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七十一、府試案首
周三姑娘長得小家碧玉,嫩白的鵝蛋臉,扎著兩個螺髻,額前垂下一綹黑色油亮的髮絲,瘦瘦弱弱的。穿著藍緞鑲著闊邊的綢緞褲,衣襟結著桔黃色絲帶,掛在削肩上,裙邊和褲腿都是一色的黑色刺繡花,在小舟上,攏著袖子,露出半個皓腕來。

作為鄉下富戶家的閨女,雖然養尊處優,但也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

操著舟船,比幾個男子也是不遜色。

他們租借這條舟船,約能站上七八個人,坐在船上,也是極為寬敞。

在舟船上,周三姑娘也明裏暗裏對白貴透露出了一些心意,只不過見白貴沒有回復,也就不再糾纏了,落落大方。

「長安千萬人,出門各有營。唯我與夫子,信馬悠悠行。行到曲江頭,反照草樹明。南山好顏色……」

遊覽曲江池,又怎麼可能不吟曲江詩。

這首詩是白居易的詩。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又有人吟了一首杜牧的詞,念詩的時候嘴裏泛著苦意。

這是科舉不得意的人。

曲江池有曲江宴,正是唐時進士放榜後大宴在曲江池的宴會。所以往往考完科舉的士子,不管心情好的,還是心情差的,都會到曲江池走一遭,一是求個好運道,二也能遊景排憂。

唐代新科進士放榜的時候是在上巳節之前,上巳節是三月三,在先秦至唐時十分興盛,這天也是法定的休沐之日。所以皇帝經常會賜宴,一般就設在曲江池這皇家園林,久而久之,就和曲江宴聯繫到了一起,後來宋朝又有了瓊林宴,也是和曲江宴的道理差不多,只不過瓊林宴的名字沿襲了下去。

遊玩曲江宴,是討個好兆頭。

不過這次的曲江之行,也徹底讓周三姑娘死了心,在隨後的同窗聚會中,她也到的少了些,不再是每次必到了。

次日,府試發案。

這天一大早,三名同窗尋他一同去看放榜。

和縣試一樣,都是人擠人,摩肩擦踵,人聲鼎沸,誰也不能免俗,這成績可是事關自己今後的前程,可不單單只是一場考試。

等白貴和三名同窗到的時候,此時榜單已經高高懸掛,上面仍然和縣試一樣,寫的是座號,而不是姓名,亦是分為正榜和副榜,正榜為團案,副榜為有資格進行下一次考試的儒生。

團案隻取五十人!

也就是說,這些從每個縣裏選拔的五十名儒生,經過競爭,幾乎是二十比一的篩選,才能有人晉級下一場考試。

白貴也望見了滋水縣那幾個嘲笑他祥瑞案首的儒生,此刻正在垂頭喪氣的獃獃站立,顯然是落榜了,不僅正榜沒有錄取,副榜也沒有登上。

「案首……,我是案首……」

他擠了進去,望見他的座位號就在第一名,整個人一下子就感覺腦子放空了,激動的無以復加,難以保持鎮定的心態,案首啊,這可是案首,必定能被取中為秀才功名。

只不過他還強咬著嘴唇,沒有說出話。

不然這些嫉恨的考生還不知道怎麼對他呢,誰要是在這擁擠的時候,下個暗手可就不妙了。

「完了,沒有錄取……」

周元三人幾乎全盤覆沒,只有周元一人還在副榜上,不過也是副榜上的吊車尾。

其他人心情沮喪,不過也是早有預料,也是很快收拾好心情。

只不過他們在看到白貴激動的樣子,心中也是有些猜測,

但不敢確定,如果只是錄取,應該不會這麼激動,因為縣首是必中的,那麼只有一種可能……

周元三人使了一個眼色,連忙把激動的白貴從人群中拖了出來。

走到一處人少的地方。

白貴也慢慢緩過神,神色興奮的對著一處巷道的院牆狠狠拍了一下,手掌有些微疼,他看著三人說道:「我是案首,中了案首……」

從白鹿村入學到現在,他無時無刻不繃緊著神經,努力學習,如履薄冰,一刻也沒有放鬆下來。這一次府試案首,秀才功名唾手可得,可以說他的第一個目標基本完成了……

如何能不興奮!

如何能不高興!

「白兄,想不到你隱瞞我們好苦啊!」周元也笑了笑,雖然心中隱隱有一些失落之情,但現在正是好友高興的日子,他可不能掃興。

他和白貴同過灶,可是最清楚白貴的刻苦程度。有什麼可嫉妒的。白貴也是極為仗義,講仁義,他要是發達了,也不會忘記他們這些同窗的。

「恭喜白兄得中案首!」

幾人拱手祝賀。

「同喜!同喜!」

白貴也是連忙回禮,收斂了一些心情。

將第一次正試的結果放榜會後,緊接著的就是第二天的招覆試,這一次的考題就是原先科舉考試的四書題和五經題,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場考試。

只不過這場考試,能錄入團案的考生基本也是做八股通會的,即使做的不如意,也不至於太差,更不會被罷卷。

第三次考試就有意思了,是判。

在唐時,科舉考試的選試是身、言、書、判,身就是指的是身體相貌端正,言指的是語言清楚,字指的是字跡工整雋美,判,就是指的是斷事能力。

古代法律是人治,即使有成文法,但也要依照世俗的道德斷案定刑罰。

問的是:「耄鄰盜牛,耕地復還,如何判之?」

耄,指的是已經七老八十的男子了。

一個七老八十的鄰居盜走了牛,然後耕地,後來又歸還了牛,這個案例怎麼處罰?

律令是盜私物鞭笞五十下,可是這七老八十的人,肯定受不了。

而且又用於耕地勞作。

這道題只能回答罰耄鄰糧食財物多少,是絲毫不能問罪的。問罪,就違背了世俗道德。

這道題只需要回答合理就行,並不需要你判案有多麼公正、最優解就是各打五十大板。責問鄰居為什麼不借給耄鄰牛,以至於他不得不偷盜,這是沒有公德心,而對於耄鄰也只能處罰一些財物了事……

三場府試就這麼結束了。

出了龍門的白貴聽到有人在談論這耄鄰盜牛的事情,讓他詫異的是,竟然有一些人覺得這道題有些難解,是在難為他們。

他搖了搖頭,也沒理睬,徑直走開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