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周易哲學解讀》《天下第一哲學》(二十五)
——《周易》六十四文政治哲學譯解

第二十五篇《周易·無妄》文譯解

(原文)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無妄往,吉。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可貞,無咎。無妄之疾,勿葯有喜。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譯文)

二十五、不做行為不端不正的是,大亨通又有利於前景。若不能端正行為,又因盲目的行動,前往也是沒有利益可圖的。

抱著誠實信用的思想,前往某地經營,吉祥。(商人)不耕種田地,而有收穫;不開墾荒地,而有良田耕種,這一樣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即使抱著誠實信用的原則行事,也會有災害發生。系牛趕車想前往獲得利潤,而因城市裡的行情變化,就會出現風險災情。預測好行情,就可避免風險的出現。即使沒有不端不法的行為,也會留下毛病,但也無需療治,行業自律就會得到糾正。即使抱著誠實信用,貨真價實這一原則去做,因由於自身對市場行情判斷失誤,也會無利潤可圖的。

(解說)

「妄」:指胡亂,引申為不正,不法;也當荒誕,荒謬講。「無妄」是指沒有了不正與不法。本篇「無妄」是指農業生產以外的商業買賣之事,《無妄》是講述商業之道。

本篇題目「無妄」後面的判詞是「元亨利貞」,這在《周易》六十四篇文章裡出現的不多,出現這四個字,體現的是重大問題。這裡也說明「無妄」是「元亨利貞」的結果,即最好不過的事情了。本題目內容則從正反兩個方面立論「無妄」,即誠實信用才「元亨利貞」,若違背了「無妄」,也就「不利有攸往」。「無妄」是指誠實信用,即誠信之意。而《周易》裡的「有孚」不是指誠信的意思,是指關愛的意思,即寓意著愛民的理念。

「無妄往,吉。」

「往」:指去,與「來」相對。本段意思是「抱著端正的正確思想去到某處經營是吉利的」。商人販賣貨物,都要前往某地,到遠方的城邑,或某個邦國。抱著經營上的誠實信用,童叟無欺的態度,自然會受到歡迎即有利可圖。

「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菑(zì資)」:初開墾的荒地。「畬(yǔ)」:熟地,良田。單從本段內容很難理解「不耕種地,而有收穫;不開墾荒地,而擁有良田。」並且還是「利有攸往」。這只能是商人行為的結果,這裡不是寫不勞而獲之事的。從本篇來看是指「系牛趕車」貿易買賣的商業行為。本段意思是「(商人)不耕種田地,而有收穫,不開墾荒地,而有良田耕種,這也是有利於去做的事情。」商人是靠買賣來積累財富,有了錢財,自然是不種田,有糧吃;不開荒,有良田。這除了官僚,只能是買賣之人才能這樣。

「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本段是講買賣上是有風險的,即使不違背誠實信用,貨真價實的原則,也會因市場的變化而造成虧損賠本的災害。

「可貞,無咎。」

這是接著強調要搞好市場的預測。「可貞」:是指要進行對行情的是預測,及時了解市場信息。了解市場信息,就能減少風險與損失,結果就是「無咎」。

「無妄之疾,勿葯有喜。」

本段意思是講述商業買賣,即使遵循誠信規則,還會出現問題與毛病,但也不要過於擔憂與憂慮,而會通過行業自律而糾正問題。這裡的「疾」與「葯」是比喻。

「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行」:執行,去做。「有眚」:盲目行動。「眚」:眼睛上長瞙;過失。這裡的「有眚」是比喻看不清問題。若對市場前景看不清,對商人經營來說,有很大風險的。這段話的意思是「即使誠信的去經營,因盲目的行動,將導致沒有利益可圖的。」這裡強調買賣上是有風險的,要引起重視。

本篇講的是農業以外的商業問題,商業既要遵循誠實信用,又要重視行情信息的把握。這體現了作者對商業的重視與肯定,即沒有重農輕商的思想意識,這是先儒與後儒思想的不同。

筆者對本篇進行譯解時,曾參閱了一些出版的《周易》譯文,但均不能接受那些譯法。而一些譯文為了適合自己的註譯認為,就從斷句上做文章。雖《周易》原本沒有標點符號,但傳承下來今本《周易》句子則是固定的。不是想怎麼斷就怎麼斷。若解釋不通,就打斷句的注意,從斷句上做文章,而得出個意思,恐怕也不會令人滿意。

