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周易哲學解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二十六)
而到東漢又是讖緯迷信泛濫成災的時期。所謂「讖」,是數術佔驗預卜吉凶的隱語,它既有文字,又有圖,所以又叫「圖讖」;所謂「緯」,是衍經書的,即對儒家經典神學化的解釋。

《後漢書》裡稱:「是時帝(劉秀)方信讖,多以決定嫌疑」,甚至於「光武避正殿,讀讖坐廡下,淺露中風苦咳」。

這光武皇帝,讀起讖緯這些神秘的學說,到了何等的地步,要比孔夫子晚而喜《易》,韋偏三絕還要用功,這樣自然是上行下效。皇帝讀佔驗神秘之學如此用功,而底的儒學者,能不嘔心瀝血的去發揚光大數術佔驗的理論與研究麽。

而東漢還有一位被現代人大讚與稱頌為無神論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充,可是與他的著作《論衡》一書裡宣揚的「命理」學說不相稱。正是王充為後世命理學說理論的鼻祖,你若不信可研究《論衡》一書,再結合唐、宋、明、清的八字命理書,就明白了王充《論衡》一書的實質內涵了。可以說王充闡述的「命定」學說,為後世八字批命,替代八卦批命,立下了「不朽的貢獻」。而正是八字命定之說,把國民進一步引向愚昧與深淵,也把國家引向深淵。應當對王充《論衡》一書裡的「命理」學說給於揭露與批判。

而先秦義理釋《周易》的傳統在西漢時期因陰陽災異」易」說而銷聲匿跡,講陰陽災異講的過了頭,也把漢帝業講到了盡頭。

縱觀西漢「象數易」,雖然稱「象數易」,而那個「易」已與《周易》的「易」無關了,並不是解釋《周易》的,實是運用新的天學、陰陽五行、災異說與八卦學上的「象數」結合,而產生出新的八卦學說,目的是欲建「彌倫天地,無所不包」的天地認識模式。這種「象數易學」與先秦的《象》、《彖》等「易學」不同了。漢「象數易學」更是遠離了《周易》原創一書的思想。

漢「象數易學」與原創《周易》實沒有什麼關係了,漢「象數易學」不單單是以今本《周易》的卦象、卦爻數來詮釋八卦筮術,以佔斷人事吉凶。而是以「八卦」衍生出以卦氣、陰陽節氣、天學為一體的宇宙模式,重在探究宇宙與人類之間(天人之間)陰陽災變與天人感應,其目的是引向政治,而指導政治。這從董仲舒、京房、劉向的奏章用陰陽災異、卦氣說政治是一清而楚的。漢「象數易學」並不等同於「末流」的算卦之學,在當時是思考把握的是國家前途命運之學說。從殷商到西漢,無論龜佔筮卜還是八卦卦氣與陰陽災異學說都是要決策於國之大事為目的。可以說在兩漢產生的陰陽災異與「象數易學」是當時認為的是最前沿的「科學」學說,當然在今天看來,不但不是科學,而是迷信的巫術之說。

所謂兩漢時期的「象數易學」之內容,不外是卦氣,陰陽災異,納甲爻辰等本是以往八卦筮卜裡沒有的東西,而是兩漢時期新出的東西。

所謂「卦氣」說是將八卦學裡的卦爻與四時,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侯,三百六十五日等相配應,將八卦學裡的卦爻符號與曆法融為一體的一種學說。這裡面又包括了「四正卦」說、「八卦卦氣」說、「十二消息卦卦氣」說,這裡面的細節就不在多說,在「《周易》筮卜說」裡有敘。

「卦氣」說是孟喜創立的,而象數佔驗學說中還有納甲說,即將十天乾,按一定的排列納入八卦體內,因甲為十天乾之首,故以甲為名。

「八宮」說出於京房,即將六十四卦分於八純卦各領一宮,每宮各由八個卦組成,這成為後世算卦批命的基礎範式。

「互體」說是從每個卦畫中,看出互體的卦畫(即八純卦裡的每一卦)而成一卦的說法。

「爻辰」說是鄭玄創立的一種釋卦的體例,是一種將乾坤十二爻與十二辰(地支)相配應的學說。

「陰陽升降」說,是把卦畫符號附陰陽屬性之說。

總之西漢的象數佔驗學說上是孟喜、京房等藉助當時的天文曆法知識及前人的成果,建構完善了一個龐大而完備的「卦氣」體系。京房還推出了其納甲、八宮、五行體系;東漢鄭玄又推崇爻辰、星宿諸說。這些本是佔驗學說,而到東漢後期卻將前期的所謂「易學」成果運用到釋解《周易》文辭上去了,即所謂釋「易」上的「象數派」。

兩漢產生的「象數學」,最終產生了兩種影響,一路是以此說走向八卦(八宮納甲)算卦上,即廣泛的運用在個人的命運前途上的「先知」上去了。而另一路是以「象數學」的成果,去解釋今本《周易》的義理,即用卦氣、陰陽、爻位、爻辰、互體等釋解《周易》,這雖然不是講算卦的,但這種所謂釋《易》的東西,不可能正確的解釋《周易》一書裡的思想宗旨。所謂「象數易學」只是《周易》學術上的南轅北轍,只能把《周易》引向歧路,只能誤導對《周易》一書的性質認識。

雖然兩漢也有一些學者偶有引述《周易》裡的文辭作義理而闡述事理,但漢朝沒有留下如先秦那樣的釋解《周易》的文章書籍。京房雖有號稱《易傳》文章,可從《漢書·五行志》裡看到那是講陰陽災異的東西,並不是解釋《周易》一書的內容。

《漢書·五行志》裡記有大量的京房《易傳》,我們現抄錄一些雖標稱《易傳》之名,看是如何的傳「易」之說呢?

