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九十九、興趣社
剪辮子,在一高和駐日使館都鬧出不小的風波。

但總算風平浪靜了。

也讓大家對白貴更加敬重,儘管這件事按照常理使館不會多加處理,可作為副部長的白貴怎麼說,也算是抗住了來自使館的壓力,這就值得讓人稱讚了。

「白桑處事有條有理,假以時日必定是你們國家的中流砥柱。」

在白貴去一高學生部的時候,東平三郎說道。

他這話也不沒說錯,留洋生畢業回國之後,再怎麼混,都不會太差。尤其是是白貴這等有威望的留洋生,一旦回國,就會委以重任。

這點,他們東瀛的學生也是知道的。

如平野向太那種蠢貨終究是少數!

結交才是常理!

就像是朱連魁去阿妹肯國表演戲法,為了規避排華法案,也是稱呼自己是皇族,身著三爪蟒袍。皇族肯定是和平民不一樣的。洋人歧視清國人,但洋人的平民怎麼也不會自信到歧視清國皇族……

「東平兄客氣了,你父親也是奈良縣的高官……」

白貴握手,謙和笑道。

「我是家中的第三個兒子,家裏的產業是和我沒有多大關係的,不像你們國家,次子也能分到不少的錢財,甚至家業。」

東平三郎言語頗有一些無奈。

「那些人註定是要被淘汰的,坐吃山空……」

白貴挑了挑眉,東平三郎話說到這份上,他肯定是要給東平三郎挑好聽的話講。

這就涉及到東營此時的財產繼承法了。

按照規定,是家中的長子繼承產業和名位,所以前往東京都或者各地高校、大學求學的基本都是家中的二郎(次郎)、三郎等人,基本是不會看到太郎、大郎求學的,他們都被要求在家裏繼承家業。

第一日到來的時候,給白貴的名片,上面寫的名基本也都是次郎、三郎。

聽到這句話,東平三郎高興不少。

人,都是喜歡聽好話。

儘管知道自己怎麼奮鬥也比不上自己哥哥繼承的家業,但這話也好聽不少,聽的舒服,不是嗎?

兩人繼續談話,等過了不久,又有一些學生部的部長過來,一高的三個學部都各自設置了部長,加起來總共十四人,算上白貴就是十五人。

「前些日子東大的學長前來,讓我們新生儘快選擇加入各大興趣社,你們待會就回去通知各部的學生……」

「想要加入哪個興趣社,記好名單。」

部長藤原八太看了一眼在座的眾人,緩緩說道。

興趣社分為大社和小社,大社肯定是蜂擁而至的,一些小社無人問津,所以統計數據,也好分配,如果哪方興趣社報的人太多,就會篩除一些,選進小社。

「都有什麼興趣社?」

這些東瀛人新生也是從尋常中學剛剛升上來的,不乏一些鄉下人,哪裏聽過什麼興趣社之類的東西。此時的東瀛興趣社還是一種新鮮物事,在幕府時期,武士道、書道、畫道、花道等等也都是上流階層學的,尤其是武士道的武士,一般的平民只允許有一把刀佩戴在身上,而武士則允許有兩把打刀,一把肋差。

「有劍道社、柔道社、插花社,網球社、文學社、寫真社、自行車社、排球社之類的……」

藤原部長舉例。

「劍道社和柔道社會請真正幕府時期殘存的武士講述劍道、柔道,插花社和文學社等興趣社也會與女子學校聯誼,好處不用我多說了吧。



他笑了笑。

眾人露出會心的笑容。

白貴也聽明白了。

此時的一高還尚無女子入學,所以這群少年,聽到加入興趣社能和女校聯誼,心中的激動也就不用多說了。

東瀛1879年的《教育令》規定:「凡於學校之內,男女不得同室而學,但小學校中男女同室無妨。」

不過東瀛也有特別設立的女子高等學校,專門傳授「修身之道,進退起坐之節,家政經濟之要,養育子女之法」等「女子之要務」。比如現在已經有十幾年建校史的東京女子師範學校。

不過大多的女校,和清國是極為相似的,也是教會學校。

教會學校之所以多女學,是因為教會學校教導的大多是一些教義,聖經之類的東西。稍有一點錢的人都不會去就讀教會學校,所以教會學校只能招收貧民、女子,進讀教會學校,包吃住,還給錢。

藤原部長講完之後,散會,專門讓白貴留下。

「美和兄。」

他開口,斟酌了一會用詞,神色有些不好意思,說道:「抱歉,東大的劍道社還有柔道社等一些興趣社,你們是沒有……,不,我的意思是說,那些武士是不會傳你們武道的。」

「門戶之別?」

白貴回道。

東瀛從小學起,就會學習「漢學」,因此一些成語也是熟知的。

「不錯,就是這個意思。你能夠理解就好。」

藤原部長夾著書走到玄關,又頓了頓步,似乎想要說什麼,但終究還是沒說什麼,離開了。

回到寢室。

白貴的宿舍是和其他留日生的宿舍是在同一棟樓。

「什麼?他們也太過分了!」

「門戶之別!這群倭寇真的不知廉恥,當年派遣遣唐使的時候,怎麼不說門戶之別,現在來說門戶之別。」

一些人憤怒道。

他們內心十分憤怒,剛開學錄學籍的時候,白貴引經據典損了這群東瀛人一通,想不到一點也沒有知錯就改的心思,只是口頭上的道歉,一點悔改的跡象也沒有。

「和豐兄,心平氣和,不必和他們一般見識。小門小戶都是如此!」

「東瀛是島國,英吉利也是島國,島國就是這麼心胸狹窄,東瀛所謂的教育也是學習英吉利,英吉利人培根說的教育是什麼,說要紳士教育,培養紳士,但英吉利可是做海盜起家的……」

白貴冷笑幾聲,安撫剛才憤怒的留日生道。

眾人聽到白貴的貶低,也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心裏不由暢快許多。和心胸狹窄的島國人計較,顯得他們沒有涵養。

東瀛此時的教育思想是《斯氏教育論》。所謂的斯氏就是斯賓塞,斯賓塞就是英吉利人,教育觀點也是吸收了一部分培根的觀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