府知道這是白貴的考卷後,故意讓他上來評足論道,一旦他說這考卷好,能錄取,就是相當落了「把柄」,同時尹知府也會賣給他人情。

他這時才知道,什麼是宦海深沉。

尹知府立刻給他上了一課。

哪有什麼舉賢不避親的事情,有的,也是以權謀私。當年張太嶽擔任首輔的時候,他的三個兒子,張懋修是萬曆八年的狀元及第,張嗣修也是萬曆五年一甲第二名,張敬修在萬曆八年同時及第。後來,這就成為張居正罪狀奸黨的論據了。

所以官場遇見這種事情,往往都是權力交換,貌離神合。你在一方面幫我,我在另外一方面幫你,很少有張居正這樣吃相難看的……

現在,尹知府給他下套,他不小心鑽了進去,也只能自認倒霉。

不過區區府試,還沒有到汙他名聲的地步。畢竟,白貴也是案首,按例是必取的。

「此子,運氣好啊。」

張將軍心中幽幽嘆了一口氣,心裏也沒對白貴有太多的抱怨。這是他提前吩咐府衙的人對白貴多加照顧,現在被尹知府得知,「照顧」得更厲害了,算不上是白貴的錯。

同樣,尹知府為了賣人情給他,也會給白貴更高的名次,甚至……案首身份!

「這位小友,你的文章頗合本官心意,我來考校你一二,看你是否真的有真才實學?」

尹知府笑眯眯的對著白貴說道。

「多謝府尊看重。」

白貴連忙對尹知府施禮,現在他還沒有功名,所以尹知府叫他就是小友,如果中了功名,就是在姓後面加一個生字,這就是生員的稱呼了。

他一眼就看到了在旁等候的張將軍,心裏頓時也了解七七八八了。

「還請府尊問話。」

他頭一低,不敢多看,這是在公堂的規矩,如果有功名,倒是可以和府尊平視,現在他雖說是讀書人,實際上還是一介草民。

「小友,這英吉利國現在是何人執政?」

尹知府似有所問。

白貴正準備脫口而出時,就立刻打住。現在尹知府問的是誰人執政,可沒有問誰是英國的國王,同樣的這是在考驗英國的一些政體問題,

他回答很精簡:「回稟府尊,現在執政的是英吉利王愛德華七世,內閣首相為自由黨的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

這些是入考場必備的資料。

問題很簡單。

對英吉利國的一些事情,在當下可不能不熟悉。

「不錯,不愧是我大清的棟樑之材!」

尹知府贊道。

「大清的棟樑之材?」

白貴挑了挑眉,心中莫名有些壓抑起來,可現在還是在清廷統治下,所以也不敢多言,只能低下頭沉默不語。

尹知府也不為怪,少年嗎,上來考校幾場,很容易緊張的,他又開口問了幾道時下的新聞,都是在報刊上有的。

又問了幾道四書題,難度也不高。

得益於師範學堂訂購的報紙既全又廣,和他百伶百俐的天賦,問題一一回答完畢,條理清晰,十分得當。

「你可以下去了。」

尹知府揮手讓白貴下去。

公堂上距離他的座位有一段距離,是視線盲區,看不到裏面。不知道尹知府和張將軍在裏面的談話內容和動作。

索性白貴也不管不顧了。

他判斷,這應該對他來說,-是一件好事。

到了府試的下半場,就是此前頒佈公文的翻譯題目了,是一段漢譯西學典籍的文章,讓翻譯成任何一種外文都可。

白貴現在的日文也算是熟通了,不到一時三刻就翻譯好了,一氣呵成。

想也沒想,他將手中的試卷一卷,拿在手上,就徑直上了公堂!

這一瞬間,所有的考生都是瞠目結舌,雖說這翻譯題不是多難,可也需細細推敲看語法有什麼疏漏之處,可這人……用了有一刻鐘嗎?

竟然如此大膽,第一個交卷?

白貴深吸一口氣,昂首挺胸,大步朝著公堂邁去。

他力求維穩,是試卷上的維穩,不展露鋒芒,可是在行徑上,此時此刻,卻不容許他蟄伏了。作為縣案首,若是力求精進,那必然是府試案首!

不能讓張將軍為難!

敦敦教誨,如在眼前。

這就是所謂的:「持如履薄冰心,行勇猛精進事!」

尹知府坐在案牘後面,他詫異的看著正拾階而來的白貴,這少年,難道是不會翻譯題,難道是他看錯了眼,那也不對啊,書吏不是說他最近再向張繕寫請教日文嗎……

種種心思,浮現腦中。

站在案旁的書吏、衙役也有著十數人,皆是面面相覷。不過也有和白貴相熟的人,不以為怪,這少年,可是在府衙耳房一直刻苦學習過的,不至於這麼快敗場。

「還請府尊審閱!」

白貴在距離尹知府二十餘步的距離時,停下腳步,雙手舉著試卷,恭恭敬敬的朝前略微躬身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