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三百九十九、9牛2虎之力,將軍神勇,0古無2!
五日後。

荊州府新組建的禁軍,總共一軍五營,共計兩千五百人,全部滿員。同時,在臨安府樞密院也傳來了新組建禁軍的番號,勝毅軍。

宋朝禁軍的編制分為軍(大軍)、廂、軍(小軍)、指揮(營)、都等編制。十個小軍可組建成一個廂,總計兩萬五千人,兩個廂可組成一支大軍,總計五萬人。每個軍都有自己的番號,例如禁軍中最精銳的四個軍,捧日軍、天武軍、龍衛軍、神衛軍。

再例如嶽飛,嶽飛曾統率的三支精銳騎兵,番號為踏白軍、遊奕軍、背嵬軍。當然背嵬軍這個番號比較廣泛,韓世忠等人手下的騎軍也是用了背嵬軍這個番號。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咪咪閱讀!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

荊南府,校場。

勝毅軍大營。。

兩千五百多名禁軍集合,排列整齊,甲胄集密。

點將台上。

白貴俯視眾人。

他一襲朱漆山文甲,鳳翅兜鍪、護臂、笏頭帶、袍肚等一應俱全,全身只露出臉部和手部等一小部分皮膚。

許久的靜視。

台上和台下都沒有人出聲。

一刻。

兩刻鐘過去。

白貴終於開口了,「不瞞諸位,以貴之才幹,僥倖能為營指揮使,已經是朝廷開恩,現在貴添居為勝毅軍的軍都指揮使,執掌一軍,與貴的師父分不開,貴的師父,想必你們都清楚,姓韓諱世忠,乃是大宋的驍將……」

台下的禁軍有一些少許的騷亂。

但這畢竟是樞密院和荊州府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儘管有一些小騷亂,可還在可控範圍之內。

「將軍乃是大宋武狀元,又為韓大帥弟子,一個軍都指揮使……,兄弟們並不敢有任何怨言。」

群將隊列中走出一人,身材魁梧,拱手道。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宋朝將士對此場景見怪不怪了。何況白貴並非什麼紈絝子弟,而是有實打實的資歷,武狀元雖說任此職位有些虛高,但也不怎麼差了。再說韓世忠在軍隊中的威望不小,讓白貴擔任軍都指揮使縱使會有一些人有怨言,但絕不會多。

至於士兵們對此更是無感,當兵吃糧,天經地義,誰當將軍與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大,現在紹興議和已過去了六年,天下承平,仗不是那麼快就會降臨的。只要白貴不剋扣他們的軍餉,那就無所謂了。

「你叫何名?」

白貴問出列的將領。

這點將台下面的眾將站位亦是有考究的,按官職大小而排。這出列的將領是在第三列,那應該就是一個營指揮使。

「回將軍,卑職喬三武。」

魁梧大漢抱拳道。

「本將軍記住了。」

「入列。」

白貴點頭,說道。

勝毅軍是新組建的禁軍,像喬三武就極有可能是其他禁軍隊調來了的禁軍將領。不過好在將不統兵,不然一個個驕兵悍將,哪怕是他,亦感到棘手。

當然,在今日點兵之前,他已經將勝毅軍的花名冊拿到手了。藉助於過目不忘的好記性,喬三武的過往,或者這眾將的過往,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同時,他對勝捷軍未曾出現一個名留青史的未來名將,亦不感到失望。劉邦的豐沛元從和朱元璋的淮西勛貴,也都只是一縣之才。

打天下,一縣之才,已經夠用了。

喬三武領命,入列。

很規矩。

白貴能看出來,

這支禁軍不愧是精銳,服從軍令已經刻在了骨子裏,也不因他是剛從軍的小輩就心生驕逸、懈怠,畢竟軍法違令即斬,一般人沒點底氣還真沒有那麼頭鐵。

驕兵悍將也不是那般好當的!

