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三百八十七、你可為韓世忠弟子
李清照的才女形象崩塌了。

好在唐婉委婉的拒絕了李清照的打馬邀約,表示自己不會玩,只看看就行,讓其在白貴心中的形象沒有崩塌掉。

孤鶴亭,石桌上。

棋盤已布。

白貴被李清照攛掇到了牌場上。

湊了人數。

「不少人都誤會了打馬的好處。你看這赤兔、絕影入了隴西監……,一將十馬,謂之關西馬……」

「另外這些佈陣、設局、進攻、防守、闖關,過塹,可不就是排兵佈陣之道,習之,有益於兵策謀略之道。」

「過襲敵之策,然後定賞罰、判輸贏,這是為將之道。」

李清照給白貴這個新人介紹打馬的好處。

此時,打馬,亦或者打牌,並不像後世頗有些汙名化,而是一種興趣,博弈之道。

白貴未作辯駁。

他連真正的麻將都搓過,在京師大學堂和胡博士、黃季剛等人搓過,那日是有人邀請他到京師大學堂作演講,他推脫不過,去了一次,在晚上,就打了一宿麻將。

如他這等大師,不去做演講,才是咄咄怪事。

李清照接著給白貴科普打馬的規則。

想要打馬,首先要備上一副打馬圖,就是棋盤,類似於飛行棋的棋盤,然後是色樣圖一副,打馬的過程中,馬的行走都按照骰子擲出去的結果來決定,而色樣圖決定骰子的各種花色走法。

其次是三顆六面骰子。

參與打馬的人,每人則擁有二十匹馬,以歷代的名馬代稱。

勝敗,按照打馬闖關後的得分判斷。

規則不難,主要是要記住打馬圖和色圖。

白貴過目不忘。

很快就熟悉了其中的規則。

李清照是打馬的高手,連打了三四把,都是她贏,因白貴是湊數的,所以這幾把就沒讓白貴掏錢,另外兩人輸了不少錢。

「易安居士,這規則我已經明了。」

「輸是輸,贏是贏,待會打,不管是輸贏,我都會掏錢。」

白貴說道。

他想要在南宋先站穩跟腳,結交權貴免不了。就像李清照告發張汝舟,要和張汝舟和離,按照宋律,妻告夫要判兩年徒刑,所以李清照身陷囹圄,幸得親友相救,關押九日獲釋。

(趙明誠去世後,李清照改嫁張汝舟,張汝舟覬覦李清照財產,被李清照告官,張汝舟營私舞弊等等罪責。)