筆者開始對本文譯文時,就其中的兩句話一時無法理解,即對「無妄往吉」與「無妄行,有眚,無攸利」。一開始認為「無妄往吉」,就是指「不端不正的行為離開了,去掉了,自然是吉利的結果」。把重點放到「往」上去理解,而忽視了「無妄」。以為「往」是當「去」講,也指除去,去掉講。自然除去了不端,不正的行為帶來的就是「吉」了。這是把「無妄」看成是「不端,不法」之意了。而「無妄行」裡的「行」,是指執行,去做的意思。那麼,去做不端不法的是,自然是有災禍的結果(有眚)。這樣也認為是首尾呼應,是順理成章。但反過來推敲「無妄」其意是「沒有了不端不法」,若把「無妄往」理解成「除去本身是正確的事情」,豈不變成相反了,即又變成肯定幹壞事了嗎?可結果的判詞是「吉」呢?這當然不是作者的本義,也是不符合邏輯。幹壞事,能是「吉」的結果嗎?這裡的「往」應指「前往」,即離開某地到另一地。「無妄往」就是「抱著誠實信用的態度前往某地,進行商貿」,所以給出的判詞是「吉」。要理解《周易》裡的文句之意,就要把握文句之後出現的「吉」,「凶」判詞。筆者認為那是判定表達事理好壞的判斷詞。要通過給出的那些判詞,來把握句子的含義。筆者稱作的「判詞」,在《周易》一書裡出現的不少,如「貞」,「吉」,「凶」,「無咎」,「無攸利」,「吝」,「厲」,「利涉大川」,「元亨利貞」等。也許那個時候的語法修辭很不發達,就用這些詞語來判斷,推理,肯定,否定等句子修辭了。所以「無妄往吉」與「無妄行,有眚,無攸利」,雖然判詞不同,但並不矛盾,前者是強調誠信經營,自然才吉利。而後者是講雖然遵守商業信用,但因對市場行情判斷失誤,會出現災害,也沒有利益可圖的。這已然是講辯證的道理,商業不以誠信就獲利,商業有商業的規律。這無疑講的很有道理,作者是辯證的去看待問題。不能不敬仰《周易》作者是一位偉大的智者,又是人類哲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哲學家。

我們看看北宋大文豪蘇軾的《東坡易傳》裡對今本《周易》裡:這一卦的解釋。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彖》曰:「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

謂初九。

動而健,剛中而應。

謂九五。

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無妄」者,天下相從於「正」也。「正」者,我也;天下從之者,天也。聖人能必正,不能使天下必從,故以「無妄」為天命也。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無故而為惡者,天之所甚疾也。世之妄也,則其不正者容有不得已焉。「無妄」之世,正則安,不正則危。棄安即危非人情,故不正者,必有天災。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無妄。

妄者,物所不與也。

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茂」,勉也;「對」,濟也。《傳》曰:「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天下既已無妄矣,則先王勉濟斯時,容養萬物而已。

初九:無妄,往吉。

《象》曰:「無妄」之「往」,得志也。

所以為「無妄」者,「震」也;所以為「震」者,初九也。「無妄」之權在初九,故「往」,「得志」也。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九四:可貞,無咎。

《象》曰:「可貞無咎」,固有之也。

九五:無妄之疾,勿葯有喜。

《象》曰:「無妄」之「葯」,不可試也。

善為天下者不求其必然,求其必然乃至於盡喪。無妄者驅人而內之正也,君子之於「正」,亦全其大而已矣。全其大,有道不必乎其小,而其大斯全矣。古之為過正之行者,皆內不足而外慕者也。夫內足者,恃內而略外,不足者反之。一陰一之居一陰一,安其分者也,六二是也。而其居一陽一也,不安其分而外慕者也,六三是也。一陽一之居一陽一,致其用者也,九五是也。而其居一陰一也,內足而藏其用者也,九四是也。六二安其分,是故不敢為過正之行,曰「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夫必其所耕而後獲,必其所菑而後畬,則是揀發而櫛,數米而炊,擇地而蹈之充其一操一者,蚓而後可將有所往,動則躓矣。故曰於義可獲,不必其所耕也;於道可畬,不必其所菑也。不害其為正而可以通天下之情,故「利有攸往」。所惡於不耕而獲者,惡富之為害也。如取之不失其正,雖欲富可得乎?故曰「不耕穫,未富也」。六三不安其分,而外慕其名,自知其不足,而求詳於無妄,故曰「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或者系其牛於此,而為行道者之得之也,行者固不可知矣,而欲責得於邑人,宜其有無辜而遇禍者,此無妄之所以為災也。失其牛於此,而欲必求之於此,此其意未始不以為無妄也,然卒至於大妄,則求詳之過也。九五以五用九,極其用矣,用極則憂廢,故戒之曰:「無妄之疾,勿葯有喜。」「無妄」之世而有疾焉,是大正之世而未免乎小不正也,天下之有小不正,是養其大正也,烏可葯哉!以「無妄」為葯,是以至正而毒天下,天下其誰安之?故曰:「無妄之葯,不可試也。」九四內足而藏其用,詘其至剛而用之以柔,故曰:「可貞,無咎。」可以其貞正物而無咎者,惟四也。其《象》曰:「固有之。」「固有之」者,生而一性一之,非外掠而取之也。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象》曰:「無妄」之「行」,窮之災也。

「無妄」之世有大妄者,六三也;而上九應之,六三外慕於正而竊取其名,三以苟免可也。至於上九,窮且敗矣。」

看來這大文豪寫詩與文能寫的出色,去註釋《周易》就不知所以然了。本身卦爻式《周易》,就是算卦者所篡改的為算卦之用的文本,而帝製裡以訛傳訛而奉為經書,註釋者又以訛傳訛把算卦上的八卦取象與算卦上爻位之數(即以」象數」註釋《周易》)用來對《周易》的義理闡述,聽起來猶如癡人說夢。帝製裡蔚為壯觀的」易學」,無疑又成為天下一大奇談。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