「初來乍到,本將軍亦不知眾將有何本事,場中將士是否有所遺才。故……本將制定一法。」

白貴招了招手。

很快,在台下,就有親衛合力用繩索搬運上來一尊釜鼎。

這尊釜鼎高約六尺,能有半人多高,而寬則有三人合抱,用料紮實,至少有七百多斤重。

「能拉動此釜鼎,走三十步者,無官無爵之人,即可為軍中副都頭,有官爵者,晉陞一級,賞錢十貫。」(每都五百人,有副都頭,都頭之別。)

「能拉動此釜鼎,走七十步者,無官無爵之人,即可為軍中都頭,有官爵者,晉陞兩級,賞錢三十貫。」

「能拉動此釜鼎,走一百二十步者,無官無爵之人,即可為營中副指揮使,有官爵者,晉陞三級,賞錢一百貫。」(每營五百人,有營指揮使、營副指揮使之別。)

「走的越多,本將軍的賞賜也就越多!」

白貴緩緩說道。

在點將台旁,已經有親衛捧著木案,木岸上擺放著牙牌、用繩子串好的一貫貫銅錢。

牙牌,則刻錄好各都、各營的番號,以及各都、各營的軍職。

銅錢都是新錢,金燦燦的一片。

極有視覺衝擊力。

禁軍校場上,頓時嘩然一片。

一個個眼睛都有些紅了。

以往,想要做到軍隊中的基層軍官,對於他們來說,最快的捷徑就是在戰場上殺敵,可殺敵想要殺到管理一百人的都頭位置,十之無一。然而現在僅僅比拚他們的氣力,就能成為副都頭、都頭、營副指揮使、指揮使這等官職,這可以想都想不到的美事。

眾將亦是蠢蠢欲動,官升幾級,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諸位將士但可一試……」

「本將軍千金一諾,絕不會輕易毀改。」

白貴道。

從古到今,想要最快整合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最好的辦法,就是以這種肉眼可見的獎懲來激勵將士。這種行徑,雖說有一定的後患,比如說將士們上行下效,以勇力自持,多是莽夫。

但兩害相權取其輕,哪有什麼盡善盡美的好事。

他現在的地位縱然不低,但在大戰決策上,還沒什麼可左右的實力。而猛將,才是中層將領從眾將中最快脫穎而出的好辦法。

因時而變,因地製宜,這才是國士。

再說……以猛將自持的將領,真不見得差了,比如霸王項羽,看似莽夫,實則是兵形勢的大家。

項羽的對手可是韓信、劉邦、彭越、英布、曹參、呂澤等等這些名將。

……

有了白貴的許諾,勝捷軍中有自視奮勇的人立刻登階上了點將台。

第一個人,只是一個虎背熊腰的中年人。

白貴的親兵為其縛上繩索。

吭哧。

吭哧。

這虎背熊腰的中年人隻拉了二十五步就力竭倒地。

「你是第一個上場的人,儘管未能達到三十步,但將軍開恩,你可晉陞為輜重營炊事都的副都頭。」

一名親兵數完步數後,開口道。

「多謝將軍大恩大德,我李猴兒沒齒難忘。」

虎背熊腰的中年人在聽到親兵所言,立馬跪倒在地,學著戲腔的唱詞,朝著白貴拜謝。

「將牙牌予他,再賜三十貫錢。」

白貴露出笑容,說道。

讀過書,有見識的人,在哪裏都能吃香。

他現在此般作為和商鞅變法中的徙木立信,並無半點差別。敢上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會得到好處。