朋友多了,能免掉很多麻煩事。

而想要交朋友,湊場子,打和場,這朋友交不快,輸贏之間,情緒起伏,這朋友交的也快。

再說,打麻將不贏錢,真的沒什麼意思。

哪怕打小一些,作娛樂都好。

當然,作賭狗就不必了。

「你家中是做生意的,應該是不缺賭資。」

張擇端笑道。

白貴笑了笑,沒說話。

四人重新搓牌,棋局很快擺好。

第一局。

白貴贏了,贏了三四貫錢。

「小兒僥倖!」

張擇端臉都有些綠了。

他倒不是差這幾貫錢,是輸給一個小童,沒面子。

「剛打牌,運氣不錯。」

李清照是打馬高手,穩操勝券,一次輸贏定不了成敗,心態很穩。

第二局。

仍是白貴勝。

白貴有過目不忘的記性,又有百伶百俐的天賦,此時修道之後,更是心算速度遠超常人,比常人計算更快。

常人只能看到三步,高手能看到五步,而他已經能看到第十步了。

他弈棋亦是國手,更別說打馬這種遊戲。

易安居士臉色亦有些不好看了,

認真的看著棋盤,收斂心思,準備用心和白貴開啟下一盤戰鬥。

第三盤,開始。

「的盧馬過函谷,躍大散關,你的絕影不如我。」

「玉照馬躍山林,斬你大將。」

白貴下棋,信手拈來。

這打馬圖也有意思,以各地關隘起名,地理位置大概相同,用之,確實有能熟悉兵略的作用。

剩餘三人很快輸下陣來。

一旁的唐婉看的是異彩連連。

有了暫定的婚約,她看待白貴的情緒就有些不同了,此時白貴連勝張擇端和李清照數把,這等聰穎和下棋的實力,常人難以比擬之。

「張正道和客容你先讓開,我要親自與這白氏子下一盤。」

李清照霸氣外露道。

她讓張擇端和另一個打馬的人先讓開,親自要與白貴作戰。

打馬以兩到五人最佳。

這一盤。

白貴輸給了李清照。

他以看破十步的實力,與李清照這能看破六七步的高手在下,但李清照心算不及白貴,哪能看出白貴的實力,隻以為白貴和她旗鼓相當,甚至略輸一籌,先前是她沒用心的緣故罷了。

又下一盤,白貴復贏。

節奏完全由他掌控。

一連下了四五盤。

「暢快!暢快!」

「好久沒碰到打馬這麼厲害的高手了。」

李清照揉了揉眉心,露出喜色。

像弈棋、打馬這種遊戲,與實力相當的人下最舒服,要是與臭棋簍子下,開始還有些興奮,但下久了,就沒興趣了。

「我看富貴你下棋頗具章法,行止間有大將之風,不驕不躁,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可是曾學過兵書?」

張擇端捋須好奇問道。

剛才易安居士在與白貴下棋的當中,聚精會神,在棋盤上全神貫注,沒注意到白貴除了下棋之外的神態、舉止。但局外的張擇端卻注意到了。

就如後世打麻將,一些人打麻將不驕不躁,雲淡風輕,而另一些人打麻將怎怎呼呼,僅憑這些舉止,就能判定他們的性情。

能做到遇事沉穩,不操之過急,這就是有大將之風了。

難能可貴的是白貴的年齡,做到此點,難能可貴。

「看過一些兵書。」

「《司馬法》、《尉繚子》、《六韜》、《太白陰經》,還有《孫子兵法》、《吳子》等等都看過。」

白貴謙遜道。

他在仙劍世界,滅南詔、吐博,又滅突厥,對兵法的造詣興許在某一方面比不上韓白衛霍李嶽,但勝在全面,不管是內政、外戰、突襲、正面對戰等,都有自己的一番心得。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咪咪閱讀,安裝最新版。】

「果真?」

張擇端先是不信,他儘管看出白貴性格沉穩,有大將之風,可書冊如此之多,白貴專註於文學,奪得童子郎已經很不錯了,在兵法上,看過一兩本書,還情有可原,可若是知道如此之多,就是怪事了。

他沉吟一會,提出幾個兵法問題。

讓白貴進行解答。

「此事易爾。」

白貴稍一思索,給出解答,不過他刻意藏了一些拙,看法比較淺顯,沒有深入,但這就已經讓張擇端大感稱奇了。

宋高宗紹興年間的神童朱虎臣,對孫子兵法解釋滔滔不絕,白貴這還真的並非刻意賣弄。如他這等神童,本就與普通人不同。

「我曾與韓良臣有過交情,現在他賦閑在家,你若是同意,我可將你推薦給韓良臣為弟子,想必他亦欣喜……」

(韓世忠,字良臣。)

「你現在已經科考中舉,再修文事,已無必要。」

張擇端沉吟稍許,說道。

現在北境淪喪,他這個畫清明上河圖,畫汴京風光的人亦感到痛心疾首,但現在他這一輩人不行,培養白貴這下一輩人,還是可行的事。

能打馬這麼厲害,打仗不說厲害,但絕對比一般平庸之人更盛。

至於韓世忠,他料想也不會推拒一個好弟子,神童科的童子郎,是大宋的精英之才,最是可塑之時,收白貴為弟子又犯不了什麼忌諱。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小說,免費暢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