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東宮有福》第146章 第146章
146「難道你就甘心位置被這麼個毛都還沒長齊的小子給搶了?」喀興自然不甘心,但他也不是蠢貨。當他真不知道索春在黑城吃的癟?恰恰又因為這個黑城經略安撫使異軍突起,他特意查了下對方的來歷,不查不知道,查了將他嚇一跳。未曾想這個安撫使衛大人,竟就是前廢太子。當初京城發生政變,其實與他們這些鎮守邊陲之人沒太大的關係,他知道廢帝有太子有皇子,他想這些人大概應該死了,不然現在這位的位置也不坐穩。沒想到這位竟把廢太子留下了,還準許他考了科舉中了狀元,並外派出來做了官。這是什麼荒天下之大謬的事!偏偏這種事就發生了,不光如此,前皇后還成了現皇后。喀興並非世家勛貴出身,不過是個草根,不然這些事早該知道了,而不是還要花費大力氣去查探打聽。若不是因為索春的吃癟,他是萬萬不會想到去查此人的。若是他沒有查,就被索春這麼一挑唆,估計就要悶頭上了。不管正武帝是基於什麼理由,留下這位前廢太子,抑或是因為皇后的緣故,反正這人不是他能動的。在得知衛傅的來歷後,喀興對於被搶了位置,一點點不滿都沒有。只有驚疑。如今因為索春這隻老狐狸,想借刀殺人,他反而有點恨上索春了。喀興皮笑肉不笑地睨著索春:「我再不甘心,也沒有索副都統的不甘心,不然何至於借刀殺人的法子都用上了。」說到底武將多是喜歡直來直去,像索春這樣喜歡耍心眼的武將到底是少數,不然也不會喀興鎮守呼倫貝爾,隱隱壓了他一頭。聽了喀興的話,索春頓時明白自己的打算是落空了。其實喀興想的沒錯,他就是想利用喀興可能不知道這位安撫使的來歷,挑唆其對付對方。只可惜計劃落空的。當然老狐狸之所以叫老狐狸,就因為著不光心眼多,臉皮也頗厚。被拆穿後的索春非但不惱,反而笑眯眯地道:「這算什麼借刀殺人,你我二人盯了多年的位置,如今被人搶了,有些怨氣也是正常。隻望這位新將軍是個好相與的,千萬莫像了那個烏哈蘇。」做人屬下當人副差的苦處,只有境遇相同的人能明白。索春這個齊齊哈爾副都統,本來按理說日子應該過得滋潤,偏偏烏哈蘇從墨爾根遷府去了龍江城,直接壓在他頭上,他成了萬事不管。至於喀興就更不用說了,烏哈蘇隔上兩個月就要來呼倫貝爾一趟。呼倫貝爾這裏屬於常年要戍守,但幾乎沒什麼戰事的地方,烏哈蘇這麼頻繁過來做什麼,自然不用說。不過是專權,所以兩人都壓得十分難受。因為索春的這一番話,喀興對他的恨意倒是淡了許多。之後索春便離開了。最後一步棋都沒用,看來他只能換一種方式對待那位新上任的將軍了。.兩日後,衛傅一行人到了呼倫貝爾城。記一路行來只見路上行人甚多,兩側商鋪鱗次櫛比,此地繁華竟不下龍江城。不過想想也是,副都統駐紮的地方,又能差到哪兒去。早在衛傅等人進城時,都統府這裏就收到消息了,所以還未等到衛傅一行人來到烏哈蘇在此地設立的將軍府,喀興與索春二人便帶著手下恭迎在了將軍府門前。衛傅這次出行,自然沒少帶人。整個隊伍被分成了三隊,先行探查前路為一隊,後方還有一隊,此時除了後面一隊人馬還沒入城,其他盡數都擁護在幾輛馬車四周,竟有數百名騎兵。喀興和索春都是武將出身,自然目光老辣。見這些騎兵外表精悍,目光敏銳,從他們行馬姿勢便能看出,他們時刻保持著警惕,便知曉這是難得一見的精兵。未曾想這位新上任的將軍,悶在黑城那地方不吭不響不過三年爾,竟組建起這樣一隊騎兵。須知歷來騎兵對步兵,都是壓倒性的優勢,幾百騎兵在草原上已經算是一股不小的勢力。雖說騎兵在地貌廣闊之地更有優勢,但索春定睛一看,竟看到有些人背上背著火/槍。他瞳孔一陣緊縮,知道這位新上任的將軍,其實並沒有那麼放心他們。估計是烏哈蘇之死,以及之前黑城和龍江城的矛盾,讓對方對他們多了一分警惕。「參見將軍。」衛傅一身青衫,從馬車上步了下來。只看外表,還當是從哪兒來的書生。可眾人知曉,能坐上這個位置的人都不傻,傻子都知道不要示弱以他人,尤其甫上任,更是要立威於手下之前,偏偏這位似乎並不在意讓他們這些武將知道他是以文出身。這位可能傻嗎?不可能。那就只有一個解釋,這位新上任的將軍,並不想在他們面前裝腔作勢。不裝腔作勢,說明用不著裝腔作勢來威懾他們。一時間,不管是喀興還是索春,亦或者跟隨二人前來迎接新將軍的當地將士軍官,都有一種高深莫測之感。「諸位不用多禮。容我進去安頓一二,便著手為烏哈蘇將軍處理喪事。」其他人自然不敢多話,進了府中先行等候。而這邊福兒和幾個孩子並未下車,而是直接坐著馬車從角門進入,等他們下車時,陳瑾已經先行進入與府中管家交涉,在後院尋了一處院落暫行安置他們。烏哈蘇的家眷並不在這座將軍府,而是遠在龍江城。這裏只有他的數位小妾,所以福兒和幾個孩子是直接住進了正院。衛傅略微收拾一二,又換了身衣裳,去了前院。