只不過場下的大頭兵隻字不識,不明白這點的好處。而將領,縱使知道這個道理,但顯然這份誘惑,還不足以讓他們第一個出列。

不過這李猴兒終究是沒走到三十步,但沒走到三十步,給個都頭中最低的輜重營副都頭,不算太過違例。至於錢財,只是個添頭,給多了只會表明他這個主帥的慷慨。

敢於嫉妒的人,只會嫉妒李猴兒得到了「不義之財」。而對他這個主帥不僅不會有嫉妒,相反會對他更加敬服。

今後他下的命令,這些人會下意識率先衝出去。

這就是「訓人」,是為將之道,亦是心理學的經典性條件作用。

道理都是相通的。

有了李猴兒的示範,場下的禁軍士兵亦開始了鼓噪,一個個在禁軍中久有聲名的翹關之士開始走了出來。

翹關,又叫拓關,即舉起城門的門閂。《呂氏春秋》記載:「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

翹關之士,意思就是能舉起城門的大力士。

兩千多人中,陸續上了兩百多個人。

但很顯然,白貴在制定這個遊戲規則的時候,早就測試過了,不會致使有太多人過去。

兩百人中,進第一關的,只有三十多名。

進第二關的,只有十三名。

進第三關的,只有兩名。

這後面的兩名,分別將釜鼎拉動走了一百三十步、一百四十步。

白貴一一獎賞,不曾落下。

但等到通過第二關、第三關的翹關之士時,他直接詢問,看這群人可否願意入他的親衛營,當他的親衛。

十三人猶豫稍許,就半跪而下,願意成為白貴的親衛。

「陳策、馬勝……」

「你們二人成績最佳,可為本將軍的營都指揮使、營副都指揮使,剩餘之人,皆可為本將軍親衛營的軍使(都頭)、副軍使(副都頭)!」

「今日之後,此十三人,皆以十三翹關士稱之,每月領雙倍軍俸。」

白貴慨聲道。

他雖然有韓世忠贈予的三十親衛兵,但這些人他打算編入侍衛營。親衛營是他親自指揮的兵馬,而侍衛營是保護他的兵馬,兩者並不相同,互不統屬。

宋軍製中,步軍一都軍官稱之為都頭、副都頭,而馬軍一都軍官稱之為軍使、副軍使。

至於十三翹關士,他本想以十三太保稱呼,但想了一下這個名頭,有些犯忌諱,就棄之不用。

「謝將軍。」

十三人臉色頓時一喜,拜謝道。

剛才白貴問他們願意進入親衛營,當他的親衛時,他們還誤以為是白貴不肯兌換承諾,隻想以親衛營的一個小官職打發了,但沒想到,白貴對他們待遇竟然如此親厚,直接讓他們擔任親衛營的指揮使、軍使。

要知道,在一軍中,親衛營才是嫡系部隊,哪怕官職比其他營的稍低,但仗著嫡系,將軍寵信,這地位不會低。

而雙倍的軍俸,就更是意外之喜了。

台下的禁軍對這十三翹關士立刻投去了羨艷之色。

不過他們也沒什麼好妒忌的,他們都是大頭兵,字不識幾個,比試勇力本就是最公平的方法,現在他們氣勁不如人,還有什麼好說的。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是,這些翹關之士,憑仗勇力,絕對是禁軍中的刺頭,或者說「惡霸」,他們現在對白貴信服,那麼全軍對於白貴自然也就信服,因為這十三翹關士就是這支禁軍底層士兵的「領頭羊」。

