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五十四、仙人摘豆
在白鹿村歇息了幾日之後,從南原龐家村的周元來到了白鹿村,邀他們一同前往西安府,路上也好有個伴。

跟周元一同來的,不僅有駕車的馬夫,還有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長得青春靚麗,沒有纏小腳。這應該和周家在城裏做生意有關。

三人應諾,一起收拾了行囊。

臨走家門的時候,白友德有些不舍,他摸了摸白貴光潔的額頭,也就沒再說什麼了。

幾人走到原下的時候,讓白貴頗感到意外的是,鹿子霖和劉謀兒趕了過來,送給了他一直在馬廄養的那匹半大黑馬,說是他養的慣熟了,新聘請的馬夫怎麼也養不出他那時養出的肥膘。若不是看到比幾個月前還要健壯的黑馬,白貴就可能信了這鬼話。

一輛馬車,後面跟著幾匹矯健的馬兒。

去高等學堂讀書學習,可不僅僅教導西學,富貴家的人都會備上馬匹,到了學堂裡有教師教導騎馬。說起來騎馬也是儒家六藝之一,禮、樂、射、禦、書、數。

這也算是西北特色,處於邊疆地域,上千年以來戰爭不斷。基本上關中地區稍有家資的富戶,都會騎馬。

「這就是你家的三姑娘?」

白孝文坐在車轅上,倚著馬車門,憋著笑說道。他可還記得,在踏春的時候,周元說過要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白貴為妻。

不過他也知道一些禮節,男女授受不親,這時候的封建禮教雖然不如往昔那麼厲害,但是若是閑言碎語毀了一個女兒家的貞潔,也不是一個好事。

所以他打著暗語。

這事,也就在場的幾個男人知道。

「我妹妹本來是在家中請了西席先生教書的,但是前幾天我回家和我爸說了一下這次府試的事情,我爸覺得現在時代變了,女兒家也不能整日窩在家中……」

「所以打聽好了城裏的女學,準備將我妹妹送到雅閣女學讀書,以免將來的夫家嫌棄她沒文化。」

周元斟酌著用詞說道。他這是要去西安讀書了,得改掉一直說方言的習慣,不然在高等學堂裡的學生會嘲笑他的。

方言這東西,偶爾說一下,會增進鄉情。可要是一直說,就難免被人看扁。

雅閣女校,是五年前在秦省開辦的第一所私立女校。

隨著兩鴉戰敗,傳教士來華傳教,為了方便傳教,往往創辦教會學校,比如清廷第一個女學,就是英吉利女傳教士愛德華在寧波創立的寧波女學。

例如1868年清廷和阿妹肯國在《續增條約》中的第七項規定,就是阿妹肯國人可以在華西洋人居住的地方創辦學堂。

周元這裏的沒文化也是要打上引號的,只會一些四書五經現在看來也不算是什麼有文化了。

「請西席讀書難道不算有文化?」

白孝文吃了一驚。

這麼一說,他貌似就和文盲差不多了。

「不一樣的!」

在一旁學著騎馬的白貴搖了搖頭,「許多出國留洋回來的留學生是不肯娶家裏操辦的婚事,那些訂了親的姑娘家未必沒文化,只是不是西洋文化,和他們聊不到一起去,想必周兄尊父也是這樣想的,如今但凡稍有家資的人,都會讓家中子弟出國留學,回來之後……」

他頓了頓,「地位高!陞官快!」

比如在1871年,曾國藩和李鴻章曾經條擬的《奏選幼童赴美肄業酌議章程折》中提出:「十五年後,每年回華三十名,由駐洋委員臚列個人所長,

聽後派用,分別奏賞頂戴、官階、差事……」

還有1904的《獎勵遊學畢業生章程》等等,都給與了留洋歸來的這些留學生極大的便利,只需一定的考核,就能任官。

所以有條件的,拚死拚活也要讓孩子去西洋留學。這時候去歐洲列強留學是第一等,是阿妹肯國留學是第二等,去東瀛留學是第三等。

「是啊,我父親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

「所以才讓他去雅閣女學去讀書。」

周元頓了頓,沉吟道。

有一方面他沒說,想讓他的妹妹嫁個好夫婿,這去女學讀書無疑是增了一道履歷,今後談婚論嫁的時候,門檻可要高上不少。

一些女學到了後來,就完全成了官太太的預備學校。

一畢業,就遭到哄搶!

哪個大帥不娶一個女學生,就好似平生矮了別人一頭。

「我聽我爸說,在城裏都有好幾起棄婚的案例了。那些被悔婚的女兒家也受不了別人指責,死了!」

「之所以和我一同去,也好讓我對她有個照應。」

周元嘆了口氣。

「指不定誰照應誰呢!」

在馬車裏面的周三姑娘從簾子中冒出一個腦袋,暈紅了臉頰,咬牙切齒的看著周元說道。

幾人頓時哈哈大笑。

從白鹿村出村,要去西安城,有著好幾條路,不過此刻大家走的是長安縣這條路。長安縣在西安城的南面,西安府的文教重地,大多數高等學堂,例如西安府學、關中書院、長安縣縣學、鹹寧縣縣學、文廟都在西南側。

唐時,長安縣和萬年縣是長安的附郭縣。

現在的萬年縣,叫做鹹寧縣,後世被撤銷,大部是碑林區,碑林就是西安府的文廟。

唐時的長安城基本包含了長安縣和萬年縣,以朱雀大街為分界線,但在唐末時,唐昭宗被朱溫攜裹到了洛陽,唐長安城也被駐紮的節度使拆除,將大部分的居民遷到了唐皇城。

現在的明城牆是基於唐皇城另行修建的,裏面是唐皇城城牆的夯土,外面則是明朝的包磚。

有了馬車,比走路快得多。

大約走了兩個多時辰的路,就到了西安城的永寧門。

永寧門,是西安城的正南面。

經歷康乾以來的人口大爆發之後,原先狹小的西安城已經無法容納這麼多的居民,所以在城牆外面,也是修建著一棟棟的建築。

入目處,琳琅滿目。

到處都是叫賣的貨郎、商販,還有一些是雜耍技藝,最常見的胸口碎大石,還有吞劍,以及一些西洋的玩意,比如西洋鏡什麼的。

也有戲法師,拿著兩個粗瓷碗,右手執著一根竹筷,一點放在紅綢桌上的豌豆,剎那間,豌豆消失不見,這就是仙人摘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