「京房《易傳》曰:『君不思道,厥妖火燒宮』」。

「京房《易傳》曰:『行不順厥咎人奴冠,天下亂,辟無適,妾子拜。又曰:『君不正,臥欲篡,厥妖狗冠出朝』」。

「京房《易傳》曰:『賢者居明夷之也,知時而傷,或從在位,厥妖雞生角。雞生角,時主獨。』」

「京房《易傳》曰:『祭天不慎。厥妖鼷,鼠嚙郊牛角。』」

「京房《易傳》曰:『執政失,下將害之,厥妖狗生角。君子苟免,小人陷之,厥妖狗生角』」。

「京房《易傳》曰:『夫婦不嚴,厥妖狗與豕交。茲謂反德,國有兵等』」。

「京房《易傳》曰:『前樂後憂,厥妖天雨羽。』又曰『邪人進,賢人逃,天雨毛』」。

「京房《易傳》曰:『枯楊生稊,枯木復生,人君亡子』」。

「京房《易傳》曰:『天子弱,諸侯力政,厥異水鬥』」。

「京房《易傳》曰:『興繇役,奪民時,厥妖牛生五足』」。

從《漢書·五行志》裡所看到的京房《易傳》,不同於釋《周易》也叫「十翼」的那個《易傳》。這京房《易傳》儘是講「妖佔」的東西,與「星佔」屬一個體系。「星佔」是以天上的「星象」,來解釋人間的「政象」。而京房的《易傳》內容所反映的是看大自然中的反常現象來對應政治現象。雖名字稱《易傳》,實與釋《周易》的「易傳」是兩回事。

而到東漢後期出現以「象數」解釋《易》經的「易學」,而那些「易學」被唐朝李鼎祚收集彙編為《周易集解》一書裡。

從《周易集解》一書中可以散件於漢人對《易》(《周易》加《易傳》)作出的註解。

而唐朝在對《周易》的稱謂上比較混亂,如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以《周易》為名,而釋解的內容是包括了《易傳》。最恰當的稱法應為《易經集解》。

我們且看《周易集解》所收集的漢人是如何解釋《周易》內容的。

如《周易集解》裡收集的對今本《周易》「乾」裡的「初九,潛龍勿用」的註解。

「馬融曰:物莫大於龍,故借龍以喻天之陽氣也。『初九』,建子月。陽氣始動於黃泉,既未萌芽,猶是潛伏,故曰『替龍』也。」

又如對今本《周易·萃》裡的「王假有廟,利見大人」的註解。

「鄭玄曰:四體震爻,震為長子。五體坎爻,坎為隱伏。居尊而隱優,鬼神之象。長子入廟升堂,祭祖稱之禮也,故曰王假有廟。二體離爻也,離為日,居正應五,故利見大人矣。」

又如對《泰》裡的「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避遺」的註釋。

「荀爽曰,河出於乾,行於地中。陽**升,陰**承,馮河而上,不用舟航,自地升無,道雖遼遠,三體俱上,不能止之,故曰『不遐遺』」。

又如對《泰》裡的「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的註釋。

「虞翻曰:『陂』,傾。謂否上也。『平』,謂三。天地分,故平。天地平,謂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往』,謂消外。『復』,謂息內。從三至上,體復。終日乾乾,反覆道。故『無平不陂,無往不復』」。

又如對《大有》裡的「九三,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克」的註釋。

「虞翻曰:天子謂五,三公位也。小人謂四,二變得位體鼎象,故『公用亨於天子』。四折鼎足,覆公餗,故小人不克也。」

又如對《鹹》裡的「鹹,亨利貞,取女吉」的註釋。

「虞翻曰:鹹,感也,坤三之上成女,乾上之三成男,乾坤氣交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故『亨利貞,取女吉』」。

「鄭玄曰:鹹感也。艮為山。兌為澤。山氣下,澤氣上,二氣通而相應,以生萬物,故曰『鹹』也。其於人也。嘉會禮通,利順於義,幹事能正。三十之男,有此三德,以下二十之女,正而相親說,取之則吉也。」

這以上所對今本《周易》裡的所謂「爻辭」的註解,能看懂麽?大概沒有「易學」知識的人很難理解是說的什麼

即使有「易學」專業知識的人,又能通過那些註釋看懂《周易》裡的原文之意嗎?一樣是看不懂,因為這些所謂的註釋,對《周易》裡的原句子等於什麼也沒有說。那些都是以漢產生的」象數學」來釋今本《周易》,「象數學」實乃與原本《周易》內容是風馬牛不相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