「諸將亦可上台一試……」

白貴笑了笑,看向點將台下的禁軍眾多將領。

士兵上台試完之後,接下來才會論到將領,這已經約定俗成的規矩了。重要的人物,往往遲到,最後出場。

一個個將領上台挑戰。

與士兵相比,他們的成績就好的多。

基本上八成的人,第一關都過去了。但這八成的人,亦都止步在了第二關,沒能挑戰完第三關。

畢竟能挑戰第三關的人……,從兩千五百禁軍中,才選拔出了兩人。

千裡挑一。

而這些禁軍將領儘管身體素質比普通士兵要好,可終究還是基數少,能到第三關的人,自然難以尋覓。

而陳策和馬勝這兩個大力士,原先都是廂軍的精兵,被劉錡在荊州府數萬廂軍中挑選出來後,送到了勝毅軍中。

見狀,白貴又親自一一封賞,並且記住了這些將領在場的細微表情。

「爾等已經試過。」

「現在……也該本將一試,以免爾等對本將軍生了小覷之心。」

白貴放下花名冊,轉身對勝毅軍將士說道。

「我等不敢。」

眾將士口呼道。

白貴已經施恩於他們,雖然隻施恩了一少部分人。但往往一少部分人才能代表一大部分人。

施恩了一少部分,就相當於施恩了全部人。

「再抬一釜鼎上來。」

白貴對親衛說道。

勝毅軍將士嘩然,神色震驚。

這釜鼎已經有七百多斤重了,能拉到這釜鼎走一百二十步的人,只有兩個人而已。

現在白將軍如此……。

少傾,又有一釜鼎被親衛用繩索抬了上來。

白貴脫下朱漆山文甲,袒露上半身,一身腱子肉,線條優美,可以隱約看出其中隱藏的爆炸般的力量。

他再深吸一口氣。

全身的氣息頓時升騰,強健的身體立刻如魔鬼般突然暴增了一圈,鼓凸強健的肌肉隆起,脊背化作龍脊,極為猙獰。

強迫的力量壓迫感。

校場的氛圍壓製到了極靜。

白貴左手握住一釜鼎的鼎足,用力一舉,這個釜鼎頓時騰空而起,纏繞的鎖鏈嘩嘩作響。

「自古以來,力能扛鼎者,西楚霸王項羽、秦武王嬴盪、淮南王劉長……,數盡古史,不過寥寥數人。」

「想不到今日竟然看到了……將軍如此神勇的一幕。」

一些將領目瞪口呆,下意識的喃喃自語。

而有了剛才眾將士拉鼎的對比,現在這些將士對白貴所做出的的扛鼎,亦是心悅誠服。

另一邊。

在校場之外,觀察場內動靜的白素貞和小青亦是不敢置信。

「這……」

「想不到這白氏子竟然如此勇猛。」

小青吃驚道。

說罷,她面露垂涎之色,「若能將其採補,至少能省去數十年的苦功。」

力能扛鼎的勇士,千古難尋。

而精修採補之道的妖人,采十個、百個普通男子都不如白貴這一人。而且這力能扛鼎的勇士,必定真陽極純,不用再度煉化。

白素貞聞言,美眸立刻瞪去,小青這才偃旗息鼓。

「應是那枚仙丹的緣故。」

「那枚仙丹……我雖然煉化了大半,可還有一些或許在白郎的身上,所以他小小年紀,就考中武科,奪取了武狀元。」

白素貞解釋道。

她這解釋一是自語,二是打消小青對白貴的垂涎,命有霸王之勇的人,和吃了仙丹之後,有了霸王之勇的人不同。

前者對妖類的好處更多些,吸魂奪魄,但後者就沒有那麼多了,只是仙丹之力的緣故。這仙丹已經被煉化,即使榨取,也榨取不出多少。

正說話間。

白貴右腳一蹬,右邊的釜鼎立刻被他踢動,暫時騰空片刻,而這短暫時機,被他所抓住,一手抓在了右邊釜鼎的鼎足上。

兩尊重達七百餘斤的釜鼎,就這樣被白貴一左一右的舉了起來。

眾將士駭然。

「天神下凡,這是天神下凡……」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可霸王項羽,亦是只能舉起一尊鼎,但將軍卻能舉起兩尊鼎……」

眾將喃喃自語,神色猶是不信。

可這結果就在眼前,由不得他們不信。

「將軍神勇,千古無二!」

一旁的喬三武聽到這句話,眼睛一亮,率先半跪在地,喊了起來。

而其他的將士,看到了這一幕,亦是半跪在地,齊聲喊道。

這一刻,勝毅軍上下,無人不嘆服的白貴的勇猛,不愧是自幼就能奪得武狀元的奇才。有更甚者,甚至將白貴視作了神仙下凡,畢竟這等超脫於常人認知的事情,遠比「魚腹藏書、野狐夜嚎」這種神跡更為讓人信服。

轟隆。

兩尊釜鼎落地。

白貴汗如雨下,假裝大口喘氣。

在兌換修道天賦之後,他閑暇的時候,也兌換了「九牛二虎之力」這個天賦,在法力的滋補下,這九牛二虎之力才真正的被開發了出來。現在的他,別說舉起兩尊鼎,三尊鼎都不是問題。

同樣,他動用的都是肉軀之力,可不是什麼法力。

別人看到此幕,只會以為他天賦異稟,斷不會朝著別的地方去想。有項羽這個例子在,接受一個和項羽差不多,比項羽更勝一籌的勇士,亦不是什麼難以置信的事情。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小說,免費暢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