一屋子管著此地邊防的武將,都在此地等候他。於朝廷來看,烏哈蘇死得太蹊蹺,所以並不相信當地報上去的原因。確實如此,烏哈蘇是在望建河以西巡防遭到襲擊的,這片地方雖也是他的管轄範圍,但由於此地是一片草原,並不適宜設置防線,所以呼倫貝爾當地是以望建河為防線。無緣無故,他怎麼會跑到這裏來?且堂堂將軍巡防,難道沒帶人?這裏面的蹊蹺太大,朝廷才明知應該早日讓亡人入土,卻偏偏著令衛傅這個新上任的將軍前來處理喪事事宜。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記喀興也沒耽誤,就和索春陪同衛傅去看烏哈蘇的屍首了。由於已經入春,此地的氣候和黑城不一樣,要暖和不少,所以烏哈蘇的屍首下面被鋪了一層厚厚的冰,用以保存屍身。屍身被保存得很完整,傷口也明晰可見,是被一支利箭直接射入眼窩而亡。「箭呢?」衛傅問道。大概怕破壞遺體,那支箭並沒有被完整取出,而是順著已經血肉模糊的眼眶,把露在外面的箭桿剪斷了,箭頭依舊留在眼眶中。喀興還愣了一下,索春忙從屍身手側捧起一支箭桿,遞於衛傅查看。索春的姿態放得很低,因為他捧箭的姿勢過於恭敬,因此又讓喀興愣了一下。衛傅意味深長地看了索春一眼,接過箭桿來端詳。從箭桿上其實看不出什麼,不過是木製箭桿,箭羽也平平無奇,若想看出點端倪,恐怕還得看看箭頭。衛傅又將目光移到烏哈蘇的屍身上。索春道:「由於朝廷欽差未到,我等並不敢隨意處置將軍屍身,這箭頭也就未敢取出。」似乎覺得他有些越俎代庖,畢竟事發時,索春並不在當地。衛傅又看向喀興。喀興忙道:「將軍素來處事霸道,又為人多疑,旁人不敢多作質疑,我等也是見將軍外出一直未歸,才派人出去尋找,直到在江對岸發現將軍以及他三十多個護衛的屍身。」「從烏哈蘇外出,到你們找到他的屍身,中間過了幾日?」喀興未加思索道:「五日。」又解釋道:「將軍經常以巡防為名,外出三四日不等,我等也是見過了一貫的時日,才察覺不對,派人外出搜尋。」所以烏哈蘇為何要背著人帶著親信外出巡防?他為何是死在江對岸?還是死在江這邊,被人拋屍去了江對岸?「可找過仵作,查看過將軍死的時間?」「找過,仵作根據將軍屍身痕跡,估算到我們找到屍身時,將軍大概已經死了三天。」刨除搜尋的一日不算,也就是說,烏哈蘇是外出第三天被襲擊而亡的。衛傅略微沉吟了一下道:「找人把箭頭取出,看看有沒有其他線索。」喀興本想叫人,索春卻說不用,他來。他讓人去找了把鉗子,又要了一盆清水。趁著衛傅和喀興說話之間,他一番搗騰,把烏哈蘇眼眶裏的箭頭取了出來。場景有些讓人不忍直視。因為那一箭射得足夠深,才能一箭斃命。而烏哈蘇已經死的有段時間了,屍身又停放了許久,即使有冰塊保存,裏面也已經腐壞的差不多了。反正衛傅是看得直皺眉。索春看似無事,其實已經出了一頭薄汗,顯然耗費得力氣不小。但他還是親手將箭頭放進清水裏,洗過又用布擦幹了後,才捧到衛傅面前。過於殷勤了。喀興很難想像,此人之前還想慫恿他對新將軍下手,現在又完全換了一張面孔,能屈能伸到這種地步,不怪能和烏哈蘇同處一城,卻能安穩多年。衛傅接過箭頭來看。隻一看,不光是他,包括索春和喀興都是目光一凝。無他,箭頭很普通,就是普通的帶倒刺的箭頭,但工藝極其粗糙。記以大燕目前匠人的手藝,哪怕敷衍了事,也做不出這等粗糙的箭頭。無他,因為關內負責鍛造軍備的匠人,早已會使用焦煤煉鐵了,用焦煤煉出的鐵,雜質少,質地堅硬。只有像草原這種缺乏煤炭的地方,才會鑄造出這樣粗糙的箭頭。而烏哈蘇斃命的地方,雖屬於大燕疆域,但由於無法設立防線,經常會有漠北草原部落的人流竄而來。喀興和索春都有一種不出所料之感。「果然是這群蒙古×!」衛傅卻是眉心一皺。但他卻並未說話,而是將箭頭用布包了起來,打算帶走,並吩咐二人讓下人把遺體處理好,明日便開始為其辦喪事。「難道大人還有其他見解?」陪著出來後,喀興實在沒忍住問道。「如果我沒記錯,草原上應該有很多狼吧?」不光有狼,而且還有不少,在草原上出沒,人們最怕的就是大批狼群。可這跟狼有什麼關係?衛傅已經走了,喀興還沒想通。「這跟狼有什麼關係?」「那麼多人死了,屍身能留在那地方留三天,卻沒被狼吃了,這本身已經說明有很大的問題了。」丟下這話,索春匆匆走了,似乎有什麼急事。喀興一拍腦門。是啊,他怎麼沒想到這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